
06.27.2025
這些「沉默警報」需提高警惕
1.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 - US)
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是宮頸細胞學檢查(如TCT)中常見的描述性診斷,指鱗狀上皮細胞形態異常但未達到明確癌前病變或癌症的標準。它可能由炎症、感染(如HPV)或良性病變引起,需結合HPV檢測、陰道鏡等進一步評估。
香港健康體檢中心表示,由於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屬於癌前期病變,一定要嚴密觀察。通常活檢如為輕度非典型增生者,暫按炎症處理,半年隨訪刮片和必要時再作活檢,病變持續不變者可繼續觀察;若為中度非典型增生者,則採用激光、冷凍、電熨等治療手段;而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一般多主張手術切除。
2.病理性卵巢囊腫
病理性卵巢囊腫是卵巢內異常增生的囊性結構,通常由疾病因素(如子宮內膜異位症、腫瘤等)引發,可能引起腹痛、月經異常等症狀,需根據囊腫的類型和嚴重程度選擇藥物或手術治療。
通常,如果患者無症狀且囊腫為<5cm的單純性囊腫,可每3 - 6個月複查超聲,並採取藥物治療方式抑制囊腫生長;如果囊腫直徑>5cm、持續增大、懷疑惡變或出現急症(如破裂、扭轉),則需要通過手術方式治療。
3. 子宮肌瘤
對於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案,臨牀通常採取遵循個體化原則。對於多數小肌瘤(<5cm)可安全觀察,但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即使無症狀也需考慮治療:肌瘤位於黏膜下影響宮腔形態、生長迅速(年增長>2cm)、絕經後肌瘤不減反增,或伴有不明原因貧血。
另外,特殊位置的肌瘤,如宮頸肌瘤或闊韌帶肌瘤,即使體積不大也可能產生壓迫症狀,需要更密切的監測。
4. 激素水平異常
性激素六項檢查的異常結果解讀需結合年齡與月經狀態。例如,40歲以上女性若出現促卵泡生成素(FSH)升高(>25 IU/L)、抗繆勒管激素(AMH)降低,這提示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是圍絕經期的自然過程,無需特殊治療,除非伴有明顯更年期症狀。但年輕女性出現類似變化,則可能提示卵巢早衰,需要全面評估並考慮生育力保存。
此外,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是婦科健康檢查中常見的問題。當促甲狀腺激素(TSH)輕度升高(4 - 10 mIU/L)而血清遊離甲狀腺素(FT4)正常時,若無症狀或甲狀腺過氧化物酶(TPO)抗體陰性,可3 - 6個月複查而非立即用藥。但計劃妊娠或已孕女性則需遵循更嚴格的控制標準(TSH<2.5 mIU/L),以降低不良妊娠結局風險。
婦科健康檢查報告出現異常但身體無感覺,到底需不需要治療,不能一概而論。我們需要了解這些異常背後的真相,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對於那些可能是身體「善意謊言」的異常,我們可以定期監測,不必過度緊張;而對於那些「沉默警報」,我們必須拉響健康警戒,及時採取措施。
Guess you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