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23.2025
單基因疾病:出生缺陷的常見「元兇」
單基因遺傳病是由一對等位基因異常引發的疾病。這類疾病種類繁多,多達9000種以上,不過每種疾病的患病概率相對較低,大多屬於罕見病範疇,其遺傳規律遵循孟德爾定律。從患病家系的系譜分析來看,單基因病可分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X連鎖顯性遺傳病、X連鎖隱性遺傳病以及Y連鎖遺傳病這5種類型。
香港化驗所強調,雖然單基因遺傳病大多屬於罕見病,但其臨牀危害極為嚴重。目前,僅有極少數病種能夠得到有效治療,且治療費用往往高昂,多數情況下只能實施對症或康復治療。
一般來説,單基因遺傳病的臨牀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高發病率:目前已發現的單基因遺傳病超過9000種,綜合發病率超過1%。研究表明,在出生缺陷兒中,有22.2%是由單基因遺傳病導致的,其中20%的嬰兒死亡以及10%的兒科住院病例均與這類疾病有關。
高攜帶率:研究顯示,平均每人攜帶2.8個隱性致病基因。然而,90%的隱性遺傳病基因攜帶者身體健康且無明顯症狀,也沒有家族遺傳病史。所以,當父母雙方攜帶相同的致病基因時,下一代有25%的概率成為重症患者。
高致殘率與天價治療費用:此類疾病大多會導致畸形、殘疾甚至死亡,僅5%的病種有治療手段,但高昂的治療費用讓普通家庭難以承受。 因此,若能儘早瞭解下一代患上隱性遺傳病的風險,就能幫助計劃生育的夫婦以及懷孕初期的孕婦提前做好準備。
Guess you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