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07.2025
瞭解基因檢測的基礎概念
在正式解讀基因檢測報告之前,我們需要先掌握一些基礎概念,才讓後續的解讀之路更加順暢,比如:
1. 基因檢測類型大盤點
基因檢測的技術手段多種多樣,但目前常見的主要有:
全基因組測序
全基因組測序能檢測人體全部的基因序列,幫助醫生全面瞭解患者的基因信息,不放過任何一個潛在變異。然而,全基因組測序的檢測成本較高,數據分析難度較大,就像繪製一幅超大型地圖,不僅耗費精力,還需要專業的「地圖解讀師」。
外顯子測序
外顯子測序主要聚焦於基因中的外顯子區域,這部分區域雖然只佔基因組的1%-2%,卻是編碼蛋白質的關鍵部分。因此,外顯子測序對尋找腫瘤相關的致病突變非常有幫助,且成本相對較低。不過,由於它只關注外顯子,一些非編碼區的重要信息可能會被遺漏。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是一種更為「聚焦」的檢測方式,只能檢測預先設定好的特定基因變異。它的優點是操作簡單、成本低、檢測速度快,但侷限性也很明顯。如果腫瘤的致病突變不在芯片設定的檢測範圍內,就可能會「漏網」。
瞭解自己所接受的檢測類型,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報告所呈現的信息範圍和侷限性。
2. 認識基因變異
在基因檢測報告中,「突變」和「多態性」是兩大關鍵術語,是是理解基因變異的關鍵:
突變
突變是指基因發生明顯的異常變化,腫瘤的發生往往與基因突變密切相關。這種變化可能是DNA序列中的鹼基對被替換、插入或缺失,導致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就像程序中出現錯誤代碼,導致程序無法正常運行。
多態性
多態性是指基因存在常見的變異,這些變異在人羣中較為普遍,不一定會直接導致疾病,但可能會影響個體對某些藥物的反應或對環境因素的易感性。 區分清楚突變和多態性,有助於更好地判斷基因變異對腫瘤治療的影響,為後續治療決策提供更準確的依據。
Guess you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