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最近幾年社交媒體上時不時就會出現一些年輕的抗擊宮頸癌博主。她們本處於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事業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滿,然而,宮頸癌的確診與治療,卻如同一記重錘,將她們原本順遂的人生硬生生按下了暫停鍵。
不少人認為,宮頸癌如同其他諸多癌症一般,是老年羣體才會患上的疾病,甚至許多年輕女性也天真地覺得,宮頸癌與自己遙不可及。然而,近年來臨牀所呈現的數據卻如同一記警鐘,重重敲響在我們耳畔——宮頸癌的年輕化趨勢正愈發顯著。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最近幾年社交媒體上時不時就會出現一些年輕的抗擊宮頸癌博主。她們本處於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事業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滿,然而,宮頸癌的確診與治療,卻如同一記重錘,將她們原本順遂的人生硬生生按下了暫停鍵。
不少人認為,宮頸癌如同其他諸多癌症一般,是老年羣體才會患上的疾病,甚至許多年輕女性也天真地覺得,宮頸癌與自己遙不可及。然而,近年來臨牀所呈現的數據卻如同一記警鐘,重重敲響在我們耳畔——宮頸癌的年輕化趨勢正愈發顯著。
2021年發表的一項宮頸癌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全國、城鄉宮頸癌發病重點人羣為25-45歲女性人羣。而這個年齡區間內的女性主要是80後和90後。此外,202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宮頸癌的發病率自20歲以後開始上升。而一項2005~2015年中國宮頸癌發病與死亡趨勢分析表明,首發年齡集中在25歲。
宮頸癌是一種發生在女性子宮頸部位的惡性腫瘤,主要由持續性感染高危型HPV所致,其他危險因素如吸煙、多個性伴侶、過早開始性生活、多次懷孕分娩以及免疫力低下等,都可能給癌細胞提供「生長環境」。
時代醫療表示,宮頸癌本身不會像感冒那樣傳染,但是HPV病毒具有傳染性,其中性行為是感染HPV的主要途徑。研究表明,有性生活後的年輕女性常常處於HPV感染的高暴露風險之中。2014年基於美國人羣的模型研究估算,在 HPV疫苗上市前,至少有1個異性伴侶的人中,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平均概率高達84.6%(範圍:53.6% - 95.0%)。
當然,之所以越來越多年輕女性患上宮頸癌,除了與HPV感染有關,還在於它早期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從HPV感染到最終發展為子宮頸癌,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通常,從HPV感染進展為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時間相對較短,大約在5年左右,而從子宮頸癌前病變進展為浸潤癌則需要10-20年。
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宮頸癌前病變」和「早期子宮浸潤癌」可能不會表現出任何明顯的症狀和體徵。它們就像藏在身體裏的惡魔,平日裏悄無聲息,讓人難以察覺。等到發現症狀時,病情往往已經比較嚴重,治療難度也大大增加。
面對宮頸癌年輕化的嚴峻形勢,我們並非束手無策,因為宮頸癌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癌症。在2023 年中國《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第 2 版)》提出了三級預防策略:
● 一級預防的主要措施包括:開展健康教育和接種預防性HPV疫苗;
● 二級預防的主要措施是宮頸癌篩查;
● 三級預防的主要措施是對所有宮頸浸潤癌患者根據臨牀分期開展適宜的手術、放療、化療以及姑息療法等。
其中,接種HPV疫苗和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什麼時候接種HPV疫苗好?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未發生性生活的小年齡女性接種HPV疫苗,將獲得更佳預防效果;而對於已發生性行為的女性,研究實驗表明接種HPV疫苗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此外,由於HPV病毒亞型眾多,而HPV疫苗只針對部分常見的幾種,因此適齡女性還需要接受規範的宮頸癌篩查,以便宮頸癌來臨前將病灶扼殺在搖籃中。
值得一提的是,男性也會感染 HPV。通過性接觸,男性可能會增加伴侶 HPV感染和再感染的風險,持續感染HPV還可能增加自己和伴侶患上HPV相關癌症和生殖道疾病。因此,適齡男性也需要及早接種疫苗,以便建立羣體免疫屏障,並減少HPV傳播,降低HPV相關的癌症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 或 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