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通常每1~2年進行一次常規體檢即可。但體質較差,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腫瘤的疾病家族史的人,建議每年檢查一次。
然而,中老年人群,尤其是50歲以上者,由於各方面機能的下滑,身體進入了「多事之秋」的階段,因此檢查間隔時間應縮短至半年左右;60歲以上的老年人,體檢間隔時間應在3~4個月左右。
另外,有家族性疾病史或具有其他高危因素(如:肥胖、經常吸煙酗酒、經常與有毒/害物質密切接觸)的人群,除定期體檢外,必要時應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儘早發現和控制常見病、多發病,保持身體健康。
然而,面對市面上繁多的體檢項目,我們又該如何自己的父母選擇呢?
♥ 常規健康檢查項目
常規體檢項目,一般包括:體格檢查、功能檢查和生化檢驗。
▪ 體格檢查:內科、外科、婦科、耳鼻喉科、眼科、肝病科的專科檢查。
▪ 功能檢查:心電圖、胸片、B 超(包括肝、膽、脾、腎和生殖系統)等影像學檢查,可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增加心臟彩超檢查。
▪ 生化檢驗:血、尿、便常規及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和乙肝五項等化驗檢查。
♥ 針對性檢查項目
除了常規檢查項目,老年人由於年齡等因素,會導致某些特定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因此需要根據實際身體情況「加餐」有針對性檢查項目。
▪ 有心律失常、胸悶氣短等癥狀人群,建議增加頸動脈超聲、心臟超聲、血粘度以及冠脈CT等。
▪ 經常頭暈、頭痛、眼花或自覺一側肢體無力的人,建議增加腦部 CT 或磁共振檢查。
▪ 35~40歲時可以開始做第一次
胃鏡檢查和
結直腸檢查,若無異常,往後可以3~5年做一次;如果條件允許,檢查時間間隔可縮短。但胃腸道腫瘤家族異常史人群,應將這兩項檢查初次時間提前,並遵醫囑縮短檢查間隔。
▪ 40歲以後,若腰部、骨盆、背部、膝關節等部位出現如持續性疼痛,需要定期進行
骨密度檢查,若發現有骨質疏鬆現象,也可以每半年打1針的
仿保骨素,以及每日注射的女性荷爾蒙葯,提早防治骨質疏鬆。(關於骨質疏鬆的預防和治療,建議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 40歲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有高血壓者,除了檢查空腹血糖外,還應做餐後血糖檢測。
▪ 4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年查1次乳腺鉬靶;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更建議每年查1次乳腺磁共振。
▪ 男性常規體檢項目建議增加前列腺超聲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異常。
▪ 45歲以上者,應每年檢查眼底一次;另對近期發生視物模糊並伴有頭痛者,更需進行此項檢查。
▪ 如果刷牙時流血、口臭、牙齒鬆動,或吃過涼/熱食物後出現敏感和酸痛等,說明可能有牙周病,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並遵醫囑採取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