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海鮮誤食易有寄生蟲感染 4大危害可致命!

11.07.2025

走私海鮮誤食易有寄生蟲感染 4大危害可致命!

走私海鮮誤食易有寄生蟲感染 4大危害可致命!
最近有報導指,一群水貨客從內地偷運大量海鮮等食品進入香港,引起全城關注,擔憂這些未經檢疫和妥善處理的走私海鮮食材,很可能已經流入市面並被端上餐桌,分分鐘已吃進肚子裹,有機會對我們身體造成傷害!

進食不新鮮海鮮危害1|食物中毒 可致敗血症送命

一旦海鮮(如:魚生、刺身等)在儲存或處理過程中出現不當,便會迅速滋生腸炎弧菌、沙門氏菌等致病細菌,從而引發食物中毒。初期,這些病原體和毒素會導致腹瀉、嘔吐、腹痛等腸胃不適症狀;隨後,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發燒、畏寒、頭痛等全身性症狀,對於免疫力低下者或有慢性病史者,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如霍亂弧菌感染),危及生命。


進食不新鮮海鮮危害2|寄生蟲感染

誤食海鮮,尤其是生食的魚生、刺身等,一旦食入,這些寄生蟲的幼蟲(如異尖線蟲或絛蟲)可能會侵入人體的胃壁或腸道,引發劇烈腹痛、持續嘔吐等急性症狀,並造成消化道損傷。如果寄生蟲長期潛伏在體內,還可能進一步引起營養不良等慢性健康問題。


進食不新鮮海鮮危害3|重金屬中毒 損神經系統

來源不明的海鮮因可能來自被污染的水域,潛藏著嚴重的環境毒素危害。這些海鮮可能含有高濃度的重金屬(如汞、鉛),若長期累積會對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此外,它們還可能攜帶海洋生物毒素(如雪卡毒素),一旦進食,將迅速引發神經系統中毒,造成肢體麻木、冷熱感錯亂等嚴重症狀。


進食不新鮮海鮮危害4|引發過敏 心悸氣喘

另一種較常見的風險是組織胺中毒,這是一種化學性毒性反應,而非傳統的細菌感染或食物過敏。它發生於不新鮮的特定魚類(如鯖魚、金槍魚)在儲存不當時,魚肉會分解產生大量的組織胺。一旦誤食,組織胺會迅速在體內引發類似過敏的症狀,包括皮膚發癢、紅腫、蕁麻疹皮膚反應,以及頭暈、心悸、甚至呼吸出現喘鳴等症狀。



(資料來源: HK01)
Share Health: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