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婦科腫瘤?為健康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05.27.2025

如何預防婦科腫瘤?為健康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如何預防婦科腫瘤?為健康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婦科腫瘤是威脅女性健康的嚴重疾病,那麼我們該採取哪些措施來降低婦科腫瘤的發生率?時代醫療表示,這需要從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定期篩查、疫苗接種、及時治療婦科疾病等多個方面入手:

一、 合理飲食習慣

增加蔬果攝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減少體內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降低腫瘤發生風險。建議每天攝入蔬菜300 - 500克,水果200 - 350克,儘量選擇多種顏色的蔬果,如綠色的菠菜、西蘭花,紅色的西紅柿、草莓,紫色的葡萄、藍莓等。

控制脂肪攝入:高脂肪飲食,尤其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攝入過多,會增加體內雌激素水平,而雌激素與多種婦科腫瘤的發生有關。應減少動物油、油炸食品、糕點等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源,如橄欖油、魚油等。

避免食用致癌食物:醃製、熏製、黴變的食物中含有亞硝酸鹽、黃麴黴毒素等致癌物質,應儘量避免食用。例如,鹹菜、臘肉、燻魚等醃製熏製食品,以及發黴的花生、玉米等。

二、生活方式調整

適量運動:規律的運動有助於控制體重,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力,從而降低婦科腫瘤的發生幾率。建議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也可結合力量訓練,如舉啞鈴、俯卧撐等,每週進行2 - 3次。

養成運動習慣:可以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比如步行上下樓梯、提前一兩站下車步行到目的地等,保持身體處於活躍狀態。

戒煙限酒:煙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會損傷細胞DNA,增加腫瘤發生的風險;而酒精則會影響肝臟功能,導致體內激素代謝紊亂,增加婦科腫瘤的發病幾率。

保證充足睡眠:長期熬夜會打亂人體的生物鐘,影響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導致激素失衡,增加婦科腫瘤的發生風險。

緩解壓力: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使身體對腫瘤細胞的監視和清除能力下降。

三、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和篩查

常規婦科檢查包括婦科雙合診、三合診檢查,能夠了解子宮、卵巢、輸卵管等生殖器官的大小、形態、位置以及有無壓痛、包塊等異常情況。建議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進行一次常規婦科檢查。

宮頸癌篩查主要有宮頸細胞學檢查(TCT)和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TCT是通過採集宮頸細胞,觀察細胞的形態和結構,判斷是否存在異常細胞;HPV檢測是檢測宮頸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病毒,因為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乳腺癌篩查包括乳腺臨牀檢查、乳腺超聲檢查和乳腺X線攝影(鉬靶)檢查。乳腺臨牀檢查由醫生通過觸診瞭解乳房有無腫塊、乳頭溢液等異常;乳腺超聲檢查對乳腺腫塊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尤其適合年輕女性和乳腺組織較緻密者;乳腺X線攝影能發現早期微小的鈣化灶,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有重要價值。

卵巢癌篩查目前尚無特異性的卵巢癌篩查方法,但可以通過婦科超聲檢查觀察卵巢的大小、形態和結構,以及檢測血清腫瘤標誌物,如癌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等,輔助判斷卵巢是否存在病變。

四、HPV疫苗接種

目前市面上有二價、四價和九價HPV疫苗可供選擇。二價疫苗主要預防HPV16和18型病毒感染,可預防約70%的宮頸癌;四價疫苗在二價疫苗的基礎上,增加了對HPV6和11型病毒的預防,除了預防宮頸癌外,還能預防尖鋭濕疣等生殖器疣;九價疫苗可預防HPV6、11、16、18、31、33、45、52、58型病毒,能預防約90%的宮頸癌。

五、及時治療婦科疾病

如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等婦科炎症,如果不及時治療,炎症長期刺激可能會導致組織增生、病變,增加婦科腫瘤的發生風險,因此一旦出現白帶異常、外陰瘙癢、下腹疼痛等婦科炎症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規範治療。

此外,分娩、流產等過程中造成的生殖道損傷,如果不注意衞生,容易引發感染,進而影響生殖系統的健康。女性在這些操作後要注意休息,保持外陰清潔,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護理和複查。

女性朋友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一旦出現上述婦科腫瘤的預警信號,應及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

Share Health: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