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三孩媽患乳癌復發惡化至第4期 哭訴:我到底做錯了甚麼?|拆解5大病徵


女士要特別注意提防乳癌!台灣一名45歲三孩媽媽8年前患上三陰性乳癌,經化療和手術治療後卻兩度復發,甚至發生轉移,病情在去年演變為第4期。對此,她擔心無法陪伴3名年幼孩子成長,「我到底做錯了甚麼?」


45歲媽乳癌復發 惡化至第4期
綜合台媒報道,台灣一名45歲康姓女子於2015年、37歲時確診三陰性乳癌,當時其二女才剛滿4個月。她一邊照顧孩子,一邊進行化療、手術和放射治療,撐過治療期1年多後,另一邊乳房卻又發現三陰性乳癌。康女好不容易捱過3年的治療和復發高峰期,還誕下了三女兒;惟2022年2月卻再次復發,甚至發生轉移,病程進展至第4期。她接受訪問時哭訴:「我到底做錯了甚麼,才會罹患三陰性乳癌......」


她透露,不斷復發的三陰性乳癌宛如夢魘,而且傳統化療容易產生抗藥性,如再復發有很大機會會遇上無法治療的窘境,而最讓她擔心的是:「擔心無法陪伴3個年幼的孩子長大,希望有活下去的機會。」


三陰性乳癌5年存活率奇低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醫學中心協同主任陳守棟指出,乳癌為當地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其中三陰性乳癌僅佔乳癌總體的15%,但有著高抗藥性、高復發與高轉移的特性,導致5年存活率僅剩11.5%,他直言:「許多患者確診就如同被判處死刑。」
陳守棟指出,三陰性乳癌缺乏治療標靶,無法針對癌細胞進行精準治療,使其治療選擇少,存活期亦較其他類型的乳癌來的更短,例如乳癌治療常用的荷爾蒙療法,對三陰性乳癌患者就無效;大多三陰性乳癌患者主要採用化療、再化療,但傳統化療藥物容易產生抗藥性,隨著更換化療藥物的次數增多,藥效持續時間也越來越短,最後患者將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


乳癌5大症狀
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網站資料,乳癌成因暫時成疑,但年齡增長、家族病史、高齡首次懷孕、沒有子女、不曾哺乳、更年期後肥胖、缺乏運動及酗酒等,均會增加患上乳癌的風險。以下為乳癌的5大症狀:

1.乳房皮膚變厚或出現硬塊

2.乳房出現皺紋、凹陷或皮疹

3.乳房或腋下出現持續的不適或疼痛

4.乳房形狀或大小有所改變

5.乳頭形狀改變、出現分泌物或皮疹


自我乳房檢查方法
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資料,自我乳房檢查的目的是提高對自己乳房的認識及對乳房疾病的警覺性,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在自我檢查時發現。自我檢查應在乳房並無疼痛或腫脹的情況、如經期後進行;停經後的婦女則可在任何時候進行。任何女性一旦發現乳房腫塊,應盡早找醫生檢查,獲取專業的意見和診斷。


資料: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621716/%E5%81%A5%E5%BA%B7%E6%96%B0%E5%A5%B3%E6%80%A7-45%E6%AD%B2%E4%B8%89%E5%AD%A9%E5%AA%BD%E6%82%A3%E4%B9%B3%E7%99%8C%E5%BE%A9%E7%99%BC%E6%83%A1%E5%8C%96%E8%87%B3%E7%AC%AC4%E6%9C%9F-%E5%93%AD%E8%A8%B4-%E6%88%91%E5%88%B0%E5%BA%95%E5%81%9A%E9%8C%AF%E4%BA%86%E7%94%9A%E9%BA%BC-%E6%8B%86%E8%A7%A35%E5%A4%A7%E7%97%85%E5%BE%B5


老是腹脹竟罹「無聲癌」 悄長7公分腫瘤!醫曝5大高危險群


一名52歲女子因已邁入更年期,體重快速增加,且老感覺肚子脹,某次健檢意外發現,竟罹患卵巢癌。醫師表示,卵巢癌被稱為「寧靜殺手」,因為初期症狀無特異性,常是腫瘤長大壓迫到鄰近器官,出現腹痛、腹脹等症狀才會發現。醫師提醒,卵巢癌好發於停經後婦女、肥胖、有家族史等5類族群,這類人都必須定期健檢,以便及早發現、治療。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上述女子去年已完全停經,邁入更年期後最大改變就是迅速肥胖,不到一年就胖了10幾公斤,老感覺肚子脹,近日進行健檢,透過骨盆腔磁振造影檢查,意外發現左側卵巢有大約7公分的腫瘤,到婦科做進一步檢查確認罹患卵巢癌。

錢政平表示,卵巢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是腫瘤長大壓迫到鄰近器官,才會發生輕微症狀,如腹部脹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便秘、頻尿等,即使感覺不舒服也常被誤會是腸胃疾病,容易延誤救治時間。

錢政平表示,卵巢癌雖死亡率高,但早期發現都有不錯的存活率表現,第一期存活率可達93%、第二期存活率可達70%。所幸該女子及早發現,病灶只發生在一側,也未有腹水發生、未擴散轉移。

他表示,人在50歲後,會因為老化及生活不良習慣導致腫瘤發生率明顯提升,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婦女,因為身體失去荷爾蒙的保護,若未控制生活作息、飲食,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肥胖,肥胖是常見癌症的背後危險因子。

他表示,婦女卵巢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有逐年攀升現象,卵巢癌好發於停經後或55~75歲間的婦女,除了肥胖為危險致病因子,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過卵巢癌、一等親有乳癌家族病史(母親、姊妹、女兒)、30歲以後生第一胎或不曾哺乳或生育、初經在12歲前發生或55歲後停經」都屬於高危險族群,應積極定期健檢。

資料: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929002030-260418?chdtv

美國研究亞麻籽助預防乳癌!降膽固醇兼保護心臟 日食幾多有用?
美國研究亞麻籽助預防乳癌!降膽固醇兼保護心臟 日食幾多有用?

撰文:黃偉麟出版:2023-12-27 08:00更新:2023-12-27 

乳癌是本港女性常見癌症,2020年佔本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接近3成,全球就有68萬人死於乳癌,病人數量更在近年正不斷上升,美國有研究發現,亞麻籽有助預防乳癌,即睇下文!
AdChoices廣告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雌性老鼠食用亞麻籽有助於降低乳癌風險。

美國最新研究:食用亞麻籽有助於降低乳癌風險

近日在Microbiology Spectrum網站進行了一項關於人類腸道中的微生物如何影響其他健康領域,並發佈了一項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研究腸了道微生物組與乳癌風險之間的關係,以雌性老鼠作研究對象,發現腸道微生物組與基因表現之間存在關聯。他們進一步發現,雌性老鼠食用亞麻籽有助於降低乳癌風險。腸道微生物組怎樣影響乳癌風險?

今次研究的主管Elena M Comelli博士指出,她們發現雌性老鼠腸道中的微生物與乳腺microRNA有關,而乳腺MicroRNA是調節基因的重要微核糖核酸,她們發現其中一些乳腺microRNA影響了乳癌的出現率及擴散。

研究人員及後再研究腸道微生物組改變,與乳腺microRNA的關係。她們發現,雌性老鼠食用亞麻籽有助於改變腸道細菌,從而影響乳腺MicroRNA。亞麻籽含有木脂素,這是一種需要由腸道微生物代謝並釋放的化合物,木脂素是一種植物雌激素,具有清除體內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研究結果發現,食用亞麻籽改善腸道菌群,最終有助於降低乳癌風險。亞麻籽有助抗氧化及對抗癌症

每15克亞麻籽只有55卡路里,更富含不飽和奧米加3脂肪酸,也是少數米加3脂肪酸的植物, 非常適合有高血脂問題的人食用。而亞麻籽的膳食纖維非常豐富,每每15克亞麻籽有2.8克膳食纖維,其豐富的纖維和抗氧化物,有助對抗大腸癌,皮膚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等的疾病。台灣營養師郭家恩表示,進食亞麻籽有效改善膽固醇或心血管健康,建議每天可食用3湯匙亞麻籽。

日本專家防乳癌8大飲食原則:

即使出現上述徵狀,亦毋須過分擔心是否患癌,因為可能是不同的成因所導致,例如在月經來潮之前,乳房會感到腫脹及敏感。某些種類的良性乳房腫瘤也會疼痛。不過預防勝於治療,為健康著想,可從飲食中吸收營養,有助預防癌症的發生。日本擁有多年治療癌症經驗的西台院長及外科醫生済陽高穂就提出預防「乳癌」的飲食規則。

1. 蔬菜和水果1天要吃350公克

蔬果可以消除在血液中的活性酸素。(現在為止有九成的病患佪案都被指與活性酸素有關) 不過,蔬果一旦加熱,內含的維他命就會被破壞,建議洗淨後生吃,如沙律菜。

2. 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

由於體內大腸分解動物性脂肪後會出現「二次膽汁酸」,這些二次膽汁酸中含有致癌物質,令罹患癌症的風險增加。

3. 一天一餐菇菌海藻類食物

菇菌類類食物中有著增加血液中的淋巴球,能讓增強免疫力。海藻類則有著消滅體內壞死細胞以及癌細胞的作用。
海藻類則有著消滅體內壞死細胞以及癌細胞的作用。

4. 多攝橄欖油

有研究實驗,用初榨橄欖油餵飼白老鼠,6星期後關節炎情況不但得到改善,就連關節腫脹與軟骨損壞等病情都一樣減少。在飲食中加入橄欖油,患關節炎的機率較低,但有研究比較兩組食用橄欖油與魚油達24周的人,前者的發炎指數下跌了38.5%、後者則是40-55%。橄欖油可保護細胞,避免細胞DNA受損,進一步有助防癌。

5. 多吃胚芽米或全麥麵包

內含豐富的食物纖維和維他命、礦物質,有助穩定血糖,可好好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以達致防癌。

6. 檸檬和蜂蜜增免疫力

檸檬有著維他命C和檸檬酸,跟蜂蜜中的花粉,均有助增強免疫能力。

7. 多飲用豆漿

豆漿富含可提高免疫力的乳酸菌,對於提升免疫力有莫大幫助!

8. 盡量維持少鹽飲食

攝取過多鹽分加重身體負擔,從預防癌症的觀點來看,不要加重身體負荷,令所有器官能正常運作。

原文網址: 美國研究亞麻籽助預防乳癌!降膽固醇兼保護心臟 日食幾多有用?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7409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養和港大研究:乳癌卵巢癌逾4%帶非BRCA基因突變 帶TP53或年輕發病、雙側乳癌
養和港大研究:乳癌卵巢癌逾4%帶非BRCA基因突變 帶TP53或年輕發病、雙側乳癌
15/11/2023

在2020年錄得女性的癌症新症中,乳癌和卵巢癌共佔約32%,亦是本港女性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有10至15%的乳癌患者是由基因突變遺傳所致,最常見基因突變出現在BRCA1或BRCA2。養和醫療集團、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及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綜合過去10多年發表112項研究顯示,4.3%乳癌或卵巢癌患者及高危者帶有其他基因突變,例如PALB2、TP53及PTEN等基因突變,當中帶有個別基因突變者的患癌風險更達八至九成。研究團隊指出,識別和了解BRCA以外的基因突變十分重要,能為乳癌和卵巢癌患者及其家人在管理癌症風險方面提供更全面的實證和支持,讓他們選擇切合自己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案。

研究:乳癌卵巢癌等患者逾4%帶非BRCA基因突變 帶TP53或致雙側乳癌
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現時有向市民提供免費遺傳諮詢服務,若屬罹患乳癌或卵巢癌的高風險者,可免費作基因測試。資料庫於2007年起與養和及港大醫學院合作發表112項研究,蒐集並分析4897名乳癌或卵巢癌患者及高危者數據,發現10.9%帶有BRCA1或BRCA2,該兩款基因突變者80歲前罹患乳癌風險約為四至六成。

研究顯示,另有4.3%患者及高危者帶有其他基因突變,包括PALB2(1.2%)及TP53(0.6%),兩者在80歲時罹患乳癌的風險分別為52.8%及約八至九成。值得關注的是與乳癌相關的基因TP53,帶有此基因突變的女性通常在35歲或以下發病,更有可能出現雙側乳癌。

養和港大研究:篩查或忽略由其他基因突變引發潛在風險
研究團隊指出,在遺傳基因篩查過程中,若只關注BRCA基因突變,有機會忽略由其他基因突變引起的潛在患癌風險。本身為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主席的港大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臨牀教授兼養和醫院乳房外科名譽顧問醫生鄺靄慧教授稱,現時政府轄下專家小組的乳癌篩查建議只將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列為高風險因素,下次會議將提出考慮加入其他基因突變。

鄺教授說,醫管局現向卵巢癌患者提供免費基因測試,以使用抑制劑治療,資料庫則會為其他高風險者提供免費基因測試,與公營機構互補,亦正與局方商討擴展基因測試範圍至涵蓋乳癌患者,令資料庫可將資源投放在其他範疇。

採用多基因組合測試等技術 全面了解高危人士及早制定個人化治療
養和醫院臨床病理科及分子病理科主任、血液學專科醫生馬紹鈞醫生表示,研究中養和採用了多基因組合測試技術(multigene panel tests),結合次世代基因排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簡稱NGS)及第三代基因排序(third-generation sequencing, 簡稱TGS)技術,可同時快速地檢測多個基因組,有助更全面了解高危人士易於罹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遺傳基因因素。

「多基因組合測試可以在單一測試中偵測發生於不同基因的突變外,更有助找出適用於標靶治療的腫瘤標記,從而制定更有效和個人化的治療策略。至於次世代基因排序可同時分析多個基因;目前最先進的第三代基因排序更可同時讀取較長序列片段(long-read length),並提供實時結果和達到更快的基因排序速度。」

三方協作助及早診斷、預防介入
馬醫生表示,研究團隊的三方協作,有助為高風險群組及其家庭成員作持續監察和癌症風險評估,以達致及早診斷。鄺教授亦強調,通過與養和及港大醫學院合作,運用先進的實驗室技術,藉以重新審視過去不能確定致病性的基因突變(VUS)病例,亦透過深入了解本地華人群組的乳癌和卵巢癌基因突變頻譜,可以為患者提供預防介入措施。

衛生署於2021年推行為期兩年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並擬今年底前推行下一階段計劃。鄺教授稱首階段先導計劃集中為中風險者篩查,據其了解專家小組正探討下階段計劃轉為集中資源篩查高風險者,其中一個方向是由資料庫轉介帶有基因突變者,料今年內未必能推出。

原文網址: 
https://health.mingpao.com/11-14%e4%b8%96%e7%95%8c%e7%b3%96%e5%b0%bf%e7%97%85%e6%97%a5-%e5%af%a6%e8%b8%90%e5%81%a5%e5%ba%b7%e9%a3%b2%e9%a3%9f-%e6%b8%9b%e6%82%a3%e7%b3%96%e5%b0%bf%e7%97%85%e9%a2%a8%e9%9a%aa/

返回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