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15.2021
引起卵巢癌的原因有哪些?
◐ 遺傳因素(5%~10%)
目前已證實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是引起乳腺癌、卵巢癌以及對側乳腺癌的主要成因之一。
BRCA1或BRCA2出現突變,會增加細胞快速分裂與改變的機會,患癌的風險就會升高。有歐美研究資料表明,BRCA1或BRCA2變異攜帶者,一生中患上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4-8倍,達40%~80%;患上卵巢癌的風險升高10-40倍,達11%~40%。
除了為人熟知的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外,KRAS、BRAF、TP53、PIK3等基因突變都是引起卵巢癌發生的常見遺傳因素。
◐ 排卵問題(90%~95%)
其他無遺傳傾向的卵巢癌常見危險因素,主要與育齡期卵巢不間斷排卵有關。也就是說,自卵巢參加工作(月經初潮)直至退休(絕經)幾乎全年午休,這樣的工作頻率不生病才怪。那卵巢什麼時候可以休息呢?
① 懷孕、哺乳:懷孕期和哺乳期都是延長卵巢不排卵的時間,相當於給卵巢放一個悠長假期,卵巢癌的發病率自然就能下降一點。
② 藥物抑制:適當服用口服避孕藥來抑制排卵,可強迫卵巢休息,還可使卵巢癌的發病風險減低50%。這種保護作用可持續至停葯後25年,但建議盡量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進行,同時避免與緊急避孕藥混淆。
③ 輸卵管切除:近幾年的觀點認為,相當部分的卵巢癌是來自於輸卵管。因此基於某些醫學原因接受切除子宮和輸卵管,可大大減低卵巢癌的發病率。
總的來說,如果你屬於卵巢癌高危人群,那就需要特別注意:
1. 50歲以上女性
2. 近親有卵巢癌病史(比如母親、姐妹、姑姨、祖母外祖母)
3. 既往檢查發現自己有特殊致病基因突變(BRCA 基因突變、Lynch 綜合征相關的基因突變)
4. 曾經罹患過乳腺癌、泌尿系統癌症或結直腸癌
5. 曾罹患過子宮內膜異位症
6. 年紀稍大(50歲以上)但沒有生育過子女或者生育方面存在困難。
目前已證實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是引起乳腺癌、卵巢癌以及對側乳腺癌的主要成因之一。
BRCA1或BRCA2出現突變,會增加細胞快速分裂與改變的機會,患癌的風險就會升高。有歐美研究資料表明,BRCA1或BRCA2變異攜帶者,一生中患上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4-8倍,達40%~80%;患上卵巢癌的風險升高10-40倍,達11%~40%。
除了為人熟知的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外,KRAS、BRAF、TP53、PIK3等基因突變都是引起卵巢癌發生的常見遺傳因素。
◐ 排卵問題(90%~95%)
其他無遺傳傾向的卵巢癌常見危險因素,主要與育齡期卵巢不間斷排卵有關。也就是說,自卵巢參加工作(月經初潮)直至退休(絕經)幾乎全年午休,這樣的工作頻率不生病才怪。那卵巢什麼時候可以休息呢?
① 懷孕、哺乳:懷孕期和哺乳期都是延長卵巢不排卵的時間,相當於給卵巢放一個悠長假期,卵巢癌的發病率自然就能下降一點。
② 藥物抑制:適當服用口服避孕藥來抑制排卵,可強迫卵巢休息,還可使卵巢癌的發病風險減低50%。這種保護作用可持續至停葯後25年,但建議盡量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進行,同時避免與緊急避孕藥混淆。
③ 輸卵管切除:近幾年的觀點認為,相當部分的卵巢癌是來自於輸卵管。因此基於某些醫學原因接受切除子宮和輸卵管,可大大減低卵巢癌的發病率。
總的來說,如果你屬於卵巢癌高危人群,那就需要特別注意:
1. 50歲以上女性
2. 近親有卵巢癌病史(比如母親、姐妹、姑姨、祖母外祖母)
3. 既往檢查發現自己有特殊致病基因突變(BRCA 基因突變、Lynch 綜合征相關的基因突變)
4. 曾經罹患過乳腺癌、泌尿系統癌症或結直腸癌
5. 曾罹患過子宮內膜異位症
6. 年紀稍大(50歲以上)但沒有生育過子女或者生育方面存在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