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染新冠流感死亡率大增
本港將踏入流感高峰期,醫學會指,同時感染新冠肺炎及流感會大增死亡率,呼籲市民盡快接種流感疫苗,預防雙重夾擊。
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2針應分隔14日
醫學會表示,就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2針分隔時間,兩針應相隔14日接種,有助監察2款疫苗的副作用。
同時染新冠及流感大大增加死亡率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表示,市民如同時感染新冠病毒和流感,併發症及死亡率均會大大增加。研究指,同時染新冠及流感的死亡風險,比只感染新冠的人高出1倍以上,強調打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同樣重要。
流感疫苗需時2周發揮作用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陳以誠醫生表示,不少人誤以為流感病徵輕微,但也有機會引發嚴重併發症如腦炎、心肌炎等,或可致死。另外流感疫苗需時2周才能有效發揮作用,因此市民應盡快接種。
半年前已打兩針科興疫苗人士 下周二起可預約打第三針
政府擴大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安排,市民若已接種兩劑科興疫苗,第二劑接種已超過6個月,不論是否屬優先組別,均可於下星期二開始預約及由當日起接種第三劑疫苗。
發言人表示,當局由本月11日起為特定組別人士優先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運作暢順,經評估接種中心和接種站的能力和服務需求後,決定擴大接種安排,讓更多符合資格的市民可以接種,加強保護力。
至於現時為免疫力弱人士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安排將維持不變。而已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的18歲或以上人士,現行安排仍然是為較高風險人士等類別,接種第三劑疫苗。
資料來源:RTHK
5間學校爆流感 明愛沙田幼兒學校、己連拿小學上榜
食物及衞生局周二(16日)深夜公布強制檢測公告,5間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及/或流感樣疾病個案,因病徵與新冠肺炎相似,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涉事學校包括明愛沙田幼兒學校、明愛堅尼地城幼兒學校、元朗聖公會聖約瑟堂幼稚園等。
強制檢測公告列明,共有5間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及/或流感樣疾病個案,為謹慎起見,相關學校或其指明級別,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包括明愛沙田幼兒學校、明愛堅尼地城幼兒學校、灣仔鄧肇堅醫院社區日間醫療中心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摩理臣山兒童發展中心、元朗聖公會聖約瑟堂幼稚園。
任何在11月3日至11月16日期間,曾身處以上地方超過兩小時人士(包括但不限於全職、兼職和替假員工、學生及訪客),須於本月18日或之前接受檢測。如受檢人士選擇使用衞生防護中心派發的樣本瓶進行檢測,則須於本月20日或之前,交回已採樣本的檢測樣本收集瓶。
此外,香港半山區香雪道7號己連拿小學一年級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11月3日至11月16日期間,於以上指明學校就讀指明級別的學生,以及曾面授該等指明級別學生的老師(包括但不限於全職、兼職和替假老師),須於11月18日或之前接受檢測,不接受交樣本瓶。
受檢人士若在本月7日至9日期間已進行檢測,或已經完成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會獲視為已遵從強制檢測公告的規定。
資料來源:HK01
葵涌醫院發現多一名病人感染副流感三型病毒
葵涌醫院發現再多1名病人感染副流感三型病毒。
葵涌醫院早前一個精神科女病房有病人組群確診感染副流感三型病毒,並發現病房內1名較早前出院的84歲病人,於本月14日出現呼吸道感染徵狀,並於本月16日入住瑪嘉烈醫院內科病房,有關病人已於今日出院。
醫院已根據既定指引加強感染控制措施,並繼續密切監察有關病房其他病人的健康情況。醫院已將個案呈報醫管局及衞生防護中心跟進。
資料來源:RTHK
科興接種年齡降 劉宇隆:中學生接種率或可超八成 許樹昌:3針科興才算完成接種
食物及衛生局宣布,批准科興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年齡降至3歲或以上,12至17歲青少年優先。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日(20日)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表示,昨(19日)得悉聯合科學委員會通過有關建議後,有「開心、如釋重負的感覺」,認為反應好的話中學生接種率可增至八成、甚至九成以上,讓更多中學恢復全日面授課。
劉宇隆指出,目前香港已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口中,接種復必泰或科興的比例是六比四,中學生的接種率則達至約七成,但「陷入樽頸」,估計「剩餘的三成學生都是想打科興」。他透露上周有家長電郵聯絡他,提及13歲的女兒正在等待打科興,因而無法參加學校下午的課外活動,政府優先安排青少年接種科興是「順應民情」。
出席同一節目的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則表示,由於接種科興疫苗產生的抗體濃度相對沒復必泰般高,相信隨時間會跌得更快,認為不論大人還是小童,若接種科興均要打3針才算完成接種。
被問及第五波疫情的風險,許樹昌形容香港算「守得好」,在外防輸入的政策下未見有特別問題。但他指出,隨着將來與內地以至海外國家通關,「病毒入到來(香港)機會高,引起爆發機會又高」,又提及即使「內地防守犀利,之前都有幾個城市爆發」,因此本港有必要推動打第三針新冠疫苗及提高接種率。
資料:MingPao
抵港人士檢測安排 當局明起不接受深喉唾液樣本檢測
政府宣布,由明日(
23日)起,將調整抵港人士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安排,不再接受深喉唾液樣本檢測。政府將刊憲更新《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第599J章)下的相關指明,以由明天起落實有關措施。
一般而言,現時只有兩類抵港人士可採用深喉唾液樣本進行核酸檢測,包括曾逗留內地或澳門但並非按「回港易」或「來港易」計劃抵港的人士,以及只曾逗留B組指明地區而尚未接種疫苗,但在符合指定條件的情況下,獲容許與陪同人士於家居繼續自我隔離的12歲以下小童。
在新安排下,於明天(23日)或以後到達香港的上述人士必須到社區檢測中心,以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進行檢測,而不可再使用深喉唾液樣本。他們前往檢測時須以直接的交通工具來往檢疫或隔離地點和社區檢測中心。他們如需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只可選乘的士,中途不得下車。有關人士須記錄所乘搭車輛的車牌號碼,並由乘搭該車輛當日起計保留該紀錄30天,或利用其手機上的「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掃描「安心出行」的士二維碼。
資料:RTHK
外展催谷學童打流感針趨升
本港自2018年開始推行學校外展流感疫苗接種計劃,2019年擴展至幼稚園。港大醫學院收集學校的流感疫苗接種率並比較入院率,昨發表調查結果,發現推行外展計劃後學童的接種率大幅提升。小學學童流感疫苗接種率由2017年的15.7%,升至去年的68.1%;幼稚園學童接種率亦由2019年的41.1%,升至去年的60.5%,因流感而入院的人數亦呈下降趨勢。
港大團隊在2019年向2,379名來自本港17間小學的小學生調查流感疫苗接種狀況,並於2020年初再收集其疫苗接種率的資料。團隊同時收集2017至2020年政府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的疫苗接種率數據,以及公立醫院因流行性感冒或其併發症而入院的人數。
成年人接種率不足16%
結果發現,實施外展學校接種計劃後,學童接種比率大幅提升,而與其他沒有參與任何疫苗接種計劃的年齡組別比較,其他年齡組別人士的流感疫苗接種率沒有顯著變化。研究亦發現2020年18至39歲成年人口之流感疫苗接種率只有15.7%,遠比有外展計劃的學童低。首席研究員劉宇隆表示,目前香港急需大幅增加新冠疫苗的接種率,此計劃可作為推廣學童接種新冠疫苗的參考,並拓展到其他年齡組別,提高接種率。
資料:東方
世衛指醫護短缺及疫苗接種率低令非洲疫情處於巨大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區域辦事處舉行網上記者會,指非洲大陸累積超過860萬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死亡人數在22萬1千以上;醫療人員長期短缺,以及新冠疫苗接種率低,令當地仍處於疫情反覆的巨大風險之中。
世衛非洲區域主任莫提表示,基於來自非洲25個國家的資料,世衛分析後發現,只有約四分之一醫療人員完成接種新冠疫苗,而世衛近期針對22個最高收入國家進行的研究顯示,有關國家超過八成醫療人員完成疫苗接種。莫提指每當疫情反彈,醫護的感染人數亦會激增,目前新一波疫情逼在眉睫,各國須盡力加快為前線醫護接種疫苗。
根據非洲各國提供的資料,當地絕大部分國家都面對醫護人員短缺情況,同時自去年3月以來,醫療人員中出現的病例數目超過15萬宗,其中阿爾及利亞、加納、肯尼亞、南非及津巴布韋被感染的醫護人員,約佔總數七成。
資料:RTHK
新冠疫苗流動接種站周五啟用
政府下月3日起推出新冠疫苗流動接種站,讓市民特別是長者在社區聚腳點方便快捷地接種新冠疫苗,首站服務沙田新翠邨附近居民。
流動接種站以接種車模式運作,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最後即場報名時間為下午4時30分。
合資格人士可即場報名接種疫苗。查詢及報名可致電熱線5193 0375,熱線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運作,公眾假期除外。市民可利用熱線報名以減少等候時間。
接種車每次提供一款疫苗,即復必泰疫苗或科興疫苗的接種服務,市民可利用流動接種站接種第一劑、第二劑或第三劑疫苗。
工作人員會在接種車附近空地設立臨時等候區和休息區,流程與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相同;現場並有醫生免費為準備接種的市民提供諮詢服務。接種車備有輪椅升降台,方便行動不便人士。
政府指,新冠疫苗流動接種站可於短時間內服務不同地點的市民,是一個新嘗試。有關服務時間表會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並不時更新。
資料:news.gov.hk
疫苗接種車到觀塘提供服務 有長者稱方便
新冠疫苗流動接種車到觀塘樂華南邨為市民提供疫苗接種服務,上午10時前,已有10多名長者排隊輪候,亦有市民排隊接種。
有居於附近屋苑的長者表示,不清楚其他接種中心位置,認為接種車的位置方便。亦有市民表示,疫苗接種安排方便順暢。
負責營運服務的盈健醫療醫務總監鄺健鴻表示,會從首兩日的情況汲取經驗,對於有行動不便的長者擔心病情及藥物影響,希望諮詢醫生再決定是否接種,流動接種站正可提供一站式服務予長者諮詢及接種。
資料:RTHK
生理鹽水充HPV疫苗 護士涉嫌詐騙被捕
內地疫苗普及接種政策滯後,民間搶打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衍生騙案。重慶市江北區大石壩護士周X婧早前以生理鹽水冒充HPV疫苗,吸引大批女士付費預約,以此牟利。區衞健委周一(6日)通報,周女因涉嫌詐騙被警方刑事拘留。
據受害人士反映,目前四價HPV疫苗和九價HPV疫苗在內地難以接種;她們經朋友得悉周女可代為安排,遂向其支付約2,000多元人民幣(約2,449港元)費用,並獲接種。然而,有受害人後來因查詢接種紀錄不果,懷疑受騙,向大石壩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詢問才得知周女早已被停職。
江北區衞健委調查指,周女以生理鹽水、二價子宮頸癌疫苗冒充四價、九價子宮頸癌疫苗,私自收取他人費用、自行接種。她因未遵守預防接種工作規範,已於今年4月30日被停職。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將代為向受害者退款,並履行相關責任和義務。
資料:on.cc
實驗室證打3劑復必泰與輝瑞共同研發疫苗
中和抗體增25倍抗Omicron
美國藥廠輝瑞(Pfizer)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12月8日稱,實驗室測試顯示,接種3劑由他們共同研發的新型冠病毒疫苗,能有效中和變種病毒株Omicron。
輝瑞和BioNTech發聲明指,接種3劑他們研發的新冠疫苗,可將血清中針對Omicron的中和抗體水平提高25倍。測試顯示,1個月前接種第三劑疫苗的人士提供的血清有效中和Omicron,其效力與已接種兩劑疫苗人士的血清對抗原始病毒株的效力相若。
新冠病毒靠「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來與人體細胞膜的受體結合,以入侵人體細胞。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可阻止它們結合,從而阻止病毒入侵。輝瑞和BioNTech稱,他們會繼續研發針對Omicron的疫苗,如有需要,他們可在2022年3月推出這種疫苗。
資料:頭條日報
兩間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政府表示,由於秀茂坪寶達邨香港學生輔助會寶達幼兒園和藍田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靈安幼兒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樣疾病個案,因此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有關人士需要在本周六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資料:RTHK
旺角空運業界嬰兒園爆上呼吸道感染 19學童及1職員中招
位於旺角砵蘭街387號1樓的「香港保護兒童會香港空運業界嬰兒園」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個案涉及19名學童,包括11男8女,年齡介乎24個月至5歲;另有1名職員同樣中招。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9日)表示,他們自11月19日起先後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和流鼻水,其中18名病人已經求醫,當中7人須入院,4人經治療後已出院。現時全部病人情況穩定,該幼兒園正接受醫學監察。
防護中心已派員向該校提供有關預防呼吸道感染的建議,為謹慎起見,該校已於11月22日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以排除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防護中心提醒市民應注意良好個人和環境衞生,以防感染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市民尤其是小童、長者及長期病患者,若發現有呼吸道感染病徵,應立即佩戴口罩,盡早求醫。
資料:on.cc
本港密切監察廣東惠州68歲男子染禽流感H5N6
廣東省惠州市發生一宗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5N6個案,一名家中有飼養家禽的68歲男子,上星期五出現病徵,本周二入院治療,情況危殆。
本港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正密切監察個案,並呼籲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期間,應時刻保持個人、食物和環境衞生。
自2014年至今,內地衞生當局通報共53宗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5N6個案。
資料:rthk
H3N2現變異 削流感疫苗效力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周四(16日)發表的研究指,今年流行的H3N2流感病毒株近月出現變異,削弱目前流感疫苗的保護率。專家憂慮,該名為「2a2」的新病毒株短期內或將與新冠病毒引致交叉感染,增加重症住院和死亡風險。
領導研究的微生物學教授漢斯萊(Scott Hensley)稱,數月來其團隊追蹤研究H3N2的演變,發現它能避開流感疫苗誘發人體產生的抗體,但人類免疫體系內的「T細胞」仍能有效預防由2a2帶來的重症和死亡情况。漢斯萊解釋指,流感病毒的演變速度比新冠病毒等其他任何病毒都要快,且恆常持續;現有疫苗生產往往需時半年,其間流感病毒或已出現突變,可能威脅人體。CNN的報道指,上月美國密歇根大學校園爆發流感,逾700人染病,或跟今季流感疫苗錯配有關。該批患者中有26%已接種流感疫苗。
防疫措施減民眾流感免疫力
過去兩年未出現全球流感大爆發,或與各地嚴格的新冠防疫措施有關,但民眾因此對流感病毒免疫力也因此減少。面對未來防疫措施或隨疫情減退放鬆,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憂慮會出現兩種病毒交叉感染。
資料:MingPao
HPV疫苗包裝破舊 醫院違規採購罰停業
內地疫苗普及接種政策滯後,民間搶打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亂象頻出。陝西咸陽市有市民投訴,當地的楊凌朝陽醫院為其接種來歷不明HPV疫苗。楊陵區衞健局上周二(14日)指出,涉事疫苗合規,惟醫院存在違規採購,已責令其停業整頓。
據多名市民近日反映,她們在楊凌朝陽醫院注射了來歷不明的HPV疫苗;其中一名秦姓女子表示,她本月7日到醫院接種時,發現疫苗包裝破舊,故質疑其來歷。楊凌區政府周日(12日)成立調查組。公開資料顯示,楊凌朝陽醫院是由楊陵區民政局批准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業務主管單位為楊陵區衞健局。
楊陵區衞健局周二通報,經初步調查,涉事醫院接種的四價HPV疫苗均為合規疫苗。調查發現,楊凌朝陽醫院存在違規採購疫苗行為,且疫苗接種工作不規範。目前,區市場監管、衞生健康等部門已立案查處相關涉事單位,下一步將對全區所有疫苗接種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資料:on.cc
3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樣疾病個案 納入強檢
政府表示,由於3間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樣疾病個案,相關學校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包括長沙灣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培殷幼兒學校、油麻地香港保護兒童會滙豐銀行慈善基金幼兒學校,以及屯門友愛邨鄰舍輔導會友愛育嬰園。
任何人在本月8日至21日期間,曾身處有關地方超過兩小時的人士,須於本月23日或之前接受檢測。
資料:RTHK
防母嬰感染 港初生兒須打3劑疫苗 目標2030年消滅乙肝
世界衞生組織目標在2030年或之前消除病毒性肝炎帶來的重大公共衞生威脅,將今日(28日)訂為「世界肝炎日」,本港衞生署亦積極配合,以「斷絕乙肝母嬰傳播,實現無乙肝新一代」為主題,向公眾宣揚預防乙型肝炎母嬰傳播的重要性。
母嬰傳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根據2019年的數據,本港有約4%的孕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更有90%機會發展為慢性乙型肝炎。為預防乙肝母嬰傳播,所有初生嬰兒應完成接種3劑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帶病毒母親則應接受適當產前護理和長期跟進肝臟情況,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計劃的覆蓋率一般達到99%。
本港自2020年8月起,患有乙型肝炎且病毒載量高的孕婦會獲提供抗病毒藥物,以進一步降低乙型肝炎母嬰傳播的風險;2020年10月更訂立《2020–2024年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動計劃》,制定整體策略及具體行動,以減少病毒性肝炎的傳播及降低患病和死亡數字。
香港自80年代起推行孕婦乙型肝炎篩查及兒童普及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計劃。若母親帶有乙型肝炎病毒,所生的嬰兒需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以提供額外保護,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資料:on.cc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攜手康泰生物防控乙肝
病毒性肝炎是一個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全球大約有3.25億人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每年有90萬人死於乙肝病毒感染導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相關疾病。為此,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提出了“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為公共衛生威脅”的目標。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助力實現《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任務目標,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攜手深圳康泰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共同開展“2030消除肝炎科普教育公益項目”,項目為期4年,康泰生物將合計向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捐贈人民幣2000萬元用於乙肝防治學術活動、乙肝科研項目、學術培訓、欠發達地區肝炎防控等公益合作事項。
同時,會上宣布由中國疾控中心牽頭實施的國家“十三五”重大專項課題《中國成人高危人群和社區人群乙肝疫苗優化免疫策略》項目按期完成,與會領導、專家分享了該課題研究成果和經驗,研討在新形勢下我國病毒性肝炎的綜合防治策略。
蔣宇揚表示,肝炎防治任重而道遠,是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動員全社會共同關注,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他由衷希望該公益項目合作能夠構建公共衛生公益新模式,切實提高病毒性肝炎防治成效。
鄭忠偉指出,消除病毒性肝炎威脅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政府領導、科學指引、多部門參與是達成目標的重要途徑。相信在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有關科研機構和企業社會力量的支持、努力、配合下,我國在重點人群和全人群乙肝疫苗接種、陽性者檢測診斷和規範治療等防控策略將不斷完善,助力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衛生威脅”的目標。
王宇表示,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聚全國肝炎防治領域之精英,形成了立足民間投入、爭取政府支持、發揮專家優勢、依靠專業隊伍、發動群眾、廣泛宣傳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組織發展模式。未來,基金會將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加入,共同為肝炎防控事業貢獻智慧與力量。
資料:Science Net
疫下癌症篩查率跌 照大腸鏡人數減7成
新冠疫情令市民對出入醫院或診所卻步,香港防癌會調查發現,參與癌症篩查的人數大跌,其中接受大腸鏡人數跌7成,篩查率亦由疫前12%跌至去年的6%;另接受柏氏抹片測試者亦少近一半。
專家指,延遲發現病情可影響治療成效,建議市民趁疫情緩和,恢復篩查。
防癌會於今年10月底到上月中訪問1,002名市民,結果發現大腸鏡篩查率由疫情前約32%,跌至去年16%,受訪者中有124人稱疫情前有做大腸鏡,到去年只有37人,跌幅達7成,而今年截至上月中亦僅回升至70人。
另有235人稱疫前有接受柏氏抹片檢查,去年跌近半至121人,今年則回升至142人;在60歲以上受訪者的跌幅更明顯,去年疫下接受檢查的人數跌65%,僅得14人。另外,乳房檢查及大便隱血篩查率均有下跌。
拖延檢查誤病情 做足防疫可放心
對於疫下減少體檢及篩查原因,55%受訪者稱擔心診所或醫院人多聚集,增染疫風險,36%人則認為篩檢非必需,可以「拖下先」,34%人稱有徵狀才會檢查。
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廖敬賢醫生指,部分癌症若及早發現,可有更多治療方法,其中大腸癌篩查可減少死亡率達68%,子宮頸癌篩查亦可減發病率65%,惟拖延檢查隨時影響病情,「長者到好唔舒服先睇醫生,(癌細胞)通常已轉移了」。
廖續稱,明白長者或子女擔心疫下到醫院或增染疫風險,但強調只要「做足防疫措施就可去檢查」,籲大眾趁疫情放緩恢復檢查,另就部分目前仍暫停或有限度服務的篩查項目,建議政府考慮全面恢復。
資料:Skypost
港中斷風疹病毒傳播至少3年 世衞確認香港已消除風疹
風疹(德國麻疹)曾經在香港是風土病,1977年流行起流行,在早年個案數目偶爾會出現高峰。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西太平洋區域消除麻疹及風疹核查委員會今日(21日)確認,香港已達至中斷風疹病毒在本地傳播的目標。
香港於1978年開始風疹疫苗接種。自1990年起為所有一歲兒童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並於1996年引入接種兩劑MMR疫苗的方案,風疹個案宗數大幅下降。接種兩劑MMR疫苗的方案已被確立並取得高接種覆蓋率。
根據世衞核實消除風疹的準則,當一個國家/地區在至少36個月內沒有證據顯示風疹病毒於當地傳播,並備有良好的監測系統,便會被視為已消除風疹。
衞生署署長陳漢儀歡迎世衞公布香港已達至消除風疹的目標,她指:
香港能夠獲得這成果實在值得鼓舞,但我們不能因此自滿而鬆懈。我們會保持警覺,繼續致力將人口中的免疫缺口彌合。
衞生署表示,香港具有完善的風疹個案監測系統、有效的流行病學監測和化驗室監測,以便在個案或爆發出現時能快速應變。
衞生署提醒市民接種疫苗,以保護自己、子女、家人及社區免受風疹感染。生育年齡的婦女如未接種風疹疫苗,應在懷孕前檢查免疫狀況,並按需要接種風疹疫苗。
確認全港消除麻疹和風疹委員會在2012年成立,以監察在消除麻疹和風疹方面的工作進度,委員會指,要維持中斷風疹病毒在本地傳播是一項長遠的挑戰。在全球成功消滅風疹之前,偶發個案和群組爆發仍會不時出現。
在現今國際旅遊及人口流動頻繁的時代,可能存有部分未接種風疹疫苗而較易感染的人士,令輸入個案引致爆發的潛在風險持續,這表明了適時為易受感染人士接種疫苗的重要,包括幼童、旅客、未完成疫苗接種的新來港人士和外籍家庭傭工。
西太平洋其他已達至消除風疹的國家/地區分別為:澳洲、文萊、澳門、新西蘭和韓國。
資料:TOPICK
韓男星接種BNT後全身冒紅疹?醫揭罕見副作用帶狀皰疹
韓國天團Super Junior隊長利特接種BNT疫苗,驚見罕見副作用!利特日前透露罹患帶狀皰疹,11月7日又在IG發文表示,經醫師診斷,很有可能是接種BNT疫苗後,免疫力崩壞導致「帶狀皰疹」發作。
利特說,除了自己罹患帶狀皰疹外,周圍許多年輕朋友也都出現帶狀皰疹,「聽說可能與接種BNT有關,醫生說還在研究中」。有可能是接種疫苗後免疫力下降導致。利特最後也呼籲粉絲「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狀況,如果不舒服不要忍耐,一定要到醫院吃藥打針,維護身體健康」。發文一出,引發粉絲們關心,但隨後利特又將發文刪除。
「接種BNT疫苗後確實有可能罹患帶狀皰疹」。台灣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小兒科主任、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表示,接種新冠疫苗後約45%左右的人,白血球中的淋巴球會降低,身體免疫調節的細胞激素也會作用,進而降低身體抗病毒的免疫力。顏說,據資料顯示,雖然約6至8天會恢復正常值,但這段時間可能會誘發潛伏的帶狀皰疹病毒活化。
顏俊宇指出,根據歐洲藥物管理局COVID-19通報資料庫顯示,接種BNT疫苗後,產生帶狀皰疹的機率約是1.3%,莫德納(Moderna)疫苗則約是0.7%,AZ疫苗約0.6%,嬌生疫苗約為0.3%。
而在美國疫苗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中,接種BNT疫苗後發生帶狀皰疹為1.3%,莫德納疫苗為0.7%,嬌生疫苗為0.7%。由此可見,確實有可能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生蛇」,顏俊宇說,帶狀皰疹好發族群,一般來說是50歲以上年紀較大者、身心壓力大、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及免疫力不好的病人,如慢性病、癌症、HIV及自體免疫疾病等。症狀多為劇烈痠麻抽痛、紅疹、密集帶狀小水泡。
顏俊宇說,治療帶狀皰疹,多以緩解疼痛,避免後續細菌感染,以及預防併發症發生為主,尤其是眼睛、耳朵、生殖器周圍的帶狀皰疹要特別注意。顏說,通常會給予病人口服抗病毒藥,一般來說,72小時內使用可以縮短病程、降低疼痛,並且能有效抑制病毒繁殖;因此,民眾若出現不適,務必儘早就醫。除此之外,針對皰疹傷口也會給予治療,合併止痛藥使用。
接種疫苗後多休息 ,增強自身免疫力,減少帶狀皰疹發生
顏俊宇也呼籲,在疫苗接種前3天,應該保持生活作息正常及充足睡眠,若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或拉肚子等狀況,應暫緩接種。施打疫苗後,也應多休息,維持正常作息,充分睡眠,均衡飲食,多喝水,增強自身免疫力,才能減少帶狀皰疹纏身。
資料:HK01
成人也要施打百日咳疫苗? 醫:保護家中嬰幼兒
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病疫苗可以防止重症,不過醫師建議民眾,也應施打「百日咳三合一疫苗」,避免將百日咳病毒傳染給嬰幼兒與孩童,接種完新冠疫苗後,間隔7天即可施打。
新竹市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醫師張益豪在臉書粉專「張益豪醫師/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發文分享,成人罹患百日咳症狀輕微,容易忽略,但5歲以下兒童確診時會咳嗽持續超過2週至數月,6個月以下嬰幼兒則是重症高危險群,症狀有肺炎、呼吸停止、缺氧、癲癇等,嚴重甚至死亡,傳染方式為飛沫傳染,由同住家人帶回家傳給免疫力較差的嬰幼兒。
百日咳疫苗副作用低
張益豪指出,百日咳疫苗全名為破傷風類毒素/減量白喉類毒素/非細胞性百日咳三合一疫苗,保護效果大約維持5-10年,主要用於青少年或成人的追加接種,可同時提高對於破傷風、白喉及百日咳的免疫力;不僅保護個人,亦可降低罹患百日咳傳染嬰幼兒與孩童,造成嚴重併發症之機率。
目前的三合一疫苗中百日咳的成分為「非細胞性百日咳」,和傳統的全細胞性百日咳疫苗相比,不良反應減少許多,副作用如發燒、注射部位腫痛的發生率約10-20%以下,且仍具有良好的保護效果,以下8大類族群適合接種百日咳疫苗:
1、滿11歲兒童建議自費補打(新版寶寶手冊有寫)。
2、孕婦每一胎都建議打,懷孕28~36週時(孕婦手冊有寫)。
3、常下廚,有風險被菜刀或海產誤傷的煮夫煮婦。
4、要去美國照顧孫子的長輩(國外相當重視)。
5、新手爸媽,防止將百日咳傳染給嬰幼兒。
6、要去美國念書的小孩,學校通常會要求施打此疫苗。
7、等不到「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廠商表示缺貨到11月),接種疫苗可以預防呼吸道被百日咳感染,減少新冠病毒與百日咳交叉感染的情況。
8、10年內未施打過此疫苗的成人,都可以考慮追加施打一劑。
孕婦接種可幫助胎兒獲得保護力
張益豪建議,成人原則上每10年接種一次,尤其是嬰幼兒照顧者及孕婦,不論過去的疫苗接種史,每次懷孕應接種1劑Tdap疫苗,可在任何孕程接種,為使抗體傳遞給嬰兒的效益最大化,建議於懷孕第28-36週接種;若懷孕時未接種,則應於生產後立即接種,「一人施打、兩人受惠」,可降低新生兒感染百日咳的機會,降低敗血症的風險。
張益豪表示,就算曾經感染過百日咳,也無法終生免疫,近年統計,部分已開發國家的成人百日咳病例有增加現象,2019年美國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建議11歲以上民眾追加接種一劑Tdap混合疫苗,且每10年接種一次,此三合一疫苗可以同時預防破傷風、白喉疾病。
資料:SKYPOST
除了新冠疫苗外,還有別的「肺炎疫苗」需施打嗎?
肺炎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雙球菌,此菌分為數10種類型,其中幾種有莢膜的會導致肺炎或更嚴重感染症,早在1880年代就開始威脅人類健康,不可不慎。
傳染途徑
直接「接觸」到帶菌的口鼻分泌物,或「吸入」含有此病原菌之飛沫。通常需要長時間或密切接觸才可能遭受感染。肺炎鏈球菌引起之疾病每月均有病例發生,以「冬季至春季」發生最多。
感染的表現
感染肺炎鏈球菌可能會導致「肺炎」,或是更嚴重的菌血症、敗血症及腦膜炎。病患會有高燒,加上不同感染部位而出現不同症狀,譬如咳嗽、氣喘、胸痛或是頭痛、頸部僵硬、嘔吐、意識不清等症狀。
感染風險這族群人要小心
感染風險最高的是「未滿5歲的嬰幼兒」以及「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其他「高風險族群」包括: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脾臟切除、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等。
好險可以治療
目前主要治療方式為抗生素,但身體條件不佳的人仍有死亡風險。隨著抗生素廣泛使用,肺炎鏈球菌的抗藥性也不斷提高,在未來很可能遇到治療困難。
預防勝於治療
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PPV23):內含23種血清型,免疫反應持續時間較短,且無法產生免疫記憶。保護力約5年。可用於一般成人與兩歲以上兒童。
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PCV13):內含13種血清型,能產生持久的免疫記憶,是目前嬰幼兒常規接種的疫苗之一。保護力約10年。
目前有二種疫苗可以預防此病發生,都是不活化疫苗,可和任何疫苗同時接種。而最佳的保護方法是聯合使用PPV23和PCV13。建議18-65歲的高風險族群及65歲以上老年人,這兩個族群來施打疫苗。
建議18-65歲的高風險族群,先施打一劑PCV13,8週後再打一劑PPV23
資料:yahoo news
新冠疫苗接種安排進一步擴大
政府公布,已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而第二劑疫苗接種滿六個月的18歲或以上人士,由元旦日起可預約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又或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領取即日籌。
政府自11月11日起為特定組別人士優先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其後擴至所有已接種兩劑科興疫苗滿六個月的人士。因應兩個科學委員會的建議,政府進一步擴大接種安排。由元旦日起,早前接種兩劑復必泰或科興疫苗的市民,只要相隔六個月,均可接種第三劑疫苗。
凡接種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例如季節性流感疫苗,兩者須相隔最少14日,市民預約前應留意此點。
癌症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晚期愛滋病患者、需服藥壓制免疫系統者等須於接種當天出示醫生證明,才能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後四星期至三個月內,接種第三劑疫苗。
此外,1月1日起,接種一劑疫苗已滿六個月的新冠康復人士,可前往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第二劑疫苗。
接種一劑復必泰疫苗已滿12周的12至17歲青少年,可由1月1日上午8時起預約接種第二劑復必泰疫苗。因應專家建議,該日起接種復必泰的青少年會被安排於大腿位置注射疫苗。
配合新安排,九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元旦起延長開放時間,即為每日上午8時至晚上8時。
大埔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荃灣仁濟醫院12月30日起增設新冠疫苗接種站,提供即時接種復必泰服務。另外,以貨櫃箱形式運作的新冠疫苗流動接種站1月7日起再增一個新站。
資料:政府新聞網
全港40萬男女患骨質疏鬆症 兩高危群組應定期檢查
骨質疏鬆是否只與長者有關?如不幸患上骨質疏鬆是否能治療?事實上,骨質疏鬆早期並無明顯臨床徵狀,但估計全球每3秒便發生一宗骨質疏鬆脆弱性骨折,而本港亦有30萬名停經婦女及10萬名50歲以上男士患有骨質疏鬆症,除了令生活質素下降以及容易發生意外,嚴重的更可引發各種併發症,絕對不能忽視。
骨質疏鬆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雖然早期無明顯臨床徵狀,但可引致嚴重的健康問題,估計全球每3秒便發生一宗骨質疏鬆脆弱性骨折。骨質疏鬆症令患者的骨質密度減少,骨骼結構變得脆弱,容易導致骨折,以及喪失部分活動能力及自我照顧能力,令生活質素下降,甚至可能引發各種併發症,而發生脆弱性骨折的部位當日,以髖骨、脊椎和橈骨遠端(手腕骨)最為常見。據資料顯示,本港有30萬名停經婦女及10萬名50歲以上男士患有骨質疏鬆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認為,普遍市民對骨質疏鬆的警覺性不足,並有不少迷思,例如誤以為骨質疏鬆是不可避免的老化現象,而脆弱性骨折也是年紀增長的必然後果。事實上,骨質疏鬆是可以治療,而骨折也有方法預防。骨質疏鬆的高危群組包括更年期婦女以及長者,建議他們可透過定期進行骨質疏鬆風險評估,減低脆弱性骨折的風險,如果骨質密度已屆稀薄或疏鬆程度,在排除其他病理引起的骨質流失後,醫生會考慮處方骨質疏鬆藥物,減慢患者骨質流失速度,以防止脆弱性骨折發生。
吸收足夠維他命D可減慢骨質流失
要預防骨質疏鬆,年輕人或低風險群組可每日吸收1,000至1,200毫克鈣質及800至1,000國際單位維他命D,鈣質可減慢骨質流失,減低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而維他命D則有助人體吸收鈣質,以及其他有助建立骨質的礦物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資料:HK01
28歲女滑倒…「骨頭全斷插出肉」血染病床!醫看傻:都不運動
台灣一名28歲女子被送到急診室時小腿脛骨、腓骨全斷掉,甚至「插出皮肉外」,救護車推床全是血,醫護人員原以為是車禍導致,追問下才發現,她在家中浴室滑倒,難以置信。豈料住院1個多月,她不僅難以復健、傷口也不易癒合,醫師無奈地說,「她會這麼容易骨折,因為她真的不運動、骨質很疏鬆。」
急診科醫師柯世祐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曾收治一名28歲女子,送醫時不斷哀嚎、救護車推床全是血,救護技術員已先幫她加壓止血,為小腿開放性骨折,脛骨、腓骨通通斷掉,還往後面插出皮膚,畫面相當驚悚。女子因末端循環血管被折到,因此先打止痛麻醉後,再做復位、以彈性繃帶纏起來,後續進行傷口處理。
柯世祐追問女子後才得知,她在家中浴室滑倒,「啪」一聲骨頭整個斷掉。接著會診骨科接手治療,他也沒再追蹤後續。
過了1個月後,骨科醫師詢問柯世祐,「你上次收的那個開放性骨折的女生還記得嗎?」表示自己正在寫公文,忍不住抱怨女子很誇張,因為不運動造成骨質很疏鬆,開刀也不好開、傷口不易癒合,重點是很難復健。
柯世祐解釋,這種病例開完刀後腳都會萎縮,必須用另一隻健康的腳去支撐,之後慢慢站立。一般會先坐在床上練習腳部力氣,「要給她站發現她完全站不起來,拿平常的枴杖也沒辦法拿。」進階到四腳拐應該要站起來,「他說她上肢沒有力氣,四腳拐也撐不起來。」
柯世祐轉述骨科醫師無奈心情,「她真的是肌力也差、骨質也差、體力也差」,還相當沒有毅力。因為女子住院超過1個月,且才28歲,搞得他必須要寫申覆文件。
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達到最高峰,之後逐漸減少,如果骨流失過多,就會骨質疏鬆,因此年輕時就該提早存好「骨本」,以預防老年「骨鬆」。營養師魏洋樺曾分享,想要預防骨質疏鬆症,可以先從以下3大方面著手,包括攝取足夠的鈣:每日建議1000~1200毫克、維生素D每日建議800 IU(約20微克)以及運動每週累計150分鐘。
資料:ETtoday
鈣質骨質正常一樣易骨折?吃太甜骨頭脆預防4招食豬腳
骨質疏鬆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要預防骨骼脆弱,最先想起的可能是「補鈣」,但在日本節目《名医のTHE太鼓判!》,專家就提到骨質疏鬆症都有可能會出現在鈣和磷充足的年輕女性身上。為了預防骨折,不妨參考專家提供的改善方法。
以往大家理解的骨質疏鬆症,患者主要是上年紀的女性。因為停經後荷爾蒙失調,導致鈣質流失,骨質密度亦因而急速下降。不過,日本節目《名医のTHE太鼓判!》中則提出,近年在年輕女性身上,即使骨質密度正常,骨頭卻脆弱易斷。該節目的主持人山瀨麻美,就正正是個例子。
吃碳水化合物 膠原蛋白劣化
47歳山瀨麻美,在某天穿着高跟鞋走路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失平衡,最終導致左腳腳趾側面骨折,以及右膝骨折。由於她經常骨折的關係,所以曾經做過身體檢查,但結果卻發現她的鈣和磷質都正常,加上她喜愛碳水化合物的習慣,專家推斷山瀨麻美是因為糖分攝取過量,骨骼的膠原蛋白劣化而變得容易骨折。
專家解釋,人體的骨骼由鈣質組成,而膠原蛋白就負責連接鈣質,保持骨骼強度,同時有軟墊的特性,可以幫助緩衝外來的撞擊,防止骨折。假如膠原蛋白失去彈性,就無法替骨頭避震,那就更容易骨折。
改善及預防方法
1. 減少糖分攝取
膠原蛋白變硬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糖分的過量攝取。由於膠原蛋白和糖分結合後,會變質並劣化,繼而失去彈性。因此大量進食甜食,引致血糖上升,亦有可能連帶增加骨折的風險。
2. 攝取膠原蛋白
適當攝取膠原蛋白可維持骨骼彈性和強度,防止骨折,可從食物攝取,如:豬腳、牛筋等。
世界衞生組織(WHO)建議,每人每日糖分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5%,最多亦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以成人每日攝取2,000千卡熱量計算,每日來自的糖分的熱量應少於100至200卡路里。1克糖含4卡路里,即每日糖分攝取量應少於25至50克(即約5至10粒方糖)。
3. 進食菇類
專家建議攝取維他命D。在眾多的食物當中,菇類含有的維他命D相對較多。
4. 曬太陽
除了透過食物攝取,其實日照都是非常有效補充維他命D的方法,專家建議露出大約一隻手掌的皮膚吸收陽光便可,以夏天的陽光為例,只要曬足5分鐘就能補充足夠的維他命D。如果是冬天的時候,亦只是需要曬20分鐘便可。
資料:hk01
繞身一圈可致命?解開生蛇的6大疑問
相信大家都有聽聞過俗稱「生蛇」的帶狀皰疹,以為這只是常見於中年人及長者身上,其實一般人生活壓力大、身體免疫力低下的時候,也有可能發作。而你一定也聽說過「生蛇圍繞一圈會死」的迷思,事實到底是怎樣?
所謂「生蛇」到底是什麼?
帶狀疱疹(英文:Herpes Zoster / Shingles),俗稱「生蛇」,因為發作時會在身上出現一長串的紅斑和水泡,看起來就像是蛇而得名。其病毒與引致水痘(Chickenpox)的病毒屬同一種類。水痘康復後,病毒會一直潛伏在人身體裡面,潛伏期可長達數十年之久。當身體免疫力降低時,病毒就會從某一條神經的神經節甦醒,並順著這一條神經擴散到皮膚表面。
「生蛇」有什麼症狀?
受感染的部位首先會出現痕癢或微痛,帶有灼熱感覺;1-3天後才出現紅疹,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會感到輕微痛楚;有些人則將其形容為極度灼痛或劇痛。然後紅疹會變成水泡,再蔓延成帶狀(出現位置根據受感染的神經線分佈)。水泡可持續1-14天,期間或會出現膿皰或血水。 然後水泡會潰破或萎縮,乾水後結痂,為期2-3星期。在皮疹消失之前皮膚仍會感到痛楚。
「生蛇」會傳染嗎?
帶狀疱疹具傳染性,但比水痘的傳染性較低。不過「生蛇」傳染給曾經出過水痘的人極微,近乎不會。因為曾經出過水痘的人,身體會有抗體,達到終生免疫的效果。特別注意,患者有機會令沒有出過水痘的人出水痘,所以患者應避免接觸家中免疫力低的人、孕婦、幼童,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
「生蛇」環繞身體一周就會死?
這個實屬是坊間謠傳的謬誤。雖然每次發作,通常是一條神經線受感染,背部及腰部的一側是最常見的發病部位,所以水泡會出現在身體的左邊或右邊。有時候亦會感染手、腳和面部的神經線,而身體兩邊同時「生蛇」亦偶有發生,代表左右兩邊的神經線均受感染,這並不代表病情特別嚴重,亦不會直接造成死亡。
「生蛇」會引發嚴重後果嗎?
雖然「生蛇」鮮有死亡個案,不過其併發症絕對不容忽視。皮膚傷口發炎是較常見的併發症,而約兩成人「生蛇」後會出現持續神經痛楚,這些痛楚有機會於數個月內消失;但亦有患者的痛楚會伴隨餘生,需要長期服用止痛藥以減輕痛楚。
另外,若病毒「上眼」,則會影響視力,嚴重會導致失明;病毒「入耳」則影響聽覺,甚至會導致失聰;病毒「上腦」則有機會發展成腦膜炎;病毒入侵肝臟則有機會演變為「肝炎」。惟以上併發症發生的機會相對較低。
如何治療?
治療帶狀疱疹一般都是使用抗病毒藥,但要注意的是病發頭三天是治療的「黃金時期」,用藥後會迅速降低病毒的數量,讓皮疹變乾以及減輕神經疼痛。
治療藥物有針劑及口服兩種,口服藥一般維持七至十天。「生蛇」會復發,一般是1-6%;另外「生蛇」有年輕化及普 遍化的趨向,高發期是五十歲後,預防的方法是注射疫苗;疫苗可以降低帶狀疱疹的發病率,臨床研究顯示接種疫苗後的預防率達五至七成。然而,即使接種後仍有機會發病,但痛楚會較輕。
資料:Yahoo! 新聞
生蛇|蔡一傑風球下求診嘆痛到無命 可經空氣傳播把握72小時求醫
歌手蔡一傑近日在YouTube分享自己早前痛苦的「生蛇」(帶狀疱疹)經歷,其水泡及紅疹更向身體各處蔓延,直呼:「痛到命都冇」,病況更嚴重至需要在打風的情況下到診所求醫。事實上,其實只要出過水痘,就有機會「生蛇」,因為「生蛇」和水痘源於同一種帶狀疱疹病毒,而曾出水痘的人身體會留有病毒,一旦免疫力出現問題,就有可能中招。
疑睡眠不足致「生蛇」
蔡一傑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分享指,因為早前住所附近的單位不時裝修,讓他一直也睡得不好,於是便決定由以往凌晨2、3時提早至晚上11、12時睡覺睡覺,但此舉卻讓他總是在清晨約三、四時就醒過來,無法入睡的他於是便開始在清晨時份上山跑步,但頸部及肩膀肌肉其後開始出現疼痛。
最初他以為只是一般運動後的肌肉痠痛,但經按摩師按摩後痛楚卻更為加劇,其後又感覺自己的頸痛似發炎,初次求醫時醫生已提醒這有機會是「生蛇」的症狀,不過當時他仍然未有為意,當晚繼續跟朋友吃飯。
然而,當晚蔡一傑回家後身體情况就趨嚴重,當時更已掛上八號風球,醫生更專程為他回診所看診,讓他大嘆:「真的命都無,又痛,又癢,又打風又無嘢食。」後幸經過約一星期的藥物治療後,其「生蛇」症狀雖已痊癒,蔡一傑在YouTube亦有公開自己「生蛇」時的皮膚狀況,不過他亦透露自己頸部現在仍留有深色疤痕。
1)「生蛇」是什麼?
生蛇,其實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有時會簡稱為「水痘病毒」或「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致的傳染病,只有曾經出過水痘的人才有機會「生蛇」。
當水痘痊癒後,病毒依然會潛伏在身體的神經節(位於脊椎附近,是神經線結構的一部分)中,像冬眠一樣躲藏起來。正常情況下,人體自身的抵抗力會將病毒抑壓,令其不能復發,但一旦身體抵抗力下降,病毒就會乘機復甦。
2)生蛇有什麼徵狀?
甦醒後的帶狀疱疹病毒會沿着神經線一路波及皮膚,形成紅色的帶狀疱疹,更會帶來如針刺、電擊般的神經痛,令外觀和日常生活都備受影響。
由於病發位置是從受感染的神經線所對應的部位開始,理論上有神經線的部位都有機會長出帶狀疱疹,包括頭、臉、頸、手腳等,但最常見會從上背位置一路向下彎,或影響至前胸,形狀像蛇一樣,所以被稱為「生蛇」。
如病毒影響到頭部,患者有機會感頭痛,甚或影響眼睛致盲;如果病毒在腹部發作,則有機會造成腹痛。另外,有少數患者可能會發燒,但此情況並不常見。
3)生蛇會傳染?
由於生蛇與水痘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所以一樣會傳染他人,更可以經空氣傳播,傳播範圍能達一米以外!可是,生蛇的傳染性較水痘低,所造成的皮疹數量較少,發作位置亦較易被覆蓋。
人體的免疫能力可經「訓練」,如你本身抵抗力良好,偶然再次接觸到病毒,並不會立即變為生蛇,反而會重新啟動身體的防疫機制,原有的抵抗力會進一步提升,某程度上反而能降低生蛇的風險。所以如果身邊有朋友生蛇,其實並不需要刻意迴避。
4)生蛇的高危原因?
生蛇有以下的高危因素:
年齡(50歲以上)、正接受化療、患免疫系統疾病、患愛滋病、長期面對壓力
生蛇的原因始於免疫力下降,未能遏止潛伏體內的帶狀疱疹病毒,所以高風險人士主要是曾經出過水痘且身體免疫力受影響的人。
5)生蛇要在黃金時間內求醫?
醫治生蛇並不困難,現時已有針對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的特效藥可以處理,但最好於發病後72小時內接受合適治療,延誤醫治可能會令神經線被病毒破壞,為身體留下長期痛楚。
6)水痘出過,生蛇機會高啲?
未出過水痘的人,可接種水痘疫苗,只要預防了出水痘,將來就自然不會生蛇。目前水痘疫苗已被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內,2013年後出生的小朋友都會被安排接種。
另外,特別建議未出過水痘而又計劃懷孕的女士補打水痘疫苗,因為如在懷孕期間感染病毒,有機會傳染至嬰兒,後果可大可小。
7)生蛇生到圍繞身體會死,是真的嗎?
生蛇每次發作,通常是一條神經線受感染,背部及腰部的一側是最常見的發病部位,所以水泡會出現在身體的左邊或右邊。有時候亦會感染手、腳和面部的神經線。
身體兩邊同時「生蛇」亦偶有發生,代表左右兩邊的神經線均受感染,但並不代表病情特別嚴重,亦不會直接造成死亡。
8)生蛇可否預防?
年過50歲、出過水痘的成人亦可以考慮接種為生蛇而設的帶狀疱疹疫苗,疫苗可以提供約七成保護率。
9)生蛇會復發?
生蛇患者仍有復發的機會,因此要維持好的免疫力。另外,亦建議接受帶狀疱疹疫苗注射,以減低復發率、復發時的疼痛感及病發時間。
10)生蛇痊癒後會有後遺症?
「生蛇」患者中,有四分之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併發症,包括「生蛇」後遺神經痛。即使水泡結痂痊癒後,神經疼痛仍可持續數月或數年。痛楚像被針刺,感覺比較深入。有時即使輕輕觸碰皮膚,患者都會感覺異常劇痛。可靠服用由醫生處方的止痛藥作紓緩。另外,患處或會出現色素沉澱,皮膚呈現瘀黑色,要數個月才會消失,甚至永久不消散,嚴重者可能會留下疤痕。
資料: hk01
19歲女無胃口皮膚眼白泛黃 揭染急性乙型肝炎醫生拆解原因
性行為也有機會感染乙型肝炎。台灣一名19歲女生早前因身體不適求醫,及後醫生發現其皮膚和眼白部分偏黃,檢查後證實感染急性乙型肝炎。由於19歲感染乙型肝炎的患者較少,對此醫生建議女生的男友也做檢查,後來發現男方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估計是與他們有性接觸有關。
台灣肝膽腸胃科醫生陳炳諴日前在《醫師好辣》中分享病例,指曾經有一名19歲女生求醫,當時女生表示自己沒有胃口,且皮膚和眼白顏色偏黃。最初醫生第一眼以為是黃疸,惟照超聲波後未有發現異常;至抽血檢查時發現肝功能破千,而黃疸指數約2至3,及後證實是急性乙型肝炎。
陳醫生解釋,急性乙型肝炎都是由母子垂直傳染,亦曾有慢性肝炎急性發作的情況,惟在19歲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就非常罕見。對此,陳醫生就再進一步向女患者了解情況,確定患者沒有吸食毒品打針,後來得悉女生最近談戀愛,因此請男友做檢查,結果證實男友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陳醫生相信是女生與男友有親密接觸性行為繼而被傳染,所幸經抗病毒藥物治療後,女生目前狀況良好,治療後也恢復健康。
乙型肝炎嚴重可演變成肝癌
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資料所示,乙型肝炎是由過濾性病毒引起的疾病。病毒能令大量肝細胞死亡,損害肝臟功能。部分受感染人士會終身成為帶菌者,日後更可能發展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據統計,香港約有百分之八人口是乙型肝炎帶菌者。
乙型肝炎病毒存在於血液和體液內,而體液包括唾液、精液、陰道分泌,和其他身體分泌物等。因此只要與患者的血液或體液有接觸,便有機會受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性接觸、母親傳染胎兒或血液接觸。
急性乙型肝炎潛伏期為6星期至6個月。有部分患者病徵輕微,甚至毫無病徵;只有極罕見的情況下,患者會因病情惡化而死亡。大部分急性患者可以完全康復,並在體內產生抗體,得到免疫能力,但卻約有6%患者會終身成為帶菌者。
而預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法,是接受防疫注射。若經血液化驗結果顯示體內沒有「乙型肝炎抗原」及「乙型肝炎抗體」者,均可考慮接受疫苗注射。所謂「乙型肝炎抗原」化驗,即測試體內是否帶有乙型肝炎病毒;若結果顯示有陽性反應,即表示曾受感染,並有病毒潛留體內,而終身成為帶菌者,不需接受防疫注射。
至於「乙型肝炎抗體」化驗,即測試體內是否帶有乙型肝炎抗體。如從來未接受疫苗注射而體內有抗體者,即表示雖曾受感染,卻能完全康復,並且在體內產生抗體,終身有免疫能力。母親若是乙型肝炎帶菌者,很可能會把病毒傳給嬰兒;而受乙型肝炎感染的嬰兒,亦會有約70%至90%機會成為帶菌者。因此計劃生育的夫婦,應盡力保障自己及下一代,免受此病毒威脅。
資料: skypost
中年男子冬至亡 死前14日內曾打疫苗 初步涉心臟病
衞生署今日(29日)公布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最新監測數據,截至本月26日,累計有52宗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按周增加一宗。衞生署表示,個案為一名55歲男子,他在12月21日(冬至)死亡,死前曾接種科興疫苗。據衞生署記錄,該中年男子患有高血壓及膀胱結石,初步解剖發現是主動脈撕裂引致的心包充血,須待因果關係評估結果。
累計52人死前兩周內曾打疫苗
衞生署表示,截至12月26日,本港約486萬港人已打首針疫苗,佔全港12歲或以上人口的的72.1%。截至12月26日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共接獲43宗涉及曾經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當中並沒有醫院管理局呈報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不過該周多了一宗死前14日內曾打疫苗個案,累計增至52宗。署方表示,無死亡個案顯示與接種疫苗有關聯。
截至12月26日,衞生署在過去一周無接獲12至15歲青少年在打針後出現懷疑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報告。
資料: hk01
政府續為特定群組免費檢測
食物及衞生局公布,繼續為合資格特定群組人士於社區檢測中心提供免費的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服務至下月底。因應教育局下月起進一步收緊檢測規定,未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學校教職員每三天可到社區檢測中心免費檢測一次。
世界各地疫情持續嚴峻,特別是最新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在全球急速擴散,為進一步減低輸入風險,政府本月15日起進一步加強極高暴露風險群組的檢測安排,特定群組機場員工須每兩天進行一次檢測。
至於檢疫中心或檢疫酒店、指定檢疫酒店或設施及有關專車的員工,未完成接種疫苗者須每天檢測一次,已完成接種疫苗者兩天一檢。
合資格特定群組人士主要為有接種新冠疫苗或因健康原因而不適宜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士,他們須出示有效醫生證明書或疫苗接種紀錄或身分證明,方可接受免費檢測。
他們須在網上預約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免費檢測,未有預約或不符合資格者須自行繳付240元檢測費用。
資料:政府新聞網
疫苗接種服務進一步加強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港接種首劑新冠疫苗的人口到下月疫苗氣泡擴大措施生效時有望增至近九成。為配合需求,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月底會增加兩間,另12間長者健康中心會擴展疫苗接種服務。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近日接種首劑新冠疫苗的市民明顯增多,截至昨日,接種首劑疫苗的合資格市民已升至74.7%,長者接種率也持續上升,此乃可喜現象。
她表示,下月24日疫苗氣泡擴大措施生效,距今尚有約44天,如能維持每天兩萬劑首劑接種量,已接種疫苗的合資格市民可望增加13個百分點,屆時接種率會高達87.7%,即接近九成。她相信市民都很想看到這現象,從而恢復正常生活,並為日後通關創造更好條件。
為進一步加強疫苗接種服務,政府月底會增加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界限街體育館(一號及二號)兩個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屆時共14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為市民提供服務,令每月能提供的疫苗接種量超逾130萬劑。
此外,衞生署轄下三間長者健康中心本周起擴展新冠疫苗接種服務,林鄭月娥表示,已要求另外12間條件合適的長者健康中心同樣擴展疫苗接種服務,屆時估計15間中心每天可為長者接種2,000劑疫苗,衞生署稍後公布詳情。
長者接種新冠疫苗另一重點為安老院舍。林鄭月娥表示,業界會進行更多主動評估,即邀請到診醫生為院友進行評估和向家人講解,以期住院長者接種疫苗。她已要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加強該項到診醫生服務,有需要時可提供津貼。
林鄭月娥並宣布,因應專家早前批准兒童可接種科興疫苗,政府會把疫苗接種擴展到5至11歲兒童。若疫情受控,小學和幼稚園都在農曆年假後才復課,屆時當局會在學校逐步為學生接種疫苗。
資料:政府新聞網
市民切勿嘗試接觸野豬
對於有團體提出市民可引導野豬離開市區,漁農自然護理署呼籲市民切勿主動走近,或嘗試以任何方式接觸或干擾野豬,免生危險。市民遇上野豬應保持鎮定,並盡量與牠們保持距離。
漁護署表示,野豬是具危險性的野生動物,尤其是習慣在市區覓食、被人餵飼或體型龐大的野豬,牠們向市民索食時可能會噬咬或撞傷人。
野豬也有可能傳播結核病、戊型肝炎、甲型流感和豬鏈球菌等人畜共通疾病,對公眾健康構成風險。
資料:政府新聞網
以色列首例 孕婦同時染新冠與流感病毒症狀輕微
以色列12月底證實,一名孕婦同時染上這兩種病毒,症狀相對較輕且已出院,當局指出,可能有更多類似個案。「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今天報導,位於貝達蒂克法(Petah Tikva)的貝林森醫院(Beilinson Hospital)表示,一名未接種疫苗的孕婦同時染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和流感病毒。
以國當局證實,這是該國首例同時感染此兩種病毒的個案。一些報導認為這是世界上首例Flurona(流行性感冒Flu加上冠狀病毒Coronavirus)病例,但早在2020年春季,美國就出現了同時得流感和COVID-19患者的報導。在擔憂這兩種病毒恐掀起「雙重流行病疫情」(twindemic)之際,以色列近幾週的流感病例激增,近2000人住院治療。
「雙重流行病疫情」意指擔心大量流感病例和COVID-19個案恐使醫院不堪負荷,而非很多人會同時感染這兩種病毒。去年冬天,COVID-19防疫限制措施大致上消除了流感病例,因此「雙重流行病疫情」並未發生。然而,事實證明今年情況有所不同。
新消息報網站(Ynet)報導,衛生官員表示,可能還有許多人也染上這兩種病毒,但尚未被診斷出來。貝林森醫院醫生指出,該名Flurona個案症狀相對較輕微。醫院婦科主任維茲尼策(Arnon Vizhnitser)表示,流感和COVID-19都是病毒性疾病,兩者皆會攻擊上呼吸道,導致呼吸困難。
這名同時染上COVID-19和流感的孕婦已於12月30日出院,院方表示她狀況良好。儘管如此,以國衛生部仍在研究這名病例,以確定同時感染這兩種病毒是否會導致更嚴重的病症。
資料:中央通訊社
醫生倡逾50歲打針防生蛇
俗稱「生蛇」的帶狀皰疹令人聞風喪膽,它會讓人經歷「畀火燒」的痛楚,醫生形容「生蛇或會痛到入醫院,甚至抑鬱」。除了痛楚外,「生蛇」會引發後遺症,例如視力受損及後遺神經痛,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若散發性帶狀皰疹令內臟發炎,最嚴重會致命。由於其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醫生建議逾50歲的人士,無論有否接種過減活疫苗或曾否生蛇,都應接種重組疫苗,預防生蛇及其併發症。
罹疾後心血管病風險高70%
「生蛇」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故任何感染過水痘的人,都有機會「生蛇」。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黃天祐強調,逾九成本地成年人帶水痘病毒;另有研究指大概每3名帶病毒的人就有一人中招。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麥肇敬表示,潛伏體內的病毒會在身體免疫功能減弱時發作,沿着神經線連接至皮膚表面,產生痕癢、痛楚及水泡。背及腰部是最常見的發病部位,亦有可能由上背位置影響至前胸。他表示,50歲或以上者、以及患有長期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高危人士,有較大風險。
心臟科專科醫生謝德新指,「生蛇」併發症包括面癱及後遺神經痛,「生蛇上眼」後或會喪失視力。最近有研究指,「生蛇」後的短期內,出現心臟病發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正常人高七成。他續指,抗病毒特效藥雖可縮短康復時間,但要病發後的72小時內使用才是理想,且不能阻截後遺症出現,亦不能預防日後復發。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接種疫苗,分別是減活及重組疫苗。
資料:東方日報
【生蛇】5旬婦「生蛇上眼」誤以為皮膚敏感
俗稱「生蛇」的帶狀皰疹除了引起如針拮火燒的劇痛外,亦可能會影譽多個主要器官引起後遺症。一名50多歲的女患者今年初發現眼眉痕癢,起初以為只是皮膚敏感,惟其痛楚持續一段時間並出現水泡,求醫後揭是「生蛇上眼」,幸好及早接受治療,現時已經康復。有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提醒,生蛇或可增加心臟病發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50歲以上及長期病患、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高風險人士,應及早接種「蛇針」。
現年50多歲任職地產的Didi於今年一月底經歷生蛇的折磨。她憶述當時左眼眉出現痕癢及刺痛的感覺,起初以為是大掃除引起皮膚過敏,但由於痛楚持續加劇,患處亦冒出皰疹,故馬上求醫。由於她當時已「生蛇上眼」,醫生馬上為其轉介眼科醫生,生怕她因生蛇會影響視力。幸好她及時用藥,病情才沒有進一步惡化,惟現時仍有長過皰疹的痕跡。
星級嘉賓主持盧覓雪亦曾於去年11月生蛇,她憶述當時腰間出現「一粒粒」,且十分痕癢,至後來感到痛楚便馬上求醫。她說,當時臨近「開騷」,怕因生蛇無法出場,坦言原來是因為自己很大壓力而不自知,直言得知生蛇後「嚇到癲咗」,又形容是「痛到你唔信」幸好她在黃金治療期72小時內接受治療,現時已經康復。
資料來源:Topick
HPV疫苗|政府接種計劃僅涵小五小六女生 適齡男童貧苦基層望「針」興嘆
世界衞生組織(WHO)建議,應把年齡介乎9歲至14歲、仍未性活躍的青少年,列為HPV(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的主要目標群組。因為處於該時期的青少年接種HPV疫苗,為產生最高抗體的黃金時期。港府在2019學年開始推行「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但只限向小五和小六兩個年級的女童免費接種,令適齡男童被拒門外,需要自費接種。有學校反映,相關疫苗價格高昂,基層家庭難以負擔,貧苦學生只能望「針」興嘆。
本港人氣偶像姜濤,近日為九價HPV疫苗拍攝宣傳片,形容接種HPV疫苗「是對自己及將來另一半應盡的責任」。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校長黃秀儀亦有同感。由於黃校長希望可好好保障學生健康,故該校早於2012年,已參加當時由中大舉辦的HPV疫苗宣傳計劃,「其實之前喺唔同渠道,我都了解咗HPV疫苗到底係咩嘅一回事。因為計劃入面第一針免費,所以嗰陣家長同學生都好樂意打,反應好好。而計劃完咗,學校都有繼續推廣呢樣嘢。」
適齡男生及基層家庭望「針」興嘆
但由於中學不屬政府HPV疫苗接種計劃服務範圍,故此家長需要自費接種。即使藥廠提供較優惠價格,不少有特殊經濟需要或申領綜援的基層家庭,亦只能望「針」興嘆。黃校長說:「政府HPV疫苗兩針計劃,最好至少涵蓋埋中一、二學生,因為嗰款疫苗打兩針,適合年齡係9歲至14歲,換言之即係適合小五至中二學生。我唔明點解只會喺小五、六年級推行,如果過咗14歲就需要打三針。三針講緊係三千幾蚊,即使家長有心,但都未必有力負擔。」
黃校長憶述,過去有家長收到HPV疫苗注射活動的通告時,曾致電學校指因家中經濟拮据,但又十分關心子女健康,詢問校方能否提供資助,「最後我哋好抱歉,只可以答嗰位家長,現階段學校都實在難有咁嘅資源做到。我哋教育理念主張有教無類,但原來打疫苗,係會有貧富懸殊,有錢先可以得到保障,自己都覺得好無奈。」
護士:HPV疫苗可防陰莖癌
香港防癌天使服務協會執行總幹事兼護士陳麗玲表示,HPV疫苗在2019學年開始,專為小五至小六的女童免費注射,惟同齡男童卻被拒之門外,做法實在令人費解。她說:「我哋去學校做演講,都會特別提及面對HPV病毒,男性並不比女性安全。注射HPV疫苗,除咗預防女性會患上嘅子宮頸癌之外,好多男性會有嘅疾病,例如陰莖癌、肛門癌或者生殖器官濕疣(俗稱「椰菜花」)等,亦同樣可以預防。」
陳麗玲續指,過往曾有男生在講座後向她反問,為何接種HPV疫苗對男女均有好處,但男生沒有機會接受免費接種,「我當然答唔到政府喺政策上點解會咁決定,只希望政府唔好忽略咗佢哋(男生)。因年幼時抗體較強,只需注射兩針已有效,若喺15歲或之後注射,則需要打3針。」
衞生署回覆指,首劑及第二劑HPV疫苗,分別會在女童就讀小五及小六年級時接種。在計劃推出的首個學年,就讀小五年級的女童,於2019/20學年的下學期接種第一劑疫苗,第二劑疫苗於下一學年,女童升讀小六年級時接種。至於在2019/20學年就讀小學六年級或以上的女童,不會透過計劃接種HPV疫苗;未符合計劃資格接種HPV疫苗的人士,可向家庭醫生作出查詢。
資料:am730
【HPV疫苗】被男友害慘!清秀女得菜花崩潰「自己好骯髒」
高雄一名40多歲的女子因為年輕時被男友傳染到菜花,從那分手後就一直覺得自己很骯髒,走不出陰影,也不敢再談感情。不過,醫生表示,菜花就是一種病毒感染,可以透過藥膏、手術等方式治療,並施打HPV疫苗,可以好到偵測不到病毒的存在。
收治病患的泌尿專科醫師蘇信豪表示,這名案例是一名40多歲的清秀女性,她因出現陰道炎、尿道炎症狀跑來就醫,很擔心菜花再度復發。該女性稱,她在年輕時被當時的男友傳染到菜花,在2人分手後,她仍一直感覺自己很骯髒,怎麼會得到性病,之後走不出陰影。
蘇信豪表示,在治療菜花感染個案時,會先了解患者的生活病史、接觸者以及伴侶,並進行相關檢查,也會一併檢查是否有梅毒、愛滋病等。起初先幫該名女性施打HPV疫苗,另外也給予她抗病毒藥膏抑制菜花生長,一個月後再度施打第二劑疫苗,並觀察菜花減少的狀況。
其實菜花就是一種病毒感染,蘇信豪說,菜花可以透過藥膏抑制,如果沒好轉,則可以進行電燒或雷射手術進行治療。他也推廣女性要施打HPV疫苗,除了可以預防子宮頸癌,也可以降低感染到菜花的狀況。
蘇信豪強調,菜花治療可以好到偵測不到病毒的存在,如果病毒沒有殘留,也就不會傳染給伴侶,可以放心進入下一段感情。
資料:
ETtoday新聞雲
肺炎球菌疫苗 迷思知多啲
接種疫苗後仍會生病,為何要接種?肺炎球菌疫苗要每年接種嗎?又流感又肺炎球菌,分開接種會不會很麻煩?相信大家都聽過上述種種對疫苗及肺炎球菌的疑問。事實上,肺炎球菌感染無分年齡,接種疫苗是為了讓身體打好預防基礎,以上種種迷思,莫昆洋醫生為大家逐一擊破。
迷思一:接種疫苗後仍然有機會感染肺炎球菌,為何還要接種?
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人體的免疫力,讓免疫系統能識別病菌,一旦身體遭受真正的病菌侵襲時,免疫系統的反應能更快及更有效地把它們消滅。肺炎球菌疫苗的確無法100%保證人體不受感染,但能大大降低感染風險,即使不幸受到感染,亦能減低病菌對人體的影響。
迷思二:人人都打針,唔通人人都要打針?
事實上,肺炎球菌疫苗並非小朋友的專利。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在2011年才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因此很多青少年、成人及長者均未有接種,身體內並未有能夠對付肺炎球菌的抗體。任何人都有感染肺炎球菌的風險,尤其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隨著年齡漸長或因自身的疾病而變弱,感染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及死亡率較一般人更高。
近日疫情影響下,相信大家對「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一詞已不陌生,當社區大部分人對某種病菌產生抗體後,不但可減少接種者自身的感染風險,社區帶菌者數目亦有所下降,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迷思三:市面上的肺炎球菌疫苗不只一種,要如何選擇接種?
現時市面上分別有13價及23價肺炎球菌疫苗可供選擇。顧名思義,13價可覆蓋13種血清型,而23價則可覆蓋23種。研究指出,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雖然包含較少血清型,但能有效同時防止入侵性及非入侵性肺炎球菌感染,其結合疫苗技術更能促成免疫記憶,提供更長效保護。
香港政府已為初生嬰兒接種13價肺炎球菌疫苗,並為高危的長者提供資助。衞生防護中心建議,沒有高危因素的65歲或以上長者,可選擇接種一針13價或23價疫苗;而兩歲或以上有高危因素的人士,建議先接種一劑13價,一年後,再接種一劑23價疫苗,以達致最全面的保護。
迷思四:又要打流感針,又要打肺炎針,應分開兩次接種嗎?
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即使同時接種,也十分安全。再者,肺炎球菌疫苗並不需要每年接種。研究顯示,流感併發繼發性肺炎球菌感染的嚴重性及死亡率都較高,而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可減低長者的入院及死亡風險。因此,政府早年提倡「左流右肺」,提醒市民可以同時接種流感及肺炎球菌疫苗,加強保護。
資料:
am730
15%死亡率 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不容忽視
公共衛生醫學專科醫生譚一鴻指出,「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屬細菌性感染,新冠肺炎則由病毒引起。肺炎球菌常見於人體的鼻咽裡,並不一定致病,但帶有傳染性。自2009年起,肺炎球菌疫苗被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感染數字明顯下降。」
高危族死亡風險較高
譚一鴻引述相關數字,「於2019年,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在本港的死亡率約為15%,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則約為1.7%。與新冠肺炎一樣,大部分死者均為長者。」由於長者的自身免疫力較差,感染及死亡風險都較其他人高。除長者以外,免疫力受損人士、長期病患者(包括心臟、肺部、肝臟、腎臟疾病及糖尿病)、植入了人工耳窩及曾接受腦部手術的人士也是感染肺炎球菌的高危一族。
經飛沫或接觸傳播
停留在鼻咽的肺炎球菌會經由飛沫或接觸傳播,故應勤洗手、清潔家居及戴口罩預防感染。可是肺炎球菌並沒有明顯高峰期,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外的期間,難以長時間戴著口罩。為加強對長者的保護,政府早年把肺炎球菌疫苗納入疫苗接種計劃,為合資格的65歲或以上長者及高危人士提供免費或受資助的肺炎球菌疫苗接種,惟接種率並不理想。
接種率未如理想
按衛生防護中心的數字,過去3年間,只有約四成65歲或以上長者接種肺炎球菌疫苗,相比發達國家如美國約七成的接種率相距甚遠;50至64歲人士接種率估計更只有一成。譚一鴻表示,「接種肺炎球菌疫苗除了能減低感染及死亡風險外,更大大減低病菌在社區的流通量,能間接令其他人得到保護,達致群體免疫。」
現時市面上分別有13價及23價肺炎球菌疫苗可供選擇,13價肺炎球菌疫苗顧名思義涵蓋13種血清型,23價則涵蓋23種。研究指出,13價肺炎球菌疫苗能較有效同時預防侵入性及非侵入性的肺炎球菌疾病,並且可能較長效。譚一鴻續指,「現時的疫苗已十分安全,而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針口位紅腫痛、低燒、頭痛及疲倦,但大多會在一星期內自行痊愈。」
分開14日接種
新冠肺炎疫苗已經抵港,與肺炎球菌疫苗一樣,建議長者及高危人士優先接種。譚一鴻提醒,「新冠肺炎疫苗的臨床數據較少,故仍存有未知之數。若有意同期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可參考美國疾控中心建議兩種針之間相隔最少14日。若出現副作用時,臨床上亦較能分辨由哪一種疫苗引起。」另外,在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前,市民應向醫生透露過去對疫苗的過敏反應,及當天的身體狀況。亦要留意如從未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應先接種13價再補種23價,彼此相隔一年。
資料:
am730
兒童急性肝炎成因仍然是謎 腹痛同時出現黃疸必須求醫
世界衛生組織在5月3日,指已收到20個國家呈報的228宗不明兒童肝炎個案,並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但相關的肝炎似乎已傳染至東南亞,在印尼、日本等均發現個案。
肝炎是什麼?
肝炎是肝臟發炎的現象,普遍會出現黃疸、食慾減低及腹痛的病徵。造成肝炎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病毒性肝炎為最常見,包括由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造成的肝炎。而酒精中毒、藥物、誤吃化學品中毒或含毒傘肽的毒菇亦會造成肝炎。急性肝炎可致命,而慢性肝炎可導致肝硬化以致肝癌,同必須治療。
首宗通報何時出現?
首宗通報在英國4月初出現,一群兒童先後患上急性肝炎,但他們健康紀錄良好,也沒有外遊或接觸化學品物品其他紀錄。醫生亦很快排除了常見的各種肝炎病毒成因,肝炎發生原因不明。此後,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日本、荷蘭、挪威、波蘭、羅馬尼亞、西班牙和美國都報告了類似的病例。
不明肝炎的病徵是什麼?
大部分的患者都出現了腸道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和腹痛,同時皮膚及眼白發黃,俗稱黃疸。同時他們的肝酵素水平很高,這是肝臟受損或發炎的跡象。
大部分的患者經治療後已痊癒,但亦有少量患者出現肝衰竭,需要肝臟移植,事件亦造成最少1人死亡。另外印尼有3名兒童在近日因肝炎逝世,當局正調查原因,是否與這一系列的不明肝炎有關。有專家指出兒童患上腸道疾病十分常見,但若出現黃疸症狀,便需立刻求醫。
資料:
香港01
乙肝+三高 「腎」防損傷
雖然香港政府於1988年開始為初生嬰兒免費提供乙型肝炎疫苗,本港仍有約7.2%人口是慢性乙肝帶菌者。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數字,約有40%的40歲以上本地人曾受感染,而乙肝又常於中年發病,故必須密切關注,因為乙肝病人患肝癌風險比常人高100倍。
乙肝患肝癌風險高100倍
即使有抗病毒藥物面世,乙型肝炎仍無法治癒。對於慢性乙肝的藥物治療和病情管理,醫生會因應病人併發症風險及其他共病來選擇藥物。治療乙肝藥物,由早年干擾素和利巴韋林,到現時口服抗病毒藥,無論在療效以至副作用都大有進步。若病人依從醫生指引服藥,定時覆診,可有效控制病情,預防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
個別藥物或影響腎功能
在為病人制訂治療方案時,醫生會特別留意其他慢性疾病,因個別藥物可能影響腎功能及增加骨質流失,因此腎功能較差的病人在藥物選擇上要格外小心,以免加重腎臟負擔。若病人患有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和高血糖,就要特別注意,因這些長期病患本來亦會損害腎功能。以高血壓為例,若乙肝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乙肝病毒會影響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攻擊腎小球細胞,導致腎小球炎。腎小球腎炎也可能導致高血壓,因為腎小球腎炎會損害腎功能,並影響腎臟處理鈉質(鹽分)。
定期檢查 依指示服藥
醫生要按病人情况和病情演變,處方合適的抗病毒藥物。因此病人(尤其是年紀大,患有三高人士)必須要定期檢查跟進病情,遵照醫生指示服藥。
資料:
明報
WHO警示全球麻疹病例暴增80%!免疫負債問題顯現?
不少國家歷經新冠肺炎浪潮後,逐漸恢復正常化的生活,但看在專家眼中未來要更注意「免疫負債」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警示,因為疫情大流行導致醫療資源轉移、減少常規疫苗注射,發現光是麻疹傳播風險大幅增加,與 2021 年相比 2022 年麻疹病例已經增加近 80%。
WHO:傳染疾病「完美風暴」即將到來
因應疫情高強度的防疫好習慣,讓台灣這兩年流感、腸病毒等常規流行疾病大幅下降,但不代表這些傳染疾病都消失了,像是麻疹傳播已經開始在其他國家顯現。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疫情大流行下,讓疫苗接種不平等加劇、疏忽常規疫苗接種,導致太多兒童無法預防麻疹和其他疫苗可預防傳染興疾病。加上隨著各國放鬆 Covid -19 防疫措施,極有可能讓麻疹大規模爆發。」
光是 2022 年 1 月至 2 月期間,全球報告了近 17,338 例麻疹病例,相較去年同期僅有 9665 例。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由於麻疹具有很強的傳染性,當疫苗接種水平下降時,病例往往會迅速出現。麻疹爆發也可能警示著,其他傳播速度沒那麼快的傳染性疾病也可能爆發。」
錯失常規疫苗讓兒童感染風險大增
尤其許多民眾感受到 COVID-19 疫情趨緩,可以重返更多的社交活動,但兒童沒有接受常規疫苗接種情況下,讓麻疹等傳染疾病製造完美傳播的條件。美國 CDC 免疫部副主任 Shannon Stokley 博士說:「擔憂錯過常規疫苗接種會使兒童容易感染麻疹、百日咳等可預防的疾病,這些疾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可能非常嚴重,尤其是對嬰兒和幼兒極大傷害。」
即使全球疫情趨緩不代表可以鬆懈,免疫負債的問題將是下個難題,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免疫負債問題是一定會來,只要疫情一過成年人不戴口罩,防疫作為開始鬆懈,依照常理免疫負債一定會出現。」
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也認同:「免疫負債的問題,每 3-5 年就會有一波,比較擔憂腸病毒、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等感染早產兒或是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常規疫苗家長一定不要忘了打!」
資料:
Heho健康
全球麻疹病例激增8成 UN:恐為其他疾病爆發前兆
聯合國今天表示,今年全球麻疹病例數已激增近80%,警告這可能是其他疾病也即將爆發的前兆。法新社報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在聲明中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阻礙了其他疾病的疫苗接種,威脅到數百萬名兒童的生命安全。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傳染性極強,主要攻擊兒童,最嚴重的併發症包括失明、腦水腫、腹瀉和嚴重的呼吸道感染。根據UNICEF與世衛的新數據,今年1月和2月,世界各地通報1萬7300例麻疹病例,去年同期則為9600例左右。
數據顯示,在截至今年4月的過去12個月,一共爆發 21次大規模、具破壞性的麻疹疫情,大多發生在非洲和東地中海地區。
UNICEF免疫部門官員葛瑞格里(Christopher Gregory)告訴法新社,由於麻疹是「最具傳染性的疫苗可預防疾病」,因此通常被用來當作警訊,「麻疹是我們所謂的『示蹤劑』(tracer),顯示出疫苗接種系統的弱點在哪裡」。他表示,在西非通報病例數增加後,黃熱病是接下來可能爆發的疾病。
數據顯示,索馬利亞過去12個月的麻疹病例數最多,累計超過9000例,其次是葉門、阿富汗、奈及利亞和衣索比亞,這些國家內部都爆發衝突。烏克蘭2017至2019年間記錄到歐洲最高的麻疹發病率後,目前的戰爭可能會使烏克蘭的麻疹疫情捲土重來。
隨著COVID-19疫情蔓延,2020年有超過2300萬兒童錯失常規疫苗接種,創下10多年最大數字。UNICEF與世衛表示,疫情爆發之初,在43國的57個疫苗接種行動遭到擱置,時至今日仍未完成,衝擊約2.03億人,其中大多數是兒童。此外,COVID-19持續對醫療機構造成壓力,讓投入致命疾病疫苗接種工作的人力和注意力必須有所移轉。
葛瑞格里說,兒童疫苗接種優先等級,起碼應和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平起平坐。
資料:
東森新聞
百日咳疫苗只有十年效力 家有老人、新生兒更要留意定期補打
百日咳是一種細菌性的疾病,因為感染範圍在氣管、肺部,造成這些組織的傷害,患者會不停咳嗽,透過飛沫再傳染給周遭的人。根據統計,1個人感染百日咳,就能成功傳染給14-17個人,超強的傳染力是新冠病毒的6倍,流感的15倍。
「百日咳是一種很常見、而且有一定嚴重程度的疾病。」感染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老人和小孩是感染百日咳最危險的族群,未施打疫苗的新生兒感染後死亡率更高達10%以上,「我們最怕一歲以下的小孩感染百日咳,因為會引起肺炎、呼吸中止、缺氧、癲癇,甚至導致死亡。另一種會比較嚴重的是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可能造成肺炎需要住院。」
如果是青少年或成人感染百日咳,每個人症狀嚴重程度不同,大部分人屬於中等的嚴重程度,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咳不停,雖然沒有生命之憂,但可能會連續咳上兩三個月,夜裡睡不好,白天上班、上課也沒精神,咳嗽聲還會吵到旁人,依舊會帶來不小的困擾。國外曾經做過統計,小學階段學童感染百日咳後,平均要請假在家休息一周以上,有些甚至是被老師「勒令休息」,因為咳嗽聲會影響課堂進行。更嚴重的情況,黃立民說,還有的患者會咳到眼睛出血、椎間盤突出、更年期後婦女施進加劇,雖然是少數較嚴重的案例,但誰都沒辦法確保自己不是那少數的「幸運兒」。
整間辦公室都咳不停?小心百日咳就在你身邊
雖然百日咳對大部分成年人而言風險不高,但也正因為如此,許多民眾、甚至醫師都容易失去警覺,沒有作進一步採檢。根據全球統計,百日咳沒被通報出來的病患「黑數」高達100倍,也就是只要有100個百日咳通報案例,實際至少有10,000個。
因為成人感染百日咳不太會發燒,只有咳嗽症狀,依舊可以照常工作生活、四處走動,也就讓百日咳桿菌有持續「擴張領域」的機會。就算患者因為咳嗽到診所就醫,也經常會被當作氣管不好、氣管發炎、氣管過敏處理,病人回去吃止咳藥後沒有改善,又去看其他醫生。「所以很多百日咳的病人就在醫生間跑來跑去,然後等到一兩個月時間到慢慢就好了,一直沒有被診斷出來。」不自知的患者,加上百日咳的高傳染力,才造成百日咳桿菌持續在社區裡橫行。
百日咳疫苗只有十年效力 家有老人、新生兒更要留意定期補打
黃立民說明,目前使用的是第二代百日咳疫苗,保護力佳,施打後超過90%的人都能成功產生抗體,也沒有嚴重副作用,但缺點是持續時間不長,保護力在打完3年左右效果就開始下降,「10年後基本上就沒效了。」黃立民說。目前臺灣的疫苗政策是新生兒從出生後到小學前要施打5劑,目的是讓學齡前的「脆弱期」儘量不要感染,「入學之前打完,到小四的時候免疫力又慢慢不見了,所以很多在小學中高年級又開始出現感染百日咳。」近年也開始建議孕婦在懷孕中期就施打百日咳疫苗,經過胎盤把抗體傳給胎兒,讓新生兒在初生的期間也得到保護。
資料:
康健
產婦接種疫苗,母胎等同受保護!
孕期接種相關疫苗,可降低孕媽咪罹患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也能將抗體傳給胎兒,提供保護力,並延續到出生後。然而,許多孕媽咪擔心注射疫苗,是否對自身及胎兒造成不良的影響,若能了解施打的原因及適合接種的時期,可有助於減少內心的不安,而提高接種願意。
任一孕期皆可打.8~40週
流感疫苗
孕媽咪及產後6個月內的新手媽媽,為我國公費補助的流感疫苗接種對象。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3月,是流感高峰期,因懷孕期間會產生荷爾蒙的變化、營養素的改變及產前壓力等,身體的抵抗力會相對脆弱,所以施打流感疫苗,能避免成為死亡的高風險群、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減少胎兒流產、早產的機率。
新冠肺炎疫苗
張伊醫師說明,依目前全球施打疫苗的趨勢,已建議孕婦可以在懷孕任何週數注射新冠疫苗,能降低孕婦感染新冠肺炎進而引發重症及死亡的機率,不用擔心會增加胎兒先天畸形、流產、早產的風險。不過,建議孕婦以mRNA類型疫苗為主,如:BNT、莫德納,能減少血栓風險的併發症。
懷孕後期.29~40週
白喉百日咳疫苗
百日咳會藉由飛沫傳染,是高度傳染性的急性細菌性疾病,症狀為嚴重的咳嗽,連帶造成呼吸困難、睡眠問題等。施打目的為預防嬰幼兒百日咳,因此,建議孕媽咪於懷孕後期接種,於28週過後施打,孕婦狀況相對穩定,在36週前接種完,還能由胎盤傳輸抗體給胎兒。另外,新生兒滿2個月後,應接種五合一疫苗,以獲得完整的保護。
產後是接種HPV疫苗好時機
現今,子宮頸癌能透夠過定期抹片檢查篩檢,好發機率逐漸下降,張伊醫師表示,接種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能預防子宮頸癌,男性接種可預防菜花、陰莖癌等。因HPV為活性病毒疫苗,不能在孕期間接種,因此,產後為最佳施打時機,建議產後6個月內完成三劑注射。
資料:
《媽媽寶寶》
三萬名醫護人員研究,打流感疫苗降COVID-19重症率
當醫學專家呼籲,各年齡層應將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苗「打好打滿」,有助減少重症與死亡率,除此之外,是否有其他方法能降低新冠病毒威脅?
國際權威期刊《Nature》報導指出,一項針對三萬多名醫護人員的研究發現,接種流感疫苗的人在數個月時間內,發生COVID-19感染重症的可能性降低約90%,該研究之結論與疫苗問世前的文獻呈現一致性,表示各種疫苗在增強免疫系統上,有協助身體對抗COVID-19病毒的作用。該研究目前公佈在medRxiv預印本中。
早在COVID-19疫苗問世之前,就有施打流感疫苗能提供保護力的相關研究。不過當時被認為這些族群本身健康意識就高,未必真是流感疫苗帶來的保護效果。為進一步研究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康乃爾大學傳染病學教授Laith Jamal Abu-Raddad分析美國3萬774名醫護人員的健康記錄,該群體的行為差異性較小,可看出是否具有顯著差異。
結果顯示,與未接種過流感疫苗的醫護人員相比,有接種過季節性流感疫苗的人,陽性率降低了30%。罹患COVID-19重症的機率則降低了89%。雖然重症個案數相對少,但該項研究被認為證據力相較其他過去的研究更充份,足以反應流感疫苗對減少COVID-19感染率與降低重症率的真實效益。
流感疫苗抗COVID-19只有六個月?這些人最好流感疫苗打滿
不過,流感疫苗施打後的「好處」能維持多久並沒有清楚答案。Laith Jamal Abu-Raddad指出,感染COVID-19的醫護人員,平均是在打過流感疫苗之後的六個月左右發生感染。因此,研究宣稱流感疫苗帶來的保護力並不持久。
荷蘭奈梅亨大學醫學中心的傳染病專家Mihai Netea指出,目前尚不清楚施打流感疫苗對COVID-19的保護力機制為何,不過,疫苗的確能訓練免疫系統識別特定的病源體,也增強了身體的廣泛抗病毒能力。接下來研究團隊將進行麻疹疫苗是否也與流感疫苗一樣,能協助對抗COVID-19病毒的研究。
Netea表示,如果研究發現流感和其他疾病疫苗,可以提供身體對抗COVID-19病毒的益處,即使維持的時間並不長久,仍可能作為阻絕大流行、減少損害的一種武器。
據美國CDC資料指出,COVID-19是新興的呼吸道疾病,在大流行期間應盡可能降低高風險族群發生呼吸道疾病的重症與死亡率,因此,建議醫護工作人員、COVID-19高危險群(65歲,患有慢性病、潛在疾病)以及流感高風險族群(六個月以上五歲以下的兒童、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兒童、孕婦、患有各種基礎疾病)都應該接種流感疫苗。
美國CDC也提醒,施打流感疫苗並不會引起COVID-19常見的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呼吸急促等,如果施打流感疫苗後出現COVID-19症狀,或是72小時內高燒不退,或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混亂、昏迷、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應盡速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資料:
The News Lens
Flu vaccine could cut COVID risk
新冠後遺 |港大全球首發可致嚴重骨質流失 康復後續增骨折風險
長新冠後遺症引發的長期健康問題惹關注,有康復者持續出現骨痛或腳痛不適,香港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成功解破痛症之謎,全球首次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可致嚴重骨質流失,增加康復者患上骨質疏鬆或骨折風險。研究團體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敘利亞倉鼠發現,可導致長骨及椎骨等部位內的小梁骨結構,出現20%至50%的嚴重骨質流失,更在染疫第60日已完全康復情況下流失仍持續。相關研究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由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楊偉國教授和陳福和醫生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為了解新冠病毒對骨組織代謝的影響,研究團隊在敘利亞倉鼠模型鼻內注入新冠病毒,並收集牠們受感染後的骨組織樣本。通過三維微米級計算機斷層成像技術,團隊發現感染新冠病毒會引起長骨及椎骨等部位內的小梁骨結構,出現20%至50%不等的嚴重骨質流失。
研究發現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骨質流失,更會持續較長時間。研究進一步發現骨質流失與因感染新冠病毒誘導的細胞因子失調有密切關係。這種病理上的骨質缺乏與破骨細胞(一種負責骨組織吸收的細胞)的炎性息息相關;由感染新冠病毒引起的細胞因子失調不單影響破骨細胞分化,更在骨骼組織中引起促炎症反應,增強其促進破骨細胞生長的影響。
以接近人類感染狀況敘利亞倉鼠作模型 港大:需持續跟進
是項研究是全球首次利用接近人類感染新冠病毒狀況的敘利亞倉鼠模型,研究新冠病毒對骨組織代謝的影響。研究結果證明,新冠病毒引發的病理性骨質流失可能是一種被忽視的併發症,未來需要持續跟進。
新冠病毒對手及腳長骨影響較大
負責有關研究的楊偉國教授表示,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對手及腳的長骨影響較大,可引發較高比率的骨質流失,對腰骨等椎骨的影響則較細。研究又顯示在感染初期的炎症期流失較嚴重,但到染疫第60日倉鼠已完全康復,骨質流失仍未停止。
楊偉國稱,曾有40、50歲的康復者在覆診時稱,大腿位置的骨骼持續痛楚,相信或與嚴重骨質流失有關,故呼籲有相關症狀的康復者要注意。已有骨質疏鬆問題的長者在康復後,或會出現「疊加」情況,加劇原本的骨質流失問題,骨折風險亦會相對提升。未來會研究可否透過藥物,阻止染疫後的骨質流失。
資料:
香港01
30歲後易變玻璃人 4類超級水果 預防骨質疏鬆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骨質流失狀況就越嚴重,而中高齡患者容易患骨質疏鬆症,但並不容易發現,因為患者僅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直到摔倒或用力過猛導致身體骨折,才會意識到不對勁,營養師朱瑞君對此分享水果4大營養素,表示想要預防骨質疏鬆,除了喝牛奶或保健食品外,吃水果也能強化骨骼。
根據衛福部統計,人體在約20歲至30歲階段時,骨骼的骨量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而且女性在停經後,荷爾蒙減少會導致骨量流失速度加快,假若骨質流失過多,會使骨骼呈現中空、疏鬆現象,變得又脆又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症狀不明顯難以察覺,但跌倒或搬重物用力過猛時,容易造成骨折,引發疼痛、難以行動等後遺症,還可能因此殘疾,影響健康生活品質,嚴重甚至導致死亡。
對此,營養師朱瑞君在臉書粉專提到,有些人想靠喝牛乳補充鈣質,但卻患有乳糖不耐症,讓人相當困擾,除了喝牛奶外,其實吃水果也有強化骨骼的效果,因為水果富含4大營養素,分別是檸檬酸、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及鉀,能夠預防骨質疏鬆,例如檸檬、柳橙、橘子富含檸檬酸,而鈣質在酸性環境下吸收率較高,因此可攝取含檸檬酸的水果。
再者,維生素C能夠提高鈣質的吸收率,還可促進膠原蛋白生成,有助於強化骨骼,可選擇柑橘類、鳳梨、奇異果;而類胡蘿蔔素能抑制成熟破骨細胞的生存和骨吸收功能,並促進骨質合成,例如木瓜、芒果、番茄;鉀則是有助於維持骨骼礦物質密度,降低骨質疏鬆危機,例如香蕉、鳳梨、榴槤。
資料:
中時新聞網
接種HPV疫苗「要睇父親意願」 巴裔女童接種率遠低其他族裔
衞生署轄下「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由2019/20學年起為小五及小六女童免費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疫苗,減低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中大護理學院去年就接種疫苗普遍率訪問華裔、印巴裔及尼泊爾裔等家庭,結果發現巴基斯坦裔家庭因父系社會主導、宗教因素,個人認知不足等原因,受訪巴裔女童的接種率不足10%,遠低於其他族裔20至30%的接種率,團隊建議增加少數族裔的資訊發佈與接收渠道、以及接種前半年舉行講座,減低少數族裔對注射HPV疫苗的抗拒度。
巴裔女童HPV疫苗接種率遠低於印度、尼泊爾家庭
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去年5月至9月期間,進行一項研究關於南亞族裔家庭對女兒接種HPV疫苗決定的影響,透過新家園協會、小童群益會賽馬會南葵涌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香港尼泊爾人聯會、醫護行者等非政府機構招募,成功訪問73名原籍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並至少育有一名9至17歲未成年女兒的家庭,並與12名條件相約的華裔家庭作比較,以了解南亞裔母親對女兒接種疫苗面對的挑戰。
研究發現,若細分73名南亞裔家庭的原國籍,再與華裔家庭比較HPV疫苗接種率,結果發現受訪巴基斯坦裔女童接種率低於10%,印度裔、尼泊爾裔女童接種率介乎20至30%,與華裔女童的接種率25%相若。
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博士生兼項目研究員李佩琪分析,與巴裔婦女進行深入訪談後,發現她們較其他少數族裔更為重視丈夫的意願,若丈夫不同意,會令她們難以為女兒接種HPV疫苗下決定,其次亦有宗教認知誤區如穆斯林要求女性婚前不可發生性行為,女信眾誤以為既然沒有性行為,罹患子宮頸癌的可能性相對偏低,便不需要早於小學時便安排女兒接種疫苗。
倡增撥資源培訓醫療傳譯員協助溝通
研究又發現,少數族裔對人類乳頭瘤病毒或HPV疫苗缺乏認知,例如受制於語言障礙,不知道從那裏接收相關疫苗資訊,甚至預約接種時,難以與說中文的醫護人員溝通,最終放棄機會;有部分少數族裔婦女對疫苗存在誤解,例如疫苗會否引起不育,經期紊亂等副作用,加上私人注射疫苗費用高達4,000至6,000元,令她們對接種卻步。
團隊建議,政府應加強宣傳子宮頸健康及HPV疫苗接種的安全性,例如提供南亞語言版本,並透過少數族裔經常接觸的社交平台如facebook、YouTube等發放,政府亦應增撥資源加強傳譯服務,例如培訓額外的醫療傳譯員,協助南亞裔人士與醫療人員有效溝通,並鼓勵醫護人員善用健康諮詢及問診時間,向家中育有9至17歲女兒的南亞家庭提供接種HPV疫苗的建議。
資料:
HK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6744
先花6000元打HPV疫苗 男友酸:那個根本騙錢
HPV疫苗除了能預防子宮頸癌,還能預防菜花、梅毒等性病。近日有網友表示,她跟男友交往1年多,第一次要獻給男友,而她去打了HPV疫苗9價花了6000元。男友卻說,「那個根本就是騙錢的。」
原PO近日在《Dcard》發文說,「我跟男友目前交往1年多左右,然後我第一次給男友。」她知道男友有跟2個前女友發生性行為,而且還是無套,「我就很害怕得到什麼菜花啊、愛滋阿之類的(他前女友同時劈腿2、3個人)。」
原PO表示,她最近去做了抹片檢查,順便打了HPV疫苗9價花了6000元。原PO跟男友說,雖然疫苗有點小貴,但是如果能保護彼此就值得。沒想到男友回,「我覺得那隻針不值得6000,你看全台灣那麼多人哪有那麼多人得到,你看父母那代也沒甚麼人得到過啊,那個根本就是騙錢的。」
原PO指出,「你怎麼會這樣說話,為什麼你不是先為我著想,而是譴責我的行為,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連打新冠疫苗都會哭,還是逼自己忍著痛打這隻爆幹痛的針。」她跟男友說打HPV疫苗的好處有哪些,以及為什麼她要去打,最後男友也跟她道歉,「只是就在剛剛我第一次對男友感到很失望,甚至是到分手的地步了,但下意識又覺得我是不是對他太嚴苛。」
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回應「你認為值得的事,他有什麼立場好覺得HPV貴,還是他擔心妳會跟他索取一半或什麼之類的費用」、「HPV就是防HPV防不了HIV阿姐」、「怕得愛滋就乖乖戴套吧」、「你知道HPV總共要打三劑嗎」、「男生也要打HPV疫苗不要覺得只是女生的事而已」。
資料: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98441?utm_source=yahoo&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198441
生蛇或持續痛楚逾年 社企倡議政府資助中年人接種蛇針
相信患過帶狀疱疹(生蛇)都知道,生蛇不單是皮膚上長出水疱,這個水痘病毒會因身體免疫力減弱而重新活躍引發急性神經炎症,帶來像電擊、火燒、刺痛或跳動的痛楚,更重要是在病發後4個月或紅疹消退後3個月,有些病人會持續疼痛數個月甚至數年。近年有預防生蛇疫苗,新一代疫苗保護率更逾90%,對於50歲以上的生蛇高危群組是個佳音,但無奈疫苗價格高昂,基層市民未必負擔得起。最近社企團體銀騎士倡議政府將「蛇針」納入疫苗接種計劃,免費為 50 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疫苗。
幾乎人人有可能生蛇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朱偉星指出,預防水痘疫苗香港在2014年才全面推行,換言之香港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有可能生蛇,「病人年幼時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潛伏在體內。直至年長時,身體免疫力下降,病毒再次活躍,引發帶狀疱疹,年紀愈大發病率愈高;有些成年人會說自己沒有生過水痘,認為自己生蛇風險低,但出水痘有可能沒有病徵,病毒已存在身體內,所以同樣有生蛇的風險。值得一提有調查指出,曾患Covid-19的人士,生蛇風險會高15%,所以50歲以上人士廣泛性接種疫苗是十分重要的。」
基層醫療重要一環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亦支持將「蛇針」納入疫苗接種計劃,陳分析指,「疫苗預防是基層醫療重要的一環,中年基層人士往往是家庭經濟支柱,萬一生蛇發病就完全不能工作一星期或以上,甚至有後遺症。但『蛇針』價格較貴,普羅大眾未必能負擔。」
期望長遠納入疫苗接種計劃
銀騎士聯合創辦人林淑華女士倡議政府可循序漸進,先可就提供帶狀疱疹疫苗資助進行效益評估和可行性研究,包括受惠的組群和資助模式等,並檢視現有疫苗接種計劃;及後考慮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推行先導計劃,可先為50至64歲人士提供資助或免費帶狀疱疹疫苗。長期策略是將計劃恆常化,納入疫苗接種計劃,免費為5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疫苗。
資料來源:am730
醫學會推公眾教育計劃 消除外界對疫苗誤解
香港醫學會推出「成人免疫接種」公眾教育計劃,期望透過提供更多資訊,消除外界對疫苗的誤解。
醫學會表示,計劃提供部份相關疾病資料,呼籲巿民接種疫苗,除新冠疫苗外,亦包括季節性流感、肺炎球菌、百日咳及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的疫苗。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表示,50歲以上人士免疫系統開始衰退,接種疫苗能加強保障。
相關計劃設有專題網頁,解釋有關疫苗知識,亦會於8月至10月期間,每月舉行一場網上公眾講座。
資料:RTHK
新冠肺炎疫情連環爆,肺炎鏈球菌趁亂攪局?!
短短三個多月,台灣本土新冠肺炎死亡案例破七千例,近九成是60歲以上的年長者,絕大多數是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癌症、慢性肺病、慢性肝病的慢性病病友。除了目前正在台灣流行的BA.2病毒株,BA.5病毒株也已在社區現蹤。日前(5月5日),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佈,一名確診新冠肺炎疫苗的年長女性,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同時,併發肺炎鏈球菌肺炎,引起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不幸離世。
不管有沒有新冠肺炎疫情,肺炎鏈球菌肺炎都是常見社區性肺炎
根據一項薈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合併細菌感染的機會高達二成,其中又以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最為常見。輔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劉偉倫醫師說,「就算在沒有新冠肺炎的年代,肺炎鏈球菌肺炎也是重症加護病房,一個蠻常見的狠角色,是台灣最常見的社區性肺炎。其實任何病毒感染都一樣。不管是流感病毒或者是新冠肺炎病毒,都會造成呼吸道的表皮細胞受傷,就好像我們呼吸道的城牆被病毒打破,接下來的細菌就很容易穿過去。病毒感染之後,再接續的細菌感染,往往才是真正致命的原因。」
劉偉倫主任表示,病人不一定會在第一波病毒感染時發生器官損傷,但第一波的病毒感染,已經讓呼吸道的上皮細胞受損、免疫力下降,後續的細菌感染攻勢,就會特別的凌厲。而肺炎鏈球菌平常就會潛藏在我們鼻咽腔裡面,一旦上皮細胞破損、抵抗力變差就趁機侵入。
新冠肺炎病毒的可怕之處,在於對於呼吸道的傷害特別的嚴重,別的病毒可能只是在吸呼道裡的防護牆上,打一、二個洞,新冠病毒偏偏會把整個城牆給打穿,後續的細菌性感染,就會特別猛烈。就算Omicron的毒性沒有像之前的Delta那麼的恐怖,還是比一般流感病毒感染力強,不能輕忽。
嚴重肺炎的事前預防比病危積極搶救,更能防範未然
劉偉倫主任說,「可以治療肺炎鏈球菌肺炎的抗生素有好幾種,但我們在加護病房看到長輩感染肺炎鏈球菌肺炎,往往會形成一大片的大葉性肺炎,有時候連抗生素,都還來不及發生作用,就已經呼吸衰竭、快速進展到敗血性休克,然後多重器官衰竭而離世。所以,我們應該要先預防,而不是得了病,再積極搶救。像有一些病人在康復出院後,一個月內會再入院的原因,細菌性肺炎如:肺炎鏈球菌的感染,也很常見。這是在第一波感染新冠肺炎以後,免疫力下降,身體的重要器官又接連受損;等於是第一個敵人打完,還沒有機會完全恢復,又來第二個更凶狠的惡棍。」
如果我們先打了新冠肺炎疫苗,那病毒入侵的強度,就會下降;如果也同時打了肺炎鏈球菌疫苗,那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機會,也會相對減少。
目前台灣提供2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分別是13價結合型疫苗、23價多醣體疫苗,而政府主要針對71歲以上年長者公費提供23價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劉偉倫主任提醒,65歲以上族群,本身有慢性肺病、慢性肝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心衰竭、或正在接受免疫治療、化療的這些病友,都是感染肺炎的高風險族群,如果還不符合公費接種資格,也可以考慮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先13價後23價,對減少併發肺炎鏈球菌,更具保護力
劉偉倫主任更指出,依據國際文獻顯示,可先打有免疫記憶力的13價結合型疫苗,有助降低鼻咽帶菌的情況,就算日後不幸得任何一種肺炎,也能減少後續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風險可。未來若符合公費23價疫苗接種資格,在接種13價後隔一年,也可再施打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讓自我保護力更加完整。
劉偉倫主任門診曾收治一名年紀50出頭,罹患慢性B肝、中度肝硬化的中年男性,某次出現類流感的症狀,仍不以為意,等到喘起來到急診,胸部X光看到右上肺葉有大葉性肺炎,一下子就進展到敗血性休克,甚至差點送命。經過多重治療後,患者更花了很長時間復健,才成功脫離呼吸器,他出院後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避免下次再次得到這種常見的社區型肺炎。
在新冠肺炎疫情屢創新高的時刻,劉偉倫主任強烈建議,「第一,先做好防護,減少病原菌侵入。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宜減少非必要的社交,少去人多擁擠的場所。第二,自我的免疫力要加強,能打新冠疫苗的人,建議都要打。除了新冠肺炎疫苗外,肺炎鏈球菌疫苗,甚至,流感疫苗也建議都要在回診時一併施打。因為有不小比例的病友,得了新冠肺炎是輕症,反而是後續的細菌肺炎或其他病毒性肺炎,造成生命危險,那就有點可惜。」
資料: UDN
醫管局新增慢阻肺病遙距診療服務 疫情下網上會診免病人舟車勞頓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病)為香港十大疾病殺手之一,醫院管理局設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央委員會」,聯合跨專業團隊醫護人員,制定綜合護理模式,以一條龍方式提供專科門診服務,減輕病人因慢阻肺病所帶來的不適和困難。新冠疫情下,更新設視像會診,為病人提供遙距醫療,有效減低病人院次數,善用醫療資源。
醫院管理局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央委員會主席黃慕蓮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央委員會於2015年成立,透過包括醫生、護士等跨專業醫護團隊合作,提供一條龍服務包括評估症狀丶加強病人自我護理丶出院後支援等,減輕病人因慢阻肺病所帶來的不適和困難。成立委員會後五年間,入院病人數目持續下降,由2015年時,5萬人內有一萬人要入院,五年後減至6600人。經評估,約77%病人病情受控。
九龍中醫院聯網顧問護師(呼吸科)列碧琪表示,今年6月試行遙距醫療服務,利用「HA Go」流動應用程式進行視像會診服務,病人足不出戶便可接受服務,減輕醫院擠迫和增加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有效防疫。
「有病人住得遠,拎住成桶氧氣,的士都未必搭到。遙距會診免卻咗呢種奔波,病人亦無需輪候同等待覆診。未有呢個服務之前,病人有一啲病徵,都唔識分係唔係需要睇醫生,就去哂急症室。」列碧琪指,護士會幫助缺乏電腦知識的長者下載應用程式和登入等,讓他們亦能使用服務。
資料:
香港01
本地麻疹再現 36歲男子報稱曾接種疫苗 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一名36歲男子對麻疹病毒免疫球蛋白M抗體呈陽性反應。他報稱曾接種麻疹疫苗,情況穩定,於7月2日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衞生署發言人說,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傳染性極高,病人從出疹前4日至出疹後4日內可把病傳染給別人。現時衞生防護中心已進行接觸者追蹤,調查仍然繼續。
6.22開始出疹 情況穩定
個案涉及一名36歲男子,過往健康良好。他於6月14日開始發燒、頭痛及疲倦,並於22日開始出疹。病人的血液樣本經檢測後對麻疹病毒免疫球蛋白M抗體呈陽性反應。
6.30入住廣華醫院 7.2自行出院
他分別於6月27日及29日到明愛醫院及廣華醫院的急症室求醫,於6月30日入住廣華醫院接受治療。病人情況穩定,於7月2日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
他報稱曾接種麻疹疫苗,於潛伏期及病毒傳染期內均沒有外遊。根據病人提供的資料,他於潛伏期內沒有接觸麻疹病人。
衞生署:麻疹可透過飛沫傳播
衞生署發言人說,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傳染性極高,可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透過被鼻喉分泌物弄污的物件傳播的機會則較低。病人從出疹前四日至出疹後四日內可把病傳染給別人。
出現病徵應戴上口罩
發言人提醒,麻疹的潛伏期(即由感染後到發病的時間)為7至21日。病徵包括發燒、皮膚出現紅疹、咳嗽、流鼻水和眼紅等。當出現相關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停止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和避免與未有免疫力人士接觸。懷疑受感染的人士應盡早向醫生求診及告知醫護人員有麻疹接觸史。
發言人強調,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任何未完成接種兩劑含麻疹的疫苗、疫苗接種紀錄不明或對麻疹免疫力有疑問的人士,應該就接種疫苗事宜諮詢醫生意見。
資料:
hk01
腮腺炎讓臉頰腫起來!腮腺炎症狀、併發症,最關鍵一招預防
大家應該都聽過「腮腺炎」這個病名。臉頰會像豬頭的雙頰一樣鼓起來,所以俗稱為「豬頭皮」。 為什麼罹患「腮腺炎」會臉頰腫脹呢?
它的正式名稱為「流行性腮腺炎」。正如其名是因為「腮腺」發炎所以起的感染症狀。 腮腺是唾液腺之一。唾液腺是分泌唾液器官的總稱,除了腮腺之外,還包括下頷下腺、舌下腺。 唾液腺每天會製造一∼二公升的唾液,通過導管(唾液的通道)分泌到口中。其中七十%來自下頷下腺,二十五%來自腮腺。
腮腺位於耳朵前方,臉部的正側邊,所以腮腺一旦腫脹,就會變成「豬頭」的模樣。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症狀和感冒很類似,但是恐怖的卻是不會僅止於此。病毒進入血液後會跑遍全身,讓各個器官產生各種發炎症狀。
資料:
EDH
只有嬰兒害怕百日咳?研究顯示:青少年為第二高風險族群 快追加疫苗!
新冠疫情從社區蔓延校園,班級學童天天直接面對風險,在「停課、復學」無奈循環之中,終於迎接暑假。然而醫師還不敢鬆懈,因為社區環境還存在其它高傳染力病菌,像是長久潛伏社區的百日咳,不只威脅新生嬰幼兒健康,更悄悄伸入青少年族群,傳播鏈恐怕在家庭與校園間擴散。
百日咳高度潛伏社區 青少年風險僅次嬰幼兒
「百日咳的實際發病率可能遠高於確診案例」專長疫苗、兒童感染症的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幼童入學前會陸續接種4劑五合一公費疫苗、1劑四合一疫苗,「但畢竟疫苗不是終生保護」,抗體保護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導致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一旦接觸百日咳桿菌,仍有很高機率染病。
的確,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傳染病統計,2010-2020年台灣百日咳確診案例中,11歲至19歲青少年有75例、占15%,僅次於高風險族群10歲以下嬰幼童的321例、64%。台灣2002-2003年臨床研究更指出,咳嗽超過一週的病患,百日咳發生率高達7.2%至21%。
對此,邱政洵醫師表示,青少年確診百日咳,常以慢性咳嗽表現症狀,很容易與感冒混淆,導致診斷確診困難,只能確定的是,高度傳染性的百日咳桿菌確實存在社區,且R0值接近10-12,「代表在沒防護的情況下,1人確診可能傳染12人。」傳染力不輸新冠肺炎。
學童染病百日咳 中斷學習、家庭暴露風險
臨床指出,百日咳桿菌主要經由飛沫傳染,全年均可能發生病例,且只要高風險族群接觸致病飛沫,一般而言,百日咳桿菌潛伏期為9至10天後,幾乎難逃確診發病,還沒辦法避免二次感染風險。
百日咳會破壞纖毛運動,衍生呼吸道分泌物阻塞風險,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炎、氣喘等患者而言,呼吸道症狀更容易加劇咳嗽反應,劇烈到可能出現癲癇、抽筋,甚至常會併發鼻竇炎、肺炎、中耳炎。
雖然與嬰幼兒染病致命風險相比,青少年慢性咳嗽症狀較為和緩,但美、加研究指出,學童感染百日咳,38%的患者平均咳嗽天數長達106天,意味著染病後三個月內都擺脫不了久咳不適,且有83%學童因染病而被迫停學5.5天,惱人症狀間接影響學童作息、干擾學習。
青少年需定期接種疫苗
延續疫苗保護力 兒科醫籲:11歲自費追加接種1劑Tdap
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曾估計,全球約有68萬7千人受惠百日咳疫苗而免於死亡。按照台灣現行疫苗接種做法,新生兒在出生18個月內陸續接種4劑五合一公費疫苗,入學前再追加1劑四合一疫苗,預防百日咳發生。
但疫苗保護力畢竟不是永久,因此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青少年自費接種1 劑減量破傷風白喉百日咳混合疫苗;2021年兒童手冊、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正式建議,11歲-18歲兒童再追加接種1劑Tdap,最佳年齡為11歲-12歲,可維持疫苗保護力。
資料:
EDH
百日咳|高傳染隱形傳播鏈威脅50齡人士 嚴重可致肺炎
新冠肺炎襲港,至今已令香港陷入共五波的疫情,曾單日錄得近8萬宗確診。新冠肺炎令港人深深體會到高傳播力病毒的可怕之處。事實上,不少早已存在的病毒細菌同樣具有高傳染力 ,部分同樣可引致肺炎,嚴重更會導致生命危險;而百日咳就是其中一種。值得留意的是,本港於 1957年前尚未引入百日咳疫苗到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現年65歲以上長者很可能從未接種百日咳疫苗、50歲以上長者即使曾經接種亦因抗體保護下降,容易受這種經飛沫傳播的病毒感染,後果可大可小。
經飛沫傳播 百日咳近年現捲土重來趨勢
百日咳又名「雞咳」,病原體稱為「百日咳博德氏桿菌」。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黃慶琳醫生指,百日咳經由飛沫傳播,傳染力極高,後果不容忽視。「這個病本身亦是法定呈報傳染病,因此衞生防護中心一直有監測香港的感染情況。 」百日咳的潛伏期由4至21天不等,通常為7至10天。患者初時未必有特別病徵,只會流鼻水、打噴嚏、輕微發燒和咳嗽;之後咳嗽會日益加劇,嚴重至妨礙飲食和呼吸。「病菌能夠令肺部受感染,引發肺炎等併發症,嚴重會導致抽搐。」
黃醫生指在1997年至2014年間,香港的百日咳病例不超過50宗,其中1998年更只有3宗,「感染人數少之又少,因此很多人都傾向輕視這個病。」然而,百日咳近年在香港以至全球不少國家都有捲土重來的跡象。
自2014年至2019年,香港的百日咳個案數字幾乎逐年上升,這幾年的個案數字一度接近百宗。
從未曾接種百日咳疫苗 年長人士屬高危
百日咳有機會出現在任何年齡人士身上;但與新冠肺炎及不少疾病一樣,百日咳對於體弱人士的傷害力更大,黃醫生指「嬰幼兒」和「五十歲以上人士」這兩個群組屬最高危。「六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容易因感染而引致併發症,例如肺炎、痙攣或嚴重腦病變,甚至死亡;其中新生兒的發病率高、症狀較嚴重,出現併發症和死亡風險亦相當高。」
不過香港的嬰幼兒其實早已受到疫苗的保護,因為現行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規定嬰兒必須在出生後二、四及六個月時接受混合疫苗「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注射,並在18個月、6歲及12歲時接受加強劑。
然而,黃醫生指另一個高危群組「五十歲以上人士」的情況卻需要重新審視。「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是在1957年開始實行,即1957年前出生、現時約65歲的人士,很大機會從來未曾接種百日咳疫苗,加上有些長者於內地出生,未曾接種百日咳疫苗的可能性更高。」
而50至65歲、在港出生的長者或許曾受惠於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但疫苗是有時效,即體內抗體會隨時間而消失。而百日咳疫苗的有效保護期為十年。」他補充,年紀漸長使長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令百日咳病菌乘虛而入。他更強調,一旦長者感染百日咳,重症比例會較其他年齡層高,因為不少長者都患有三高、心臟病、哮喘等慢性疾病,免疫力和心肺呼吸功能都較減,會令百日咳的呼吸道症狀加劇,甚至引致肺炎等嚴重併發症。
1957年前出生、現時約65歲的人士,很大機會在過去從來未曾接種百日咳疫苗。年紀漸長使長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令百日咳病菌乘虛而入。
預防百日咳 降低嚴重併發症風險
除保持個人及環境衛生外,接種疫苗是其中一個有效方法預防百日咳 。因此黃醫生高度建議50歲以上接種或補種百日咳疫苗。「接種百日咳疫苗可為長者提供保護,減低肺部併發症的風險。」
此外,長者接種百日咳疫苗不止可保護自己,同時也可避免將百日咳傳染給家中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身上。最後,黃醫生提醒,除了接種疫苗,其他預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經常保持雙手清潔、保持家居環境空氣流通,以及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資料:
香港01
預防失智症有疫苗可打? 研究:流感疫苗降低失智症風險40%
失智症的病因除了基因,還包括後天的生活習慣及諸多因素,例如肥胖、酗酒等,不過科學家開始探究免疫力和失智症之間的關聯性。
打流感疫苗活化免疫力 能大幅降低失智症風險
如果腦部的免疫力和清除老廢代謝物的能力不佳,例如細胞代謝產生的類澱粉蛋白不斷堆積,就可能引發失智症,且隨著年齡增長,清除腦部垃圾的能力會愈來愈差,因此科學家開始探究那些方式可以活化腦部的免疫細胞。
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從國家資料庫中找到65歲以上、過去10年間不曾罹患失智症的人,分成兩組,一組有打過流感疫苗,另一組則沒有,兩組各約94萬人,並排除了用藥和其他併發症。
結果發現,這10年間至少接種過一次流感疫苗的人,得到失智症風險的風險降低了40%,且如果每年都接種的人,失智症的風險愈低。
「這是出乎意料的結果,」該研究共同作者、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神經認知疾病中心博士舒茲(Paul Schulz)表示,原因還要探究,是因為流感疫苗預防感染,還是疫苗本身就有助預防失智症。該研究刊登在《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中。
疫苗活化腦部免疫系統 增加清除老廢垃圾的能力
研究推測,是流感疫苗活化了免疫細胞和它們清除廢物的能力,舒茲指出,從顯微鏡和核磁造影可以發現,每一個可能造成失智症的斑塊旁,都有大量的免疫細胞。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指出,流感疫苗可能活化了中樞系統的巨噬細胞的清除能力,「腦部內的巨噬細胞稱為『小膠質細胞』,它可以幫助清除會導致失智症的類澱粉蛋白和斑塊,這兩者會使腦中的神經傳遞物質濃度下降或使神經元死亡,導致記憶力和認知功能率退。」
蔡睿蘋指出,也有研究發現,流感疫苗可以降低T細胞毒性,毒性太高會使腦部細胞死亡,推測這也是疫苗能降低失智症的原因之一。
除了流感疫苗 其他疫苗也能防失智嗎?
曾有研究發現,皰疹病毒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研究團隊解剖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樣本,發現當中有大量會引起玫瑰糠疹或肝炎的皰疹病毒。
2018年國防醫學院研究發現,感染單純疱疹(唇皰疹)的人,失智症風險是沒有感染過的2.5倍,若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可以大幅降低失智症風險;台北醫學大學也發現帶狀皰疹(俗稱皮蛇)也會提高失智症罹患風險。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解釋,皰疹病毒特別喜歡攻擊海馬迴,海馬迴受損、萎縮跟阿茲海默症有關。
資料:
Commonhealth
【兒童接種】許樹昌指新冠疫苗可流感疫苗等同步接種 自行稀釋復必泰有困難
本港新冠疫情持續,確診個案維持每日數千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和衞生防護中心轄下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主席許樹昌今日(2日)下午出席疫情記者會。
聯合科學委員會昨(1日)開會審視兩間藥廠資料,同意將接種年齡降至6個月大嬰兒。許樹昌表示,近期數據顯示0至2歲染疫後重症、死亡為0.14,而3至4歲是為0.11,是一個不低的數目,接種疫苗有助減重症及死亡風險。
至於關於接種復必泰有心肌炎風險,許樹昌指為減低與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相關心肌炎或心包炎的輕微風險,首2劑疫苗間距應為8星期,並於接種第2劑疫苗最少3個月後接種第3劑。
許樹昌指,新冠疫苗可以與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同步接種;至於疫苗副作用,他稱兩間藥廠報告指,主要副作用為針口痛、疲倦、輕微發燒等,又建議嬰兒在大腿接種疫苗,減低出現心肌炎風險。
張竹君指示,政府暫時傾向採購復必泰「嬰兒版」,與專家商討認為自行稀釋復必泰有困難。
資料:
topick
骨質疏鬆|美研究:維他命D難降骨折風險 一日三餐如何攝取高鈣?
預防骨質疏鬆,不少人都有服用維他命D的習慣。不過,美國近日有研究發現,就一般健康的中年和老人而言,補充維他命D並未明顯降低骨折風險,研究結果打破維他命D的營養神話,引起學界高度關注,有關研究日前並已獲國際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
研究歷時5年 涉逾2.5萬人
上述研究為全美至今關於補充維他命D3的最大型、最長期隨機研究,並獲美國政府資金支持,專家從全美五十州找到逾2.5萬名身體健康的受試者作為研究樣本,男女約各半。他們被隨機分配成兩組,試驗組有12,927人,而對照組則有12,944人。試驗組的人每天吃2,000單位的維他命D補充劑,而對照組的人則每天吃安慰劑,共吃了約5年又4個月。
研究最終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的受訪者髖部、腕部或骨盆骨折等狀況在5年後並未出現明顯減少。據研究作者、哈佛醫學院教授Meryl LeBoff指,這研究結論不適用維他命D缺乏症、低骨量或骨質疏鬆症患者。
不過她指出,美國50歲以上婦女中,一半都有因為骨質疏鬆問題而導致的骨折,因此這類病人應該接受專業評估以了解導致骨質疏鬆的原由,以及是否有治療方法。此外,她也警告,住在安養院的老人也不適用該研究結論,因為許多老人可能無法曬到足夠陽光以在體內產生維他命D。
資料: 香港01
女性50歲後每3人有1人骨質疏鬆!做到2件事挽救鈣質流失
「每天起床到平均磨損膝蓋3千次,你的骨骼健康還好嗎?」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道出了現代人的通病,由於都市生活缺乏陽光的滋養,加上國人普遍鈣質攝取不足,骨質疏鬆症成為了台灣人大宗的隱形疾病。
女性骨鬆比例高達3成
日走萬步也會高尿酸?做錯運動恐釀痛風、心血管疾病!
研究顯示[1]台灣50歲以上女性,約有高達1/3人口罹患骨質疏鬆症,但大眾對骨質疏鬆診斷及治療的認知卻相對薄弱,導致潛在罹患族群被忽略,直到有一天因為跌倒、骨折才被診斷出有骨質疏鬆症,這時骨質密度多半已經大幅降低,僅能依靠鈣補充劑及維生素D來維持密度,減緩骨本流失。為什麼女性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呢?
骨骼生長的奧妙平衡
我們先從骨骼的「平衡機制」說起。你知道都市更新嗎?當一座建築過於老舊,我們必須將舊有的結構拆除、重新建起新的建物,這就是大眾所知的都更。而人體的骨頭也是如此,骨骼當中有兩種細胞負責骨骼的都更:成骨細胞(osteoblast)與蝕骨細胞(osteoclast)。蝕骨細胞將骨骼分解成鈣與磷酸根離子、而成骨細胞則將鈣與磷酸根重組成新的骨頭;一般狀況下,兩相消長的速率達成平衡,使人體骨骼保持強健[2]。到了25-30歲,人體的骨質密度達到一生的高峰,接著會開始下降。
性激素影響骨質密度
然而骨骼的成長不只牽涉成骨細胞與蝕骨細胞,還有「性激素」哦!女性體內的雌激素與男性體內的睪固酮,都肩負著阻擋蝕骨細胞過於強盛的任務。不過到了更年期,人體內的性激素濃度會自然下降,這時蝕骨細胞受到的阻擋較少,於是消滅骨骼的速度也加快。以女性為例,停經後骨質密度下降的速率達到1~3%/年!這是什麼概念呢?
請想像有棟海砂屋,每年隨著風化,鋼筋漸漸外漏、致使氧化愈發嚴重,最後建物結構完全毀壞。更年期後的骨頭就像逐漸外漏的鋼筋,沒有性激素阻擋蝕骨細胞的作用,快速崩解。停經五年後的婦女體內雌激素濃度,比一個中年男子體內的還低,趨近於零。
當心!男性也有更年期
而這樣的更年期症狀不只發生在女性身上,男性的睪固酮濃度也會隨著年歲增長消逝。大概到65~70歲,男性的骨質流失速度與同齡女性差不多,甚至因為男性的骨質疏鬆症通常發作得較晚,所以骨折的情形更為嚴重、難以復原。(美國國衛院,2018)
預防骨鬆,從補充鈣質與規律運動開始
幸好骨質疏鬆是一種十分容易預防的疾病。建議50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每日補充鈣質1千毫克、維生素D8百毫克,隨餐服用鈣片是最簡便的方式,因為胃酸的分泌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除了飲食,負重運動也有助於維持骨骼強壯,因為可以加速成骨細胞與蝕骨細胞的平衡進行。
最後也呼籲國民,將篩檢骨質密度視為每年定期健檢項目之一,透過早期的追蹤及適當的補充鈣質,避免快速崩解的骨骼,影響老後的生活品質。
資料: edh
乙型肝炎|乙肝帶病毒者 九成唔知自己中招
研究指出7.2%人口是乙型肝炎帶病毒者,推算香港約有五十多萬人帶有此病毒,可是目前只有約一成人知道並定期跟進。為提高大眾對乙型肝炎的認知及定期監察的重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及香港肝康會合作舉辦「全城無肝炎」活動,並於昨日世界肝炎日(7月28日)正式展開。
外科專科醫生徐家強表示,乙型肝炎帶病毒者中,約有25%會演變成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等後遺症,「臨床上常見後遺症的後期患者,治療過程很痛苦、很昂貴,亦『好唔抵』,因為這些後遺症可透過疫苗等防範措施有效預防。」
可致嚴重後遺症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病,香港大學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指,不少人在胎兒或者幾歲的時候已感染病毒,「大多情況為家人是帶病毒者,長時間接觸下傳染了給小朋友,又或母親直接傳給胎兒。」其他傳播途徑包括性接觸、血液接觸等。「如成為帶病毒者,便一世『與病毒共存』,不能『清零』。」
乙型肝炎徵狀不明顯,若錯過治療機會,多年後或引致肝硬化等嚴重疾病。「肝臟反覆發炎,就好像不斷鎅損皮膚一樣會形成疤痕,這些硬化了的細胞愈來愈多時,肝臟便不能正常工作,引起腹水、腸胃出血、肝昏迷等問題,可以致命。」
疫苗有效預防
1988年開始,本地初生嬰兒已可免費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將本港帶菌者人口由約10%減低至現時7.2%。袁孟峰認為要再壓低數字,必須繼續此疫苗計劃,「而計劃開始前出生的人士,亦可先檢驗是否帶有病毒,如果沒有的話也應該接種疫苗。雖然疫苗接種後相關抗體會隨時間下降,不過免疫系統有記憶細胞,若接觸到乙型肝炎病毒亦會產生免疫反應,毋須再接種加強劑。」
現時乙肝快速測試流程簡單,只要於手指頭採一滴血,並滴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測試劑,等數分鐘便有結果,準確度達95%,如檢測陽性應做進一步測試確認。
須半年跟進一次
乙型肝炎帶病毒者即使沒有任何徵狀,亦應該定期檢查,監察病情。袁孟峰認為,「帶病毒者首先要告訴家人,因為病毒有可能在家中傳播;其次是必須每半年一次檢測病毒、肝功能、肝酵素、肝癌指數,以及肝臟聲波檢查等,從而及早發現後遺症及早處理。另外,現時亦有有效藥物可以壓抑病毒,將後遺症風險減到最低。」
資料: am730
英國研究:兒童不明原因肝炎可能與同時感染兩病毒相關
英國研究團隊今天宣告好消息,他們研究不明原因的幼兒肝炎病例有了突破,發現這些孩子的嚴重肝炎與同時感染兩種常見病毒有關,與新型冠狀病毒無關。
世界衛生組織(WHO)自去年10月以來,記錄了至少1010起不明原因的兒童肝炎病例,包括46人需要移植肝臟和22人死亡。
先前的推論集中在這些病例背後常見的腺病毒感染暴增現象。不過,兩項同時但分別在蘇格蘭和倫敦執行的新研究發現另一種「腺相關病毒2」(AAV2)扮演重要角色,在所有接受檢驗的患者中,有96%的人身上有這種病毒。
AAV2通常不會致病,也無法在沒有另一種病毒存在的情況下自我複製。兩個研究團隊都認為,同時感染AAV2和腺病毒,或有時是皰疹病毒HHV6,替嚴重肝炎病例提供了最佳解釋。
率領蘇格蘭研究團隊的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傳染病教授湯姆森(Emma Thomson)在聲明中說:「AAV2病毒的存在與莫名的兒童肝炎有關。」但她也提醒,目前還不確定AAV2是否引發肝炎,或只是潛在腺病毒感染的生物標記(biomarker);腺病毒感染更難發現,卻是主要的病原體。
兩項研究都已上傳到預印本伺服器,須待同儕審查後才會登上期刊。
兩項研究都聚焦在肝炎患者和未感染者,發現AAV2更常出現在患者身上。
蘇格蘭團隊的研究進一步檢驗罹病兒童和未罹病兒童的基因,專注在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不同的地方,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有些人較易罹病。
兩個研究團隊都排除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為直接病因。
研究員均未在患者肝臟內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蘇格蘭團隊雖然發現2/3的患者擁有COVID-19抗體,但比例與當時兒童的整體人口盛行率差不多。
目前還不清楚近期肝炎病例驟增的原因,但兩個團隊都強調了COVID-19防疫封鎖措施降低兒童免疫力或改變病毒傳播模式而導致這種情況的可能性。
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兒科肝病教授凱利(Deirdre Kelly)說:「我認為這似乎合理解釋了這些病例。看起來同時感染似乎是關鍵。」凱利並未參與研究。
但她也說,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瞭解為何有些孩子出現嚴重症狀,甚至需要接受移植手術。
湯姆森說,更瞭解AAV2的季節性傳染也很重要。她表示:「可能是腺病毒感染的高峰與AAV2暴露的高峰同時出現,導致較敏感的幼兒不尋常地罹患肝炎。」
資料: AFP
孔繁毅指新冠降低免疫力有機會激活疱疹病毒包括生蛇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牀教授孔繁毅表示,新冠病毒會降低免疫力,有機會激活疱疹病毒,包括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致的「生蛇」。
孔繁毅引用美國研究顯示,新冠病人「生蛇」比一般「生蛇」個案比率高出最多5倍。他說,本港97%的39歲以上成人帶有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每3人便有一人有機會「生蛇」,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他指出,市民對「生蛇」存在不少謬誤,包括曾出水痘會減低「生蛇」風險,他說正正是相反,曾出水痘就是誘發「生蛇」的主要原因。
孔繁毅表示,保持健康生活習慣、飲食均衡、規律作息和運動等,有助增強免疫力,降低「生蛇」風險,注射疫苗亦能有效預防,建議政府考慮將「生蛇」疫苗納入長者接種計劃。
資料:RTHK
【HPV】研究揭HPV造成口咽癌超越子宮頸癌 醫生︰9歲以上男女童可接種疫苗
說起HPV疫苗,許多爸媽想到女孩子才要接種,去預防日後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的確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女學童會在小五、小六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HPV)。不過,醫生指出據美國流行病學的研究,每年HPV引致口咽癌的新症已多過子宮頸癌,男女生皆有均等機會感染,建議不論女童或男童宜及早接種HPV疫苗,預防勝於治療。
男女均會感染HPV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偉雄受訪,解釋「人類乳頭瘤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很普遍,是一種接觸傳染的傳染病,身體接觸到此病毒就有機會感染,而性接觸屬比較常見的感染途徑,男女都有均等的機會受到感染。
HPV此病毒有過百種不同類型,基本可將它們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指感染後會產生患癌的機會相對低,但所引發的良性疾病都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影響,包括生殖器出現「濕疣」,俗稱「椰菜花」,或在皮膚會生疣等。
高危型則是指感染它有大機會產生癌症,高危型主要是HPV16、18,其他比較常見還有31、33、45這幾種類型。很多人知道HPV病毒會引致子宮頸癌,林偉雄醫生指出它還會引致其他癌症,影響生殖器包括外陰和陰道,而近年在歐美國家很熱門的公共衛生議題,就是HPV病毒引致頭頸癌中的「口咽癌」。
資料: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384560/
【HPV】年輕一代愈來愈早熟 醫生破解6大父母對HPV迷思
一提起HPV,不少人聯想到是女生患子宮頸癌,有關的預防疫苗女生才接種,以上是誤解。其實HPV男女生也有機會感染,而且高危型病毒有機會引起其他癌症如口咽癌。此外,有些父母亦對HPV有不少迷思,譬如不明白為何小學生就要預防?男孩子也有關?預防HPV代表鼓勵提早性行為?TOPick找來醫生逐一破解父母對HPV迷思。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偉雄指出,「人類乳頭瘤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很普遍,是一種接觸傳染的傳染病,身體接觸到此病毒就有機會感染,而性接觸屬比較常見的主要感染途徑,男女都有均等的機會受到感染。林偉雄醫生逐一解答家長的疑問。
迷思1︰女兒是小學生,不會那麼快結識男友有性行為,HPV應該跟她沒關?
林偉雄醫生︰如受到HPV病毒感染,在現時的醫療科技沒有一些抗病毒藥可徹底清除HPV病毒,換句話代表預防是最好的方法。而HPV病毒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預防疫苗,年紀較後生及未開始有性經驗的小朋友接種此疫苗,效果最理想。家長可跟孩子解釋,提早接種預防疫苗是有保護作用。
迷思2︰在小五、小六女童已有2針有足夠保護?小朋友長大之後要再補打?
林偉雄醫生︰足夠!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在2013年發表過疫苗資訊,HPV預防疫苗只需跟接種的時間去適當接種,其實已有足夠的保護,毋須日後要用加強劑。
迷思3︰想待孩子成年時決定是否打針,如此早打針會很快沒有效用嗎?
林偉雄醫生︰不可忽視新一代早熟的問題,打HPV預防疫苗最理想的時間就是有性經驗之前,無論所有男女開始有性經驗的話,就會增加了接觸HPV病毒感染的機會,受過不同類型HPV病毒感染後,再打此預防疫苗,效果會大打折扣。
迷思4︰我有跟女兒提及性教育,如果讓她一早注射HPV疫苗,好似默許可提早有性行為,怎麼辦?
林偉雄醫生︰我自己是3女兒的爸爸,女兒常識科已學到一些疾病的感染途徑,包括「接觸傳染」,家長可以用此角度,解釋HPV病毒的感染途徑是接觸傳染,雖然性接觸是最常見的途徑,但人的身體任何一部分接觸此種病毒,理論上是有機會受感染,這樣他們會容易理解,易接受得多。
迷思5︰如果遲了或補打針可以嗎?
林偉雄醫生︰也不是絕對不行,因為HPV疫苗在2000年頭出現,即現今有些約40歲的成年男士女士,未必有機會在那時接種HPV預防疫苗,他們現時都可以接種。
HPV預防疫苗在香港最常用的是「九價疫苗」,即可預防9種HPV類型,包括7種高危型、2種低危型。如果有性經驗是會增加患HPV病毒的機會,但不代表所有類型都有感染過,譬如有人感染了HPV 16型,再打疫苗,9價裡面本來可以預防16型,那此功能就不理想,但它仍有8種類型可預防。
迷思6︰我的兒子都要預防HPV?
林偉雄醫生︰其實無論男女,一般由9歲開始已可以接種HPV預防疫苗。HPV病毒經常在父母思維裡面,跟子宮頸癌有根深蒂固的理解,其實家長在教育小朋友時,HPV病毒不單止只引致子宮頸癌,亦會引致其他癌症,男女也會感染上,譬如「頭頸癌」也是跟HPV病毒息息相關,另外有一些良性的病毒,如皮膚病,或者生殖器官的毛病。
資料: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385582/
壓力大免疫力下降誘發「生蛇」 捉緊治療黃金72小時避免留疤
提起蛇,大家會聯想起劇毒,原來在醫學上引發「生蛇」的病毒同樣危險,患者的皮膚會出現大大小小的紅疹及水泡,痛楚級數更直逼分娩!有皮膚科醫生指出,若患者能把握病發72小時內處理,可控制病情之餘,更可避免終身留疤影響外觀!
據皮膚科專科醫生王慶榮解釋,「生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發的一種疾病,當水痘痊癒後,這些病毒仍會潛藏於神經系統之中,待人體免疫力下降,這些寄居已久的病毒就會變得活躍,沿著神經線於皮膚上發病,故任何曾經感染過水痘的人,都有機會「生蛇」。
皮膚如火燒針刺 痛楚直逼分娩
有曾經「生蛇」的患者形容,發病時皮膚像被火燒般又痕又痛,痛楚甚至比分娩更加劇烈。「帶狀病毒會沿著神經線遊走,患者受感染的皮膚部位會出現如火燒、針刺、電擊及刀割般的痛楚。隨著感染範圍擴大,身體任何有神經線的地方也有機會出紅疹及小水泡,如面部、手、腳、腰及脊椎等,痛楚亦會加劇。」
由於「生蛇」的關鍵是免疫力下降,故年過50歲、年紀愈大、「生蛇」的機會就愈高。曾經有研究指出,80歲以上的長者之終生風險大約為50%。另外,由於帶狀疱疹病毒是趁免疫力弱時作出攻擊,故正服用類固醇、接受化療、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腎病、愛滋病等也屬高危一族。
王醫生觀察到近年「生蛇」有年輕化趨勢,相信與工作壓力、睡眠不足、煙酒過多而令免疫力下降有關,增加「生蛇」風險。
神經痛可持續數月 留疤痕影響外觀
「生蛇」除了痛,原來也會引發其他後遺症,最嚴重更會威脅生命。「後遺症分為急性及慢性,若病毒上眼,可能會引發角膜炎或視膜網壞死,嚴重者會喪失視力。如果顏面神經受影響的話,嚴重情況可引致面癱。不過這類併發症的機率較細。而部分患者亦會出現後遺神經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即使康復後也會感到疼痛,痛楚可以持續數星期至數月不等,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另外,王醫生指由於「生蛇」會令皮膚表面出紅疹及水泡,有機會留有疤痕,故他建議患者康復後應多塗潤膚膏,並避免於烈日下暴曬,以免令色素加深。
把握治療黃金期 服藥縮短發病日數
「生蛇」令人聞風喪膽,不過王醫生指大眾毋須過慮,因為只要能把握黃金治療期服藥,即可大大縮短發病時間。「上一代的抗病毒藥物腸胃吸收率較差,患者每日需要服用的次數較多,容易引起依從性不足問題。新一代的抗病毒藥物於這方面大有改善,藥效得以延長,只要把握發病後的黃金72小時內服用,可以有效阻止病毒感染蔓延,縮短發病的日數。據外國的研究顯示,服用新一代抗病毒藥物的患者,平均5至6日水泡已收乾結焦。而服用安慰劑的群組則需要7日始痊癒,故愈早服藥對加快復原速度愈有幫助。另外,即使患者真的錯過了黃金72小時,只要皮膚仍有新生的紅疹及水泡,代表體內的病毒仍然活躍,故服藥仍可有助控制病情。」
最後,王醫生重申,由於免疫力是「生蛇」的關鍵,故恆常運動、作息定時、維持均衡的飲食習慣及減少煙酒,對預防「生蛇」 絕對有幫助。
資料:壓力大免疫力下降誘發「生蛇」 捉緊治療黃金72小時避免留疤 | etnet經濟通
https://www.etnet.com.hk/www/tc/health/author/healthnews/LA81725?list=latest?utm_source=website&utm_medium=copied-text
【肺炎球菌】細菌化膿腦壓高致「頭頂長角」 4歲女童染肺炎球菌引發腦膜炎亡
幼兒生病未必可清楚表達出來,若果有異常哭鬧,家長要多加留意!台灣日前舉行了兒科醫學會,有醫生分享了4歲女童感染肺炎球菌的案例。女童突然頭痛、持續發燒和嘔吐送院,證肺炎球菌入侵腦部引致腦膜炎,出現皮下膿瘍令頭頂似長角,女童最後不治。
4歲女童腦膜炎急送院
綜合台灣傳媒報道,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小兒科專科醫生陳伯彥日前參加兒科醫學會,他分享了幼童受肺炎球菌(肺炎鏈球菌)感染的個案,一名4歲女童因異常哭鬧,沒有活力、食慾差,在清晨突然頭痛、發燒及不停嘔吐,家長將她送至醫院急診。
當時該名女童經醫生急診檢查發現頸部僵硬,被診斷出腦膜炎,病因是受肺炎球菌感染「上腦」。陳伯彥醫生展示女童的腦部X光照片,解說女童情況出現肺炎球菌上腦,更化膿形成皮下膿瘍,本應是引流膿液,但由於難以排出,令女童頭上突起猶如「長角」,腦壓過高更壓迫腦幹。當時有緊急使用抗生素,但細菌量過高,最後不幸離世。
肺炎球菌專攻幼童
該名女童接種了台灣公費肺炎球菌疫苗,卻因為感染未涵蓋的血清型菌株,加上本身裝有人工耳,令感染一發不可收拾。陳醫生解釋台灣有提供幼童公費鏈球菌疫苗注射,但因為肺炎球菌的血清型菌株多達90多種,疫苗不涵蓋所有,如果幼童一旦感染疫苗未涵蓋、侵襲性高的血清型菌株,細菌容易入侵到血液、脊椎液、腦部,導致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甚至腦膜炎,嚴重甚至危及性命。
此外,陳伯彥醫生指出孩童的肺炎球菌帶菌量是20到40%,病毒會透過黏膜屏障破損,進入體內,而台灣的肺炎球菌常見感染2至5歲兒童,因為小孩子抵抗力還沒完全發育成熟。陳醫生提醒家長要留意,腦膜炎症狀是典型的頭痛和嘔吐,但是年幼的小孩不會講出有何不適,他們只會一直哭鬧不安和嘔吐去表現出來,家長要留神。而醫生建議0至5歲的幼兒宜接種相關疫苗去防範。
資料: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401394/
【肺炎球菌】細仔染肺炎球菌入ICU死過翻生 張欣欣心痛兒留「肺花」後遺症
孩子健康是無價!中文補習名師張欣欣育有一女一子,大約3年前,當時2歲半細仔受肺炎鏈球菌感染,嚴重至入ICU游走生死邊緣,至今歷歷在目,有感孩子健康得來不易,更要好好珍惜家人相處的時光。他提醒家長要留意孩子不適,病向淺中醫,把握治療黃金時間,不想再有爸媽經歷類似的苦況。
2019年中秋夜,對於張欣欣和太太來說是難忘的一夜,當天醫生指2歲半兒子受肺炎鏈球菌(又稱「肺炎球菌」)感染需緊急入ICU。兒子隨後入住ICU近一個月,可說是「執返條命」。起初兒子出現發燒,當刻爸媽沒有想過是肺炎球菌,兒子病況時起時跌,沒精神,看過家庭醫生給了退燒藥沒效,張欣欣回想該醫生曾經用聽診器聽到兒子肺部有少少雜音,建議想安心些可再到醫院檢查,當下他跟太太未有為意是警號。
感染肺炎鏈球菌入ICU
隨後張欣欣聯絡一位兒科醫生朋友,安排兒子入醫院詳細檢查,他很記得當天是中秋節,吃中秋飯時收到來電指兒子可能感染肺炎鏈球菌,需緊急安排入深切治療部,他曾聽過「肺炎鏈球菌」,但沒想過兒子會中招。
張欣欣不確定兒子感染的途經,有一事回想或許有關係。兒子患病前曾跟一大班10多位小朋友在吹氣池玩水嬉戲,玩樂後有2、3位小朋友同告不適,但不確實他們是否感染肺炎球菌,而相較之下,兒子病況嚴重得多。至今,他跟太太對於有噴霧的玩樂設施都有陰影,避免給兒子玩,生怕霧化易傳細菌病毒。
一度自責讓兒子受苦
太太對於兒子患病一度自責向兒子「媽媽對你不起」,經常以淚洗臉,張欣欣都感內疚,難以接受兒子病危。年紀小小的兒子入住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爸爸形容入院時兒子狀態是「奄奄一息」,緊接的廿多天的住院可說是與死神搏鬥。病在兒身,痛在父母心。
肺花嚴重抽水達4公升
兒子入ICU首1、2星期情況危急,張欣欣知道肺炎球菌可引發其他的併發症,如敗血、腎衰竭、腦膜炎等,甚至會致命,他跟太太都很驚慌。兒子「肺花」受損很嚴重,出現肺積水需用喉管引流導出,抽水多達4公升。醫生指其血指數出問題,預計要換血,不幸中的大幸是在換血前一刻檢查,指數回復正常。兒子搏鬥了20多天,可說是死過翻生「執返條命」,護士長也稱「入來時如此嚴重的,其實十個已走了九個半」。
肺受損留後遺症
出院之後迎來其他挑戰,張欣欣回想兒子約一星期行不到路,因為在醫院躺了一整個月,尤其是首1、2星期全身插滿喉動彈不得。至第三星期兒子依然留在ICU,雖然已可轉去非獨立房,但卧床時間仍很多,依舊不能隨處走動,大抵出院後不習慣致行不到路。
此外,由於「肺很花」受損,兒子有氣無力似的,出院後很多時間說話氣若游絲、有氣喘,每說2、3個生字就需停頓。張欣欣模仿兒子慢慢及斷續地說話︰「嗲哋……想要玩具……」,加上他沒氣力去說話而咬字不清,例如「食飯」說成「滴飯」,我跟太太沒有在意,大病後沒氣之下能夠表達意思已很好,這情況有好轉,但持續了約一年,需要言語治療。
兒子病後向學校請假一年,加上疫情少了外出社交活動,種種原因下或加劇影響兒子說話能力。此外,兒子的體力差了,爸爸讓他打跆拳道慢慢練回體力,也有看中醫調理身體,更少不得飲湯水等等。問及可會考慮再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加強劑,張欣欣表示當時兒子已有接種政府計劃相關疫苗,醫生曾指「好在有打針打了少少底」有抗體。
「兒子經歷令我們父母有反思,要珍惜家人相處時間,不要等下次之外,父母更要在意小朋友有任何不適,不要低估發燒、傷風、感冒等。」
張欣欣指太太有留意其他自費疫苗,肺炎鏈球菌如此少人中,兒子也中,是次經歷後不會抗拒防疫針,會去多了解如日本腦炎疫苗等,太太有安排女兒及兒子自費打針,希望多方面保護孩子。
資料: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381003/
【乙型肝炎】本港約7.2%人患乙肝 港大研新藥注射半年可達功能性治癒 減長期服藥後遺症
港約有7.2%人患乙型肝炎,惟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會抑制患者免疫系統,需要定期覆診、服用抗病毒藥物等減低出現肝硬化、肝癌等長期併發症的風險。港大醫學院團隊正研發的針劑藥已完成第2B期試驗,發現約一成患者連續半年注射新藥後可達「功能性治癒」、免疫系統得以復蘇。港大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表示,只有極少患者在現有技術下持續用藥近10年可達上述成效,形容藥物成效顯著,惟新藥仍需下一輪試驗,預料5年後方可面世。
港大新藥注射半年 減長期服藥及後遺症 料5年後面世
團隊在2020年7月至今年3月中,為各地共457名乙肝患者進行研究,其中227人正接受「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團隊隨機將參加者分成4組,當中一組連續半年注射300毫克新藥「bepirovirsen」,其餘組別則先後接種安慰劑、300毫克或150毫克新藥等,停藥後再觀察半年。
研究數據顯示,在連續半年注射300毫克新藥的患者中,約10%人HBsAg及乙肝病毒載量持續下降,其HBsAg及乙肝病毒檢測均呈陰性,屬功能性治癒,免疫系統得以復蘇並可抗擊病毒。研究上月已在《新英倫醫學雜誌》刊登。
乙肝患者毋須長期服藥 可減覆診次數
有份負責帶領研究的袁孟峰向本報稱,現時大部分乙肝患者要終身每日服用抗病毒藥,其中只有約3%人用藥8至10年後可達功能性治癒,而只需半年就有一成人達同一效果,形容新藥成效好「remarkable(卓越)」。他補充,仍需時試驗新藥療效及安全性,估計明年開展下一期試驗,其中會將停藥後的跟進時間進一步加長至近3年,目標將「功能性治癒」比率提升至30%;估計新藥仍需5年才可面世。
袁又指新藥可令乙肝患者毋須長期服藥,減低其出現長期後遺症的死亡率,並減省他們到公立醫院覆診次數,認為長遠可減輕公立醫療系統負擔。
資料:明報
肝炎|男子不煙不酒突患肝炎 醫生揭日飲1健康飲品惹禍
任何食品都應有節制地進食,否則可能得不償失。台灣一名男子一直不煙不酒,亦無不良嚐好,惟肝功能指數卻在數月內超出正常水平,更出現輕微的肝臟發炎情況,求醫後才揭發原來是男子每日飲1款健康飲品惹禍。
飲1款健康飲品致肝炎
台灣家醫科醫生李思賢在其Facebook專頁表示,他曾經遇過一位男患者,雖然他一直不煙不酒,但肝功能指數卻在數月內飆升至超出正常水平,並出現輕微肝臟發炎,導致肝功能受損。經詢問後,得知男子習慣每日飲用果汁,醫生建議對方先戒掉飲果汁的習慣。3個月後,男子再度抽血檢查,報告顯示肝臟已恢復正常。
李思賢醫生表示,果汁與一般水果存在差異,果汁相較完整水果纖維較少,通常是「濾掉纖維」的,而纖維是腸內益生菌的食物,擁有足夠的纖維才能令益生菌大量生長,順利排便。如果身體缺乏纖維,果糖進入身體的速度更快,令體內無法應付大量果糖。最終導致大量果糖瞬間湧入,令肝臟只能以脂肪形式將其儲存。
果汁易致心血管疾病
李醫生又補充,過多的果糖容易導致「高尿酸」,而高尿酸又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痛風、腎臟疾病的風險。他續指,進食水果維持身體健康是好方法,但要緊記切勿過量進食水果或飲果汁。
肝炎可演變肝硬化及肝癌
肝炎情況惡化,可演變為肝硬化,甚至肝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早前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指,早期的肝癌大部份均無徵狀,因為肝臟是身體第2大內臟,沒有神經感官細胞。至發展到較後期時,肝部腫瘤體積比較大,此時徵狀相對明顯。
資料:頭條日報
【流感疫苗】流感季節高峰期來臨 專科醫生籲公眾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減重症風險
冬天即將到來,除了新冠疫情外,有醫生亦提醒大眾亦要為季節性流感做好準備,又強調流感疫苗的保護力約持續一年,而且每年保護的病毒株均有差異,因此巿民須每年接種。至於有市民擔心同時接種兩種疫苗的安全性,醫生亦解釋指兩種疫苗之免疫原性與安全性亦不受影響,故小童及長者也可以放心接種。
何學工醫生表示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會增加嚴重併發症和死亡率,而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住院的可能性和縮短住院期。尤其幼童感染新冠病毒的數字持續攀升,他們又是流感的高危群組,為保障幼童健康,家長應及早帶子女接種兩項疫苗。
世界衞生組織 (WHO)建議兩種疫苗可於不同身體部位接種,例如左右手臂各打一針。巿民可按意願同時或分開接種。由於接種疫苗後身體約需兩星期才能產生抗體,郭寶賢醫生鼓勵市民把握接種時機,儘早於10月接種疫苗,以確保身體有足夠抗體抵禦冬季流感及新冠肺炎。
12歲以下及50歲以上免費接種 「左流右新」
政府資助的新一季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將於10月6日開始,新啟用的西環新冠疫苗接種站、佐敦官涌體育館及荔枝角公園社區疫苗接種站,除了備有兩款新冠疫苗﹙復必泰疫苗和科興疫苗﹚,即日起更增設四價流感疫苗接種服務。年齡介乎6個月至未滿12歲的兒童或12歲以上的小學生,50歲或以上人士等合符政府資助計劃者,均可免費同時接種兩項疫苗,即日起可透過政府網站預約。
資料: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368820/
港大專家:新冠、流感與呼吸道合胞病毒三重夾擊 確診兒童重症增
本港近期疫情回升,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今早(10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外國已有新冠、流感及呼吸道合胞病毒三重夾擊情況,擔心幼兒及長者受多種病毒襲擊,現時冬季確診上升,故不是適當時候放鬆防疫措施。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亦指出,近期兒科病房有爆滿情況,確診兒童中重症比例增加,呼籲家長盡快帶兒童打針。
冬季來臨外國面臨三重病毒包圍
葉柏強表示,冬季來臨,外國已出現新冠、流感及呼吸道合胞病毒三重夾擊,擔心市民在冬季容易受不同病毒影響,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及幼童一旦確診,如同身體打開缺口,對其他病毒免疫力亦會大大減低,重症率和死亡率也會大大增加。
他指,現時仍要小心應對疫情,未到合適時機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等冬季過去,疫情進入穩定階段後,政府可逐步檢視放鬆防疫措施,包括允許學生返全日及參與戶外活動等。
兒童接種率低兒科病房爆滿
關日華表示,近期兒科病房爆滿,重症兒童增加,觀察到最近不少確診小朋友有不同類型的併發症出現,現時6個月至3歲幼童疫苗接種率只有22%,並不理想,呼籲家長盡快帶小朋友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
資料: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45573?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百日咳傳染力勁過新冠 50歲以上高危
新冠肺炎持續近3年,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不少國家如日本的百日咳個案也有上升趨勢,今年中國個案升勢更是3年來最高。有醫生指百日咳傳染力比新冠肺炎高,嚴重者可致肺炎或肋骨骨折等併發症;1成至1成半新冠患者更同時患百日咳。
惟1956年或之前出生人士,或從未接種百日咳疫苗,欠缺免疫力,或更易感染及傳染家人。醫生倡成人每10年應補打疫苗,甚至同時接種流感和百日咳疫苗,以獲得雙重保護。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王君玲表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博德氏桿菌引發、由飛沫傳播的傳染病,並因患者往往有尖銳的咳嗽聲,被稱為「雞咳」。患者初時僅會流鼻水、打噴嚏、輕微發燒和咳嗽,惟咳嗽會日漸加劇,甚至導致肺炎,嚴重者或因血氧低而抽搐及昏迷不醒。
王續指,百日咳沒有季節性高峰期,傳染力比流感、新冠肺炎和肺炎鏈球菌等也要高,1人可傳染14至17人,吸入相關飛沫後的發病率近乎100%,而且「大人細路都會中招」;潛伏期一般為9至10天。
本港及鄰近地區 近年個案趨升
近年香港鄰近地區的百日咳個案持續上升,中國今年首兩個月的累積個案已超過去年一半,達4,800宗,本港個案亦由2016年的31宗,逐年攀升至2018年的110宗。
王君玲醫生引述外國研究指,85%的嬰兒百日咳個案是由家人傳染,但香港兒童的免疫接種計劃於1957年才實施,即1956年或之前出生人士,或從未接種百日咳疫苗。分析2014至2019的本地百日咳個案後亦發現,近9成成人個案從未接種百日咳疫苗或接種紀錄不明,可見不少港人欠缺免疫力,或易受感染及傳染家人,特別是未夠年齡接種疫苗的嬰兒。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亦稱,由於免疫系統會隨年紀增長而減弱,故50歲以上為百日咳高危人士。成人感染後平均會咳嗽5至12周,且多為機關槍般密集、難以回氣的嚴重咳嗽;40%老年患者會出現尿失禁、肋骨骨折和昏厥等併發症,12%人更要住院。曾續說,百日咳毒素會影響先天性免疫系統,使患者對流感等抵抗力大打折扣;有研究更發現,1成至1成半新冠患者會同時患有百日咳,不可掉以輕心。
至於如何識別百日咳,曾說,除了聽咳嗽聲,最準確的方法是在首次咳嗽後的4周內,做細菌血液培養和核酸測試。惟相關測試動輒要上千元,且成人較少出現典型「呼哮聲」症狀,故常錯過診斷黃金期,令真實個案遠高於呈報個案,例如中國個案比通知率高43倍,美國更高42至105倍。
倡成人每10年 補打百日咳疫苗
曾祈殷料百日咳等傳染病傳播必會在疫後急升,但兒童現僅需在12歲接種最後一針百日咳疫苗,而疫苗效力只維持5至10年,故倡政府參考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讓市民在19歲接種成人百日咳混合疫苗,並每10年再補打,甚至推資助和推廣「左流右咳」,即左手打流感針,右手打百日咳針,以獲雙重保護。
資料: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369953/
百日咳飛沫傳染 籲免疫力弱者盡快打疫苗
百日咳是主要經由飛沫傳播的高度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一旦嬰兒受到感染,甚至有可能暫停呼吸,非常危險。保護孩子健康,建議孕婦在孕期內施打百日咳疫苗,提供孩子完整的保護。免疫力較弱以及肺部功能較差的人,更應該積極接種百日咳疫苗,避免嚴重併發症。
咳嗽咳不停,別認為只是單純感冒而輕忽,看不見的病毒敵人,有可能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百日咳。
高醫婦產部主治醫師詹德富表示,「有些人得到百日咳後可能咳一兩個月,都還持續在咳咳到有人說,咳到上下不接下氣咳到要斷氣。」
百日咳主要經由飛沬傳播,而且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同住家人染病不但可能造成群聚感染,一旦傳染給家中嬰幼兒,嚴重時可能致命。
高醫婦產部主治醫師詹德富提及,「最容易被傳染的其實就是六個月以下,尤其是三個月以下的小朋友,咳嗽反應會比較強烈會咳到忘記呼吸,所以會發紺可能整個人就停止呼吸,在兩個月以下他其實沒有抗體,也是最脆弱的一段時間。」
不到2個月嬰幼兒沒有疫苗能施打,得靠周遭大人積極建起防護網,尤其孕婦更該把握孕期28~36週施打疫苗,提供寶貝完整保護。
高醫婦產部主治醫師詹德富指出,「28週到36週之間我們去施打的時候,百日咳抗體會在媽媽身體產生,然後把抗體傳給小朋友,照顧他的人全都做一個全面性的施打,做一個保護網把他包覆起來。」
醫生提醒,除了一般民眾,免疫力較弱以及肺部功能較差的人,嚴重併發症的風險相對較高,更應該積極接種百日咳疫苗,建構多重保護力。
資料:民視新聞網
近4000萬兒童沒打疫苗!WHO、美國CDC示警:麻疹將是全球「迫在眉睫的威脅」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於11月23日發表聯合報告示警,由於COVID-19疫情肆虐,導致麻疹疫苗接種覆蓋率下降,麻疹(Measles)疫情將是全球「迫在眉睫的威脅」。
麻疹可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是傳染性極高的病毒之一,初期症狀又容易與感冒混淆,前驅症狀包括發燒、鼻炎、結膜炎(畏光、流眼淚、眼睛發紅)、咳嗽等;在前驅症狀3到4天後會出現紅疹,較嚴重者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
在疫苗尚未普及以前,超過99%的人一生中都難逃麻疹侵襲,而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據美國CDC數據顯示,完整接種2劑MMR疫苗的保護力可達97%,不過疫苗覆蓋率需達95%以上才能防止疫情爆發。
據WHO和美國CDC的聯合報告中指出,2021年全球僅81%兒童接種了第1劑疫苗、71%完整接種2劑疫苗,也就是說有近4000萬兒童錯過麻疹疫苗,包含約2470萬名兒童沒打第1劑疫苗和1470萬名沒打第2劑。
研究人員進一步說明,2021年全球有約900萬例麻疹通報病例和12萬8千例死亡病例,至少22個國家爆發大規模疫情,隨著新冠疫情肆虐多年,連帶影響麻疹疫苗接種率,意味著2022年全球都將面臨迫在眉睫的威脅。
據美國CDC統計,2019美國爆發27年以來最嚴重麻疹疫情,當年度共有1274例通報病例,大部分個案皆是未接種疫苗,到了2020年病例數創10年來新低,下降至13例,2021年共有49例,而今年截至11月17日統計,有55例病例。
世衛的麻疹疫情負責人Patrick O 'Connor表示,雖然今年麻疹病例與前幾年相比尚未大幅增加,但「我們現在正處於十字路口」,若要防止疫情大爆發,未來的12至24個月將是關鍵期。
近4000萬兒童沒打疫苗!WHO與美國CDC示警:麻疹將是全球「迫在眉睫的威脅」
資料:
https://times.hinet.net/news/24271626
俄州哥倫布爆麻疹疫情 官員敦促民 接種疫苗
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公共衛生局局長羅伯茨說,哥市的麻疹病例,超過一半涉及1至2歲的幼童,但許多家長對於讓自己孩子接種疫苗充耳不聞,使得控制疫情變得更困難。 電視截圖
俄亥俄州的官員們正在加大力度,以控制在該州大哥倫布地區的麻疹疫情,該地區現在成為全美麻疹病例最集中的地區。
根據《華爾街日報》和《哥倫布郵訊報》網站的報道,根據哥倫布市公共衛生局提供的數據,官員們在哥倫布及周邊地區發現了46例麻疹病例,比兩周前的24例增加了不少。感染麻疹的都是未接種疫苗的兒童,包括19名已送醫治療的兒童。截至11月24日,全美麻疹病例共有55例,這是聯邦疾控中心所能提供的最新數字,病例數依然遠低於過去10年的水平。
哥倫布市麻疹病例有超過一半涉及1至2歲的幼童,染病的年齡從不足1歲到15歲不等。哥倫布市公共衛生局局長羅伯茨(Mysheika Roberts)說,她最擔心的是家長對於讓自己孩子接種疫苗充耳不聞,這可能使得控制疫情變得更加困難,如在富蘭克林縣(Franklin County),2歲幼童接種疫苗比例大約為75%,而在3年前,接種比例則為80%。
羅伯茨警告說,哥倫布地區麻疹疫情嚴重,其他地區控制疫情所需時間從3至10個月不等,她擔心哥倫布因願意接種疫苗的人不多使得控制疫情所需時間將會更長。在11月30日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羅伯茨敦促所有未接種過疫苗的人都去接種疫苗,她說,「不管你多大年齡,如果你是未接種的成年人,去接種MMR疫苗,如果你是小孩而且有資格接種,去接種MMR疫苗。」
在6月份之前,哥倫布市20多年來一直未發現麻疹病例,當地衛生官員正在跟CDC的流行病學家合作以追蹤病例,他們相信其中4名小孩是在今夏前往國外旅行時染上這種病並將它帶回哥倫布的。
据羅伯茨介紹,與國外旅行無關的首例麻疹病例是在11月7日被發現的,可能是原先染病的這4名小孩中的其中1名將麻疹傳給了一名官員們尚未確認身分的中間人。
美國早在2000年宣布已消滅了麻疹,不過,根據聯邦疾控中心所提供的資料,每年,這種疾病被在其他國家染上這種病且未接種疫苗的美國人和外國游客帶入美國境內。
資料:
星島
骨質疏鬆|50歲以上患病率高如何預防?做齊5步驟加強骨骼保健
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並由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OF)在全球響應,呼籲民眾正視骨鬆問題,採取行動守護骨骼健康。
人體的骨質含量約在30歲時到達高峰,隨著年齡增長骨量逐漸減少,骨質疏鬆(Osteoporosis)就英文字面含意即為「多孔的骨骼」,也就是因為骨質密度下降,而使骨骼變薄、易脆的疾病。
骨質疏鬆來得悄然無聲,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多半是因為骨折、骨裂才發現,一旦長者跌倒而造成髖關節骨折,便有很大的風險喪失自理能力必須臥床,甚至提升死亡率1-2成。
根據IOF資料顯示,50歲以上人口中,男性有5分之1罹患骨質疏鬆,女性更是每3位就有1位。不只老化易造成骨質疏鬆,停經後的荷爾蒙變化、不良生活作息也是骨質疏鬆的成因。
為防止骨質疏鬆與骨折,今年IOF訂定主題「Step up for bone health」,呼籲男女老少都該為自己「挺」身而出, 以5驟加強骨骼保健:
1. 攝取有益骨骼健康的食物
鈣質是骨骼的重要成分,成人每日應攝取1000毫克的鈣存骨本,牛奶、芝士、傳統豆腐、深綠蔬菜、黑芝麻等都是很好的來源;優質蛋白也是構成骨骼的關鍵,建議攝取每公斤體重1-1.2克的蛋白質;而維他命D可促進鈣質吸收,除了從蛋、三文魚、菇類攝取,每天日曬10-20分鐘有助於身體合成維他命D。
2. 運動強壯骨骼與肌肉
每週運動3-4次,每次至少30-40分鐘。其中「負重運動」可增強骨密度、肌肉力量,像是爬樓梯、慢跑、跳繩、揮球拍等;而「阻力訓練」可運用自身體重、啞鈴、彈力帶等方式,給予身體阻力以鍛鍊肌肉;若再搭配平衡練習,如單腳站立、太極,可以加強動作的控制,進一部預防跌倒。
3. 維持健康體重
過輕、過重、肥胖者有較高的骨質疏鬆比率。過度減肥不僅造成營養不良,也會減少女性荷爾蒙分泌,加速骨骼流失;過重及肥胖則加重骨關節的負擔,若反應不及易跌倒骨折。應維持正常體重範圍,保持健康體位於18.5≦BMI<24。
4. 戒煙、避免飲酒過量
實驗證實吸煙會導致成骨細胞活力下降,造成骨鈣素流失,降低5-10%的骨密度;酒精也會抑制成骨細胞,影響鈣、鎂的吸收,使骨質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應戒煙並控制飲酒量,男性每日不超過20g酒精,女性不超過10g酒精為宜。
5. 注意危險因子
若父母曾發生骨折、服用類固醇藥物、患有糖尿病者,則有較高機率發生骨質疏鬆,尤其是停經後、接受卵巢切除,或45歲前進入更年期的婦女,因缺乏雌激素而使骨質流失加劇。骨質疏鬆是沉默的疾病,若有身高變矮、彎腰駝背、下背疼痛等症狀應多加留意,及早檢查預防。
資料:
骨質疏鬆|50歲以上患病率高如何預防?做齊5步驟加強骨骼保健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3056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骨鬆無聲的疾病! 醫:脊椎、髖部最易骨折
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2大的流行病,幾乎每3秒就會發生一起因骨質疏鬆症所導致的骨折,醫師表示,骨質流失沒有不適症狀,常見大多數人都是在骨折之後,才發現自己早已罹患骨質疏鬆症,因此骨質疏鬆症也常被稱為無聲的疾病。而常見的骨折發在在脊椎體或髖部,一旦發生髖部骨折死亡率更高達20至24%。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指出,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會在20至30歲達到最高峰,之後便開始逐漸減少。若骨量流失過多,就會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疏鬆的現象,造成「骨質疏鬆」。
每3秒就會發生因骨鬆所導致的骨折
錢政平表示,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2大的流行病,幾乎每3秒就會發生一起因骨質疏鬆症所導致的骨折,常見的骨折發在在脊椎體或髖部,一旦發生髖部骨折死亡率更高達20至24%。
錢政平說,在台灣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因骨質疏鬆症導致髖骨骨折的發生率高居亞洲第一,且每年有4成5的骨鬆患者會於當年度發生骨鬆骨折。骨質疏鬆帶來的負面影響除了引起併發症(如背部疼痛、骨折、脊椎壓迫性骨折、駝背、身高變矮等),還對個人、家庭、生活品質與醫療花費有巨大影響。
骨鬆不分男女 更年後女性需更加留意
錢政平指出,骨質疏鬆不分男女都會面臨到這樣的問題。以骨質流失速度來看,30歲後男性以每年0.3%速度流失,女性以每年0.5%速度流失,停經(缺乏雌激素)後流失的速度會更快。而根據衛福部統計,60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0%是女性,預防骨質疏鬆更是每一位更年期以及停經後婦女不可不注意的健康課題。
錢政平強調,骨質流失雖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過程,但以目前的醫學進展來說,骨質疏鬆只能預防,並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尤其一但發生骨折,很難復原,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趁早掌握骨質狀態,及早保骨本。骨質流失無法從外觀上去做判別,只能仰賴影像檢查才能得知。
資料:自由健康網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129418
研究:脂肪肝全球爆發、增年長女士肝病死亡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兩項研究,分別統合全球和本港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數據,發現全球各大洲的脂肪肝患者均大幅增加,而香港的數據則顯示70歲以上脂肪肝患者的肝病死亡率顯著上升,尤以女性更為明顯。
各大洲脂肪肝患者與日俱增
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醫療統計學者葉卓風教授聯同美國、意大利、澳洲、阿根廷等地的學者統合全球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數據,顯示儘管全球各大洲的種族和人口結構、社會經濟發展有差異,但近二十餘年,脂肪肝的患病率均大幅增加。
據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1988-1994年的脂肪肝患病率為19%,到2017-2018年,則估計為57%,即使採用較寬鬆的計算法,也有38%。那非洲呢?從 1990 年到 2017 年,估計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的年增長率為 0.58%,穩步上揚。
而東亞地區也不能倖免,愈來愈多人患上脂肪肝。比如日本近三十年,估計脂肪肝患病率由22.2%上升至29.6%。香港的數字也差不多,曾在2008-2010年的一項篩查研究,推算有27.3%,即本港約四分一成年人患有脂肪肝。
資訊: 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
糖尿三高增脂肪肝及肝纖維化風險
由於生活壓力大,加上港人缺乏運動及飲食不均衡,患脂肪肝的風險增加,嚴重更會引發肝炎和肝纖維化,甚至演變成肝癌。要預防患上肝臟疾病,定期檢查十分重要。
根據2012年的研究發現,本港的脂肪肝患者約佔成年人口的27%,而七成以上糖尿病患者都有脂肪肝問題。而在2019年,本港共有277宗死於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登記死亡個案,其中男性的登記死亡人數較女性高。
忽視脂肪肝隨時致癌
常見的肝臟疾病有脂肪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其中脂肪肝的成因可分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前者主要由酗酒引致,後者則與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糖尿病及三高等問題有關。當過量脂肪長期積聚在肝臟,會對肝臟造成負擔,影響肝功能之餘,更會引發炎症,若發炎情況持續,肝臟有機會形成肝纖維化。當肝臟逐漸纖維化,便會慢慢變硬,若在初期未能及時發現及根治而進入晚期或肝硬化階段,肝臟硬度便難以逆轉,令肝功能受損,嚴重更可能變成肝癌。
肝纖維化掃描減低風險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肝硬化患者初期的徵狀,包括食慾不振、噁心、體重下降、感覺疲倦及虛弱。這些病徵不易察覺,定期檢查可監察肝臟的健康情況。傳統的肝穿刺技術,需抽取活組織樣本進行診斷,過程具有創傷性,有一定風險。
隨住科技進步,現今已可利用無創技術肝纖維化掃描進行檢驗,檢測出肝臟軟硬度、脂肪含量及纖維化的程度。整個過程完全無創無痛,
【肺炎球菌】孔繁毅:近年血清3型成港主流 新15價疫苗 有效對付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關日華憂慮,待流感高峰期過後,肺炎鏈球菌感染將增加。政府抗疫專家孔繁毅稱,本港近年肺炎鏈球菌感染以血清3型為主,衛生署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下稱科委會)將商討引入近年新研發的15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可更有效對付血清3型,冀可加快審批和引入。
關日華憂老幼現繼發性感染
按衛生防護中心數據,今年截至3月31日本港共錄得14宗肺炎鏈球菌感染,其中5宗涉未滿18歲兒童及青少年,血清3型佔兩宗(見表)。本港4個醫學會昨公布一項港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調查結果(見另稿),孔繁毅在記者會上提到,血清3型為本港最常見肺炎鏈球菌感染,在新冠疫情前佔兒童個案逾六成,感染後可引致肺水腫、腦膜炎及嚴重肺炎等。
出席同一記者會的關日華表示,解除口罩令後暫未見肺炎鏈球菌感染增加,但「一老一幼」感染上呼吸道病毒後,氣管黏膜或受破壞,令細菌有機可乘造成「繼發性感染」,憂慮流感高峰期後會出現更多肺炎鏈球菌感染。
孔繁毅稱13價對血清3型效果欠佳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2022年批准使用15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准用於6個月大或以上者,2021年則批准另一款20價疫苗用於成人。身兼科委會成員的孔繁毅稱,13價和23價疫苗針對血清3型效果欠佳,15價疫苗則能產生更好免疫反應,對其他血清型亦與現有疫苗效果相若,效力可維持逾10年。
資料:
http://www.mingpaocanada.com/van/htm/News/20230425/HK-gma1_r.htm
男子旅遊回家疑水土不服 肚瀉現黃疸揭患肝炎
出外旅遊腹瀉肚痛未必是水土不服,台灣一名男病人自旅遊回台後一直腹瀉,最初以為亦只是水土不服,但由於症狀持續遂求醫,最後竟證實自己患上甲型肝炎,有機會導致急性肝衰竭的風險。有台灣醫生指水土不服(Traveler's Diarrhea)與甲型肝炎初期的症狀相似,患者容易忽視。
水土不服、甲型肝炎大不同
台灣胃腸肝膽科醫生張振榕於當地健康節目《健康2.0》解上述病例,指該名男病人自印度返台後即開始上吐下瀉,最初他以為水肚不服,故不作理會,豈料後來開始出現黃疸,茶色尿等症狀,此時發現事態嚴重求醫,患上甲型肝炎。張振榕醫生指,水土不服與甲型肝炎初期的症狀雖然相似,但臨床上亦有分別:
1. 水土不服(Traveler's Diarrhea)
定義:一天內腹瀉3次或以上。
徵狀:不成型糞便,腹絞痛,噁心,嘔吐等。
成因:大多數是由細菌誘發,例如大腸桿菌,志賀菌、沙門桿菌;少數會因為寄生蟲;極少數是因為病毒。
出現周期:在旅行第一周出現。
2. 甲型肝炎
定義:初期症狀與水土不服相似,難以分辨。
徵狀:腹痛、腹瀉、噁心、頭痛,黃疸、茶色尿。
成因:甲型肝炎病毒。
出現周期:感染後一個月出現症狀,潛伏期平均28-30天。
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甲型肝炎雖然不會造成慢性肝病,也很少致命,但亦有機會出現使人衰弱的症狀和可引致高死亡率的暴發性肝炎(急性肝衰竭)。
甲型肝炎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即透過接觸或進食受感染者糞便污染的物件、食物或水而傳播。另外,與感染者有緊密接觸或性接觸(不限於肛口接觸)亦可傳播甲型肝炎病毒。男男性接觸者之間亦曾經爆發甲型肝炎傳染。水源受污水污染或沒經足夠處理也可傳播甲型肝炎,但並不常見。
預防水土不服飲食貼士
至於如何預防水土不服?台灣中山醫院家醫科醫生陳欣湄於節目中表示,旅遊到埗後首兩天因身體腸道菌還沒適應新環境,因此盡量不要讓敏感的腸道一下子接觸大量生冷食物菌種,例如刺身、未經煮熟的蔬果等。她補充,雖然初到埗需忌吃生冷食物,但可以飲用當地出產的酸奶和乳酪,讓腸道接觸當地的好菌,幫助腸道適應新菌種,讓旅程後半部可放心品嚐當地美食。
資料: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32694/%E4%B8%8A%E5%90%90%E4%B8%8B%E7%80%89%EF%BD%9C%E7%94%B7%E5%AD%90%E6%97%85%E9%81%8A%E5%9B%9E%E5%AE%B6%E7%96%91%E6%B0%B4%E5%9C%9F%E4%B8%8D%E6%9C%8D%E3%80%80%E8%82%9A%E7%80%89%E7%8F%BE%E9%BB%83%E7%96%B8%E6%8F%AD%E6%82%A3%E8%82%9D%E7%82%8E%E3%80%80%E6%8B%86%E8%A7%A3%E7%94%B2%E8%82%9D%E3%80%81%E6%B0%B4%E5%9C%9F%E4%B8%8D%E6%9C%8D%E5%88%86%E5%88%A5%EF%BD%9C%E9%99%843%E5%A4%A7%E6%B1%82%E9%86%AB%E8%AD%A6%E8%99%9F
馬桶沖出病毒高達1米半 多做這一動作防傳染
很多人在公廁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沾染病毒、細菌。究竟馬桶沖水時可以將病菌噴多遠?這些病菌會在空氣中、物品上存活多久?又容易讓人感染哪些疾病?
研究發現,如果沖馬桶時沒有蓋上蓋子,沖水時可能會將馬桶裡的病菌噴到空中,還可能散落在毛巾、牙刷、漱口杯上。
根據2022年科羅拉多大學團隊發表的一項研究,按下馬桶沖水鈕2.5秒之後,裡面一些微小的以微米來計的水霧,也就是氣溶膠,開始往上擴散,到7.5秒的時候,高度可以達到離地面約1.5米(公尺)。這些氣溶膠會漂浮在空中大約20分鐘,隨著氣流水平移動,最後就附著在物體的表面。
在戶外,這種氣溶膠可能飄1米就蒸發了,細菌或病毒也就失去了傳染疾病的能力。但是在廁所潮溼的環境裡,落下後附著在潮溼的物體表面,可以存活較久。常見的消化道致病菌,如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可以存活四小時,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以存活幾天甚至幾個星期。所以當我們如廁完畢後,應該多加一個動作,也就是先合上蓋子再沖馬桶是比較衛生的做法。
小孩用公廁 更易感染2類病毒
過去有許多惡名昭彰的疾病包括傷寒、霍亂、小兒麻痺、甲型肝炎、志賀氏菌的痢疾,還有許多寄生蟲的疾病是公共衛生條件不好的地方容易傳染的。
但是在現代化城市仍然會有糞口傳染的疾病,所謂的糞口傳播,是指患者的糞便污染了食物、水等,然後進入人體消化道感染人。
常見的糞口傳染病毒主要是腸病毒、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甲型肝炎,新冠病毒在理論上也是可以經由糞口傳染的。不過,因為社會整體的公共衛生條件好,沒有遇到足夠猛烈的微生物,或是數量不夠多,所以人們一般沒有生病。
但是如果遇到諾如病毒或像腸病毒這兩類病毒,只要幾十個病毒顆粒入侵就會感染,小孩子比較不能確實執行洗手等衛生習慣的話,每年仍有很多人感染。
資料: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6/1/n14008336.htm
香港醫學會呼籲接種6種疫苗預防重症
香港醫學會由去年起推出「成人免疫接種」公眾教育計劃,呼籲市民因應年齡及身體狀況,接種新冠肺炎、流感、肺炎球菌、帶狀疱疹、HPV及百日咳6種疫苗。醫學會指出,市民往往小看疾病的嚴重性,但嚴重時足以致命,而接種疫苗是預防感染及患上重症的最有效方法。該會會長鄭志文亦指,現時不少市民抱有「疫苗猶豫」的情況,對接種疫苗持懷疑及擔心。
指技術成熟 安全效用被肯定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肺炎是香港的第二大殺手,由HPV病毒引致的子宮頸癌在女性致命癌症中排第8位;而去年的新冠疫情更造成1.3萬多人死亡。他表示,醫學會建議的6種疫苗技術十分成熟,在安全性和效用上均受肯定。
心臟科專科醫生蘇睿智表示,接種疫苗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生蛇」及呼吸道感染等均會增加中風及心臟病風險。即使生蛇康復後,未必有永久免疫力,一世人有可能「生幾次蛇」,因此即使生蛇康復後仍建議接種。
醫學會副會長楊協和則提醒年輕男士也需要打HPV疫苗,因根據美國的統計數字,男士感染高危HPV病毒的比例為25.7%,女性為20.7%。他認為男女均應接種HPV疫苗,以預防子宮頸癌、肛門癌、陰莖癌、口咽癌等多項男女癌症。
資料: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8%A6%81%E8%81%9E%E6%B8%AF%E8%81%9E/odn-20230603-0603_00176_043/%E9%86%AB%E5%AD%B8%E6%9C%83%E7%B1%B2%E6%8E%A5%E7%A8%AE6%E7%A8%AE%E7%96%AB%E8%8B%97%E9%98%B2%E9%87%8D%E7%97%87
全球民調:香港呼吸道傳染病調查 發現民眾認知度高但憂慮情緒低
香港民意研究所公佈了民眾的呼吸道傳染病認知調查,結果發現,雖然大多數港人都對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百日咳等呼吸道傳染病認知明確,但真正對這些疾病懷有憂慮情緒的香港市民卻偏少,顯示自從疫情趨緩後,香港民眾對傳染病的擔憂也跟著下降了許多,但認知度未減。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於2020年爆發後,全球各國便因此陷入了惶惑憂急的情緒當中,然隨著防疫政策落實,疫苗普及率並不斷上升後,大多數港人對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百日咳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染疫擔憂度」便也下降了許多,甚至未來也還有持續回落的趨勢,值得關注。
調查顯示,當前在港,共有45%的市民都表示,自己現在已經不擔心感染新冠肺炎,並有47%的港人同步表明不擔憂自己或家人染上流感,加上另有55%的香港市民大膽表示他們絲毫不覺自己有感染肺炎鏈球菌的可能,顯示大多數港人都對這些呼吸道傳染病不再憂慮,原先的負面情緒已降。
此外,當被問及對各呼吸道傳染病的認知程度時,也有35%的港人感覺肺炎鏈球菌的感染機率是「一半半」,加上另有高達75%的市民清楚認知到2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易染肺炎鏈球菌的群體,顯示港人對部份呼吸道傳染病的認知度高,與憂急情緒不同。
本次香港民眾的呼吸道傳染病認知調查,是香港民意研究所於4月25日公佈、3月2日至8日執行的民意調查,針對香港18歲以上的成年民眾進行電話訪談,共完成3600份有效樣本,在95%的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1.6個百分點。
資料:
https://tw.news.yahoo.com/%E8%87%BA%E7%81%A3%E8%AA%BF%E6%9F%A5%E7%B6%B2-%E5%85%A8%E7%90%83%E6%B0%91%E8%AA%BF-%E9%A6%99%E6%B8%AF-%E6%B8%AF%E6%9B%9D%E5%91%BC%E5%90%B8%E9%81%93%E5%82%B3%E6%9F%93%E7%97%85%E8%AA%BF%E6%9F%A5-%E7%99%BC%E7%8F%BE%E6%B0%91%E7%9C%BE%E8%AA%8D%E7%9F%A5%E5%BA%A6%E9%AB%98%E4%BD%86%E6%86%82%E6%85%AE%E6%83%85%E7%B7%92%E4%BD%8E-095153447.html
2023年世界免疫周主題為「疫苗補種」 衞生署建議家長為子女復常接種疫苗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舉辦的世界免疫周於每年4月最後一周舉行,其目的是促進疫苗使用,讓所有年齡組別的人群都得到保護,以預防疫苗可預防疾病。
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導致各地常規免疫接種計劃嚴重受阻,數以百萬計的兒童因而錯失了基本疫苗接種以預防疾病。今年世界免疫周的主題為「疫苗補種」,呼籲全球重新合力加快行動,使常規免疫接種重回正軌,提升疫苗接種率,以確保更多人,特別是兒童,免因受感染而可能導致嚴重疾病和殘疾的侵害。
疫苗行之有效
免疫接種是公認最成功、最安全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衞生措施之一,每年保護全球數以百萬計的人免受麻疹、乙型肝炎以致某些癌症等致命疾病所帶來的威脅。香港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一直行之有效,自1980年全球消滅天花後,本港於2000年消滅小兒麻痺症,並分別於2016年及2021年成功消除麻疹及風疹(又稱德國麻疹)。
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的建議,初生嬰兒至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須接種不同種類的疫苗及加強劑,以預防結核病、小兒麻痺症、乙型肝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肺炎球菌感染、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 此外,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亦為合資格的小學女學生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以預防子宮頸癌。
接種疫苗 走出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衞生署母嬰健康院如常為嬰幼兒童提供免疫接種服務,至於小學的疫苗接種則由衞生署的學童免疫注射小組(小組)到校提供接種服務,於學校停課期間,學童獲安排到小組分區辦事處接種疫苗,因應需求增加,分區辦事處亦延長服務時間。同時,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會為中學生補種所需疫苗。由於延遲接種疫苗會減低對兒童預防相關傳染病的保護,家長應按時為子女安排免疫接種,以得到全面和適時的保護。
接種疫苗是走出疫情的重要關鍵之一。市民應按年齡接種相應劑量的新冠疫苗,以取得足夠保護,尤其當新冠病毒仍流行於社區時。家長和幼兒照顧者亦應考慮為合資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衞生署轄下指定的母嬰健康院及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均有為合資格兒童提供新冠疫苗接種服務。本港自2023年4月初進入流感高峰期,有較高風險患上流感及其併發症的人士,特別是長者、兒童及慢性病患者,應盡早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以保障個人健康。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其中一種預防季節性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有效方法,亦可減低因流感而入院留醫和死亡的數字。除個別有已知禁忌症的人士外,所有年滿六個月或以上的人士均應接種流感疫苗以保障個人健康。
為方便行政安排和提高接種率,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聯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建議,在知情同意下,新冠疫苗可於同一到訪期間與季節性流感疫苗或其他兒童免疫疫苗同時接種。
資料: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6780.html
英國麻疹病例增加 專家擔憂兒童間傳播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表示,近日麻診病例顯著增加,呼籲家長確保自己的孩子接種疫苗。
英國衛生安全局公布的數字顯示,今年1月至4月,麻疹確診病例為49例,而去年全年的病例只有54個。
麻疹很容易傳播,而且速度很快,主要徵狀是發燒和出疹子,但是也可能導致比較嚴重的併發症,比如腦膜炎,甚至可能因為腦膜炎而出現生命危險。英國通常為兒童接種麻疹、風疹和腮腺炎的聯合疫苗,也就是MMR。但近年英國兒童接種麻疹疫苗的人數顯著減少,而前幾年COVID-19疫情導致接種的情況進一步下滑。
當局表示,痲疹可以人傳人,人群中需要有95%的人接種疫苗,才能阻止廣泛傳播,但是目前英格蘭五歲兒童中只有85%接種了兩劑疫苗。相關專家表示:「今年病例增加的情況讓人非常擔憂。我們呼籲所有的家長和監護人確保他們的孩子已經接種了兩劑MMR疫苗。」
當局指,目前增加的病例主要集中在倫敦,但是其他地方也出現感染個案,其中有12個病例屬於海外感染,其餘屬於英國本土感染。因此,在夏季之前接種疫苗尤其重要,因為麻疹在其他國家可能更為普遍,海外旅行亦比較容易導致麻疹感染,節慶活動也容易引發痲疹病例爆發。
資料: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5/11/n13993689.htm
提防夏日蚊出沒!蚊怕水成分天然都可能有副作用?
近日天氣已經變得炎熱,大眾已急不及待換上短袖背心,但尤其在效外或公園等地方時,我們也須小心蚊叮。本港常見有約70種蚊,如常提到的白紋伊蚊、微小按蚊及三帶喙庫蚊等,當受這些雌性蚊子叮呅時,皮膚不但可以出現紅腫,身體更有可能感染登革熱、瘧疾或日本腦炎,所以防蚊實在刻不容緩。
戶外除了可以穿著長袖淺色衣物外,驅蚊以使用蚊怕水為主,當中含避蚊胺(DEET)最為常見,因為驅蚊效果強,產品濃度越高一般維持時間亦較長。正常使用情況下對身體安全,但仍可引起皮膚刺激發紅等。而本港衛生防護中心亦不建議六個月大以下嬰兒使用,小孩使用的話亦應選用濃度較低的產品。另外,不含避蚊胺的蚊怕水、驅蚊貼及手帶等多以天然香油(如檸檬桉油、香茅油等),以其氣味驅蚊。成分雖然天然,但不代表沒有副作用,這些產品仍可以刺激皮膚,而且揮發性一般較避蚊胺高,所以維持效果時間也較短。
室內驅蚊的話,蚊網蚊帳等仍屬不錯的有效安全方法。傳統蚊香於燃燒時所產生的煙也可對氣管敏感、幼兒及年長人士產生不良反應。使用電蚊香雖然没有煙,但使用時仍應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化學物質積聚。
即使使用各種驅蚊方法,蚊也有可能找上門來。當被蚊咬後可以用凍毛巾敷,搽含薄荷產品或以肥皂清洗紓緩痕癢。嚴重的話醫生可能會處方口服抗組織胺藥及類固醇藥膏止痕。
資料:https://www.etnet.com.hk/www/tc/health/author/dermatology/LA84912?list=latest
台灣6旬男確診日本腦炎 累計2例 幼童應儘速接種疫苗
台灣高雄市繼上月初爆發首例日本腦炎病例後,本週再增1例,為美濃區60多歲男性,目前住院治療中。當地衛生局提醒,家中若有滿15個月之幼童,請家長務必儘速施打日本腦炎疫苗。
衛生局表示,該名60多歲男性個案於5月14日出現高燒、抽搐等症狀,經醫院採檢通報,6月2日確診,目前住院治療中。
經一番調查,個案居住地周圍有為數甚多的水稻田且2公里範圍內有2處豬舍,防疫團隊已啟動緊急防治工作並持續加強疫情監測,截至今(6)日未發生相關疑似個案。
由於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三斑家蚊)常孳生於水稻田及灌溉溝渠,提醒民眾,避免在黎明及黃昏於豬舍附近活動,避免被病媒蚊叮咬,以降低感染風險,若出現高燒、頭痛、意識不清之症狀,應儘速就醫。提醒家中若有滿15個月之幼童,請家長務必儘速施打日本腦炎疫苗。
資料: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911417
6歲大仔感染兩種病毒高燒入院 黎諾懿稱病徵似感冒籲家長勿輕視
黎諾懿6歲大仔黎峰睿(峰峰)近日患上人類偏肺病毒與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入院接受治療。諾懿與太太非常擔心,在社交平台提醒家長要注意小朋友的健康。前日諾懿在社交平台上載峰峰插了吊針後被紗布包住手仔照片,寫道:「最近峰峰不幸患上『人類偏肺病毒HMPV』,因病毒感染令峰峰持續高燒並令肺部發炎,希望各位家長要多加留意自己的孩童,如有咳嗽感冒發燒病徵,應盡快求醫,請教醫生意見。」
諾懿接受訪問時透露,兒子除患人類偏肺病毒,同時受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因峰峰同時中了兩種病毒,比較嚴重,要入院治療,「他有兩日高燒40度不退,要吊鹽水,幸好現在已退燒,不用再吊針,但含菌量仍高,未回落安全水平,仍要住院」。他稱這個病對小朋友與長者影響較大,故要小心處理。
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網頁資料,人類偏肺病毒是一種單鏈的核糖核酸病毒,可在任何年齡人士引致急性呼吸道感染。人類偏肺病毒一般影響兒童,成年人尤其是長者及抵抗力弱的人士亦會受感染。病毒在兒童患者中會引致不同嚴重性的病徵,如發燒、咳嗽、鼻塞、呼吸困難或氣促。有些兒童或會出現中耳炎、腹瀉、嘔吐、出疹及發燒抽筋。
資料:https://ol.mingpao.com/ldy/showbiz/news/20230608/1686162629256/6%E6%AD%B2%E5%A4%A7%E4%BB%94%E6%84%9F%E6%9F%93%E5%85%A9%E7%A8%AE%E7%97%85%E6%AF%92%E9%AB%98%E7%87%92%E5%85%A5%E9%99%A2-%E9%BB%8E%E8%AB%BE%E6%87%BF%E7%A8%B1%E7%97%85%E5%BE%B5%E4%BC%BC%E6%84%9F%E5%86%92-%E7%B1%B2%E5%AE%B6%E9%95%B7%E5%8B%BF%E8%BC%95%E8%A6%96
26歲女打邊爐喉嚨痛翌日10分鐘窒息亡
內地一名26歲女子打邊爐後喉嚨痛,翌日自行服藥後,情況急轉直下。她突然呼吸困難,求醫僅10分鐘就身亡。醫生揭死因是「急性會厭炎」,有1種飲食習慣容易引發。若出現7種症狀,快則可於數小時內奪命。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事發晚上,該名26歲葉姓女子在火鍋店打邊爐為朋友慶祝生日。事後她感到喉嚨有點疼痛,以為是火鍋太辣所致,沒多理會。翌日早上,她喉嚨痛得更嚴重,呼吸也有困難。她服用消炎藥後就上班,惟不久出現畏寒、呼吸不順等症狀,隨即往醫院求診。抵達醫院後,她大口喘氣,呼吸愈來愈困難,突然倒地不起,心臟驟停、停止呼吸。醫護人員立即搶救,惟10分鐘內宣告不治身亡。
事後醫生綜合種種症狀,經檢查後發現該女子會厭充血腫脹,堵塞聲門,判斷她是因「急性會厭炎」喪命。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醫生周國文指出,急性會厭炎可致會厭嚴重水腫,若不及時處理,可於短時間內令人窒息,有致命風險。
周醫生指,細菌及病搏感染是急性會厭炎常見成因,不過飲食習慣亦是誘發因素之一。不少人喜歡吃火鍋等高溫、辛辣的食物,再配上凍飲。但他指出,若不小心燙傷黏膜,可致會厭水腫;同時,一冷一熱的飲食會令血管迅速收縮和擴張,容易引發炎症和水腫。
急性會厭炎成因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資料,會厭軟骨位於聲帶氣管上方,若細菌、病毒感染,外傷、咽喉局部刺激、急性過敏,都可能會引起會厭發炎,一旦化膿腫脹導致上呼吸道阻塞,就有生命危險。
急性會厭炎初期可能喉嚨痛 快則數小時內窒息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資料,急性會厭炎初時可能只是輕微喉嚨痛,但進展非常快速,可能在數小時內引發急性上呼吸道阻塞而窒息。至於造成會厭急性發炎的細菌,以B型嗜血流感桿菌最為常見。一開始幾乎都出現咽喉吞嚥疼痛症狀,有的伴隨發燒,甚至出現聲音沙啞、呼吸喘鳴聲、無法平躺呼吸及胸悶、流口水,其病程進展迅速,快者幾小時內就會窒息死亡。
會厭炎風險因素 出現2情況要求醫
根據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資料,某些因素會增加患會厭炎的風險,包括:
1. 免疫功能低下
如果免疫系統因疾病或藥物而減弱,則更容易發生可能引起會厭炎的細菌感染。
2. 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種
不接種疫苗或不按時接種疫苗會使兒童容易感染 B 型流感嗜血桿菌(Hib),並增加會厭炎的風險。
資料:
https://www.stheadline.com/health-care/3236377/26%E6%AD%B2%E5%A5%B3%E6%89%93%E9%82%8A%E7%88%90%E5%96%89%E5%9A%A8%E7%97%9B%E7%BF%8C%E6%97%A510%E5%88%86%E9%90%98%E7%AA%92%E6%81%AF%E4%BA%A1-1%E9%A3%B2%E9%A3%9F%E7%BF%92%E6%85%A3%E9%AB%98%E5%8D%B1%E6%95%B8%E5%B0%8F%E6%99%82%E5%85%A7%E5%8F%AF%E8%87%B4%E5%91%BD
幼兒哭鬧發燒非小事 醫生:3成人帶致命腦膜炎雙球菌
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可帶來嚴重後遺症如智力遲緩、失聰甚至死亡,尤其常見於幼童及青年身上。在香港,大部分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均是由B型腦膜炎雙球菌引致,大家是時候來了解多一點。
腦膜炎雙球菌由接觸傳播
其實經由接觸傳播的腦膜炎雙球菌,可分為不同的血清型,常見有A、B、C、W、X和Y型,當中又以B型佔最多本地呈報個案。香港惠澤長者基金主席、疫苗學堂召集人麥肇敬醫生指出,腦膜炎雙球菌十分常見,因為大約有4%至35%的健康成年人,鼻咽都帶有這病菌,隨時可以成為幼兒及年青人染病的源頭。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數據,2019年本港共有14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即病菌入侵血液、腦部或脊髓,至於較輕微的感染則不屬於法定呈報疾病。
可引發敗血症 死亡率高達10%至15%
麥醫生表示感染病菌的人病情可於短時間內惡化,由清醒到失去知覺只是數小時的事,而且此病可引發敗血症,死亡率高達10%至15%。他分享個案:「曾有小朋友因發燒入院,醫護人員如常替他治療,當時他仍能夠玩耍,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很快會康復。之後小朋友想休息,怎料護士替他量度體溫時發現呼吸微弱、血含氧量下跌,要入深切治療部用呼吸機幫助呼吸,檢查並確診為腦膜炎雙球菌感染。隨後更發現細菌入血,小朋友最後死亡,即使康復亦有兩成人受永久殘障影響。」因此,市民要認識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及時察覺病患及即時求醫,而採取適當的預防更為重要。麥醫生續稱,目前治療腦膜炎雙球菌感染以抗生素為主,並視乎情況加入類固醇,曾經與病人接觸的醫護人員亦需要接受監察和預防治療。
幼兒染病症狀難察覺
感染B型腦膜炎雙球菌後可出現高燒、頭痛、頸部僵硬、嘔吐、怕光及嗜睡等症狀。兒科專科醫生馮卓文提醒家長,感染此症的幼兒徵狀不明顯,可能只是胃口不佳,食一、兩安士奶便不肯進食,有時其他病患如玫瑰疹也會令小朋友出現類似症狀,確實不易分辨。而他們亦無法表達身體不適,令人難以察覺。「嬰幼兒染病後可能會出現持續哭喊、暴躁、拒絕進食等看似扭計的症狀,一旦拖延處理,可能會帶來遺憾的結果。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若未有及時治理,可產生嚴重後遺症,包括記憶和學習障礙、腦部損害、癲癇、腎衰竭、休克甚至死亡。」馮醫生說。
接種疫苗可及早預防
要預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種疫苗,其中針對B型腦膜炎雙球菌的疫苗的保護率超過九成,適合超過兩個月大的嬰幼兒及其他年齡人士接種。另有結合疫苗可對付其他血清型腦膜炎雙球菌,至於常見副作用則與其他疫苗相若。B型腦膜炎雙球菌可經由飛沬及日常接觸傳播,例如同枱食飯都有機會將病菌傳染他人,馮卓文醫生指,很多健康成年人都帶有B型腦膜炎雙球菌,但一般也不會做病菌檢測,因為即使驗出帶菌,也難免會接觸家中小朋友,「唔通唔掂家中小朋友?」所以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接種疫苗。
資料:https://www.stheadline.com/child-health/3226219/%E8%A6%AA%E5%AD%90%E5%81%A5%E5%BA%B7%E5%B9%BC%E5%85%92%E5%93%AD%E9%AC%A7%E7%99%BC%E7%87%92%E9%9D%9E%E5%B0%8F%E4%BA%8B-%E9%86%AB%E7%94%9F%E6%8B%86%E8%A7%A33%E6%88%90%E4%BA%BA%E5%B8%B6%E8%87%B4%E5%91%BD%E8%85%A6%E8%86%9C%E7%82%8E%E9%9B%99%E7%90%83%E8%8F%8C
23歲澳女外遊染惡菌致腦膜炎亡 醫生建議接種疫苗防中招
23歲澳洲女大生Bella Fidler與友人到峇里島畢業旅行,豈料回國後一周突然開始發燒,最初以為只是患上流感,但情況竟急速惡化,詳細檢查後被診斷出感染「B型腦膜炎雙球菌」,由病發到去世不足一日。到底甚麼是腦膜炎?哪類人又是高危群組?
腦膜炎雙球菌可傳播?醫生:病徵不易察覺、嚴重或致死
腦膜炎雙球菌是一種因細菌感染導致的疾病,主要由其中6種最常見的血清群,包括A、B、C、W、X及Y型所引起,可透過打噴嚏、咳嗽的飛沫、密切的身體接觸如親吻,以及共享食物和飲品傳播,潛伏期約為3至4天。全球大概有十分之一人口是長期帶菌者,當中以嬰幼兒、青少年和較年輕的成年人比例最高。
兒科專科醫生鄧秀碩指出,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初期,患者或會出現發燒、頭痛、嘔吐、頸部僵硬、肌肉酸痛等,與一般感冒的病徵相似,所以不易被察覺;及後可能會出現紅色或紫色的皮疹。一旦細菌入血則會隨著血液破壞身體器官,甚至「壞腦」,身體狀況有機會於24小時內急轉直下並引致神智不清,若不及時醫治,有機會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
據統計,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當中,每10個就有一個死於此疾病;而每5個患者就有一個可能有永久殘疾,包括:腦部損害、失聰、肝臟或腎臟衰竭,以及截肢。
本港病例逾半屬B型 嬰幼兒染病風險最高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2019年香港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發病數字創十年新高,達14宗,當中有一半個案都屬於B型。而有研究報告更指出,2016年上海的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佔比更錄得63.2%,數字近年更持續上升。
而任何人都有機會腦膜炎雙球菌,但嬰兒、5歲以下的幼童為高危族群;因為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而且失去母親抗體,加上腦部血管保護層未完全發育,所以發病率為最高。另外,青少年、60歲以上的長者、患有慢性病或免疫系統疾病人士也較高風險。
腦膜炎雙球菌在英美澳及中東等地區的發病率遠高於香港,所以打算到外遊、海外升學或移民的人士,絕對不能忽視潛在風險,應事先做好準備,保障個人健康。
疫苗提供安全保護 有效預防腦膜炎雙球菌
鄧醫生表示,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保持良好衛生及接種疫苗是最有效預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方法。平日勤洗手,不適時需要帶上口罩,更要保持家居環境清潔。
而目前市場上提供的疫苗分為兩種,包括:ACWY型4價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和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家長們要留意的是,現時並沒有單一疫苗可預防所有類型的腦膜炎雙球菌;而視乎疫苗品牌,注射的時間及劑數均有不同,最早可在出生6週後接種;須合共接種2-4針,才能全面發揮疫苗保護作用。
部分國家如英國、澳洲、新西蘭、美國及台灣都強烈推薦嬰兒、青少年、遊客和高危人士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並且為特定群組提供資助。
本港診所早已有腦膜炎雙球菌型疫苗供應,數據顯示保護率可達95%至100%,惟沒有加入於政府兒童疫苗資助計劃內,因此家長需要自費為嬰幼兒接種。注射疫苗後,或會出現輕微不適反應,如:針口疼痛、疲倦等,症狀很快消退。
雖然本港每年感染腦膜炎雙球菌的個案並不多,但數據顯示仍有上升的趨勢。一旦中招後果可大可小,建議家中有幼童或同住親友需經常往返世界各地,不妨考慮接種腦膜炎雙球菌型疫苗保障健康。
資料:https://www.hk01.com/%E5%81%A5%E5%BA%B7Easy/899730/%E8%85%A6%E8%86%9C%E7%82%8E-23%E6%AD%B2%E6%BE%B3%E5%A5%B3%E5%A4%96%E9%81%8A%E6%9F%93%E6%83%A1%E8%8F%8C%E8%87%B4%E8%85%A6%E8%86%9C%E7%82%8E%E4%BA%A1-%E9%86%AB%E7%94%9F%E5%BB%BA%E8%AD%B0%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9%98%B2%E4%B8%AD%E6%8B%9B
病毒性腸胃炎有群聚感染力 小心一人中標全家遭殃
一名8歲男童從學校下課回來後上吐下瀉,因而帶來醫院就診。媽媽說班上最近也好多同學有嘔吐腹瀉的症狀,經檢查發現是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炎,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許多。
腸胃炎是兒童常見的疾病之一,尤其最近氣候變得溫暖潮溼,食物容易腐壞,小朋友一不小心吃到不新鮮的食物,常常就會有嘔吐,腹瀉等腸胃炎的症狀出現。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溼科醫師郭秉洋表示,大部分的腸胃炎通常是因為吃到不潔的食物或水造成的。其中以病毒性腸胃炎占大多數。常見的病毒有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和腺病毒,會造成發燒,腹瀉,腹痛嘔吐等症狀,有時大便會有酸臭味。病毒性腸胃炎也常有群聚感染,常常一個人得到,結果全家人都有腸胃不適的症狀出現。
郭秉洋提醒,腸胃炎也可以是細菌引起的。常見的細菌像是沙門氏菌、曲狀桿菌、桿菌性痢疾、大腸桿菌等等。而細菌性腸胃炎的症狀通常比較嚴重,常有高燒數天、腹瀉、腹痛嘔吐、倦怠,大便常有血絲與黏液。另外,如果有飲用山泉水或常吃生食,也要小心寄生蟲感染造成的腸胃炎。
一般來說,腸胃炎治療並沒有特效藥,主要以補充流失的水分與電解質為主,搭配一些症狀治療的藥物。郭秉洋建議飲食上可採取少量多餐,選擇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如稀飯,白吐司,避免食用太油或太甜的食物,而乳製品像是牛奶豆漿等等,在腸胃炎期間也應減少食用。如果沒有胃口,也可以用醫療用口服電解質補充液來做補充。
雖然大多的腸胃炎屬於輕症,會慢慢復原,仍有部分的患者會表現出比較嚴重的徵候,需要住院治療。郭秉洋表示,如果小朋友持續高燒、活力食慾不佳、有脫水的徵象如皮膚乾燥、眼淚減少、尿量減少、囟門凹陷等等,
或是有嚴重的腹脹腹痛嘔吐等情形,建議盡速就醫治療。
如何預防腸胃炎?郭秉洋表示,平常宜注意食物飲水的衛生,避免生食,不飲用山泉水或地下水等未經充分過濾消毒的水源。食物應保持新鮮,盡量避免使用隔夜飯菜。接觸腸胃炎病患需注意個人衛生,常常洗手消毒。另外,
嬰兒可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預防輪狀病毒腸胃炎。
資料: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510001601-260418?chdtv
兩病毒傳染力強 兒科醫示警:得了很不舒服
自從口罩解封後,家中的孩童是否常常生病呢?台灣兒科醫生「柚子醫師」陳木榮提醒家長們,要特別注意2種高傳染力的病毒,分別是「水痘病毒」與「輪狀病毒」,其中輪狀病毒「只要10隻」就能感染孩童,不得不謹慎防範。
陳木榮在臉書專頁分享,近日有許多家長擔憂,口罩解封後孩子返校上課,容易被同學傳染各種病毒,回家又將病毒傳染給年幼弟妹,導致孩子輪流生病,提醒家長們,水痘病毒與輪狀病毒具高度傳染力,最好讓孩子們施打疫苗提升保護力,「針對這些會造成嚴重症狀的病毒,盡量讓孩子打疫苗來預防。」
陳木榮指出,水痘病毒除了透過校園群聚傳染外,也可能因家中長輩得到帶狀疱疹(生蛇)遭到感染,即使大部分孩童已經接種過第1劑公費水痘疫苗,但還是可能出現突破性感染,「研究顯示接種1劑水痘疫苗的保護力僅有81%,接種2劑水痘疫苗則可達到約92%的保護力」,因此衛福部建議4至6歲入小學前孩童,可以接種第2劑水痘疫苗。
此外,陳木榮透露,5歲以下幼兒感染腸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輪狀病毒」,同樣具有高度傳染力,「只要10隻病毒就能感染你我的孩子,更誇張的是,受感染兒童每公克的糞便可排出1000億隻病毒」,更可怕的是,目前尚未研發出有效對抗輪狀病毒的藥物,只能補充水分讓孩子自行康復,「孩子得了輪狀病毒,身體真的很不舒服!」建議家長們及早帶孩子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降低感染病毒的發生率。
資料:https://news.ebc.net.tw/news/living/368687
流感可致心肌炎或突然死亡 醫生:35歲後猝死3大主因:隱性心臟病、心室顫動、腦出血
東涌一間小學任職的38歲女教學助理,前日(5日)傍晚伏於其辦公桌上,沒有反應,懷疑暈倒,送院後不治。據悉她上周曾因肌肉疼痛求醫,醫生診斷她因流感引致肌肉發炎。有急症科專科醫生指出,流感可以導致心肌炎,或會導致突然死亡,但機率低於萬分之一。
有急症科醫生表示,醫學界通常以35歲為界,35歲前猝死可能源於患者的先天疾病,但35歲後猝死的三大主因多與心腦疾病有關。
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一名38歲姓詹女教學助理在教員室伏於其辦公桌上,沒有反應,懷疑暈倒,其他同事報警。救護員到場將她送往北大嶼山醫院,經搶救後證實不治。警方將案列作送院時死亡,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
據了解,該名教學助理上周一(5月29日)因肌肉疼痛,前往北大嶼山醫院求醫,醫生當時診斷她為流感引致肌肉發炎,並處方藥物。事發當日早上她如常出門上班,沒有異樣,至傍晚近5時仍與同事聊天。
該校校長麥敏潮表示,死者在該校任職一年多,主要處理文書行政工作,例如收集試卷等,過往不常請病假。麥表示事出突然,「同事真係難過,大家共事一段時間」,並引述辦學團體表示會與死者母親保持聯絡,如有需要會向對方提供協助及支援。
急症科專科醫生馮顯達表示,流感可以引致心肌炎,影響心臟輸出血液功能,或導致心跳不規律,最終心臟衰竭致死,但他形容情况罕見。一般來說,輕微心肌炎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氣喘、胸口不適等症狀,但若出現急性兼嚴重的心律不正,患者可能在短短幾秒已經削弱心臟泵血功能,若數分鐘內沒有血液到達腦部,已經可以引致死亡。
另一名急症科專科醫生則表示,猝死有很多原因,真正死因要留待法醫驗屍後才能確定。但流感或過濾性病毒的確有可能引致心肌炎,誘發突發心律不正或心臟衰竭,導致死亡,但機率低於萬分之一。
普通體檢難發現
需有症狀進行特定檢查
急症科專科醫生彭繼茂表示,醫學界通常以35歲為界,35歲前猝死可能源於患者的先天疾病,但35歲後猝死的三大主因分別為隱性心臟病、心室顫動及腦出血,例如患者心血管收窄,剛巧有血塊經過堵塞血管,導致沒有血液流到心臟;心跳紊亂,出現異常的心臟脈搏,令心室顫動,最終導致死亡;或腦部爆血管,造成腦出血。
彭續稱,即使患者定時檢查身體,通常亦難以發現以上問題,因為檢驗上述疾病需要做特定檢查,例如心血管閉塞檢查要透過心臟造影、心導管檢查發現;心室顫動要靠入侵性心臟檢查;腦出血要靠腦及腦血管造影檢查。以上檢查通常在病人出現相關症狀,例如心臟驟停、經常頭痛,並向醫生求助,醫生診斷認為有可能出現相關疾病,才會再安排檢查。
資料:https://health.mingpao.com/%E6%B5%81%E6%84%9F%E5%8F%AF%E8%87%B4%E5%BF%83%E8%82%8C%E7%82%8E%E6%88%96%E7%AA%81%E7%84%B6%E6%AD%BB%E4%BA%A1-35%E6%AD%B2%E5%BE%8C%E7%8C%9D%E6%AD%BB3%E5%A4%A7%E4%B8%BB%E5%9B%A0/
日本今年已爆7麻疹病例 創下近三年新高
新一波疫情還未完全消減,日本關東地區,現在又頻頻傳出有民眾染上麻疹,目前全國已有7名病例,創下近3年新高。
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多屋馨子說,「1位痲疹患者平均能傳染12至18人,病毒傳染力非常強。」由於麻疹病毒的傳染力相當強,有人只是和患者乘坐同一班新幹線,或是購物時和確診的店員接觸,就不幸染疫。
染病症狀為發燒、咳嗽和起紅疹,嚴重甚至會引發肺炎和腦炎。先前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海外旅客減少,日本2021年和2022年的麻疹染疫人數,都只有6個人,今年(2023年)為止的病例,卻已經增加到7人,其中5人都集中在關東地區。
日本專家就呼籲高風險族群,以及準備前往麻疹流行地區的民眾,要盡快接種疫苗。
資料: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3524I17M1
新冠疫後隱憂 全球6700萬童漏打常規疫苗
綜合法新與路透社報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一份最新報告指出,「過去10多年來,在兒童常規疫苗接種方面得來不易的成果已遭到破壞」,重回正軌「將是一大挑戰」。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這群疫苗接種受到「嚴重中斷」的6700萬名兒童當中,有4800萬人是所有常規疫苗都沒打,憂心可能會爆發小兒麻痺症及麻疹疫情。
據統計,112個國家或地區的兒童常規疫苗覆蓋率下降,全球接種疫苗的兒童比例下滑5個百分點至81%,創下2008年以來最低覆蓋率,非洲及南亞受到的打擊特別嚴重。報告指出:「令人擔心的是,疫情期間接種情況退步帶來的影響是在這10年的尾端出現,廣義來說,兒童免疫接種覆蓋率的增長已停滯。」
疫苗每年可挽救440萬條寶貴性命,如果實現「不遺漏任何人」的遠大目標,到2030年將有望挽救580萬人的性命。
此外,報告也指出,世界各地的人們在新冠疫情期間,對於預防麻疹、小兒麻痺症等兒童常規疫苗的重要性失去信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在接受調查的55個國家中,有52國民眾在2019年至2021年間,對於兒童疫苗的認識有所降低。
基金會指出,這項數據是個「令人擔憂的警訊」,顯示錯誤資訊、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以及政治兩極化都會讓人們對疫苗接種感到猶豫。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董事羅素(Catherine Russell)在聲明中表示:「我們不能讓接種常規疫苗的信心,成為另一個疫情下的受害者⋯⋯否則,下一波喪命的可能是更多罹患麻疹、白喉或其他可預防疾病的兒童。」
資料:https://www.singtaousa.com/2023-04-20/%E7%88%86%E7%96%AB%E5%8D%B1%E6%A9%9F%EF%BD%9C%E6%96%B0%E5%86%A0%E7%96%AB%E5%BE%8C%E9%9A%B1%E6%86%82-%E5%85%A8%E7%90%836700%E8%90%AC%E7%AB%A5%E6%BC%8F%E6%89%93%E5%B8%B8%E8%A6%8F%E7%96%AB%E8%8B%97/4473604#page3
生蛇痛不欲生 醫生:接種疫苗保護力長達19年
台灣一位45歲男性,因左胸長皮疹至皮膚科就診,經安南醫院皮膚科醫生陳郁蓁細問之下,得知其左胸劇痛已將近一週,起初以為是心肌梗塞,還曾至心臟內科求診,卻查不出原因;直到胸前開始出現紅疹,接著產生水疱,才驚覺可能為「生蛇」在作怪。
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發作時疼痛難耐,且傷口會有灼燒感,因此又被稱作「百痛之王」。陳郁蓁說明,皮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所造成,只要患者曾經得過水痘,病毒就會潛藏在脊椎的背根神經節內,當免疫功能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時,病毒就會活化並沿著神經跑出來,進而產生神經痛、癢、刺等各種不適;與此同時,因為神經皮節為帶狀分布,皮膚會出現帶狀分布的紅疹及群聚水疱而得其名「帶狀疱疹」。
陳郁蓁表示,罹患帶狀疱疹無須過度擔心,只要接受適當治療,皮膚病灶可於2至4週內痊癒,惟神經修復能力與年紀有關,年紀越大,所需的修復時間就越長,且神經不適的症狀也會更久、更嚴重。陳郁蓁解釋,若帶狀疱疹發作90天後仍有神經不適症狀,醫學便定義為「疱疹後神經痛」,短則幾個月,長則可達數年,導致患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還可能引發視力、聽力受損、暫時排便或排尿不順等併發症。
根據美國及台灣統計資料顯示,得過水痘的患者,終其一生有超過三成的機會罹患帶狀疱疹,若想預防或減少帶狀疱疹帶來的不適,施打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陳郁蓁分享衛生福利部的政策,2003年以後出生、滿12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全面施打水痘疫苗;而在2004 年之前出生的民眾,九成以上都已得過水痘,也就是目前20歲以上的民眾,體內大都具有潛伏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因此,建議50歲或以上的成人、或18 歲或以上且為罹患帶狀疱疹風險較高的族群,都應接種疫苗。在疫苗的選擇上,陳郁蓁提及美國已於2018年之後,以Shingrix取代舊有的Zostavax。陳郁蓁解釋兩者區別,「Shingrix為非活性的基因重組疫苗,對免疫力不佳者而言,Shingrix比活性減毒的Zostavax安全之外,保護力的表現也優越不少。」
陳郁蓁補充文獻指出,Shingrix注射 7年後的疫苗保護力可維持91%以上,且推估可持續大約19年;反觀Zostavax,注射 7年後大約只剩40%。她表示,台灣也於2022年8月引進新款帶狀疱疹疫苗Shingrix,若民眾為50歲以上、或18 歲以上且為高風險罹病族群,可及早至皮膚科門診諮詢,預防帶狀疱疹找上門。
資料:https://ctinews.com/news/items/q6xV90mGa7
「菜花」得過就甩不掉 害男性罹患2種癌
性病疣,俗稱椰菜花,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染病,也被稱為人類乳突瘤病毒(HPV)感染。泌尿科醫生表示,男性遭感染機率高於女性,會有4種症狀,例如在陰莖周圍的疣塊,或輕微的皮膚變化,由於大多不痛而易被輕忽。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得到此病,治療後也易復發,且男性可能會於年紀漸長或免疫力差時,罹患陰莖癌或肛門癌。
新店慈濟泌尿科醫生戴定恩在其臉書表示,菜花病毒會在皮膚和黏膜上引起生長,通常以性行為傳播,男性得到的機率通常高於女性。
他受訪時表示,男性罹患菜花,雖可於外生殖器觀察到,但通常沒有不適感,且治療(電燒治療)後仍可能復發,病毒持續存在於皮膚表層,等人體免疫力較差時再度反撲,「可能會讓男性在60歲後引發陰莖癌、肛門癌。」因此預防勝於治療,也就是性行為時要做好防護措施。
性病疣4種症狀:
1. 生長的疣塊:生長在外生殖器或肛門周圍的疣塊,常為粉紅色或灰色,表面光滑或凸起,有時如同樹枝般分叉。疣塊通常不會疼痛,但可能會在性行為或排便時感到不適。
2. 皮膚變化:有時菜花不會形成明顯的疣塊,而是引起輕微的皮膚變化,可能是紅斑、斑點或小凸起,通常出現在外生殖器周圍,也可能出現在肛門周圍。
3. 不正常的出血:因疣塊可能會在摩擦時破裂,在性行為後菜花可能會引起不正常的出血。這類出血通常不嚴重,但若持續存在,應儘速就醫。
4. 肛門不適 :若疣塊生長在肛門周圍,可能會引起肛門不適,例如痛、灼熱感、搔癢或刺痛感。
資料: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526001841-260418?chdtv
全球民調:香港呼吸道傳染病調查 發現民眾認知度高但憂慮情緒低
香港民意研究所公佈了民眾的呼吸道傳染病認知調查,結果發現,雖然大多數港人都對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百日咳等呼吸道傳染病認知明確,但真正對這些疾病懷有憂慮情緒的香港市民卻偏少,顯示自從疫情趨緩後,香港民眾對傳染病的擔憂也跟著下降了許多,但認知度未減。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於2020年爆發後,全球各國便因此陷入了惶惑憂急的情緒當中,然隨著防疫政策落實,疫苗普及率並不斷上升後,大多數港人對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百日咳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染疫擔憂度」便也下降了許多,甚至未來也還有持續回落的趨勢,值得關注。
調查顯示,當前在港,共有45%的市民都表示,自己現在已經不擔心感染新冠肺炎,並有47%的港人同步表明不擔憂自己或家人染上流感,加上另有55%的香港市民大膽表示他們絲毫不覺自己有感染肺炎鏈球菌的可能,顯示大多數港人都對這些呼吸道傳染病不再憂慮,原先的負面情緒已降。
此外,當被問及對各呼吸道傳染病的認知程度時,也有35%的港人感覺肺炎鏈球菌的感染機率是「一半半」,加上另有高達75%的市民清楚認知到2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易染肺炎鏈球菌的群體,顯示港人對部份呼吸道傳染病的認知度高,與憂急情緒不同。
本次香港民眾的呼吸道傳染病認知調查,是香港民意研究所於4月25日公佈、3月2日至8日執行的民意調查,針對香港18歲以上的成年民眾進行電話訪談,共完成3600份有效樣本,在95%的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1.6個百分點。
資料:
https://tw.news.yahoo.com/%E8%87%BA%E7%81%A3%E8%AA%BF%E6%9F%A5%E7%B6%B2-%E5%85%A8%E7%90%83%E6%B0%91%E8%AA%BF-%E9%A6%99%E6%B8%AF-%E6%B8%AF%E6%9B%9D%E5%91%BC%E5%90%B8%E9%81%93%E5%82%B3%E6%9F%93%E7%97%85%E8%AA%BF%E6%9F%A5-%E7%99%BC%E7%8F%BE%E6%B0%91%E7%9C%BE%E8%AA%8D%E7%9F%A5%E5%BA%A6%E9%AB%98%E4%BD%86%E6%86%82%E6%85%AE%E6%83%85%E7%B7%92%E4%BD%8E-095153447.html
37歲男吃生牛扒誘肝炎?嗅覺有變險引發肝衰竭
一名37歲男子吃了一份生牛扒,時隔不久患上乙型肝炎,醫生無法確定該男子乙型肝炎發作和生吃牛肉是否有必然因果關係,但提醒平日有身體檢查習慣十分重要,可及早知道肝臟的狀況。
台灣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案例,早前一名37歲男子到一間連鎖平價牛扒店,點了一份5成熟牛扒,但來了3成熟,勉強吃幾口然後放棄。後來,隔日感到胃酸嚴重倒流,又有發燒的情況,當時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
情況一直沒有改善,更胃口變差,當聞到油味重的食物如鍋貼,更有作嘔、心悶的感覺,身體更愈來愈疲勞,狀況大概持續2星期,遂再求醫檢查,發現有黃疸情形,肝指數ALT(GPT)高達2500 U/L,總膽色素7.9 mg/dl,判定是急性乙型肝炎,須緊急住院治療。醫師稱若男子再晏一點才就醫,可能會肝衰竭,便需要換肝。
急性乙型肝炎 嗅覺味覺有變
錢表示食慾變差、噁心、嗅覺及味覺有變是急性肝炎的徵兆,每年約有10%至30%乙型肝炎帶菌者有不同嚴重程度的發炎,其中23%-38%會出現黃疸、肝硬化、甚至肝衰竭。乙型肝炎其實主要由過濾性病毒引起,甲型、戊型則可透過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而傳播。但錢指出部分乙型肝炎的病人病因不明,長期睡眠不足、壓力太大,造成身體免疫力低可能亦有關連。錢指出這次男子乙型肝炎發作無法確定和生吃牛肉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此男子本身是乙肝帶菌者,平時沒有定期做身體檢查,故無法得知這次發病前是否跟已有慢性的肝臟發炎相關。
錢提醒平日有身體檢查十分重要,及早知道肝臟的狀況。同時,提醒乙肝病者日常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勿隨意用止痛藥、睡眠要充足等,防止肝功能再受損引發嚴重肝衰竭。
資料:https://www.hk01.com/%E6%95%99%E7%85%AE/889838/%E8%82%9D%E7%82%8E%E9%A3%B2%E9%A3%9F-37%E6%AD%B2%E7%94%B7%E5%90%83%E7%94%9F%E7%89%9B%E6%89%92%E8%AA%98%E8%82%9D%E7%82%8E-%E5%97%85%E8%A6%BA%E8%AE%8A%E9%9A%AA%E8%82%9D%E8%A1%B0%E7%AB%AD%E6%80%A5%E6%80%A7%E8%82%9D%E7%82%8E8%E7%97%87%E7%8B%80
女子作息飲食正常肝病毒量卻急升?懶人運動養肝靠一招
三餐飲食正常,休息正常都傷肝?有胃腸肝膽科醫生分享病例指,一位乙型肝炎女患者作息飲食正常,7年來乙肝病毒量持續下降,半年前卻反彈,險患急性肝炎。但做1種懶人運動半年後,病毒量大減,比以前更低,同時也減低了演變為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醫生指出,做這種運動時要留意4件事,護肝的同時亦可避免受傷。
飲食作息定時 肝病毒量不跌反升
胃腸肝膽科錢政弘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已追蹤該名乙型肝炎女患者的病情7年,每年乙肝病毒量持續下降。而且,她平時作息正常、三餐定時,也有注意營養均衡。
惟在半年前,對方乙肝病毒量不跌反升。錢醫生指,該名女患者雖沒即時生命危險,但這代表身體免疫力正在下降。若乙肝病毒量繼續增加,必得會引發急性肝炎,屆時則須要服用抗病毒藥。
為何乙肝病毒量會上升?錢政弘醫生指出,乙肝病毒量增加的原因,通常是熬夜或飲食不正常。不過,對方已很注意睡眠或飲食,惟因疫情緣故,少了外出,亦不知道在家裡做甚麼運動好,休息了好一陣子。
錢政弘醫生建議患者,考慮改變做運動的方式,半年後再抽血檢查。結果,在半年後覆診,病毒量不但下降,而且數值比以前更低。錢醫生接受傳媒訪問指,該名女患者半年內病毒量減少了30%。
到底用了甚麼方法?原來,該患者在家慢跑,靠這種懶人運動改善肝臟健康。該患者表示:「這幾個月都在家裡『超慢跑』……在客廳原地跑,或是繞著客廳跑,我規定自己每天要跑半個小時,盡量做到!」
養肝懶人運動 運動時注意4大事項
錢政弘醫生指出,「超慢跑」已經流行了2至3年,算是溫和的運動。何謂「超慢跑」?醫生解釋如下:
「超慢跑」的定義
「超慢跑」是強度低、速度慢、步幅小的慢跑。
跑的時候心跳每分鐘110到120下,比一般健步行80到100下再快一點,屬於在家就可以做的懶人運動,也適合銀髮族。
「超慢跑」4大注意事項
錢醫生指出,「超慢跑」就像用「小碎步」在慢跑,跑的時候要留意4件事:
1.跑步時膝蓋保持微曲狀態,避免膝蓋受傷
2.前腳掌先著地,再腳後跟著地,避免跕腳跑
3.步伐要輕,腳落地的聲音要愈輕愈好
4.步伐小,速度快,每分鐘180步
資料:https://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article/12648963-%E5%A5%B3%E5%AD%90%E4%BD%9C%E6%81%AF%E9%A3%B2%E9%A3%9F%E6%AD%A3%E5%B8%B8%E8%82%9D%E7%97%85%E6%AF%92%E9%87%8F%E5%8D%BB%E6%80%A5%E5%8D%87%EF%BC%9F-%E9%9D%A01%E6%87%B6%E4%BA%BA%E9%81%8B%E5%8B%95%E9%A4%8A
年輕女三餐飲食清淡仍患脂肪肝 揭常吃1類食物惹禍
有營養師分享病例指,一名年輕女工程師三餐飲食清淡,但最終竟患上脂肪肝、膽固醇過高。營養師後來詢問其全日的飲食餐單,結果發現她常進食1類食物,最終導致患上脂肪肝。
營養師李婉萍在節目《醫師好辣》中表示,該名女工程師每日早餐只吃牛角包配一杯黑咖啡,中午時因工作忙碌,因此經常在辦公室內吃多士當作午餐,到了晚餐時就吃清湯麵作為晚餐。後來女子求醫檢查時,竟被發現患有脂肪肝、膽固醇過高等問題。
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該名女工程師常吃的牛角包、多士、清湯麵等食物,都是由精製澱粉所製成的食物,而且不含維他命B群,無法代謝體內脂肪,而且其飲食習慣缺乏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因此導致患上脂肪肝。李婉萍後來建議她改變飲食習慣,降低飲食中的澱粉含量,多補充其他營養素,最終成功改善情況。
營養師李婉萍又指,進食澱粉類食物時要選擇含有維他命B群的食物,例如番薯、五穀雜糧等;另外,如果選擇吃麵包當作正餐時,也應該配搭豆漿或急凍雞胸肉等食物,保障營養均衡。
資料:
https://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article/12904089-%E5%B9%B4%E8%BC%95%E5%A5%B3%E4%B8%89%E9%A4%90%E9%A3%B2%E9%A3%9F%E6%B8%85%E6%B7%A1%E4%BB%8D%E6%82%A3%E8%84%82%E8%82%AA%E8%82%9D-%E9%81%AD%E6%8F%AD%E5%B8%B8%E5%90%831%E9%A1%9E%E9%A3%9F%E7%89%A9%E6%83%B9?current_cat=8
後疫情時代細菌病毒重新活躍 小心肺炎球菌感染來襲
天氣回暖,細菌病毒也隨之而活躍起來,加上口罩令撤銷讓社會各類活動復甦,令與呼吸道相關的感染增多,估計肺炎球菌感染與及相關的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個案也會颷升,故此幼兒及長者等高危人士應儘快接種疫苗,減低肺炎球菌對健康的威脅。
三老家庭齊感染肺炎球菌遇併發症
這是一個發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故事。那時候的農曆新年,是親戚好友互相聚頭的好日子,男女老幼聚首一堂,熱熱鬧鬧地閒話家常。陳氏(化名)一家也不例外,六、七十歲的陳氏兄妹與九十歲高齡母親同住,他們每年最期待的節日正是農曆新年,親戚會帶着可愛的小朋友來拜年,讓平日冷清的居室增添生氣。豈料春節過後,三人陸續病倒,先後出現發燒及咳嗽症狀。經過化驗他們的分泌物樣本,證實他們都感染了肺炎球菌,估計在拜年期間被親友傳染。在這三位長者中,以六十多歲的妺妹病情最嚴重,她花白的X光肺片顯示她的肺部受到嚴重感染,需要進入深切治療病房,以「人工肺」協助呼吸。翻查紀錄,這三名長者均沒有接種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是社區性肺炎的常見致病原之一。但在過去三年,由於嚴厲的防疫措施阻截了大部份病毒及細菌的傳播,所以肺炎球菌感染個案不多,不過隨着解除口罩令及回復正常社交生活,醫學界估計肺炎球菌感染個案數目將會回升,前文提及的「三老感染」的情況有機會再次出現。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醫生指出,隨着社交活動變得頻繁,肺炎球菌的傳播再次活躍,其中一個常見例子就是健康兒童身上帶有肺炎球菌,透過普通的社交接觸把病菌傳予長者,令長者受到感染。
疫情過後 肺炎球菌感染數目或上升
另一方面,林緯遜醫生指出最近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原本在冬季流行的致病原,到了春天仍持續活躍,故此原本在冬天較為流行的肺炎球菌,有機會仍然持續肆虐;此外,肺炎球菌疾病與呼吸道病毒感染關係密切,當病毒感染爆發,有機會令潛藏於鼻腔黏膜的肺炎球菌入侵身體,造成肺炎球菌疾病,輕則造成肺炎、中耳炎等,重則會帶來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包括入侵性肺炎、腦膜炎或菌血症等。另外,最近醫學界有「免疫負債(immunity debt) 」的說法,指出由於過去三年在各種防疫措施的保護下,大眾甚少接觸各類致病原,令身體欠缺訓練免疫系統的機會,以致在放寛防疫保護後,脆弱的免疫系統在暴露於各種細菌病毒包括肺炎球菌之下,身體便容易受到感染。
由於上述各種因素都有機會帶來肺炎球菌感染爆發,故此高危人士包括長者與幼兒,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肝病、腎病或免疫力不佳的人士,應做好預防措施。除了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及作息有序以增強免疫力外,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也是預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資料:https://www.stheadline.com/cm/3236691/%E5%BE%8C%E7%96%AB%E6%83%85%E6%99%82%E4%BB%A3-%E7%B4%B0%E8%8F%8C%E7%97%85%E6%AF%92%E9%87%8D%E6%96%B0%E6%B4%BB%E8%BA%8D-%E5%B0%8F%E5%BF%83%E8%82%BA%E7%82%8E%E7%90%83%E8%8F%8C%E6%84%9F%E6%9F%93%E4%BE%86%E8%A5%B2-%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6%B7%BB%E4%BF%9D%E8%AD%B7
小朋友幾時可以接種疫苗?一文看清幾時去打針
每一個小朋友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幼兒的健康,自然是父母眼中一大要事,尤其是新觀疫情剛過,子女剛剛脫下口罩,很容易就會感染嚴重傳染病。要預防各種傳染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衛生署提供的免費疫苗注射計劃,由初生、幾個月大至五歲的孩子,均可在衞生署轄下各母嬰健康院接受免疫接種,而小學兒童則由衞生署注射員到學校提供服務。但每種疫苗接種的時間表均不同,其實都幾考父母記性,因此我們就詳細列出不同年紀應接種的疫苗,供各位父母儲起方便查看。
本年度「疫苗資助計劃」及「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已於去年10月6日展開,計劃會為6個月至未滿12歲合資格兒童提供資助或免費季節性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接種。
除了以上疫苗,父母也可透過「兒童免疫接種計劃」讓合資格幼童可免費接種可有助預防嚴重病症的疫苗注射。
初生嬰兒、未滿兩歲小孩和小學生分別要接種哪些疫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提出不同年齡的兒童應接種的疫苗的建議。
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時間表:
*2018年7月1日或以後出生的兒童會於18個月大在母嬰健康院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出生的兒童會於小學一年級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
*由2019/20學年起,合資格的女學童會於小學五年級接種「九價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 – 第一次」,並於下一學年(小六)接種第二次。
當然,並非所有兒童適宜接受免疫接種。衛生署提醒家長,若子女發燒,應在痊癒後才接種疫苗,而在一般情況下,如子女有輕微不適,例如流鼻水,但其他表現如吃、玩、休息和大便習慣都是正常,均可接受免疫接種。另外,接種前也可先諮詢醫生,並將身體狀況告知相關人員。
如有以下情況,或不適宜接受免疫接種,應先請教醫護人員:
1. 任何免疫力減退的情況,(例如:先天免疫力失調‧ 患上白血病、腫瘤)及需要長期服藥或治療,(例如正接受電療、化療或服用類固醇等)
2. 上次接種疫苗後有任何嚴重反應
3. 對某些抗生素或其他物質曾有嚴重的過敏反應
4. 經由醫生診斷後認為不適宜接種疫苗的情況
接種疫苗的副作用大嗎?
兒童在接種疫苗後一般的反應都很輕微,例如表現煩躁、輕微發燒及注射部位有輕微紅腫或疼痛。家長可以讓兒童服食退燒、止痛藥物(切勿服用阿斯匹靈),亦可以凍毛巾敷注射部位來減輕痛楚。若不適反應持續或趨嚴重,例如煩躁現象持續24小時以上、發燒體溫高達40°C(104°F)或以上、注射部位的紅腫疼痛情況在24小時後仍沒有減退或反而有增加現象等,便應請教醫生。
另外,因為接種一些疫苗後產生的免疫能力會慢慢減弱,所以衛生署建議,必須在一段時間之後再接種該疫苗的加強劑,使身體能保持免疫能力,因此家長千萬別錯過任何一劑疫苗。
現時亦有私家診所或醫院提供「五合一疫苗」(可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和「六合一疫苗」(可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和乙型肝炎)供父母選擇。父母若對兒童疫苗有疑問,可向家庭醫生或醫護專業人士查詢。
溫馨提示:
「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並不包括季節性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接種。若家長想為子女注射計劃以外的疫苗(如輪狀病毒疫苗、甲型肝炎及日本腦炎等),可前往個別私家診所或醫院,詳情可諮詢醫生。
如果子女為初生至五歲,家長可攜同子女到衞生署轄下各母嬰健康院接受免疫接種。至於小學學童,衞生署會派注射員到子女就讀的小學,提供免疫接種服務。
資料:https://www.hk01.com/%E5%81%A5%E5%BA%B7Easy/901505/%E5%85%92%E7%AB%A5%E7%96%AB%E8%8B%97%E6%8E%A5%E7%A8%AE-%E5%B0%8F%E6%9C%8B%E5%8F%8B%E5%B9%BE%E6%99%82%E5%8F%AF%E4%BB%A5%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4%B8%80%E6%96%87%E7%9C%8B%E6%B8%85%E5%B9%BE%E6%99%82%E5%8E%BB%E6%89%93%E9%87%9D
急性腸胃炎活躍度升近一倍 上周錄130人感染 衞生署籲提高警覺
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1日)表示,根據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院舍/學校爆發急性腸胃炎個案在過去數周有所增加,由截至6月3日一周的9宗上升至上星期的17宗,當中涉及130人感染,而本周截至昨日(20日),三天內已錄得13宗爆發個案(涉及124人)。
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上述急性腸胃炎爆發較大機會屬人傳人或環境污染引致,已排除涉及食物中毒。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提高警覺,預防感染。
本港急性腸胃炎的活躍程度近日有所上升,根據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院舍/學校爆發急性腸胃炎個案在過去數周有所增加,由截至6月3日一周的9宗上升至上星期的17宗,當中涉及130人感染,而本周截至昨日(20日),三天內已錄得13宗爆發個案(涉及124人)。
大部分個案在幼兒中心或幼稚園發生
由截至6月3日一周至昨日,大部分個案在幼兒中心或幼稚園發生,當中最少三分之一,即有13宗個案(涉及232人)都是由諾如病毒引起。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上述急性腸胃炎爆發較大機會屬人傳人或環境污染引致,已排除涉及食物中毒。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急性腸胃炎多數由病毒引致,最常見的為諾如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等,一般於冬季較常見,感染途徑包括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接觸受污染的環境或物品,亦可經嘔吐時產生的帶病毒噴沫傳播,籲市民提高警覺,預防感染。
兒科醫生:由諾如病毒引起 要小心處理嘔吐物
兒科醫生劉成志表示,急性腸胃炎活躍度近月以來一直都反反覆覆,「由2月到依加一直無停過」。他估計,此非與天氣改變有關,而是因新冠肺炎疫情平穩,小朋友除下口罩及回校上學增加了交叉傳播的可能性。
他又指,留意到近日不少個案爆發源頭都是有人先染疫並在學校嘔吐,提醒一些經常引起急性腸胃炎的病毒如諾如病毒,未必可以透過酒精有效殺死,故在處理嘔吐物及排泄物時,酒精搓手液並不能代替使用梘液和清水潔手。
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91143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疫後上呼吸道感染增 孕婦成高危群組 專科醫生提醒兩種疫苗極重要
自本港防疫措施解除,市民毋需強制戴口罩,各種上呼吸道感染橫行,孕婦是罹患傳染病高危群組,婦產科專科醫生建議,孕婦懷孕期間接種百日咳及流感疫苗,可將抗體傳給胎兒,讓嬰兒出世後獲得保護屏障,平安度過未適齡接種的空窗期。孕婦產後若餵哺母乳,更可降低嬰兒感染風險。坊間常對孕婦打針有迷思,憂慮有畸胎,醫生指事實正好相反,孕婦若感染流感或百日咳後得重症,反增加早產或流產風險。
孕婦針後嬰兒百日咳感染率急跌
「孕婦可否接種疫苗?」、「打針會影響胎兒發育?」坊間一直對孕婦打針存有迷思,擔心接種疫苗對胎兒有安全性問題。世衞及國外已有研究指出,孕婦可接種百日咳及流感疫苗,而孕婦更被列為接種流感針的優先對象。當孕婦抗體不足,嬰兒隨時成為中招族群。根據衞生署回覆《Yahoo 新聞》的數字,百日咳於 2017 年起有上升趨勢,該年錄得 69 宗感染個案,1 歲以下嬰幼兒佔近半,錄得 31 宗。2018 年整體個案大幅升至 110 宗,嬰幼兒佔 46 宗。
衞生署母嬰健康院由 2020 年 7 月 2 日起向合資格的孕婦提供百日咳疫苗接種服務,於 2021 及 2022 年接種疫苗的孕婦分別佔整體 94% 及 96%。計劃推行後感染個案大幅下降,2021 年錄得的百日咳個案僅 2 宗,沒有任何嬰兒受感染。2022 年錄得 3 宗,嬰兒佔 1 宗。
嬰兒染百日咳易現重症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嬰兒多數透過照顧者的直接接觸或飛沫感染百日咳,初時病徵可能不明顯,出現流鼻水、打噴嚏、發燒及咳嗽等一般呼吸道疾病症狀,嚴重可引致肺炎、窒息、腦部損傷或呼吸衰竭等。嬰幼兒發病率及死亡率最高,但本港嬰幼兒要在兩個月大時才適齡接種第一劑含百日咳的疫苗,變相出世後有2個月空窗期。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孕婦無論過去有否接種過百日咳疫苗或受感染,均應在每次懷孕時接種一劑無細胞型百日咳疫苗,抗體可傳給胎兒,為嬰兒出世後的數個月內提供保護。一般建議孕婦在妊娠第 2 或 3 期接種,並以懷孕 35 周前為佳。目前醫管局的產科門診及衞生署母嬰健康院會為懷孕 26 至 34 周的孕婦提供百日咳疫苗接種。
懷孕後期及產後 2 周染流感最高危
除了百日咳,另一個更常見的傳染病威脅是季節性流感。靳嘉仁醫生指出,孕婦懷孕時荷爾蒙變化令免疫力下降、心肺功能負荷上升,較易患上流感,並增加重症發生率,令胎兒早產、流產及死產風險相繼上升。有研究更顯示,孕婦在妊娠後期及產後 2 周,患流感後出現併發症及死亡風險較高。
最多人關心是孕婦打針後會否有副作用,靳嘉仁醫生表示,有少數孕婦由於體質關係,打針後可能有輕微發燒,但一般而言,懷孕中後期接種疫苗,幾乎已不會出現副作用。若果懷孕時遇上流感高峰期,最好及早接種流感針,因為注射後仍需 2 至 4 周始能產生抗體,待懷孕中後期才接種可能太遲。此外,本身有接種疫苗的禁忌症、對疫苗成分過敏、曾因接種疫苗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等,均不建議接種。
餵母乳助增強嬰兒抗體
嬰兒出世至少 6 個月後才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因此透過母體輸送抗體是最能保護嬰兒免於中招的最佳方法。孕婦除了接種疫苗,亦可於產後餵哺母乳,有助將更多抗體傳給嬰兒,減低嬰兒的感染風險。百日咳疫苗及流感疫苗可同時接種;雖市面有噴鼻式流感疫苗,但不適合孕婦接種。
孕婦接種疫苗迷思 Q&A
問:是否所有孕婦均要接種百日咳疫苗?
答:孕婦無論過往是否曾接種百日咳疫苗或受感染,均應在每次懷孕時接種一劑含無細胞型百日咳疫苗,讓抗體傳送給胎兒。
問:孕婦什麼時候接種百日咳疫苗為佳?
答:孕婦可在妊娠第 2 或 3 期的任何時間接種,並以懷孕35周前為佳。孕婦最好在妊娠期完結前至少15日打針,以讓抗體有夠時間產生。
問:百日咳疫苗有副作用嗎?會否影響胎兒?
答:百日咳疫苗對胎兒沒有負面影響,而孕婦接種後的副作用一般較輕微,如注射部位腫脹、發紅或輕微痛楚等,嚴重副作用極為罕見。只有少部分人士不適宜接種,包括對任何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過去接種百日咳疫苗曾出現嚴重反應、過去接種百日咳疫苗後7天內曾有未知原因的腦病變。
問:孕婦接種百日咳疫苗後,嬰兒出世後需否接種?
答:需要。孕婦體內傳給嬰兒的抗體會隨時間減少,嬰兒仍需按照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在兩個月大時接種疫苗。
問:是否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
答:可以,百日咳疫苗可與流感針同時接種。若孕婦最近接種破傷風 (TT) 或含白喉類毒素 (Td) 疫苗,可在安全接種百日咳疫苗 (dTap) 。
問:孕婦什麼時候接種流感針為佳?
答:任何懷孕階段均可接種流感針,愈早打愈好,因流感針需時 2 至 4 周產生抗體。
問:孕婦打流感針會否有副作用?
答:流感針的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紅腫、痕癢或疼痛,其他較少見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發燒、肌肉疲勞、流鼻水或喉嚨痛等,一般 1 至 2 日就會恢復。
問:打流感針會影響胎兒發育?
答:孕婦打流感針並不會對胎兒造成健康問題,眾多研究反而指出,接種疫苗的孕婦,其胎兒對疾病抵抗力較佳。
問:接種疫苗後,可否餵哺母乳?
答:可以,餵母乳有助傳送抗體給嬰兒,更有效保護寶寶健康。
問:孕婦可否接種噴鼻式流感疫苗?
答:孕婦並不適合接種噴鼻式流感疫苗,需要接種針劑。
資料來源: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
資料:https://hk.news.yahoo.com/%E4%B8%8A%E5%91%BC%E5%90%B8%E9%81%93-%E6%84%9F%E6%9F%93-%E5%AD%95%E5%A9%A6-%E9%AB%98%E5%8D%B1%E7%BE%A4%E7%B5%84-%E5%B0%88%E7%A7%91-%E9%86%AB%E7%94%9F-%E7%96%AB%E8%8B%97-%E5%A9%A6%E7%94%A2%E7%A7%91-%E7%99%BE%E6%97%A5%E5%92%B3-%E6%B5%81%E6%84%9F-%E8%83%8E%E5%85%92-010012601.html
飛沫傳播 46歲漢染腦膜炎雙球菌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這疾病是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或受感染者的飛沫而傳播。個案涉及46歲男子,他於6月13日被發現失去知覺,同日送往瑪麗醫院急症室,並入院接受治療。臨床診斷為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病人情況穩定,腦脊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有腦膜炎雙球菌。
失知覺送院治療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潛伏期內沒有外遊,其家居接觸者至今無病徵。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主要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傳播。潛伏期由2至10日,一般為3至4日。
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的病徵包括突發性發燒、劇烈頭痛、皮膚出現瘀斑及休克,嚴重者甚至會致命。流行性腦膜炎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及嗜睡等情況。若情況嚴重更可造成腦部損害或死亡。腦部損害可導致智力受影響、智力發展遲緩、失聰及電解質失衡。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更可引致關節炎、心肌炎、眼內炎或肺炎。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一種嚴重的疾病,病人須盡快接受抗生素治療。
資料: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odn-20230617-0617_00176_025/
執業藥劑師協會:冀政府資助所有長者接種肺炎球菌疫苗
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會長鄭綺雯表示,市面上有一種新疫苗,為20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簡稱PVC20,能更全面預防肺炎鏈球菌。她指,過往長者要罹患高風險疾病、長期病患者、居住在安老院等要求,方可以獲得政府資助,認為社會上所有長者均有需求,希望政府可以資助所有65歲或以上長者接種。
資料:https://www.881903.com/news/local/2490468
不是新冠!3歲女童高燒不退 醫揪出「這病毒」作祟
台中3歲女童連續5天高燒40度不退,醫師排除新冠病毒、A型流感、黴漿菌及腸病毒等常見疾病後,女童發炎指數仍飆高且食慾不佳,醫師察覺狀況有異,經X光檢查與驗尿發現是肺炎鏈球菌所致,幸給予抗生素治療後,24小時內退燒,精神及食慾也恢復正常。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劍韜表示,近3個月兒科門診與急診發燒就醫的兒童人數明顯增加,最近5大「魔王等級」病毒包括新冠病毒、A型流感、副流感、hMPV(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和腸病毒等,共同點都是發燒;日前收治3歲女童因5天反覆高燒40度、食慾及活力下降就醫,抽血檢驗發現白血球數值高達27000/ul,發炎指數也大於10,但安排多種病毒檢驗都為陰性。
他說明,患者沒有明顯咳嗽,經安排X光檢查發現女童右下肺葉明顯肺炎,再送「尿液肺炎鏈球菌快速抗原檢驗」呈陽性,證實為肺炎鏈球菌引發右下肺炎,幸經抗生素治療24小時內即退燒,精神及食慾也恢復正常。
陳劍韜指出,過去兒童因肺炎鏈球菌感染出現肋膜積水、膿胸等併發症,病程迅速,小朋友呼吸急促困難、咳不停,到院後幾天就住進加護病房插胸管治療;由於肺部無法再生,一旦出現嚴重肺部感染,日後即使出院也可能造成終生呼吸困難後遺症。自從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自2016年起常規施打後,感染人數明顯下降、嚴重度也降低。
陳劍韜提醒,目前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施打時間是在新生兒2個月、4個月及12至15個月大,除了公費提供3劑外,有1劑目前採自費的方式於6個月大施打,建議家有5歲以下小朋友的家長考慮施打,完整建立身體的免疫力。
資料: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620003601-260418?chdtv
有醫學團體倡預防「生蛇」疫苗納入接種計劃
有本地研究發現,在沒有廣泛疫苗接種的情況下,本港每 7人就有2人會患上「帶狀疱疹病毒」,即俗稱「生蛇」,每20名患者會有1人出現後遺神經痛。研究又指出,如接種預防疫苗可有效減少「生蛇」個案及相關後遺症。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人口老化持續,生蛇個案只會有增無減,將增加增醫療負擔,建議分階段推行「帶狀疱疹疫苗」接種計劃。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香港人接種相關預防疫苗並不積極,相信與未被納入疫苗接種計劃有關。他又說外國有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會增加「生蛇」風險,建議本港將相關疫苗納入資助計劃,先為65歲或以上人士及免疫力低的人士接種,再擴展至50歲或以上高風險群組及該年齡組別的其他人士。
資料: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703737-20230606.htm
50歲屬生蛇高危期!3成患者持續後遺神經痛,逾1成生上眼致盲!專家倡分階段打預防針
年紀愈大,感染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機會愈高,50歲更是踏入生蛇高危期。在本港,97%的39歲以上人士曾患水痘,每3人便有1人有機會在一生中生蛇,當中每2名85歲或以上長者,更有1人發病。據人口推算,本港50歲或以上佔人口比例將於2039年突破50%,有專家料生蛇個案將倍增,建議當局盡早安排分階段式蛇針接種計劃。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解釋,生蛇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發,只要曾患水痘,病毒就會潛伏於體內,並在免疫力低、壓力大時重新活躍。本港97%的39歲以上人士曾患水痘,每3人便有1人有機會在一生中生蛇,每2名85歲或以上人士更有1人發病,部分患者亦會重覆生蛇;而除了「痛過生仔」、出紅疹等,部分患者有機會出現併發症,包括3成人患可持續數周至數年的後遺神經痛,12.4%人更因生蛇上眼而失明。
3成患者 持續後遺神經痛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引述本地研究指,若不接種任何「蛇針」,每7人便有2人生蛇,每20人有1人出現後遺神經痛,每100人有1名生蛇上眼。本港目前有減活疫苗(ZVL)和重組疫苗(RZV)2種蛇針,其中雖然肌肉注射含有結合抗原及助劑的RZV,有機會引致針口紅腫痛、輕微發燒等,但10年整體保護效能達89%,較ZVL高75個百分點。若RZV接種率達40%,更可減少逾20萬宗生蛇個案,相關併發症和死亡個案亦能大減,比接種ZVL多4至5倍。
他指,每7人接種RZV有1人能預防生蛇;但接種ZVL,每27個人才有1人能預防,建議當局首階段為65歲或以上,及18歲或以上免疫力低下人士接種,後再擴展至50歲或以上高風險人士、及50歲或以上所有人,降低生蛇對中老年人士的風險。
資料:https://www.etnet.com.hk/www/tc/lifestyle/health/healthyd/84875
中醫建議健康茶飲湯水 日常飲用炎夏消暑抗流感
步入七、八月的盛夏,潮濕多雨加上氣溫升高,讓人經常易感疲累,食慾不振。加上都市人經常出入辦公室及商場,甚至交通工具等冷氣場所,室內外溫差大,導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今次請來註冊中醫師溫再強提供三款健康茶飲及湯水,助你對抗埋暑熱及舒緩流感不適症狀。
根據衛生防中心資料,於香港,季節性流感一般於三/四月及七、八月較為流行,流感病毒一般會經飛沫傳播,潛伏期多為一至四天,患者會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鼻塞流鼻水、肌肉痛、疲倦和頭痛等徵狀,如患者有充足休息和多喝水,病情可望於七天內自行痊癒。不過,對於長者或免疫力較弱人士而言,如染上流感或有機會成為嚴重疾病,有可能會出現肺炎或支氣管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會死亡。建議宜盡快接種流感疫苗,亦要經常保持個人和家居清潔衛生,如常潔手及繼續佩戴口罩,均有助預防感染流感。此外,平日亦可飲用以下由中醫師建議,適合於夏季飲用的健康食療湯水。
對抗夏日流感都市健康食療湯水
麥茯山楂茶
•山楂─6克
•炒麥芽─15克
•茯神─15克
•萊菔子─15克
•烏梅─3枚
功效:消暑生津、寧神開胃、行氣消滯。
用1,500ml清水煮滾,熬煮至約1,000ml,加入適量蔗糖/冰片糖調味即可,日常可當茶飲。
佛手葛根湯
•粉葛根─半斤
•合掌瓜─1-2個
•佛手─6克
•杏仁─10克
•生薑─3片
•大棗─10粒
•肉桂/桂皮─6克
•陳皮─1/4個
•瘦肉/豬腱─250克
功效:對於感冒、流感、肩頸酸痛、肌肉酸痛、胃腸炎等具有療效。
用清水2,000ml煲滾後,調細火煲約1小時30分鐘,待粉葛熟透即可,加入小許鹽調味。
注意:脾胃虛弱、容易出汗及多汗均不宜飲用。
烏梅洛神飲
•洛神花─10克
•烏梅─2-3個
•鮮薄荷葉─2-3片
•蔗糖 / 蜂蜜─適量
功效:消暑、生津止渴、有助消化。
將烏梅、洛神花放保溫杯裡加300-500ml熱水燜焗3-5分鐘,加入薄荷葉及蜂蜜即可飲用。
注意:胃腸功能差不建議飲用。
資料:https://www.am730.com.hk/%E7%94%9F%E6%B4%BB/%E7%89%B9%E5%88%8A/%E4%B8%AD%E9%86%AB%E5%BB%BA%E8%AD%B0%E5%81%A5%E5%BA%B7%E8%8C%B6%E9%A3%B2%E6%B9%AF%E6%B0%B4-%E6%97%A5%E5%B8%B8%E9%A3%B2%E7%94%A8%E7%82%8E%E5%A4%8F%E6%B6%88%E6%9A%91%E6%8A%97%E6%B5%81%E6%84%9F/383001
打HPV疫苗 也須定期檢測
都市女性生活繁忙,為工作、為家庭,往往忽略照顧自己身體,癌症偷偷來襲也可能全然不知。女士們對乳癌及子宮頸癌並不陌生,新增個案合共佔整體女性常見癌症約三成。定期篩查,及早診斷和治療,可降低癌症威脅與死亡風險。
2020年乳癌及子宮頸癌新增個案分別為4956及556宗。這兩類癌症都可透過篩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減低死亡威脅。惟衛生署在最新2020年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指出,接受過乳癌篩查或子宮頸篩查的適齡婦女,分別只有41.6%及52.1%,意味着檢查的普及程度仍有增加的空間。
乳癌篩查「風險為本」
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專家小組)於2021年修訂乳癌篩查建議,採用「風險為本」方式為一般風險婦女做乳癌篩查。何謂風險為本?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分析了本地數據,並制訂本港華裔女性「乳癌風險評估工具」,44至69歲一般風險女性,考慮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專家小組亦按初經年齡、第一次生產年齡、直系親屬(母親、姊妹或女兒)乳癌病史、良性乳腺疾病歷史、體重指標及體能活動量等,評估罹患乳癌風險。
中度風險的女性,包括直系親屬有1名女性在50歲或之前確診乳癌,或2名直系親屬曾在50歲之後確診乳癌,應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至於高風險婦女,包括帶有與乳癌相關基因突變(BRCA1或BRCA2),或家族有嚴重乳癌或卵巢癌病史,應詢問醫生意見,並每年接受1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疫苗不能除已感染HPV病毒
至於要預防子宮頸癌,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是有效方法,因為能夠及早發現子宮頸病變。近年子宮頸篩查亦有新建議,除了子宮頸細胞檢測(即柏氏抹片)外,亦加入人類乳頭瘤病毒(HPV DNA)檢測,女性接受檢測時,會從子宮頸採集細胞樣本,分別接受子宮頸細胞檢測和HPV病毒基因測試。
雖然子宮頸癌疫苗可有效預防子宮頸癌,但疫苗不能覆蓋所有引致子宮頸癌的HPV病毒,也不能清除已感染的HPV病毒。因此即使曾注射疫苗,仍要定期接受柏氏抹片檢查。專家小組建議所有25至64歲有性經驗婦女,都應該接受子宮頸篩查。
25至29歲女性,連續2年接受柏氏抹片檢查,若檢查結果正常,以後每3年接受1次子宮頸癌篩查。
30至64歲女性:若連續2年柏氏抹片檢查結果正常,可每3年接受1次篩查,或每5年接受1次HPV檢測,或每5年接受1次合併子宮頸細胞及HPV檢測。
65歲或以上女性,過去10年常規篩查結果正常,可停止接受子宮頸細胞篩查。如從未接受過子宮頸篩查,應盡快接受篩查。
資料: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30612/s00005/1686501603399/%E5%AF%A6%E5%BF%83%E5%AF%A6%E6%84%8F-%E6%89%93hpv%E7%96%AB%E8%8B%97-%E4%B9%9F%E9%A0%88%E5%AE%9A%E6%9C%9F%E6%AA%A2%E6%B8%AC
極疲倦代表肝臟嚴重受損?出現3症狀恐致命 專家教7招護肝
早前新聞報道再提及2017年肝炎病毒帶菌者鄧桂思女士病發身亡的不幸事件。患有慢性肝炎的鄧女士,因只獲處方類固醇而未獲處方抗乙肝病毒藥物,引發肝炎及急性肝衰竭,需要緊急接受肝臟移植,獲年青的善心人鄭小姐捐出肝臟。可惜天意弄人,鄧女士前後接受兩次肝臟移植均失敗,終告失救。此事除了說明肝炎的危險性,也帶出醫療失誤可令病人喪命。不過鄭小姐捐肝的義舉,引證了肝臟的強大生命力,亦提醒大家肝臟健康不容忽視。
肝臟6星期復原重生 急性肝衰竭可奇蹟好轉
當年鄭小姐捐出三分二肝臟給鄧女士,自己只剩下三分一。這小部分的肝臟不但可維持鄭小姐基本的身體需要,還能重生,回復至原來體積。據醫學文獻論述,剩餘的肝臟可於6星期至數個月內,生長至原本大小。要確定肝臟狀況並不容易,需要進行超聲波或電腦掃瞄等影像檢查。抽取血液化驗肝臟功能,即使正常,也不能反映肝臟的實際形態。
肝臟的自我修復能力有多強? 在本港,2019年一名20歲少女、2021年一名14個月大男嬰,本來都患有急性肝衰竭,生命處於垂危狀態,並在醫院等候合適的肝臟移植,以延續生命。不過,他們的肝臟竟在「藥石無靈」下「奇蹟」地好轉。這兩位病人的共通點是,本身健康而患上突發性肝衰竭,與慢性的肝臟受損情況有很大分別。
肝臟受損 出現3症狀恐致命
肝臟受損的原因,除了肝炎之外,亦有些患者因服食藥物,如降膽固醇藥或抗腦癇藥,導致肝功能下降。患者停服這些藥物後,肝功能可逐漸回復正常。若長期服食此類藥物的人士,又未有合適的醫療監察,或會造成肝臟慢性受損,後果堪虞。
皮膚是全身體積最大的器官,其次便是肝臟。肝臟有強大的功能,包括消化排毒、新陳代謝、調節血液和免疫能力等。由於肝臟具自我修復能力,所以早期肝臟受損的徵狀並不明顯,患者可能只有異常疲倦及消化不良等徵狀。
當患者出現疲倦不堪、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尿液顏色轉深、皮膚或眼白轉黃等,證明肝臟損傷已很嚴重。若有異常出血、腹部脹大或右上腹脹痛,已達到隨時有生命危險的境況。
維護肝臟健康,必須防患於未然。筆者建議讀者考慮以下方法:
1. 預防肝炎
避免進食不潔食物或接觸血液,以防被傳染。肝炎病毒有多種,目前長期性預防疫苗只能針對乙型肝炎病毒。可是,一些患有慢性肝炎病人,即使服用抑制肝炎病毒藥物,定期超聲波監察,亦有機會轉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2. 均衡營養
均衡飲食對整體身體健康很重要。維護肝臟健康,食物應包括綠色蔬菜和健康脂肪。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有助凝血功能;健康脂肪則讓肝膽系統運作暢順。
3. 避免肝臟持續負荷
肝臟雖然有排毒功能,但持續或過量的肝臟工作都會損害肝臟。酗酒、進食加工食物、飲食過量、吸煙,都會令肝臟持續發炎,造成脂肪肝,以至肝硬化。
4. 保持大便順暢
有害物質或毒素會經腸道進入靜脈血管,再入肝臟,時間愈久,毒物進入肝臟或循環系統愈多,會引致肝昏迷。對於患嚴重肝病患者,維持每天大便是十分重要。
5. 恆常做全身運動
全身運動,改善身體整體狀況;若然時間不夠,或空間不足,可作大幅度腰腹運動,如扭腰、腹式呼吸等,建議速度保持低於心跳率,改善肝臟血液循環。
6. 睡眠充足
睡眠是身體修復的重要過程,研究指出每天睡眠少於7小時會增加患上脂肪肝的機會;研究亦發現睡眠不足和肝臟受損形成了惡性循環關係。
7. 間歇式斷食
根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研究發現,斷食能產生「自噬」機制,重組健康細胞;近年有不少研究發現,間歇式斷食有助改善脂肪肝。
即使早期肝臟受損,患者若能對症下藥,採取健康生活方法,會大大減少肝臟情況惡化的機會。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 高級講師 朱賢文
資料: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30612/s00005/1686501603399/%E5%AF%A6%E5%BF%83%E5%AF%A6%E6%84%8F-%E6%89%93hpv%E7%96%AB%E8%8B%97-%E4%B9%9F%E9%A0%88%E5%AE%9A%E6%9C%9F%E6%AA%A2%E6%B8%AC
港人夫婦北上食燒蠔 丈夫又痾又嘔險送院網民教1招免中伏
天氣炎熱要小心食物變質!有港人夫婦北上按摩後到燒烤店品嘗燒蠔,不料用餐2小時後丈夫卻出現嚴重肚瀉,之後更再次衝進廁所嘔吐,幾乎需要送院治理。有網民就勸諭,吃燒蠔前應確保食物已熟透,亦有人教路吃海鮮前可以聞一聞,確認沒有變壞的味道才進食。
事主於Facebook群組「深圳大灣區吃喝玩樂開心分享區」發文,指自己與丈夫周一(12日)北上按摩,之後前往附近一間名為「水圍蚝燒」的餐廳用膳。兩人原本打算吃串燒,但侍應表示串燒只在晚上供應,於是他們便點了最大尺寸的燒蠔。事主憶述,當時將蠔放進口中能感覺到溫度「唔算好熱」,不像是即燒,但味道足夠。
然而用餐2小時後,女事主的丈夫便表示肚痛,更出現肚痾的情況,在廁所裡逗留長達20分鐘。事主表示當時心中已「怯一怯」,不料幾分鐘後,丈夫再次衝進廁所嘔吐2至3分鐘,聲音大到連外面的事主都能清楚聽到。事主指,丈夫嘔吐完之後滿頭大汗,遂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到醫院求醫,但他就表示嘔完已有好轉。兩人稍作休息,待丈夫臉色「冇咁白」後便連忙起程回港。
帖文引來不少網民回應,有人點出夏天炎熱,容易影響食物,最好少吃蠔類這些容易變壞的「高危食物」;亦有人指事主夫婦幫襯的餐廳早有前科,「又係呢間出事」、「呢間巳知有多人中招,出po fb 最少有兩篇貼文」、「我睇過幾次,都話食完呢間都唔舒服!」
另外,有網民就建議在進食海鮮前先聞一聞氣味,一旦發現有問題就應該請店員作更換處理。亦有人分享過往經驗,指在事主夫婦惠顧的同一間餐廳點了6隻蠔,其中2隻「冇乜滾」,便即時請店員拿回廚房「補一補火」,確保煮熟才吃。
根據食安中心資料,未經煮熟的蠔是高風險食物,因為蠔本身屬濾食性動物,會經常過濾海水,體內累積水中的物質,包括弧菌、諾如病毒及甲型肝炎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如果進食未煮熟的蠔,有可能會受感染並引致食物中毒。
資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553141/%E3%80%90%E9%A3%9F%E7%94%A8%E5%AE%89%E5%85%A8%E3%80%91%E6%B8%AF%E4%BA%BA%E5%A4%AB%E5%A9%A6%E5%8C%97%E4%B8%8A%E9%A3%9F%E7%87%92%E8%A0%94%E3%80%80%E4%B8%88%E5%A4%AB%E5%8F%88%E7%97%BE%E5%8F%88%E5%98%94%E9%9A%AA%E9%80%81%E9%99%A2%E7%B6%B2%E6%B0%91%E6%95%991%E6%8B%9B%E5%85%8D%E4%B8%AD%E4%BC%8F
這時間點喝手搖飲最危險 營養師:加速肝包油
不少人習慣飯後喝一杯手搖飲,營養師蔡正亮表示,剛吃飽飯體內會分泌胰島素,這時喝人工果糖調製的手搖飲,其所產生的代謝物在胰島素的推波助瀾下會快速形成三酸甘油脂,最後導致肝包油,長期讓肝細胞浸潤在脂肪偏高的環境,恐導致肝硬化,因此飽餐後喝珍珠奶茶等手搖飲最危險,空腹時飲用相對較佳。
蔡正亮日前於個人社交平台指出,多數的手搖飲店使用的果糖是混合果糖及葡萄糖溶液,是一種人工果糖,也就是廉價的玉米澱粉製成,看似不易引起血糖上升,但添加一小匙就很甜,甜度可抵一大匙砂糖。
蔡正亮表示,這類果糖進入體內走超級捷徑,由小腸吸收後,再通過肝門靜脈,9成的果糖持有「優先票」,無須胰島素指揮官命令,全自動送往肝臟,產生大量的甘油及代謝物。剛吃飽飯體內會分泌胰島素,這時再喝含果糖的茶飲,在胰島素推波助瀾下,大量果糖的代謝產物將合成三酸甘油脂,即俗稱的血油。
蔡正亮說,形成的血油會儲存在肝臟細胞,逐漸形成肝包油,肝細胞長期浸潤在脂肪偏高的環境,會導致血管病變及扭曲,最後惡化成非酒精性的肝硬化,這樣過程可能需數年時間,但脂肪肝的脂肪最難減,特別是活動量少、攝取高熱量的族群,因此飯後喝含有果糖的手搖飲比空腹更危險。蔡正亮強調,並非買無糖的就沒事,因珍珠奶茶的珍珠也含有少量果糖,提醒空腹時喝相對較好。
資料: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621001742-260405?chdtv
體脂愈低愈好?大錯特錯! 醫示警「4個健康風險」恐連皺紋也狂長
台灣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診醫生張瑜芹在自己最新著作中指出,一般來說女性的體脂率正常值約為20-30%,若是低10%可能對身體會有很大的影響,並分享幾項女性體脂過低會產生的問題:
生殖系統問題:脂肪細胞太少可能會導致雌激素的分泌量也變少,進而造成荷爾蒙不平衡,會有無法順利排卵的狀況,使月經紊亂或停經。
骨質疏鬆:體脂率低會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女性的骨質就會出現嚴重的流失。
皮膚變差:體脂過低可能會造成皮膚鬆弛,且皮下脂肪不足時,皮膚容易失去光澤,會有乾燥、長皺紋的問題。
免疫力變差:體脂過高、過低都會有免疫力下降的問題,在這期間也會增加病毒入侵的機率。
資料:https://tw.news.yahoo.com/%E9%AB%94%E8%84%82%E6%84%88%E4%BD%8E%E6%84%88%E5%A5%BD-%E5%A4%A7%E9%8C%AF%E7%89%B9%E9%8C%AF-%E9%86%AB%E7%A4%BA%E8%AD%A6-4%E5%80%8B%E5%81%A5%E5%BA%B7%E9%A2%A8%E9%9A%AA-%E6%81%90%E9%80%A3%E7%9A%BA%E7%B4%8B%E4%B9%9F%E7%8B%82%E9%95%B7-014350254.html
50歲後骨質流失加劇 應每天吃這食物預防
人體可能在30歲就逐漸流失骨質,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醫學院老人醫學與緩和醫療助理教授葛利森(Lauren Gleason)說,骨質疏鬆症通常屬於「無聲疾病」,因為出現骨質疏鬆的民眾可能根本沒發現自己有任何改變,直到發生骨折才恍然大悟,而骨折通常發生於髖部、脊椎或手腕。
葛利森說,隨著年齡老化,骨量與骨密度跟著流失,男女都一樣,女性步入更年期之後由於雌激素降低,骨量與骨密度流失加速。此外統計顯示,50歲以上男性當中,平均每8人就有1人將出現骨質脆弱的問題。
老年醫學專家杜德(Katie Dodd)指出,如果要避免骨質流失,要注意鈣質與維他命D這兩大營養素的攝取。然而,絕大多數成年人都沒有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他命D。美國飲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資料顯示,30%成年男性與60%成年女性並沒有攝取足夠的鈣質,90%美國成年人則對維他命D攝取不夠。
葛利森說,飲食均衡、攝取大量鈣質是很重要的。她說,50歲以下女性及70歲以下男性鈣質的建議攝取量為每天1000毫克,50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攝取量則增加到每天1200毫克。男女超過70歲之後,維他命D攝取量每天要有800國際單位(IU)。
杜德說,基於骨質健康考量,民眾每天都應該要喝牛奶。她說,能夠喝牛奶的民眾如果選擇強化牛奶(fortified milk),對於補充鈣質與維他命D來說都是富含營養的飲料。
杜德指出,牛奶還是蛋白質、鉀、維他命A等營養素的良好來源。葛利森也說,在促進骨質健康的超市採購清單上,牛奶排在第一位,並列的還有乳酪與芝士,因為牛奶同時還有鈣質與維他命D。
無法食用乳製品的民眾,葛利森建議,可用深綠色葉菜促進骨質健康,例如富含鈣質的羽衣甘藍、花椰菜、瑞士甜菜(Swiss chard)、寬葉羽衣甘藍(collard greens)等 ,維他命D則可從鮭魚、沙丁魚、青花魚以及雞蛋當中攝取。
資料: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2981/7246690
疫後其他呼吸道病毒再現 人類偏肺病毒、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知多點
藝人黎諾懿的6歲兒子黎峰睿近日感染人類偏肺病毒與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需入院治療。兩病夾擊會特別嚴重?有沒有預防方法?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韓錦倫,解釋病毒及細菌特性、預防與治療方法。
人類偏肺病毒
人類偏肺病毒是一種呼吸道病毒。今次黎峰睿同時感染病毒及細菌,韓錦倫表示,人類偏肺病毒通常黏住其他細菌,很少「單獨行事」,因此很多時都會同時化驗出兩種病毒或細菌。人類偏肺病毒並非不常見,但又未是主流。它一般影響兒童,成年人尤其長者及抵抗力弱的人亦會受感染。
病徵
.發燒、咳嗽、鼻塞、呼吸困難或氣促
.兒童或會出現中耳炎、腹瀉、嘔吐、出疹及發燒抽筋
.引致支氣管炎或肺炎
治療及預防
.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亦沒有疫苗
.用藥物紓緩不適的病徵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是引致嚴重侵入性感染的細菌,尤其影響幼童。它不會引起流感,5歲以下幼童、年齡較大兒童受感染的風險相對較低。
病徵
.腦膜炎,發燒、頭痛、頸部僵硬,細菌入血也經常同時出現
.食慾不振、惡心、嘔吐、畏光、精神昏亂和嗜睡
.可影響身體多個部位,如肺、喉嚨的上部、關節及骨骼
治療及預防
.須盡快接受抗生素治療
.現有能夠有效預防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的疫苗
韓錦倫補充,即使同時驗出上述兩種病毒及細菌,治療也很簡單,處方抗生素已能有效治療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人類偏肺病毒則靠一般藥物控制病情,紓緩病徵。
資料:https://news.mingpao.com/ins/%E7%86%B1%E9%BB%9E/article/20230609/s00024/1686276846385/%E7%96%AB%E5%BE%8C%E5%85%B6%E4%BB%96%E5%91%BC%E5%90%B8%E9%81%93%E7%97%85%E6%AF%92%E5%86%8D%E7%8F%BE-%E4%BA%BA%E9%A1%9E%E5%81%8F%E8%82%BA%E7%97%85%E6%AF%92-%E4%B9%99%E5%9E%8B%E6%B5%81%E6%84%9F%E5%97%9C%E8%A1%80%E6%A1%BF%E8%8F%8C%E7%9F%A5%E5%A4%9A%E9%BB%9E
兒科醫生:往外地預2至3日「平安藥」足夠
做父母最擔心子女在外地「頭暈身㷫」,到底要帶什麼藥物傍身?出發前又是否要先吃維他命或接種疫苗來減低染病風險?
少吃生冷食物 避免腸胃炎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兒科專科醫生韓錦倫指,除了政府建議接種、針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的疫苗及季節性流感疫苗,其他如輪狀病毒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本地兒童大都已完成接種,只是一般感冒並無正式「預防藥」或「預防針」,「即使吃10種維他命,也不能防止感冒發生,反而注意旅行期間避免進食生冷食物,有助減少患上腸胃炎的風險」。
很多家長希望帶同一些「平安藥」出門,韓錦倫指家長切勿自行購買成藥,一定要按醫生指示服用,「有些家長會想請醫生多開幾天藥『看門口』,但其實一般2至3日分量已經足夠,因過量誤服會有危險」。
1.
退燒藥 目的減身體不適
「小朋友發燒時家長一定很徬徨,多會給子女吃退燒藥,但(家長)要明白發燒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有時候可能會持續數天,用藥的目的是希望令小朋友身體感到舒服一些,消炎退燒藥、止痛藥亦有助減輕發炎導致的不適或高燒。而一般退燒藥要吸收半小時後才會發揮藥力,亦不會長時間殘留在身體裏,所以有需要時可按指示持續服用,盲目過量使用可引致肝臟受損。」韓錦倫認為當小朋友發高燒時,可每數分鐘用溫水替他們抹身一次,目的是擴張皮膚毛孔,隨着溫水的蒸發帶走身體的熱氣;同時不要給孩子穿太多衣服,並保持空氣流通。「若有持續高燒(40℃以上)便不要等,一定要在當地求醫。」
2.傷風感冒藥 配合休息多喝水
由感冒病毒引起的流鼻水、咳嗽,可以服用傷風感冒藥減輕症狀,家長也不要怕小朋友吃了藥昏昏欲腄,「其實染了感冒,身體必會感到疲累,與是否吃了藥沒有太大關係,只是要提醒大家不要繼續玩,要多休息、多喝水」。
3.止屙止嘔藥 必要時才服用
「屙嘔原因多為病毒感染,屙嘔亦是把污物排出體外的最快方法,較輕微的屙嘔對病人身體其實沒有大害,若真的趕着上飛機,使用小量止屙、止嘔藥也無不可。」
資料:https://ol.mingpao.com/ldy/family/parentchild/20230620/1687198588794/%E5%81%A5%E5%BA%B7%E7%AF%87-%E5%85%92%E7%A7%91%E9%86%AB%E7%94%9F-%E9%A0%902%E8%87%B33%E6%97%A5%E3%80%8C%E5%B9%B3%E5%AE%89%E8%97%A5%E3%80%8D%E8%B6%B3%E5%A4%A0
暖濕氣候食物易腐 童染諾如病毒
台灣一名8歲男童從學校下課回來後上吐下瀉,經醫師檢查發現是諾如病毒造成的腸胃炎,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醫師表示,最近氣候溫暖潮溼,食物容易腐壞,小朋友一不小心吃到不新鮮的食物,常常就會有嘔吐,腹瀉等腸胃炎的症狀出現,家長要特別注意。
北榮新竹分院兒科醫生郭秉洋指出,大部分的腸胃炎通常是因為吃到不潔的食物或水造成,其中以病毒性腸胃炎佔大多數,常見的病毒有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和腺病毒,會造成發燒,腹瀉,腹痛嘔吐等徵狀,有時大便會有酸臭味。病毒性腸胃炎也常有群聚感染,常常一個人得到,結果全家人都有腸胃不適症狀出現。
另外是細菌引起的腸胃炎,常見的細菌像是沙門氏菌、曲狀桿菌、桿菌性痢疾、大腸桿菌等等。而細菌性腸胃炎的症狀通常比較嚴重,常有高燒數天、腹瀉、腹痛嘔吐、倦怠,大便常有血絲與黏液。另外,如果有飲用山泉水或常吃生食,也要小心寄生蟲感染造成腸胃炎。
一般來說,腸胃炎治療並沒有特效藥,主要以補充流失的水分與電解質為主,搭配一些徵狀治療的藥物。飲食上可採取少量多餐,選擇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如稀飯,白吐司,避免食用太油或太甜的食物,而乳製品像是牛奶豆漿等等,在腸胃炎期間也應減少食用。如果沒有胃口,也可以用醫療用口服電解質補充液來做補充。
雖然大多的腸胃炎屬於輕症,會慢慢復原,仍有部分的患者會表現出比較嚴重的徵糾狀,需要住院治療。如果小朋友持續高燒、活力食慾不佳、有脫水的徵象如皮膚乾燥、眼淚減少、尿量減少、囟門凹陷等等,或是有嚴重的腹脹腹痛嘔吐等情形,建議盡速就醫治療。
郭秉洋提醒民眾平常宜注意食物飲水的衛生,避免生食,不飲用山泉水或地下水等未經充分過濾消毒的水源。食物應保持新鮮,盡量避免使用隔夜飯菜。接觸腸胃炎病患需注意個人衛生,常常洗手消毒。另外, 嬰兒可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預防輪狀病毒腸胃炎。
資料:https://tw.news.yahoo.com/%E6%9A%96%E6%BF%95%E6%B0%A3%E5%80%99%E9%A3%9F%E7%89%A9%E6%98%93%E8%85%90-%E7%AB%A5%E6%9F%93%E8%AB%BE%E7%BE%85%E7%97%85%E6%AF%92-220033371.html
出遊注意防蚊 疑似登革熱、日本腦炎症狀速就醫
目前正值登革熱和日本腦炎的流行期,傳染途徑皆為病媒蚊傳播,台灣已有6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其中1例為花蓮縣民眾,花蓮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做好防蚊措施。
隨著學生暑假將近,家長安排出遊的機會逐漸增加。然而目前正值登革熱和日本腦炎的流行期,加上各地氣溫偏高且時有降雨,病媒蚊在環境中的密度已經上升。
花蓮縣衛生局發布訊息表示,民眾外出或前往東南亞等登革熱流行地區旅遊時,務必落實防蚊措施,同時在國內高風險地區出遊後或返國後也要進行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皮膚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快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指出,依據疾病管制署統計,國內今年截至6月26日累計72例本土病例,因此民眾規劃出遊時,應事先查詢了解各地的疫情情況,並在登革熱流行區域實施相應的防蚊措施。
另外,國內已有6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其中1例為花蓮縣民眾,且該個案活動地附近有豬舍等高風險場域。登革熱和日本腦炎的傳染途徑皆為病媒蚊傳播,且各年齡層都存在感染風險。
朱家祥表示,登革熱是一種傳染病,主要由登革病毒通過病媒蚊傳播,蚊子叮咬對象無選擇性,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周圍環境存在病媒蚊的孳生源,就有可能引發登革熱流行。
登革熱的潛伏期通常為4至7天,典型症狀包括突發性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和皮膚出疹等。如果連續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病毒,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症狀。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的情況下,登革熱的死亡率可高達20%以上。
花蓮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按時接種疫苗,包括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是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幼兒一般接種時程為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接種第2劑。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落實防蚊,如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前往花蓮慈濟或部立花蓮醫院掛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資料: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6290053.aspx
姊弟曾打疫苗仍生水痘 求醫揭被生蛇嫲嫲傳染
水痘屬於急性傳染病,傳染性極高,雖然在政府提供的免費疫苗接種計劃中,已涵蓋水痘疫苗,但家長切勿掉以輕心,以為小朋友就不會生水痘。台灣兒科醫生分享案例,有一對小姊弟來看醫生,發現身上出疹就是水痘,而感染源頭相信是來自生蛇的嫲嫲,嫲嫲將帶狀疱疹病毒傳染給孫仔女。
台灣兒科醫生歐淑娟在網站及社交平台專頁分享兒童患水痘的案例,有位嫲嫲帶同2位孫兒來看醫生,嫲嫲表示他們姊弟放假外出玩,回來之後身上長了一些會癢的疹子,以為是蚊叮蟲咬擦藥膏,但疹子愈生愈多,小朋更愈來愈痕,看醫生前一晚就整晚都在抓癢。
唇上水痘流出液體
歐淑娟醫生見到小朋友一直忍不住抓,發現他們身上全是癢疹,而且其中一半更被抓破流出液體,經仔細幫小朋友全身檢查後,發現唇上的水痘皮疹充滿液體、肚皮背部都出疹,診斷他們患有水痘。
嫲嫲難以相信,提及兩孫兒已注射疫苗。歐醫生為找出感染源頭,問小朋友班上有沒有同學生水痘而請假,小朋友說沒有,再問嫲嫲最近家人有否生「帶狀皰疹」,即俗稱「生蛇」/「皮蛇」。嫲嫲表示自己上星期生蛇,自覺已康復就沒複診,她不明白自己生蛇跟孫兒生水痘有甚麼關係。加上,他們小時候都長過水痘。
醫生解釋兩者同是帶狀皰疹病毒,嫲嫲生蛇就是水痘病毒造成的,在痊癒之前都有傳染力。嫲嫲以為吃藥一星期後康復,而家中還有一位孫兒,醫生建議他打水痘疫苗,可能還來得及保護,不被傳染了。
水痘Q&A
1. 為甚麼會得水痘?
水痘好發於冬季及早春,傳染力極強,接觸水痘病者要洗手,病毒亦可經飛沫傳染、空氣傳染。
2. 如何預防水痘?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建議接種兩劑疫苗,滿1歲第一劑,4歲左右自費接種第二劑。
在香港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12個月大兒童第一次接種水痘疫苗,到18個月大(適用於2018年7月1日或以後出生的兒童)或小學一年級時(適用於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出生的兒童)就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第二次」。
3. 為甚麼要打兩劑疫苗?
研究顯示接種一劑水痘疫苗的保護力約81%,打滿二劑水痘疫苗的保護力大約可達92%。
4. 同住家人一定會被傳染嗎?
研究顯示若罹患水痘,其家人被傳染水痘的機率高達85至90%!相互傳染的風險很高,同班同學、老師們也有風險!
5. 水痘患者的家人、同學或老師怎麼辦?
從來沒有得過水痘的孩子,可在與患者接觸的72小時內趕快補打水痘疫苗,可以大大降低被傳染的機會,最慢5天內接種疫苗大概都還有7成的保護力。
得過水痘的人體內有抗體了,再感染的機率很低。不過水痘病毒會潛伏體內,若將來免疫力下降可能會有帶狀皰疹發作的風險,因此歐醫生建議滿20歲的人可以考慮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6. 大人抵抗力好,不用怕?
水痘不算小病,一般年齡愈大,感染後的症狀愈嚴重,成人一旦水痘感染可能引發肺炎、腦炎、續發性感染和敗血症等,需要住院治療,甚至嚴重者有死亡風險。
7. 除了打疫苗之外的預防方法?
接種疫苗預防還是重於治療,而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包括飯前徹底洗手、徒手不摸眼口鼻、咳嗽時用手臂摀住嘴巴等。此外,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期處於密閉空間內,覺得必要時可戴口罩。
8. 誰不能接種水痘疫苗?
孕婦,而非懷孕婦女接種者,打完疫苗需避孕1個月,因接種水痘疫苗曾發生嚴重副作用者,因本身疾病不適合接種「活性減毒疫苗」者。
9. 常見的迷思:水痘不是說長過就免疫了?
錯!得過水痘的人會埋下終生的隱憂!因為水痘病毒會留在身體裡一輩子,而且會在免疫低下時,不一定要年老時,年輕人也會發作成「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可能傳染給家人、讓孩子得水痘。此外,帶狀皰疹有一些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失明、失聰、可能造成抑鬱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等。
資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478677/%E3%80%90%E6%B0%B4%E7%97%98%E5%82%B3%E6%9F%93%E3%80%91%E5%A7%8A%E5%BC%9F%E6%9B%BE%E6%89%93%E7%96%AB%E8%8B%97%E4%BB%8D%E7%94%9F%E6%B0%B4%E7%97%98%E7%97%95%E7%99%A2%E9%9B%A3%E8%80%90%E3%80%80%E6%B1%82%E9%86%AB%E6%8F%AD%E8%A2%AB%E7%94%9F%E8%9B%87%E5%AB%B2%E5%AB%B2%E5%82%B3%E6%9F%93%E3%80%90%E9%99%84%E7%96%AB%E8%8B%97%E8%B3%87%E8%A8%8A%E3%80%91
全球首部宮內兒科學英文專著在上海發布
從生命初始那刻起,胎寶的健康狀況蘊含著將決定其一生的健康密碼。很多疾病其實可以追溯到胎兒期,但問題是,胎兒生病了,誰來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呢?如今,胎兒的專科醫生來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將兒科團隊的診治范圍向前延伸,與產科交叉,形成新的學科——宮內兒科學。
昨天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婦兒健康發展促進高峰論壇上,全球首部宮內兒科學英文專著正式發布,該專著主編、新華醫院院長孫錕教授表示,團隊將直面最小年齡“病人”,專注起源於子宮的兒科疾病,包括所有胎兒結構畸形、生長發育異常和先天性器官功能缺陷。從受精卵到青春期,將連續性地圍繞疾病進行篩查、診斷、治療和預防。
胚胎(胎兒)發育是遺傳信息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編程過程。新華醫院宮內兒科團隊認為,健康和疾病的發育起源理論強調了生命早期事件對后期健康的重要性。這一概念促使兒科醫生關注胎兒的健康,並將兒科的前沿推向了胎兒、胚胎階段。例如,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妊娠並發症,影響世界上10%以上的孕婦,是兒童肥胖和神經發育障礙的重要風險因素。早期干預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可以避免對后代長期健康的有害影響。
這樣的干預措施同樣可以應用於在子宮內開始免疫接種。新華醫院宮內兒科團隊張軍教授介紹,比如,為母親接種破傷風、白喉和百日咳疫苗,可以保護兒童免受百日咳的侵害。
另一方面,胎兒期的發育特性決定了一些特殊疾病如果從胎兒期就干預甚至手術,可以提高治療成功的效率和概率。孫錕帶領宮內兒科醫生們自2018年完成亞洲首例單中心重度主動脈瓣狹窄胎兒介入治療后,持續為在媽媽肚子裡的重症先天性心臟病胎兒治療,實現了單中心重症先心宮內介入治療病種全國之最,孕母均足月分娩,胎兒零死亡,打破該技術歐美近20年的壟斷。而及時干預胎兒主動脈瓣狹窄,不僅可以改善心肌發育和心室功能,也增加了出生后寶寶雙心室修復的可能性。
同時,新華醫院近年已在胎兒巨大頸部腫塊、胎兒膈疝、胎兒嚴重肺部病變、胎兒嚴重胸腔積液等疾病的分娩中,廣泛應用不斷臍胎兒手術(EXIT)、子宮外產時治療等。兒科醫生越來越多地參與胎兒期的基因咨詢、多學科診療,並制定早期治療計劃,更精准地在保障母胎安全的前提下,參與胎兒的疾病管理,讓更多寶貝健康出生。
放眼未來,如何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新華醫院宮內兒科團隊認為,宮內兒科就是胎兒的專科醫生。宮內兒科專家們將無縫銜接兒科現有體系,打通從胚胎到青春期的健康閉環管理,集預防、治療、康復等學科優勢於一體。
資料:http://sh.people.com.cn/BIG5/n2/2023/0618/c134768-40461253.html
子宮頸癌可預防 HPV DNA檢測助早期發現
HPV病毒感染的情況在本港十分普遍,每12名香港女性中,便有1名HPV感染者,而高風險的HPV病毒更可引致子宮頸癌。婦產科專科醫生陳嘉倫醫生指出,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七位,患者年齡中位數是55歲。要降低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定期進行子宮頸篩查是其中一個方法。政府於本年宣布,由4月3日起,以HPV DNA檢測為30至64歲的婦女進行子宮頸篩查。
根據政府統計,約52%的女士曾經接受子宮頸癌篩查,更甚的是,只有約40%的女士認為自己有需要進行子宮頸癌篩查。陳醫生指出,只要曾經有過性經驗的人士,不論任何年齡均有機會患上子宮頸癌。
研究指出,定期進行子宮頸檢查的女士,患癌的風險可降低超過九成。宮頸塗片是一直沿用的檢查方法,在降低宮頸癌發病率方面非常有效。近年,國際和本地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發現,HPV檢測比細胞學檢測(宮頸塗片)能檢出更多高級別病變。去面衞生署亦將會為30至64歲婦女,採用HPV DNA檢測作為主要篩查子宮頸癌的方法。至於25至29歲的婦女,則會仍然利用子宮抹片檢查作子宮頸癌篩查。
資料: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558662/%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5%8F%AF%E9%A0%90%E9%98%B2%E3%80%80HPV%20DNA%E6%AA%A2%E6%B8%AC%E5%8A%A9%E6%97%A9%E6%9C%9F%E7%99%BC%E7%8F%BE
中學生研究太空種中藥 緩太空人骨質疏鬆症
航天科技在多個國家都獲得大力發展,年輕人亦不遑多讓,聖保祿學校有三隊學生去年參加太空實驗遴選,成功獲得國際太空站的「飛行狀態(Flight Status)」,可將由自己編程控制的數據收集器放於太空站收集數據,成為香港首隊學生「飛上太空」。
「飛行狀態(Flight Status)」是國際太空站的實驗存取權,參賽者向NASA或歐洲太空總署(ESA)提交提案,最終獲選者可在太空進行短期實驗收集數據。經過多輪評估和審批後,在來自全球22個成員國771隊中,最終有294隊獲選,而聖保祿學校成為香港首隊勝出的隊伍。
太空種中藥緩太空人骨質疏鬆症
其中一隊學生研究在太空種植中藥維持太空人健康,她們表示,因為太空人長期處於無重力狀態,骨骼不需要支撐身體行走,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經多番研究後,她們提出在太空試驗種植補骨脂及淫羊藿兩種抗骨質疏鬆,且較易生長的藥材,讓太空人在太空即摘即煲。
學生先學習編程和數據分析,其後開始自己設計及編寫代碼,將數據收集器送上國際太空站運作,自動收集站內的環境數據,再進一步研究。實驗初步結果顯示,太空站的氣溫和濕度未完全符合種植,團隊隨即研究改良方法。她們指,國際太空站設有植物培植系統(Advanced Plant Habitat),專門用於植物生物科學研究,如果使用該系統調節出中藥最佳的生長環境,有機會種植成功。
團隊表示,由於每人體質不同,同一款西藥未必配合到所有太空人需要,而中藥治根的特性就可針對免疫系統作治療,對太空人更有成效,亦希望將中國文化傳去國際。
負責指導學生的STEM教育公司60Pins導師鄧詠琪表示,比賽前準備了與太空站完全相同的數據收集器,讓學生模擬在太空中收集數據時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培訓學生實驗設計、太空知識、電子技術、編程能力、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等領域,參賽過程中亦反覆研究可行性和改良方案。今次學生成功獲得「Flight Status」是很大的鼓舞,希望藉此鼓勵更多年輕人探索太空,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亦獲得到不同得著。
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91195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蛋黃維他命D豐富防骨鬆1種蛋最好 D2、D3不同未必有用
維他命D是重要的微量營養素之一,對患有骨質疏鬆症的中老年人特別重要。維他命D能增加鈣質吸收,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生長,以及維持肌肉及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維他命D也有分植物來源及動物來源,當中動物來源的活性較高,如蛋黃的維他命D3對人體非常有益。
維他命D有幾重要?
維他命D能夠增強小腸對鈣的吸收,維持血液中鈣和磷的濃度,以保護正常的骨質量,並調整副甲狀腺激素來維持血液中鈣質的平衡。缺乏維他命D會引起鈣、磷代謝異常,導致骨質疏鬆、骨密度降低,嚴重甚至會引起骨折,肌肉亦會因低血鈣量而容易抽筋。
維他命D的吸收方式
一般來說,維他命D可透過陽光與食物補充,曬太陽可攝取的維他命D,也可從植物或動物中得到:
1)植物來源(維他命D2)
菇類、豆漿、五穀類及燕麥等植物性食品,都能補充維他命D2。可是,維他命D2的穩定度較低,在血液中維持維他命D的平衡效果不如維他命D3。
2)動物來源(維他命D3)
高脂肪魚類如三文魚、鯖魚、鮪魚、沙丁魚,或牛肉、雞蛋、乳製品等食品。動物來源的維他命D3活性較高,比植物來源的維他命D2更有效。而且維他命D3在體內留存時間較長,有較好的作用。
雞蛋是最好的維他命D3來源
雞蛋是少數富含維他命D3的食物之一,不少人為了健康會棄掉蛋黃,只食蛋白,但其實蛋黃的各種營養素,例如蛋白質及維他命D3,都比蛋白豐富。雞蛋為什麼含豐富維他命D3?跟人類一樣,如果雞接觸陽光愈多,就能產生更多的維他命D的雞蛋。如標籤上寫著走地雞蛋就會更好,這很可能意味著雞可以在白天自由地在外面漫步,吸取維他命D的機會也高。
維他命D的每日攝取量
成年人每日需補充600單位的維他命D,來加強身體維他命D的濃度,老年人甚至可以每日補充600至800單位的維他命D。根據美國農業部(UDSA)指,一隻雞蛋的維他命D3佔每日攝入量的11%。換言之,兩隻雞蛋就得於每日需求的約22%。
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91369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生蛇可再復發?72小時黃金治療期?接種疫苗可減後遺症?拆解5個生蛇常見問題
帶狀皰疹(Shingles)俗稱「生蛇」,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所引起,初期出現的徵狀或會被誤以為是皮膚敏感、蚊蟲叮咬所致。視乎生蛇位置,部分病人更有機會出現跟偏頭痛、心臟病發等相似的徵狀!生蛇令人疼痛難耐,更有機會引發後遺症,例如視力受損、面癱及長期神經痛等。有醫生提醒,勿以為曾經生蛇便等同終生「免疫」,患者可能因壓力、免疫力下降或其他因素而反覆病發,故要把握72小時的黃金治療期。不想被「蛇」纏繞,除了接種「蛇針」外,還要注意什麼?由養和醫院急症科專科醫生黃建華醫生拆解5個關於生蛇的常見問題。
1. 生蛇可以再復發?生蛇成因?
黃建華醫生指出,生蛇的主要成因是感染水痘後,帶狀皰疹病毒仍潛伏在體內的神經元,當免疫力下降便有機會誘發生蛇。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據,四十歲或以上的香港人當中,有超過九成人都曾患上水痘,因此不少人都有生蛇的風險。年長人士、生活壓力大、吸煙飲酒、休息不足,或患有自體免疫疾病、愛滋病、正接受壓抑免疫功能的治療等,都屬於生蛇的高危族群。
別以為生蛇像出水痘般,感染過一次便能終生「免疫」。黃醫生表示,曾有健康良好的病人自廿多歲開始,每當遇到巨大壓力便會生蛇:「病人第一次病發是因為讀書壓力,第二次病發則是因為照顧孩子。」他提醒,每個人雖然一生只會出一次水痘,但生蛇卻可以反覆病發。
2. 生蛇有何徵狀?
生蛇一般可分為3個不同階段,病人一般會出現皮膚痕癢及皰疹,更會感到疼痛難忍。
生蛇初期:感覺像感冒,患者可能會發冷,容易疲倦。
發病1至2天:患處的皮膚開始痕癢和疼痛,由於痛楚是源於神經發炎,故此皮膚變得敏感,即使穿衣服時擦過皮膚,其痛楚比拍打更為劇烈。
發病3至4天:皮膚會出現紅點,慢慢發展成水泡狀的皰疹。
黃醫生強調,要診斷生蛇需要非常小心,因出現典型皰疹前,有機會誤以為是其他病症。「例如初起的皮膚紅點看似是過敏或蚊叮蟲咬;若面部生蛇,則與偏頭痛發作相似,甚至產生如面癱的徵狀;更有病人會因為胸口生蛇而感到胸口疼痛,擔心是心臟病發、肺炎或爆肺等嚴重問題,直至作深入檢查和皰疹出現後,才確診是生蛇。」
3. 生蛇有72小時黃金治療時間?錯過或會有後遺症?
對於生蛇患者來說,及早發現和治療十分重要。黃醫生解釋,若能在生蛇徵狀出現後的72小時內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有助病人加快康復及減低出現後遺症的風險,即使已過黃金治療時間,若仍然出現新的皰疹,都應該用抗病毒藥治療。
然而,若錯過了72小時黃金治療期,則有機會出現長期影響病人健康的後遺症,例如眼睛附近生蛇,可引起角膜結痂令視力受損;面部生蛇則可引致「拉姆齊亨特綜合症」,有機會令患者出現口眼歪斜、口齒不清等面癱症狀;若發生在肛門附近,更有可能影響排泄功能。
「有不少人因為神經發炎而出現後遺神經痛,患者持續出現火燒及觸電般的痛楚,嚴重時甚至無法入睡,要服用多種止痛藥才能控制。」
4. 坊間流傳生蛇圍纏身體一周會有致命危險,真的嗎?
黃醫生表示,感染水痘會令全身皮膚出現皰疹,而生蛇則主要影響皮節。皮節是指單一脊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域,並分為左右兩邊。「生蛇通常發生在單邊皮節,兩邊皮膚同時生蛇的情况十分罕見,出現這情况反映病人的免疫力十分差,或會有擴散性或瀰漫性生蛇,這可能影響不止一條神經線,甚至入侵其他器官造成嚴重腦炎或肺炎等,有致命風險。」
5. 如何能減低生蛇的機會?
醫學界目前未有完全清除潛伏體內水痘病毒的方法,但可以接種帶狀皰疹疫苗(俗稱「蛇針」)以預防生蛇。黃醫生稱,免疫力會隨年紀漸長而下降,故年過50歲或曾經生蛇的人都適宜接種,配合良好的生活模式,包括有足夠休息及減低壓力影響等,都有助減低生蛇的風險。
資料:https://health.mingpao.com/%E7%94%9F%E8%9B%87%E5%8F%AF%E5%86%8D%E5%BE%A9%E7%99%BC%EF%BC%9F72%E5%B0%8F%E6%99%82%E9%BB%83%E9%87%91%E6%B2%BB%E7%99%82%E6%9C%9F%EF%BC%9F%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5%8F%AF%E6%B8%9B%E5%BE%8C/
盧寵茂:無法完全將流感疫苗接種計劃用於應對新冠病毒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接受港台《上任一周年》系列訪問,指本港抗疫工作已開展新模式,如果再出現新一波新冠疫情,需要再採取社交距離措施和隔離政策的機會很微,但如果有另一種病毒出現,有可能要再採取較嚴峻的方法應對。 盧寵茂說,暫時無法完全將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套用於應對新冠病毒,日後的疫苗接種方案,有待更多數據再研究。
資料:https://hk.news.yahoo.com/%E7%9B%A7%E5%AF%B5%E8%8C%82-%E7%84%A1%E6%B3%95%E5%AE%8C%E5%85%A8%E5%B0%87%E6%B5%81%E6%84%9F%E7%96%AB%E8%8B%97%E6%8E%A5%E7%A8%AE%E8%A8%88%E5%8A%83%E7%94%A8%E6%96%BC%E6%87%89%E5%B0%8D%E6%96%B0%E5%86%A0%E7%97%85%E6%AF%92-042838267.html
解析流感流行特徵 提升高危人群預防效力
今年春季,中國經歷了一波流感高峰,其活動強度明顯高於往年。根據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各個省份的流感活動水準下降,但隨著流感夏季高峰的臨近,流感威脅仍不容小覷。近日,新華網《醫防大咖談流感》欄目邀請了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余宏傑教授和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結合今年流感的流行情況,為大家解讀流感科學防控的相關話題。
流感季節性流行 周而復始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每年具有周而復始的季節性。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每年流感季節性流行在全球可導致300萬至500萬重症病例,以及29萬至65萬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余宏傑介紹,一般情況下,流感在中國的季節性非常規律,比如北方地區的流行高峰在11月到次年的1至2月份,南方和中部地區分別在冬春季和夏季有兩個流行高峰。
今年春季,根據中國流感監測數據顯示,流感以往的活動規律被打破,較正常的冬春流感季約晚了2至3個月。
今年的流感疫情為何出現了偏差?余宏傑表示,針對新冠所採取的控制措施不但防控了新冠,對流感等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也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去年年底,新冠疫情防控政策進行了優化調整,此時新冠病毒競爭性地佔居了人群的呼吸道感染與免疫係統,流感病毒的流行高峰比以往出現了一定延遲。
余宏傑介紹,在人群中引起季節性流行的流感病毒通常為甲型中的H1N1、H3N2亞型及乙型病毒的Victoria和Yamagata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甲流、乙流。今春流感高峰,主要為甲型H1N1亞型和甲型H3N2亞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
為什麼流感每年都會流行,但感染的輕重程度不同?張文宏認為,流感病毒非常善變,自從1918年流感大流行以來,人類對流感已經有了較為充分的認識,流感病毒會發生抗原漂移,導致病毒每年都會發生變異,當年接種的流感疫苗所獲得的免疫力,無法應對下一年的流行毒株。
「自1918年流感大流行以來,經過這100多年的觀察,我們發現流感不同的型/亞型,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節點,所引起的重症程度存在一定差異。差異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發生變異;二是人群既往感染後所獲得的免疫無法覆蓋新的變異毒株,同時免疫力有個體性差異,流感症狀的輕重,取決於宿主的免疫功能和流感病毒之間的博弈。
儘管這些變化很難預測,但整體上有一定的規律,我們可以採取科學有效的方式來應對。例如,世衛組織每年都會對下一季的流行毒株做預測,以生産相應的疫苗。」張文宏説。
老年人等體弱群需格外警惕
流感與普通感冒不可相提並論。余宏傑表示,對健康成年人來説,流感病毒是自限性感染,以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為主,經過7天左右可自我康復。但對於一些高危人群而言,如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等人群,患流感後出現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較高。
事實上,流感病毒一直處於嚴密的監控之下,例如,國家流感中心每周會發布《中國流感監測周報》,以指導流感防控。張文宏提示,大眾要及時關注相關機構發布的流感預警,在流感高發期做好個人防護,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體弱的人群。
「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要盡量避免患上流感,因為這部分人感染流感之後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張文宏再次強調。
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流感帶來的疾病負擔會變得越來越沉重。
加強研發新流感疫苗 提升接種水平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重症的風險。張文宏表示,一旦感染流感病毒,是否接種流感疫苗所導致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是截然不同的,流感疫苗可以減少重症和死亡,這對於保護體弱人群來説意義重大。
然而中國流感疫苗接種率並不理想。2022全國疫苗與健康大會披露數據顯示,在2020年至2021年和2021年至2022年兩個流感流行季,中國流感疫苗接種率分別為3.34%和2.46%。
張文宏認為,中國流感疫苗的接種水準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尤其是對於流感感染後重症和死亡高發的老年人來説,亟待提升疫苗接種率。世衛組織對於老年人接種疫苗有非常強的推進計劃,希望65歲以上人群的接種率達到75%,但現時跟這目標尚有一段距離。
據余宏傑介紹,人類使用流感疫苗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其安全、有效性得到驗證。由於流感病毒變異、抗原漂移,導致每年迴圈的毒株是不一樣的,需要每年都接種疫苗。疫苗廠家會根據世衛組織每年對流感毒株的預測生産相應的疫苗。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2-2023)》,優先推薦疫苗接種的人群包括五類: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至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醫務看護人員、孕婦和備孕期婦女。
資料: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news.cn/health/xhhkt/20230620a/index.html
揭秘:比馬桶坐墊還髒的6大物品
說起家裡最髒的地方,大家即時想到廁所和馬桶。然而,與馬桶相比,家裡有些容易被您忽視的物品才真正藏污納垢、更容易滋生細菌。研究表明,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用品是細菌事實上的聚集地,甚至比馬桶更髒。
1. 洗碗海綿或抹布
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對22個志願者家庭的30件常見物品進行了拭子分析。結果發現,在超過75%的家庭中,他們的廚房海綿和抹布上有大腸菌群,這個菌群包括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等細菌。相比之下,僅5%家庭的馬桶坐墊上有大腸菌群。
研究還發現,86%的家庭在洗碗海綿和抹布上有酵母菌和霉菌,18%的家庭在洗碗海綿和抹布上有葡萄球菌。研究結果表明,準備食物的廚房比家裡的許多其它地方含有更多的細菌和糞便污染。
根據2017年發表在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廚房環境比廁所擁有更多的微生物。這主要是由於廚房海綿的「貢獻」,事實證明它們代表了整個家庭中最大的活性細菌庫。
更糟糕的是,研究發現即使用可靠的清潔海綿方法,比如煮沸或用微波爐加熱,實際上對細菌的殺滅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最好每週更換一次海綿,以避免傳播細菌。
2. 廚房水槽
浸泡在洗碗槽裡的杯子、盤子,還有準備洗的碗碟上都有很多的食物殘渣,而這些殘渣就是細菌繁殖的絕佳場所。細菌會在潮濕、溫暖的地方繁殖,稍不注意,這些細菌就會沾到你的手上或者跑到食物裡去。
根據NSF的研究,45%的家庭廚房水槽含有大腸菌群,27%的家庭廚房水槽含有霉菌。作為家中第二受細菌污染「重地」,每平方厘米平均存有11,380萬個各類細菌(包括葡萄球菌、大腸菌群、酵母菌和霉菌)。而馬桶坐墊以其每平方厘米平均存有5,150個各類細菌,排在第11位。
為了保持廚房水槽清潔、避免致病菌傳播,《食品與營養雜誌》(Food & Nutrition Magazine)建議,每天使用廚房專用的洗滌劑和消毒劑清潔水槽,殺死有害病原體。
3. 調味瓶
雖然大多數人都會擦拭廚房的桌子,但很少有人使用消毒濕巾清潔鹽瓶和胡椒瓶。人們每天都會多次使用鹽和胡椒等調味料,如果在接觸瓶子前忘記洗手,細菌就很容易附著在瓶子上進行傳播。
在2008年的一項研究中,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要求30名開始出現感冒跡象的成年人說出他們在過去18小時內在家中接觸過的10個地方。隨後,研究人員對這些地方的感冒病毒進行了檢測。
結果發現,約40%的被測物表面有病毒,而所有被測的鹽瓶和胡椒瓶都對感冒病毒呈陽性。該研究於2008年10月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全國頂級傳染病會議上公佈。
對此,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建議,要勤洗手以防止交叉污染。用肥皂在手上塗抹出泡沫(不要忘記指甲、手指之間和手背),擦洗雙手至少20秒,然後用紙巾擦乾。使用後立即將用過的紙巾扔掉,不要重復使用。
4. 電視遙控器
電視遙控器是最常被忽視的家居用品之一,人們每天都會接觸多次。遙控器經常被掉在地上、丟在沙發上,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污染到,大多數帶有按鍵和縫隙的電視遙控器都無法好好清潔。
在2020年由英國沙發和地毯專家ScS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各種家用物品,包括電視遙控器、垃圾箱蓋、地毯和馬桶坐墊等。結果發現,電視遙控器比馬桶座圈髒20倍,含有大量霉菌、細菌和酵母菌。
研究顯示,電視遙控器是迄今為止測試過的最髒的物品,細菌和酵母菌水平達到每平方厘米290個菌落形成單位,還有「重度」霉變。相比之下,馬桶坐墊被發現每平方厘米只有12.4個菌落形成單位,並且只有「輕度」霉變。
研究還發現,大約三分之二(67%)的英國人從未清潔過他們的電視遙控器。這意味著由家庭成員們共享的電視遙控器,可能被潛在的有害細菌所覆蓋。
5. 浴簾
幾乎永遠潮濕的浴簾是霉菌的理想滋生地,霉菌會產生過敏原、刺激物,有時還會產生有毒物質。按照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的說法,如果家中有潮濕和霉菌,出現呼吸道問題、呼吸道感染、過敏或哮喘的可能性更高。此外,潮濕和霉菌還會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
美國家庭安全解決方案公司SafeHome在2021年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研究人員擦拭了三個家庭浴室的一系列物品,以測試是否存在潛在的有害微生物。
研究人員還調查了504人(274名女性和230名男性,平均年齡為37歲)的如廁習慣,以瞭解導致這種細菌數量的可能原因。結果發現,浴簾容納的細菌是馬桶坐墊的60倍。
6、毛絨玩具
在2017年由玩具定制公司Build-A-Bear委託進行的一項美國成年人調查中發現,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仍然擁有毛絨玩具,4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仍然和毛絨玩具一起睡覺。此外,有72%的人表示他們計劃永遠保留他們的毛絨玩具。
2013年12月發表在《Infection and Immunity》的一項研究顯示,日托中心有80%的毛絨玩具檢測出肺炎鏈球菌陽性。而肺炎鏈球菌是兒童耳部感染、兒童和老年人呼吸道感染髮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醫院感染的常見原因。
資料: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6/20/n14019306.htm
香港2025年可望推出廉價低風險的血液篩檢 及早發現癌症
作為發達國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的癌症,可望自後年起,以不高於200美元的血液檢測服務在早期篩檢出來,以便及早識別及治療。研發有關血液檢查的公司表示,會先在中國內地丶香港和其他亞洲地區推出檢測服務。該項測試由有「無創產前檢測之父」之稱的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研發,其團隊將於明年在亞洲招攬5000人進行臨床測試,以便2025年正式推出這項簡便價廉而且準確度高的癌症篩檢服務,期望在2027年時可以透過一次血液檢查便篩查到十種癌症。
傳統檢測癌症方法是透過超聲波丶電腦斷層掃描或活體組織檢查等方式進行,常見問題是成本高昂丶較不便利和有風險,且須待癌症細胞出現病變才可檢測出來。新篩檢方法主要透過血液測試當中的去氧核糖核酸(DNA)碎塊而作出,原理是腫瘤細胞會定期將其細胞的一部分DNA釋放到人的血液中。但若血液中的DNA含量太少,化驗結果便不足以作為診斷根據,這缺點在腫瘤較小的情況下尤為明顯。但盧煜明指出,透過其去年發表的「FRAGMA」技術,新技術在檢驗肝癌丶大腸癌及肺癌的準確度分別為約0.98丶1.0及0.9,當中,1.0是為最準確,0.5則屬表現差。
根據公開資料,已發現的癌症有超過一百種。在2020年,最常見的癌症是乳腺癌丶肺癌丶結腸癌丶直腸癌以及前列腺癌。而致死癌症則以肺癌(180萬例死亡)丶結腸和直腸癌(91.6萬例死亡)丶肝癌(83萬例死亡)丶胃癌(76.9萬例死亡)及乳腺癌(68.5萬例死亡)為多。但中國人則有較高的肝癌風險,因為中國有一成人口是乙型肝炎帶菌者,故盧煜明研發的一個檢測目標是肝癌。
為方便研發,盧煜明昨(26日)與港資檢測公司Prenetics公布,成立2億美元的合資企業Insighta。Insighta引述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指出,癌症每年導致全球1000萬人死亡,單是亞洲便造成600萬人死亡,而及早發現癌症有助提高患者存活率。該公司的新技術由抽血到儀器分析,只須兩丶三天便知道檢測結果。
盧煜明在1997年回港發展,加入中文大學,主攻基國與醫學,自2005年起獲不少獎項,去年獲頒被喻為美國諾貝爾獎的「拉斯克獎—臨牀醫學研究」,以表揚他利用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孕婦「無創產前診斷」,這項技術現已在全球九十多個國家或地地區應用。
資料:
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230627-%E9%A6%99%E6%B8%AF2025%E5%B9%B4%E5%8F%AF%E6%9C%9B%E6%8E%A8%E5%87%BA%E5%BB%89%E5%83%B9%E4%BD%8E%E9%A2%A8%E9%9A%AA%E7%9A%84%E8%A1%80%E6%B6%B2%E7%AF%A9%E6%AA%A2-%E5%8F%8A%E6%97%A9%E7%99%BC%E7%8F%BE%E7%99%8C%E7%97%87
受潮食物可隱藏最強致癌物!無色無味點防備?
現在正是夏日雨季,食物容易受潮發霉,有一種劇毒物質需要重點警惕,即黃麴毒素(aflatoxin,又稱黃曲霉毒素)。其無色無味,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元兇,小心它趁機滋生!
肝硬化肝癌元兇之一
黃麴毒素是目前為止最強的致癌物質,可令人體急性或慢性中毒,導致急性肝臟受損、肝硬化甚至肝癌。黃麴毒素較常見於發霉的花生、小米、穀物和其製品當中,動物也可通過食用受污染的飼料,令毒素積存體內,因此動物乳製品及肉類製品中也會發現黃麴霉毒素。如果在短時間內攝取較大量黃麴毒素,可導致急性中毒,患者會出現肚痛、嘔吐,同時肝酵素急劇上升等,顯示肝臟正在受損,嚴重甚至可以致命。不過,在目前嚴格的食物安全監察標準下,急性中毒個案已經少之又少。
如果持續誤服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即使劑量不大,也有可能出現慢性中毒,導致肝臟逐步受損。世衛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指出,黃麴毒素具有基因毒性(破壞基因),並將黃麴毒素B1、B2、G1、G2和M1列為第一類致癌物,當中以B1的致癌作用最強。如果本身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攝入黃麴毒素後的肝癌風險,較非乙肝感染者高出約30倍。
高溫殺不死 做好防潮措施
黃麴毒素無色無味,更是一種「煮不死」的致癌毒素;食物發霉容易察見,大眾應避免食用任何發霉食物,應整個丟棄。有些人誤以為,去除食物表面肉眼可見的黴菌後,食物可照常食用,其實菌絲可能已侵入食物深層,毒素甚至可能蔓延到整個食物,所以還是不吃為好。
夏天來到,大家記得做好防潮措施,包括把食物放入乾淨容器,存放於乾燥通風地方,降低食物受黴菌感染的風險,保障食用安全。
撰文: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
資料: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health/501295041/%E8%82%9D%E7%99%8C%E5%8F%97%E6%BD%AE%E9%A3%9F%E7%89%A9%E5%8F%AF%E9%9A%B1%E8%97%8F%E6%9C%80%E5%BC%B7%E8%87%B4%E7%99%8C%E7%89%A9%E7%84%A1%E8%89%B2%E7%84%A1%E5%91%B3%E9%BB%9E%E9%98%B2%E5%82%99
世衛宣布:阿斯巴甜為可能致癌物 拆解無糖汽水安全攝取量
早前有消息指世界衛生組織(WHO)有意將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列為「可能致癌物質」。世衛轄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今日(14日)正式宣布,將阿斯巴甜列為「第2B類致癌物」,指透過人類及動物研究發現有限度證據,顯示阿斯巴甜可能與肝癌有關,但就未公布人類攝取多少阿斯巴甜才會構成危險。
一般體重成人 日飲9至14罐無糖汽水才「超標」
阿斯巴甜是廣泛被使用的甜味劑之一,多被無糖汽水及香口珠(香口膠)採用。世衛與聯合國糧農組織下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表示,未發現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阿斯巴甜對健康造成危險,並建議將阿斯巴甜每日最高攝取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40毫克以下。
聯合專家委員會表示,評估數據當中未有充分理由改變以往對阿斯巴甜每日攝取量建議,強調人們仍可有限度下放心食用,而體重60至7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飲9至14罐含阿斯巴甜飲品才會超出安全限制。
世衛駐日內瓦總部營養健康和發展司司長Francesco Branca試圖向受研究困惑的消費者解釋,指如果消費者要在「一般可樂」以及「添加了阿斯巴甜的可樂」之間做選擇,「我認為應該考慮第三種選擇,就是喝白開水。」
專家拆解無糖汽水風險
TVB節目《東張西望》訪問多位專家分享對阿斯巴甜被世衛列為2B級致癌物意見。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食品科學及安全課程講師文嘉敏指出,阿斯巴甜建議每日最高攝取量因應體重而定,以體重60公斤為例,每日不應攝除多於2,400毫克(即2.4克)代糖,分量約等於18罐無糖汽水。
對於有糖及無糖汽水如何取捨,資深註冊營養師葉俊言受訪時指出,傳統汽水所含糖分始終較無糖汽水為高,如必須二擇其一就比較建議選擇無糖汽水。他補充指無論有糖或無糖汽水都含有碳酸,過量攝入會影響骨質,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無糖汽水)飲得,但唔可以太多。」
資料: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69588/%E4%BB%A3%E7%B3%96%E8%87%B4%E7%99%8C-%E4%B8%96%E8%A1%9B%E5%AE%A3%E5%B8%83-%E9%98%BF%E6%96%AF%E5%B7%B4%E7%94%9C%E7%82%BA%E5%8F%AF%E8%83%BD%E8%87%B4%E7%99%8C%E7%89%A9-%E6%8B%86%E8%A7%A3%E7%84%A1%E7%B3%96%E6%B1%BD%E6%B0%B4%E5%AE%89%E5%85%A8%E6%94%9D%E5%8F%96%E9%87%8F
李夏茵對擴大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持開放態度
政府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協助45歲或以上、無已知高血壓或糖尿病和相關症狀的市民盡早管理慢性疾病,建議採納政府與參加者共同付費模式。
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民建聯議員葛珮帆關注會否擴大計劃至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骨質疏鬆等。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表示,現時計劃剛起步,所以先涵蓋較常見的疾病,即高血壓及糖尿病,聽到不少意見要求擴大計劃至肺炎、骨質疏鬆等,認為要視乎多少人患病及成效等,強調會持開放態度。
對於計劃會否豁免領取綜援人士的收費,李夏茵指出,計劃使用共同付費模式,是希望市民有為自己健康負責的感覺,又透露政府將來會補貼經濟條件不太優厚的人士,正與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討論。
李夏茵說,推出計劃後會有兩層檢討,包括內部檢討成效,亦會邀請大學協作檢討,研究計劃長遠對市民的影響。
資料: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708859-20230714.htm
產後媽媽易生「疣」點處理最好?醫生為你解答5大問題
由懷孕到產後,所有媽媽的身體猶如進行了一場「戰役」,身體由內而外都會出現不少變化,除了最明顯的體重增加外,更會出現貧血、脫髮、胸部下垂及妊娠紋等問題,其中媽媽可能好易就忽略了身體上、臉頰或頸部皮膚出現類似油脂粒的皮膚傳染病「疣」。原來產後的媽媽身體好易就會患上疣,更有機會越生越多影響外表,以及傳染給家人朋友,相信各位媽媽心中對疣都有好多疑問,今次就找來有多年臨床皮膚學經驗的香港註冊普通科醫生盧麗晶醫生跟大家解答5大問題!
問題1:疣其實是什麼?感染疣之後要注意甚麼?
盧醫生解答: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通常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疣有不同分類,一般大細幾毫米至1厘米,甚至更大。常見的「疣」包括扁平疣、尋常疣、足底疣和生殖器疣。可以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於面部、頸部、胸部、腹部。疣屬於病毒感染,如生長在腳掌位置,走路時,或會感到痛楚;部份疣亦會令人痕癢不適。若證實感染疣之後千萬不要抓受感染的部位,避免感染面積擴大;如果皮膚有傷口,HPV病毒會從傷口部位入侵。
問題2:為何媽媽在懷孕期間或產後生疣的機率會上升?
盧醫生解答:因為在懷孕期間,媽媽的免疫系統會發生變化,加上荷爾蒙影響,容易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產後婦女缺乏休息,免疫系統進一步失調,容易被疣毒人乘虛而入。很多婦女在懷孕或產後容易生疣,包括我自己和很多朋友,產後全身生疣的情況都很普遍。
問題3:媽媽患上疣病毒會容易傳染給寶寶嗎?是否要停止餵哺母乳?
盧醫生解答:產後媽媽容易患疣,但扁平疣傳染給寶寶的機會相對不大,如果疣的位置不是在乳房附近,風險會更低。母乳包含媽媽的抗體,可以保護寶寶免受多種感染,所以權衡利害後,建議繼續餵哺母乳,不應停止。但如果疣長在乳頭上面,影響寶寶吸吮,建議尋求醫生意見,盡早處理病患。因為餵哺母乳期間,也有合適方法處理病毒疣。
問題4:疣容易根治嗎?有哪幾種治療方法?哪一種最好?
盧醫生解答:疣的治療一般需要取決於疣的類型、大小、數量和位置等因素,因此最好向醫生尋求建議,以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而其中最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使用含有水楊酸、A酸或免疫系統調節劑等外塗藥物。但這方法需時較長,效果不一,不適合敏感皮膚或大範圍皮膚長疣。另外可以使用冷凍治療,常用於生在手掌腳掌的疣。但治療次數較多,而且痛感較強。最後可以使用電灼或二氧化碳激光。電灼較難控制熱量輸出,容易產生疤痕。而二氧化碳激光,操作前需要使用麻醉藥膏,但能量控制比較準確,而且也能大範圍快速去除病毒組織。至於那一個方法最好,建議因應個人情況,諮詢醫生意見。
問題5:治療後,疣是否會復發?應如何預防再次患上疣?
盧醫生解答:疣是有可能會復發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疣容易在我們抵抗力差的時候發作,所以免疫力較弱的人士,容易反覆感染。第二,除了疣的患處有病毒,其他皮膚完整的位置也可能藏着病毒,加上疣的潛伏期較長,可長達2至6個月,甚至數年,不同身體位置可能會在不同時間爆發疣。要預防再次患上疣,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在接觸公共場所的物品後,必須要徹底清潔雙手。例如在健身室使用器械前後,要勤洗手。因為疣病毒有時會透過汗液留在皮膚表面。第二,不要與人共用私人物品,包括毛巾、拖鞋、化妝掃或頸鏈。床單被鋪建議 1星期洗1次。第三,在公眾場合,包括游泳池或健身室,建議穿着拖鞋。
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89861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蘇丹難民營爆發麻疹疫情 非政府組織稱至少13童死亡
無國界醫生在蘇丹的分部周日(2日)表示,在蘇丹白尼羅省的一個難民營,近日爆發麻疹疫情。組織表示,至今已有最少13名兒童死亡。
無國界醫生在周日表示:「情況很嚴峻,懷疑麻疹病毒與營養不良都是目前兒童最緊迫的健康問題。」組織在Twitter表示:「蘇丹的白尼羅省持續接收逃避衝突的人們。9個營地接收了數以十萬計的人,主要是婦孺。」
組織憂雨季爆瘧疾
組織透露,自上月6日至27日期間,治療了223名懷疑感染麻疹的兒童,當中有72人需要入住組織的兩個診所,並有13人在之後死亡。組織指:「我們每日在接收懷疑感染麻疹的病童,大部份出現併發症。」組織又指,單在6月兩個診所已經接收了3,145名病人,他們表示:「在更多人抵達,這裡就更迫切需要援手,包括增加疫苗、營養支援、庇護站、水以及過濾器等。」他們又指隨着雨季的到來,他們更擔心可能爆發由水引發的疫症或瘧疾。」
聯合國方面指,在4月15日蘇丹爆發衝突以來,有近280萬人逃亡。當中有2,152,936人在蘇丹國內流離失所,另外有644,861人跨越蘇丹邊境進入鄰國尋求庇護。
資料:https://www.am730.com.hk/%E5%9C%8B%E9%9A%9B/%E8%98%87%E4%B8%B9%E9%9B%A3%E6%B0%91%E7%87%9F%E7%88%86%E7%99%BC%E9%BA%BB%E7%96%B9%E7%96%AB%E6%83%85-%E9%9D%9E%E6%94%BF%E5%BA%9C%E7%B5%84%E7%B9%94%E7%A8%B1%E8%87%B3%E5%B0%9113%E7%AB%A5%E6%AD%BB%E4%BA%A1/386043
流感再活躍H3型主導佔78% 5歲以下幼童入院率飊成重災
衞生防護中心上月底宣布流感高峰期結束後,流感活躍度近日再攀升。據新一期的新冠肺炎及流感速遞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流感過去一周整體活躍程度持續上升,由前周的3.13%上升至5.71%,增幅升逾八成,但仍低於9.21%的基線水平。
另外,公立醫院主要診斷為流感的入院率亦有上升,由前周的0.15上升至 0.21,當中0至5歲入院率為「重災區」,每一萬人有1.28人需要入院。
據新一期新冠肺炎及流感速遞顯示,在7月2日至8日期間整體活躍程度上升,由前周的3.13%上升至5.71%,增幅升逾八成,但仍低於9.21%的基線水平。與上次的流感高峰期以H1流感主導不同,甲型(H3)流感佔78%,而甲型(H1)流感只佔22%。另外,同期亦錄得7宗在學校或院舍發生的流感樣疾病爆發的報告,涉33人染疫。
過去一周錄得11宗成人流感嚴重個案 3人死亡
公立醫院主要診斷為流感的入院率亦有上升,由前周的0.15上升至 0.21,接近0.25的的基線水平。當中0至5歲入院率為「重災區」,每一萬人有1.28人需要入院。衞生防護中心過去一周共錄得11宗成人流感嚴重個案,當中3人死亡;同期沒有錄得兒童流感相關之重症及死亡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最近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呈現的上升趨勢,可能與夏季流感高峰將至有關。以往的監測數據顯示,流感活躍程度一般於一至三/四月到達高峰,而過往有些年份的七至八月亦有機會出現另一次流感高峰。中心會繼續密切監測本地流感情況。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表示, 預料因為上次流感高峰期為甲型(H1)流感主導,社會上對H1流感有一定抵抗力,故今次更多個案感染H3流感。他估計,現時仍未到流感的高峰,相信未來兩星期會繼續增加,呼籲盡快接種疫苗。他又指,由於不少疫苗將會在8月到期,故9歲以下從未打針的市民或未必可以打夠兩針,「但唔緊要,打一針好過無打針。」
他亦提到,雖然現時未有太多因染流感而出現重症的個案,但多了不少流感個案出現繼發性的細菌感染,據衞生署最新的數據顯示,染肺炎鏈球菌的個案都較數年前高,故呼籲市民勿掉以輕心。
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91911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肺炎球菌患者同時感染新冠死亡率增近8倍 接種疫苗抵禦致命威脅
新冠病毒及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個案仍持續威脅市民的健康,有研究發現,倘若新冠患者同時感染常見的肺炎球菌,死亡風險會大幅增加。除了新冠及流感疫苗外,亦建議考慮及早接種肺炎球菌相關疫苗,有助降低感染風險。
肺炎球菌、新冠雙感染增死亡風險
儘管新冠疾病的威脅較以往低,但仍不容輕視,尤其是如果同時感染其他疾病,有機會帶來嚴重後果。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引述英國研究指,倘若新冠患者同時感染肺炎球菌而引致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其死亡率較只患上侵入性肺炎球菌病的患者高7.8倍[註一]。
肺炎球菌是常見的細菌,感染後可能引起不同症狀,輕則可引致中耳炎及普通肺炎,重則可引致嚴重肺炎、腦膜炎、細菌入血等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嚴重可以致命。幼童及長者都是感染肺炎球菌的高危人士,一旦感染,病情通常較為嚴重。
長者及幼童可獲免費或資助接種肺炎球菌疫苗
由於幼童及長者屬感染肺炎球菌的高危族群,故此政府為這兩類人士提供免費或資助肺炎球菌疫苗接種。目前共有兩種肺炎球菌疫苗獲納入政府資助計劃,分別是13價的結合型疫苗及23價多醣型疫苗,兩者的機理稍有不同,效能亦有差異:
13價結合型疫苗
•針對13種常見的肺炎球菌血清類型
•有效減少肺炎球菌存活於鼻腔黏膜
•預防肺炎球菌感染包括普通肺炎及侵入性肺炎球菌病
•比較有效刺激幼兒及年長者免疫系統產生抗體
23價多醣型疫苗
•針對23種常見的肺炎球菌血清類型
•有效預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病,但未必能預防肺炎球菌引起的普通肺炎
因應兩種疫苗的不同功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亦針對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種提供建議,例如2歲以下的幼兒需接種共三劑13價結合型疫苗;65歲或以上未曾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人士,以及有其他高風險因素人士,如患有高血脂、糖尿病、腎病等,建議先接種13價結合型疫苗,一年後再接種23價多醣型疫苗。
徐詩駿醫生補充:「先接種13價結合型疫苗,可為免疫系統帶來啟動效應(Immune Priming),之後再接種23價多醣型疫苗,有助產生更理想的免疫反應。」另外,不論是13價或23價疫苗,均已在香港及世界各地應用多年,鮮有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報告,接種後一般可能會出現輕微副作用,例如輕微發燒或針口位置紅腫疼痛,故安全性甚高。
新型肺炎球菌疫苗涵蓋更多血清類型 保護範圍擴至境外
肺炎球菌疫苗不斷推陳出新,最新的15價及20價肺炎球菌疫苗亦已面世,這兩種均屬於結合型疫苗,較13價疫苗能針對更多血清類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於5月表示,將開會商討引入15價或20價肺炎球菌疫苗。
徐詩駿醫生表示:「15價及20價疫苗額外涵蓋了在其他國家較常見的血清類型,換言之接種這些疫苗後,所提供的保護範圍會更大。」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已發出指引,建議65歲或以上從未接種任何肺炎球菌疫苗的人士,如選擇接種15價疫苗,需要在一年後再接種23價疫苗;如選擇接種20價疫苗,則只需接種一劑20價疫苗,便能得到足夠的保護,毋須再注射其他肺炎球菌疫苗。
註一:Amin-Chowdhury Z, et al. Impact of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ndemic on 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 and Risk of Pneumococcal Coinfection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Prospective National Cohort Study, England. Clin Infect Dis. 2021 Mar 1;72(5):e65-e75.
資料:https://www.stheadline.com/cm/3252111/%E8%82%BA%E7%82%8E%E7%90%83%E8%8F%8C%E6%82%A3%E8%80%85%E5%90%8C%E6%99%82%E6%84%9F%E6%9F%93%E6%96%B0%E5%86%A0-%E6%AD%BB%E4%BA%A1%E7%8E%87%E5%A2%9E%E8%BF%918%E5%80%8D-%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6%8A%B5%E7%A6%A6%E8%87%B4%E5%91%BD%E5%A8%81%E8%84%85
本港新冠及流感疫情回落 專家料年底或再現雙疫夾擊
本港新冠及流感疫情已回落。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床教授孔繁毅今早(8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全球的新冠疫情整體逐漸緩和,香港亦不例外,譬如瑪麗醫院的留醫新冠疫患,已降至20人以下的水平,且患者主要為長者及長期病患,認為夏季疫情相對緩和,惟待至今年底或現新一波疫情高峰,及同時爆發流感疫情。
孔繁毅續指,南半球的新冠高峰剛過去,惟當地正值冬天,合胞病毒處於高峰期,流感個案亦有升勢,他提醒到該區旅遊的市民要注意衞生,高危人士應在室內多人的地方戴口罩,長者等易感染人士也應接種疫苗。他提到,本港的肺炎鏈球菌感染個案沒有明顯升幅,籲長者及兒童接種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未來會有15和20價疫苗供長者接種。
另外,孔繁毅指港大和兩間內地藥廠,已相繼研發Omicron變種株滅活疫苗,他透露兩藥廠已完成研究,希望短期內可在學術期刊刊登研究分析報告。不過,由於現時XBB才是現時的主流病毒,註冊使用Omicron疫苗追不上主流變種株的變化速度,他料藥廠會進一步研究XBB滅活疫苗。而使用mRNA平台比滅活疫苗容易,他又認為各大藥廠短期內會推出XBB單價新冠疫苗,料本港年底已有相關疫苗可供接種。
資料: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708/bkn-20230708084433170-0708_00822_001.html
支氣管擴張清痰之必要
大家或也知道氣管收縮會引致咳嗽、氣喘。但為何當支氣管擴張,這些症狀卻會持續並且惡化,而不是令氣管更暢順?趁著7月1日「世界支氣管擴張日」即將來臨,是時候對此病多些認識,萬一患上也可及早就診控病,減慢肺功能衰弱的速度。
其實支氣管擴張症在香港並非罕見,根據本地公營醫院的臨床數據,因呼吸系統科疾病而求診的人士之中,逾兩成是支氣管擴張症的患者。
支氣管是主氣管左右分支的部分。當出現支氣管擴張,呈現的是單一或多處不規則的擴張,令支氣管變形,而這些不規則擴張位置,內壁會增厚,並隨日子積存大量痰涎,導致炎症或細菌感染。
因此,支氣管擴張最大的特性就是痰多且濃,濃痰量可達至一杯甚至一包,比患慢性氣管炎或肺氣腫還要多,以致患者每天早上都需要咳痰,尤其冬季,一早一晚「吹親」,或患感冒、流感時,反覆咳嗽及多痰的情況更甚。另約有四至七成的患者兼有氣促、喘鳴等症狀。當炎症惡化,弄傷支氣管旁邊的血管,更會容易咳出血絲或甚咳出血。
另一方面,支氣管擴張病人容易感染非結核性的分支桿菌,導致出現肺炎症狀,包括:發高燒、發冷、呼吸時胸口痛、疲累乏力、體溫低、消瘦等。
支氣管擴張症,確切成因仍未明,惟臨床上大多跟曾經感染有關,例如:幼年時曾患百日咳;或曾患感炎性肺炎而治療不不夠徹底,導致肺部留下疤痕、結節;又或進食時曾嗆倒。少數患者則可能跟先天免疫系統不足、球蛋白不足、缺乏某些酵素有關。
支氣管擴張症的擴張情況不可逆轉,所以肺功能衰退變差比-般人來得快。是以治療目標首要清除積存的痰,避免病情惡化。因為當痰積聚在肺部時,身體本能會想趕走污物(包括病菌),而產生大量抗炎細胞。惟這些抗炎細胞未必能有效清除污物,反而卻會攻擊自身器官,令炎症惡化。
治療需要服消炎藥醫好氣管發炎,從而有效減痰,並同時跟物理治療師學習咳痰動作和拍痰,讓痰更易吐出。有需要時按醫生指示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另亦強烈建議患者接種流感針及肺炎鏈球菌針。
此外,建議在症狀受控時,可做-些慢跑、急步行、游泳等不太劇烈的帶氧運動,透過吸氣、呼氣及深呼吸的動作,也能幫助痰涎自然排出。惟患者緊記須把痰吐在紙巾,然後包好丟進垃圾桶。
萬一不幸發現肺前葉位置遭徹底破壞,令濃痰、咳血加劇,或需要做手術切除遭破壞的位置。若咳血嚴重到血液浸著肺部,影響呼吸,則或需要做堵塞血管手術來制止咳血。
資料: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6%94%AF%E6%B0%A3%E7%AE%A1%E6%93%B4%E5%BC%B5%E6%B8%85%E7%97%B0%E4%B9%8B%E5%BF%85%E8%A6%81/384463
「生蛇」後致神經痛 痛楚可持續多年
不少人也聽聞過「生蛇」所帶來的痛楚非常強烈,但原來「生蛇」後引致的疱疹後神經痛,可比「生蛇」期間更痛苦,痛楚程度甚至有機會比癌症更劇烈,而且可持續多年,藥物亦未必完全有效。醫學界呼籲市民應及早接種新一代帶狀疱疹疫苗,減少被「蛇」纏身及出現疱疹後神經痛的機會。
穿衣、洗澡、睡眠都劇痛難耐
我們平日俗稱的「生蛇」,即是帶狀疱疹。帶狀疱疹病毒在感染水痘後潛伏體內,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便重新活躍,誘發疾病。一名50多歲患有糖尿病的女病人,她7年前確診癌症,並於3年前發現左邊背部近肩胛骨的位置,長出帶狀疱疹。她的皮疹在數星期內痊癒,但隨後卻患上疱疹後神經痛,皮膚全日持續有針刺的痛楚,衣物磨擦也令她非常痛楚,需要服用多種止痛藥,包括抗癲癎藥、類嗎啡止痛藥及局部麻醉藥膏等等,但副作用令她經常昏睡眩暈,大大影響生活質素。
多達三成患者受神經痛折磨
香港疼痛學會會長黃河山醫生解釋,「生蛇」通常現在腰部及背部,患者會發燒、頭痛、發冷、個別部位皮膚灼熱或痕癢、出皮疹、凸起的水泡形成帶狀等,痛感猶如灼痛、刺痛、射擊、隱痛或電擊,甚至連輕觸或涼風吹過患處都會痛。有多達三成「生蛇」患者有疱疹後神經痛,疼痛更可持續數月至數年,50歲以上患者的嚴重性更會倍增。他說:「千萬不要小看疱疹後神經痛,它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有時連輕輕觸碰到外物,都會感到劇痛難當,連穿衣、洗澡及睡眠都成問題。患者平日會較難集中注意力、感到焦慮,甚至要減少社交聚會,嚴重影響生活質素。」
新一代疫苗能預防神經痛
黃醫生指,有97% 39歲以上的香港成年人帶有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每三人中便有一人有患病風險。一項美國研究顯示,帶狀疱疹或與2019冠狀病毒感染有明顯關聯,有1.8%的感染者同時患有帶狀疱疹,患病率比一般醫院記錄的病例高出最多五倍。
大部份疱疹後神經痛患者都要接受藥物治療以緩解疼痛,部份人甚至需要使用多達五種藥物,可是成效卻未必理想。美國疾控中心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以及19歲或以上免疫力低的人士,無論是否接種過上一代疫苗,都應接種新一代帶狀疱疹疫苗,以降低帶狀疱疹及疱疹後神經痛的風險。
黃醫生提到,新一代疫苗對預防「生蛇」整體效果高達9成。他呼籲市民接種:「2019冠狀病毒疫情中,許多人的免疫力有機會受到影響,接種新一代疫苗成為保護自己和家人的重要措施。」
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91446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50歲以上或免疫力低易中招 新一代疫苗預防生蛇減風險
生蛇最痛,莫過於生蛇時異常疼痛,還包括常見的生蛇併發症「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簡稱後遺神經痛),康復後仍被痛症纏擾。而且只要出過水痘,無論男女,均有機會生蛇,風險更隨着年齡提高。新一代「蛇針」有助預防生蛇及後遺神經痛,減低中招風險。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黃卓力醫生解釋,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原自「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幼童出水痘後,病毒潛伏在感覺神經元,待年紀漸長或免疫系統轉差,病毒會活躍起來,引發生蛇。」
於是「蛇蹤」就像沿着感覺神經線的分布,於身體其中一邊發作。黃醫生說,生蛇部位多為胸部和腰部皮節(故較常影響胸、腹、背、臀部和下肢),當然也可以是頭部和頸部皮節(面部、眼睛和上肢),初期感到刺痛或灼痛,容易被患者誤作普通痛症(如股肌肉關節痛、心絞痛、腎石,膽石等),直至出現紅疹,反映神經線發炎,壞死後變成帶狀水泡,才知道患上帶狀疱疹。治療時,患者若可於發病後72小時內服用口服抗病毒藥,有助加快康復。
然而痛楚有可能在紅疹癒合後持續,約一至一成半患者在中招三個月後仍感痛楚,出現「後遺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生蛇常見的併發症。
併發後遺神經痛影響生活
六十多歲的糖尿病人文女士(化名),一次感到腰部劇痛,誤以為腰骨痛掉以輕心,直至洗澡時發現腰部和大腿後側長出水泡,經醫生確診生蛇,服用抗病毒藥及神經線止痛藥後,病情稍見緩和,卻出現後遺神經痛,痛到走路要一拐一拐,影響生活,多個月後仍需服用抑制神經痛的藥物,幸好後來痛症慢慢改善,文女士亦安排去接種蛇針,預防復發。
黃醫生指出,糖尿病人生蛇風險,比一般人高3成;亦有臨床研究顯示,糖尿病人生蛇後,出現後遺神經痛的機會亦較高。其它生蛇併發症包括腦炎/腦膜炎、面癱、眼部發炎(如角膜炎、虹膜炎、視網膜炎等,嚴重可致盲)、脊髓炎、中風和細菌感染等。
50歲以上高危族群
七十歲糖尿病人張女士(化名)早前入院,生蛇後發燒並神智不清,說話和行動異常。醫生透過脊椎穿刺,獲取腦脊髓液化驗,配合其他臨床和造影檢查,發現她因生蛇併發腦炎,需要住院打針3星期治療。出院後記憶力衰退,認知能力亦大不如前。
究竟生蛇有多普遍?黃醫生指出,有研究顯示一般人生蛇的終生風險約30%,即每3個人當中,就有1人會生蛇,85歲以上長者,更有一半人會遇上這情況。另外,50歲以上的人士,比50歲以下人士的發病率高出約 2-4 倍不等,佔所有曾生蛇的人士6成以上。「臨床觀察研究顯示,50歲後的人士,體內的帶狀病毒抗體水平大減,令潛伏已久的病毒有機可乘,男女皆不例外。」
新一代蛇針預防生蛇
除了50歲以上及糖尿病人外,其他高危風險包括:癌症(尤其是正接受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癌)、慢性腎病/肺病、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炎性腸道疾病等),和其他需要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系統抑制劑等情況。
接種疫苗可以預防生蛇。黃醫生解釋,「蛇針」分為舊式的減活疫苗,以及新式的重組疫苗。減活疫苗的保護率,三年後只得50%。至於新式重組疫苗需打兩針,所刺激的免疫抗體水平較高和持久。臨床數據顯示,50歲至69歲人士,以及70歲以上接種新式疫苗,10年內分別有95%及90%保護力,有效預防生蛇以及後遺神經痛。
籲納入疫苗資助計劃
黃醫生引述美國疾控中心(CDC)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以及19歲或以上免疫力低者,均建議接種重組疫苗。即使曾經生蛇,或曾接種減活疫苗,也可接種重組疫苗,以減少生蛇或復發的風險。另一方面,希望政府可考慮把帶狀疱疹疫苗納入疫苗資助計劃,令更多市民受惠。
最後黃醫生提醒,不同人士身體情況各異,治療的成效及副作用亦不盡相同。如有疑問,患者應向其主診醫生查詢。
資料: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429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口罩鬆綁水痘再度浮現 醫警示這些人是高危險群
疫情趨緩後口罩政策也跟著鬆綁,不過這讓很多近幾年來消失的病毒又慢慢浮現,如水痘。醫生表示,水痘為帶狀疱疹病毒,屬於高傳染性疾病,可經由皮膚接觸、空氣或飛沫或黏膜分泌物傳染,高危險群為小於1歲的嬰兒、孕婦及免疫缺陷者,提醒民眾如家中有新生兒,出生滿半年要去接種第1劑公費水痘疫苗。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分享個案狀況,上月中有名女童因頭、臉、身軀及四肢長出小水泡及疹子,起初家人以為是過敏,就醫後才發現是水痘。桃園醫院感染科醫生陳正斌表示,水痘疹出現前傳染力就會達最高峰,初期會有輕微發燒、食慾不振、疲倦、頭痛及肌肉關節痠痛等症狀,由臉、頭皮往軀幹四肢延伸出現紅疹,漸漸發展成水泡、膿泡後結痂,最後留下痂皮,整個病程約2至4星期。
陳正斌說,只要是未感染過水痘的人都有風險,曾經施打過疫苗也可能罹患水痘,而水痘康復後病毒也不會消失,則會存留在人體內,如遇到免疫力低下時,可能會活化引起帶狀泡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另也提醒,高危險群為不滿1歲的嬰兒、孕婦及免疫缺陷者,易併發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腦炎等,致死率高達5%至10%。
護士張姿婷提及,民眾有3個時機點可以接種水痘疫苗,包括新生兒出生滿12個月可公費接種第1劑水痘疫苗、4至6歲入學前建議接種第2劑水痘疫苗、13歲(含)以上,未曾接種疫苗且未得過水痘者,應接種2劑水痘疫苗,2劑疫苗的接種時間應間隔4至8周。此外也呼籲罹患水痘的患者,應避免到公共場所,要採取居家自我隔離至水痘全部結痂或出疹後7天。
資料: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713004017-260418?chdtv
長輩記性變差可能不是失智症 水腦症3大警訊1次了解
許多人會認為老人家記憶力變差、走路經常跌倒是身體老化的現象,更會將其與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畫上等號,但事實上,長輩有可能是因罹患了水腦症,才會使腦部無法正常運作,而出現上述症狀。究竟水腦症是什麼?跟失智症有何不同?台中長安醫院朱彥澤醫生將帶你一起了解水腦症的成因、症狀與治療方法,以利及早發現、儘早治療。
水腦症是什麼? 跟失智症差別在哪?
水腦症俗稱腦積水,是指腦脊隨液(又可稱作腦水)不正常地堆積在腦部的疾病,朱彥澤醫生表示,水腦症若以機器功能來比喻,指的就是工廠的機器雖正常,但由於整個空間充斥著脊髓液,以致機器無法正常運作,而失智症則與腦神經細胞退化有關,兩者都會導致腦部功能下降,所以患者容易忘東忘西,還可能因平衡較差,而導致走路不穩。
不過,失智症患者的年紀通常為70、80歲,年齡較大的長輩,儘管失智症也有年輕化的趨勢,但年齡仍以中、老年人居多,而水腦症病患除了會受到年紀大影響腦部老化,而使腦水循環變慢之外,患者的年齡分佈不太一定,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都可能因外傷、病毒感染等原因,而罹患此種疾病。
水腦症4大成因
水腦症不僅因老化所致,還可能由於外力重擊、罹患出血性疾病等原因,而引發水腦症。4種可能造成水腦症的常見原因如下:
▸1.外傷:若頭部因跌倒、車禍、被打、手術而出現外傷,甚至出血,皆可能因此引發水腦症。尤其出血的比例愈高,脊隨液在循環時受到的影響就會愈大,進而導致水腦症發生的機率便會大幅提升。
▸2.自發性腦出血疾病:如腦中風所致,而其中腦中風又可分成2種類型,1種是血管阻塞所致,另1種則為出血性腦中風,像是動腦瘤出血(學名:蜘蛛膜下腔出血),會造成自發性出血,通常發生出血後的1周或2至3個月,腦水就會延遲性地累積,進而引發水腦症。
▸3.病毒感染:例如腦膜炎、日本腦炎等腦炎,患者容易因感染導致的發炎現象,影響腦部內脊髓液的循環,進而罹患水腦症。
▸4.老化:如果年紀較大,可能會因腦部退化,而影響腦水循環,最後造成腦水堆積。
走路不穩 出現3症狀別輕忽
若民眾平時在日常生活或接受體檢的過程中,察覺了以下3個症狀,建議請儘快至各大醫院的腦神經外科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1.記憶力衰退:一旦罹患水腦症,不論是短、中、長期的記憶都可能因此而缺損。
▸2.行走步態不穩:如走路歪斜、不穩,甚至跌倒等狀況。
▸3.大小便失禁:控制人體大小便的系統,主要位於腦部額葉,若腦水壓迫到腦部中的額葉系統,便會導致患者出現大小便失禁的症狀。
水腦症常見治療方法
由於水腦症是因腦部出血或感染等原因所致,一般而言,醫生是無法藉由藥物有效治癒水腦症,大多需透過外科手術,將導管的一端接在腦室,另一端則接入胸腔或腹腔,替堆積於腦部的腦水進行分流,以重新建立腦部循環系統。
朱彥澤醫生指出,針對尚未確定是否為水腦症的病患,通常醫生會以放置暫時性導管的方式,協助醫生進一步確認是否為水腦症。醫生會先在病患腰椎的部分使用穿刺用的針,放入暫時性導管,以進行檢查及為腦水進行分流,直到確認為水腦症後,醫生才會進行以下2種常見治療:
▸放入長期性導管:暫時性導管僅能作為判斷是否為水腦症的方法,若確定為水腦症,醫生就會為患者放入長期性導管,建立新的管道使腦水重新循環,以有效治療水腦症。而接上導管後,導管並不會顯露於外,而是會隱沒在體內,所以患者不須擔心自身外表會受到影響。
▸藥物治療:除了導入引流管為病患治療外,神經內科醫生可能也會開立內含微量元素或幫助腦內小血管循環的內服藥給患者服用,以利縮短療程。
透過上述方法加以治療水腦症,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適症狀,最後還能達到幾近完全恢復的程度。此外,由於多數水腦症患者為中老年人,可能會同時罹患多種疾病於一身,所以因應患者狀態適時補充多巴胺,即可有效提升患者的體力。
資料: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3628W0127
蚊蟲大軍來襲 防蚊妙招你要知
踏入7月,天氣悶熱潮濕,是蚊蟲繁殖的季節。進行戶外活動除了汗流浹背之外,還會招惹蚊蟲叮咬,引致痕癢、紅腫等令人不適的症狀。究竟哪類人士最招惹蚊蟲?大家應該如何防蚊呢?今次就為大家整理了多種防蚊妙招。
甚麼類型人士最惹蚊?
香港有超過70種不同的蚊子,而最新常見的是中華按蚊、多斑按蚊、白紋伊蚊、致倦庫蚊和三帶喙庫蚊等。日本害蟲防除技術研究所的所長白井良和曾在節目上提出,人體溫度與體味都能夠吸引蚊子,因此多汗味、體液重人士、體溫較高人士、腳臭等人都非常惹蚊。而且大家被叮咬後更有機會患上瘧疾、登革熱、日本腦炎等可致命疾病,因此大家做好防蚊措施。
驅蚊小貼士
一般人被叮咬後,數天就可消除紅腫痕癢的症狀,而免疫系統較差人士,如小孩、長者就有機會出現發燒、細菌感染等的嚴重反應。
1. 使用有效驅蚊劑
在戶外活動時,最好選用含有效驅蚊物質『避蚊胺』(DEET)的蚊怕水,透過散發出蚊討厭的氣味來驅趕蚊蟲。濃度達20%以上的蚊怕水可以有效保護大家5個小時以上,不過兒童皮膚較易敏感,因此建議使用濃度10%以下的產品便可。大家可以在衣物上使用,又或者直接塗抹或噴於皮膚上,但有皮膚病、皮膚破損、敏感人士慎用。
2. 以天然物料驅蚊
想要更天然方式去驅蚊,柚子皮、薰衣草、薄荷、丁香以及香茅氣味芳香濃烈,可以自由搭配製作防蚊香包。將所有材料烘乾放置於網紗茶包之中,香味一般可以維持1至2個星期。另外,大家亦可以使用香茅提煉的精油製作天然防蚊膏,先將蜜蠟、橄欖油隔水溶解,等待稍微冷卻時,放入香茅精油攪拌,再放入容器之中等待凝固便可使用,一般可保存約3個月。
3. 流汗後盡快清潔身體
炎熱天氣進行戶外活動,汗如雨下,而本來體味重的人士加上汗水更容易招惹蚊蟲。因為汗液中含有大量蚊蟲喜愛的胺基酸、乳酸和胺類化合物,十分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這時就需要盡快抹乾身上的汗水,而運動後就要沖身,換上乾淨沒有體味的衣物。
4. 穿着長袖淺色衫
長時間在戶外,驅蚊膏與驅蚊噴霧都會隨着流汗而失去效用,大家可從衣物方面着手隔絕蚊蟲。有研究表示蚊比較畏懼猛烈光線,因此可選擇穿着淺色的服飾,反射光線防止蚊蟲靠近。而剪裁方面最好穿着材質通風透氣的長袖衫與長褲,避免露出大量皮膚面積,從根源上有效隔絕蚊蟲接觸皮膚的機會。
資料:https://hk.on.cc/hk/bkn/cnt/entertainment/20230709/bkn-20230709120001116-0709_00862_001.html
成功突破乙肝功能性治癒的根本性障礙 星漢德生物全球首創雙特異性抗體獲獎
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歐洲肝髒研究協會(EASL)年會上,星漢德生物與來自德國漢堡大學艾本多夫醫學中心和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公布了一項針對其全球首創的雙特異性抗體(Anti-HBs×CD3和Anti-HBs×CD28)的臨床前研究,在超過2000項報告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大會最佳報告獎(Best Presentation Award of EASL 2023)。
該項研究顯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雙重人源化小鼠在接受了短暫的Anti-HBs×CD3和Anti-HBs×CD28雙抗的聯合治療後,有效激活了人源淋巴細胞,表現出強大的體內抗病毒免疫活性;HBV DNA、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等所有病毒血清學標志物以及肝內HBV前基因組RNA(pgRNA)和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均顯著降低,表明感染的肝細胞得到了有效清除。研究結果展示了該雙抗組合實現乙肝功能性治癒的巨大潛力。
慕尼黑工業大學/德國亥姆霍茲研究中心病毒學研究所所長、星漢德生物科學創始人Ulrike Protzer教授表示:「Anti-HBs×CD3和Anti-HBs×CD28雙抗有效將T細胞特異性重定向於肝髒內被感染的肝細胞,並觸發T細胞針對HBV感染細胞的直接殺傷活性,以及由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所介導的非細胞殺傷性病毒清除,這一機制對於實現真正可持續的乙肝治癒至關重要。研究團隊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觀察到雙抗組合能有效調動CD8+和CD4+ T細胞,激發高效的抗病毒免疫應答和清除效應,充分展現了乙肝治癒所需的核心機制。」
重建乙肝病毒特異性免疫反應是實現功能性治癒的關鍵。為了實現最優化的局部性T細胞重定向與激活,SCG設計了兩種新型的T細胞「銜接器」雙特異性抗體(Anti-HBs×CD3和Anti-HBs×CD28),可以橋接HBV感染的肝細胞與表達CD3和CD28的T細胞。同時,CD3和CD28雙重組合提供了T細胞充分激活所需要的雙重信號。初始的「識別」信號(第一信號)由T細胞通過其T細胞受體/CD3復合物識別外來抗原所啟動;CD28則作為最有效的共刺激受體,提供殺傷性T細胞的「共刺激」信號(第二信號)完成激活。此外,Anti-HBs×CD3和Anti-HBs×CD28還可以靶向游離的HBsAg,發揮其強效的中和抗體活性,同步清除外周血中的HBV病毒及HBsAg亞病毒顆粒,解除免疫耐受。
星漢德生物首席科學官張柯博士表示:「患者體內高滴度的HBsAg會顯著抑制和損害HBV特異性抗病毒免疫應答,導致免疫耐受。而我們的雙抗組合,無論患者基線水平如何,均能有效地靶向和清除外周血HBsAg、核內cccDNA儲存庫以及永久整合的HBV DNA片段,從而徹底掃除乙肝功能性治癒的根本性障礙。」
乙肝感染是最常見的肝臟感染性疾病,全球有接近3億慢性乙肝感染者,其中超過25%患者會最終發展為肝癌,每年導致約82萬人死亡。而中國是乙肝大國,乙肝感染者超過8600萬,每年導致約40萬肝癌患者死亡。盡管中國已經實現全面接種預防性疫苗,但每年仍然有超100萬新發乙肝感染者,存量和增量數字龐大,乙肝負擔超重,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癒性療法。
星漢德生物首席執行官王樹立先生表示,星漢德首創的雙抗組合驅動T細胞徹底清除HBV感染的顯著作用和突破性成果,為實現攻克乙肝成功邁出了裡程碑的一步,星漢德生物將加快產品開發和臨床步伐,盡早惠及更多乙肝患者並實現「乙肝清零」計劃。
資料:https://portal.sina.com.hk/finance/finance-prnewswire/prnasia/2023/07/12/418842/%E6%88%90%E5%8A%9F%E7%AA%81%E7%A0%B4%E4%B9%99%E8%82%9D%E5%8A%9F%E8%83%BD%E6%80%A7%E6%B2%BB%E6%84%88%E7%9A%84%E6%A0%B9%E6%9C%AC%E6%80%A7%E9%9A%9C%E7%A4%99%EF%BC%8C%E6%98%9F%E6%BC%A2%E5%BE%B7%E7%94%9F/
中大醫學院成功破解肝癌療法失效關鍵 開創新型聯合免疫療法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成功破解肝癌適應免疫療法的關鍵,並針對該耐藥機制,成功研發出增強免疫治療功效的方法,已於動物模型上證實了其臨床潛力;此外團隊亦同時研究開展新一代「聯合免疫療法」,望能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治療。
肝癌為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亦是全球死亡率排名第三的癌症。惟對於肝癌的免疫治療法卻處於有效率低、且容易出現抗藥性的困境。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成功破解了肝癌適應免疫療法而產生抗藥性的關鍵,並針對該癌細胞耐藥機制成功研發出增強免疫治療功效的方法,更已在肝癌動物模型上證實了其在臨床上的潛力,團隊已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雜誌《Gut》上。此外,研究團隊亦正研究開展嶄新一代的「聯合免疫療法」,將進行二期臨床試驗,望能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治療,讓病患更快受惠。
建立耐藥性的小鼠模型重現「冷」腫瘤肝癌免疫環境
中大指出,免疫療法是目前最先進的癌症療法,惟對於肝癌人士只有20%的治療有效率,且腫瘤會逐漸適應免疫療法的環境,使治療失效。有見及此,中大以超過一年時間、通過繁瑣的測試過程,建立了對免疫治療耐藥的小鼠模型,以達到能生動呈現人類對於免疫治療耐藥時,所出現的肝癌「冷」腫瘤環境的效果,再利用最新的單細胞測序技術進行分析,發現了肝癌細胞繞過免疫治療的新分子途徑。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兼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鄭詩樂教授形容,在「熱」腫瘤環境中,因免疫T細胞活化、而免疫抑制細胞失效,使肝癌小鼠對於免疫治療敏感;而在「冷」腫瘤環境下,腫瘤會釋效出訊號,活化免疫抑制細胞,使T細胞竭盡,最終導致抗藥性出現。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可用作改善免疫治療的靶點
研究團隊透過先進的電腦分析,發現了免疫治療耐藥的新分子途徑,因肝癌細胞則會繞過免疫治療的新分子途徑,研究人員以此找出克服免疫治療耐藥性的精確方法及使肝癌腫瘤重新對免疫治療有反應的關鍵。團隊發現了對於免疫治療新型「聯合療法」的靶點,I類HDAC及PPARγ,經過小鼠實驗,確認使用PPARγ抑制劑與現有臨床用免疫治療藥物PD-L1抗體單藥的聯合療法,對於腫瘤消除有顯著效果;在小鼠模型的存治率上亦可見顯著地增加,使用聯合療法的小鼠有超過7成可存活至120日以上。
研究確認新型I類HDAC藥物用於聯合療法的安全及有效性
研究團隊及後進一步利用其新小鼠模型,以證明新型I類HDAC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的聯合使用對肝癌免疫治療存在著有效性和安全性,確認新型I類HDAC藥物,亦同樣可作為免疫治療耐藥新分子途徑這些「逃生路線」的「路障」,並通過聯合免疫療法以成功消除癌細胞。基於I類HDAC藥物現時已於臨床上被用於治療直腸癌,其用於人體上的安全性得以被確保,因此研究人員在過去4年時間中開展了「實驗室」與「臨床」的融合研究,採集乙型肝炎病毒肝癌病人的腫瘤樣本組織進行活檢化驗,以引證小鼠與人之間相通及有分別的地方。最終證實,肝癌患者與小鼠模型表現出一致的分子改變。
下一步開展加入I類HDAC的聯合療法臨床試驗
是次研究發現,加入新型I類HDAC藥物與PPARγ抑制劑到PD-L1抗體單藥的聯合藥物治療於肝癌病人的免疫治療上有效,惟PPARγ抑制劑目前仍處於小鼠試驗的階段,是以研究團隊下一步將開展新型I類HDAC藥物與PD-L1抗體聯合療法的第二期臨床試驗,望可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應用在臨床上,讓更多患者受益於免疫療法。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醫療系統)兼腫瘤學系教授陳林教授表示:「基於臨床前研究結果,我們將針對單獨對免疫療法產生耐藥性的肝癌患者開啟第二期臨床試驗,有機會將研究成果轉化為針對『冷』 腫瘤患者的有效及安全的新一代免疫療法。」
資料:https://today.line.me/hk/v2/article/MLEaQXa
精緻澱粉是脂肪肝元兇?營養師揭2類飲食看似健康更可怕
脂肪肝是香港人、台灣人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若長期肝功能異常,會增加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
脂肪肝的形成,主要來自不健康的飲食,而一般民眾對「不健康飲食」常有迷思,認為只要吃得清淡、不油就好,但台灣營養師宋明樺在網路節目《明欣醫聊事》上指出,有2種看似健康的飲食習慣,也藏著脂肪肝的陷阱,且常被忽略。
脂肪肝真正兇手不是脂肪
大部分的人可能認為滷肉飯不健康的部分是肥肉,但其實飯更是元兇!宋明樺表示,脂肪肝雖然名稱中有「脂肪」,但對健康殺傷力最強的其實是「精緻澱粉」,包括白米飯、白麵條、麵包、蛋糕、台式飲品(裡面加的糖)等,因為糖分是所有食物裡面吸收最快的,吸收愈快,血糖上升之後,胰島素一分泌,這些糖分身體用不到就是儲存起來,也就是儲存成脂肪,進而形成脂肪肝。要改善脂肪肝,除了澱粉攝取要調整外,宋明樺指出,「水果」和「素食」也是一般人常忽略的飲食陷阱。
高糖分水果殺傷力不輸酒精
夏天到了,許多人會想吃點冰涼又甜的水果消暑,但有些水果甜度很高,有的纖維還不夠多,像是芒果、荔枝、西瓜等,也有人喜歡喝整杯的橙汁、芒果汁、西瓜汁,甚至還加糖,更是可怕,殺傷力不輸給酒精。
吃素3地雷恐釀脂肪肝
很多人覺得吃素應該相對健康,但其實吃素有3點與脂肪肝容易形成有關,第一就是「料理方式」,吃素的食材相對肉類、海鮮,香氣口感沒那麼重,所以在烹煮時,不論是自己煮或是外面素食店料理,有些口味會比較重、也會加比較多油去烹調,以滿足大家的口腹之慾。
第二就是「素料加工品」,塑料通常口味較重,本身含油量也高;此外,由於吃素者的食物來源相對有限,為了吃飽,若蔬菜又吃得不夠多,也可能變相導致攝取過多的澱粉。宋明樺提醒,其實飲食上藏有許多眉角,只要注意一下,就可以輕鬆遠離脂肪肝。
資料:https://www.hk01.com/%E5%81%A5%E5%BA%B7Easy/916898/%E8%84%82%E8%82%AA%E8%82%9D-%E7%B2%BE%E7%B7%BB%E6%BE%B1%E7%B2%89%E6%98%AF%E8%84%82%E8%82%AA%E8%82%9D%E5%85%83%E5%85%87-%E7%87%9F%E9%A4%8A%E5%B8%AB%E6%8F%AD2%E9%A1%9E%E9%A3%B2%E9%A3%9F%E7%9C%8B%E4%BC%BC%E5%81%A5%E5%BA%B7%E6%9B%B4%E5%8F%AF%E6%80%95
糞便污染含菌量高 全國逾半海灘不宜游泳
環保組織「美國環境」(Environment America)發表的年度報告指出,全國55%海灘受污水和人畜糞便污染,已經不適宜游泳,當中以德州的情況最為惡劣,多達90%海灘受到污染。
綜合ABC及《紐約郵報》報道,「美國環境」過去一年抽查全國3100個海灘後,發表最新的年度報告,表示55%海灘的水質污染程度超出環境保護局標準,已經達到「可能不安全」的水平。調查發現,沿岸地區受到工廠、農場的污水和人畜糞便污染,包括工業化畜牧農場在內的業者,會將大量污物排到海洋。
以州份計算,德州的海灘污染情況最惡劣,61個海灘中90%水質達到不衛生水平;若以區域劃分則是墨西哥灣最嚴重,84%海灘不符標準,其次是西岸和五大湖區;俄勒崗州海灘的持續污染時間最長,在多次檢測期間,6個海灘75%的時間水質不達標。
「美國環境」表示,大多數污染來自下水道、私人化糞池以及工業農場,全國各地的污水處理設施數量不足或長期失修,都導致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進入環境,如果民眾在不潔海水中游泳,可能導致皮膚病、呼吸道疾病以及耳朵、眼睛感染。國家首都毒物控制中心的專家約翰遜阿伯(Kelly Johnson-Arbor)也說,民眾食用污水區域的貝類後,也可能患上甲型肝炎等疾病。
報告同時顯示,東北部多州多達數十個海灘,曾因海水含菌量超標而要關閉,其中麻省便有60多個海灘禁止游泳,州衛生部門檢測後,發現海水的糞便細菌含量甚高。官員解釋,每逢暴雨或融雪後,積水會把陸地上的糞便等污染物帶到海邊,也會令排水道滿溢導致污染。在紐英倫其他州份中,羅德島8個海灘因為腸球菌含量超標而要關閉,新罕布什爾則有7個海灘因「細菌含量上升」而關閉,但當地衛生官員未有透露細菌種類。
資料:https://www.singtaousa.com/2023-07-11/%e7%b3%9e%e4%be%bf%e6%b1%a1%e6%9f%93%e5%90%ab%e8%8f%8c%e9%87%8f%e9%ab%98-%e5%85%a8%e5%9c%8b%e9%80%be%e5%8d%8a%e6%b5%b7%e7%81%98%e4%b8%8d%e5%ae%9c%e6%b8%b8%e6%b3%b3/4549781
品嚐美食後嚴重不適?小心天熱食物變質引發食物中毒
炎熱夏天,一群朋友聚集在一家餐廳舉行了聚餐,他們點了各種美食,包括生魚片、生蠔、沙拉等美味食材。幾天後,聚餐的參與者中的一些人開始出現胃腸道不適症狀,像是嘔吐、腹瀉和腹痛,幾乎每位參與聚餐的人都受到影響。
大家開始懷疑是食物中毒導致這些症狀,並且盡速就醫檢查,最終,檢測結果確認他們受到了沙門桿菌中毒的影響;追溯到聚餐時所點的生魚片,這些食品很可能受到了沙門桿菌的污染,很可能是在食品加工、存儲或處理過程中,沙門桿菌進入了這些食品。
什麼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人們因為食用了受到污染或感染的食物而引起的狀況,可能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黴菌或其他有害物質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能發生在任何階段,從食品生產和處理到食物儲存和準備過程中。
常見的食物中毒症狀包括胃部不適、噁心、嘔吐、腹瀉、腹部疼痛、發燒、頭痛和虛脫等。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取決於引起中毒的致病菌或有害物質的性質以及個人的健康狀況。
常見食物中毒原因
1.細菌感染:例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
2.病毒感染:例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等。
3.寄生蟲感染:例如阿米巴原蟲、旋毛蟲等。
4.黴菌毒素:一些黴菌在食物中產生毒素,如黴菌素等。
5.化學物質:如重金屬、農藥殘留、有害添加劑等。
預防食物中毒的注意事項
1.儲存食物:將生肉、生雞蛋和生海鮮等,易受污染的食品冷藏或冷凍保存,並在適當溫度下保存其他食物。
2.食品處理:適當清洗和處理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和肉類,避免將生食和熟食交叉污染。
3.烹調溫度:確保將食物加熱至適當的溫度,特別是肉類和家禽。
4.保持衛生習慣: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使用乾淨的烹調器具和器皿。
5.注意食品品質和新鮮度:選擇新鮮、無污染的食物,避免食用過期或破損的食品。
資料: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OpRKR2m
「流腦」症狀與感冒相似 輕忽恐致四肢截肢或2天內死亡
當出現與感冒相似的發燒、嘔吐、活動力差等症狀,千萬不要輕忽,如果後頸部僵硬、平衡感變差等症狀在一天內出現,小心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嚴重時恐於1至2天死亡。全球統計,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無症狀帶菌率約5至10%,台灣衛福部疾管署2001年調查,20至24歲男性腦膜炎雙球菌鼻咽帶菌率達2.3%,一旦發病,恐嚴重衝擊生命。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舉辦衛教活動,提醒國人加強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並邀請藝人林志玲擔任腦膜炎預防與關懷大使,推出「The End. 阿拉丁」與「The End. 睡美人」衛教手冊。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生李秉穎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致病菌為革蘭氏陰性雙球菌,依細菌結構分類,容易造成疾病的血清型為A、B、C、W、X、Y,國內以B型為大宗,佔率約81%,傳染途徑為飛沫傳染,長時間處在同一個居住空間或教室族群,容易互相傳染,且約有5%至20%個案,未出現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徵狀,直接進展成流行性腦脊膜炎敗血症,對於智力發展與全身健康造成嚴重衝擊。
2000年左右,曾發生一名護士、一名成功嶺役男罹患感冒後,竟在兩天內死亡的案例。李秉穎說,當時引起社會恐慌,隨後證實兩人均是罹患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卻輕忽相關症狀不幸死亡。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玉成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8小時內,症狀不明顯,與感冒相似,如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直到第9至15小時,才可能出現相對典型的後頸部僵硬、平衡感變差等症狀,此時若輕忽沒有盡速就醫,在16至24小時之間,可能就會造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黃玉成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治療以抗生素為主,但患者也需要住進加護病房觀察,少數個案甚至須透過洗腎維持身體功能,特別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會侵襲大腦與血液,恐可能因為中樞神經感染嚴重,造成腦性麻痺、聽力喪失、智力受損、癲癇等神經學後遺症;甚至因血液功能驟減需要截肢,臨床上不少案例,為感染此病後,造成血管阻塞,嚴重時還有四肢都必須截肢的案例。
「嬰幼兒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風險較大,但較大兒童也不可輕忽。」黃玉成表示,臨床上曾收治一名10歲女童,罹患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住院治療多日後,就在出院前發現,一隻耳朵的聽力完全喪失,達到失聰的程度,且已無法挽回。
黃玉成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尤其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會侵襲大腦與血液,恐造成中樞神經感染嚴重,引起腦性麻痺、聽力喪失、智力受損、癲癇等神經學後遺症,黃金救援時間僅24至48小時,即使給予適當治療,死亡率仍達10至15%,每7位患者就有1人具死亡風險。
防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幼童平時應多勤洗手、戴口罩、減少出入人流密集場所,黃玉成提醒,接種疫苗也是預防方式之一,同時也可自費接種疫苗,一劑約6000元左右,一歲以下幼童需打兩劑,滿一歲後再追加一劑,成人則接種一劑疫苗,避免遭到感染。
資料: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296156
糖尿病患者骨頭代謝較差 比年輕時矮4厘米要當心
台灣新竹76歲婦人患有糖尿病,最近不小心跌倒沒想到竟骨折,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生劉俊良表示,糖尿病患者骨頭代謝較差,女性過了更年期也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骨質會下降很快。若女性60歲、男性70歲後,發現比年輕時矮超過4厘米,很可能就是骨質疏鬆造成的症狀。
劉俊良指出,該婦人骨質疏鬆治療中又因跌倒再次骨折,表示她的骨質疏鬆是比較嚴重的,因此必須更積極處理,除了調整骨質疏鬆藥物外,也因糖尿病患者骨頭代謝較差,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導致術後傷口難以癒合,更可能提高感染風險等。
來自台灣的營養師黎姵吟指出,該婦人可能因術後疼痛造成胃口不佳,因此以果汁、稀飯等作為主要飲食內容,透過飲食內容調整及正確使用營養品,使患者血糖穩定。
黎姵吟也說,骨折及骨鬆患者鈣質流失,建議由飲食補充,可食用富含鈣質的牛奶、小魚乾、豆干、黑芝麻等,必要時可遵照醫師或營養師建議使用鈣片。不同的年齡層建議的鈣質攝取量不同,18歲以上成年人鈣建議攝取量為每日1000毫克,上限值不應超過2500毫克,所以並非補越多越好。
劉俊良也提醒,女性過了更年期也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骨質會下降很快。一般來說女性是60歲、男性70歲以後,發現比年輕的時候矮了超過4厘米,很可能就是骨質疏鬆造成的症狀,建議可做骨質密度檢查,並透過多運動、多補充鈣質、他命素D3以及日曬,讓骨質退步慢點。
資料: https://www.hk01.com/article/92191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全球髖關節骨折個案料增1.9倍 均衡低鹽飲食幫助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患者一般因骨量低或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而更易發生骨折。專家提醒,人體的機體骨量在約25歲達骨質和量的頂峰,之後逐步骨質流失,籲及早預防,如多吃鈣和維他命D含量高食物,如奶製品、豆腐、魚類、蛋類等,並多鍛練核心肌肉群和強化髖關節肌肉。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社區復康服務部提到,隨年齡增加,人體骨吸收加快及骨形成減少,最終會導致骨質流失,而現代生活節奏快,加上不規律飲食、運動量少,更令骨質疏鬆明顯上升,早前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研究團隊估計,全球人口老化下,全球髖關節骨折個案總數料在2018至2050年間增1.9倍。
衞生署稱,骨質疏鬆沒任何明顯病徵,如感痛楚一般是因患者輕微碰撞、跌倒而導致的骨折造成,最常見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和前臂骨;惟即使沒任何碰撞,脊椎骨也會漸漸塌陷,令背部變得彎曲,形成駝背及變得矮小,部分患者亦可能出現背痛。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社區復康服務部呼籲,市民應調整生活方式,及早預防,如平日保持均衡飲食、堅持低鹽飲食,多吃鈣和維他命D含量較高的食物如奶製品、豆腐、魚類、蛋類等,避免飲太多咖啡和碳酸飲料,且應戒煙限酒。
持續運動亦能保持正常骨質密度和強度,如多訓練核心肌肉群和強化髖關節肌肉,能有效預防跌倒;反之,隨著骨量流失、肌力減退等問題,對骨骼的刺激減少更會影響關節的靈活性,致容易跌倒。專家建議,市民在陽光較柔和的時間做最少15至30分鐘戶外活動,讓皮膚暴露於陽光中的紫外線,從而產生維他命D。
資料:https://www.etnet.com.hk/www/tc/lifestyle/health/healthyd/85661?utm_source=website&utm_medium=copied-text
25月大男嬰確診H3甲型流感 入住聯合醫院接受診治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4日)表示,正調查一宗兒童感染甲型流感嚴重個案,涉及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25個月大男嬰,目前已入住基督教聯合醫院接受診治,經化驗後證實感染甲型流感(H3)病毒,臨床診斷為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病併發呼吸衰竭,現時情況危殆。
中心指,患者於上周五(21日)起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和食慾減退,並於昨日(24日)出現抽搐,同日因徵狀惡化被帶往家庭醫生求醫,其後入住聯合醫院。經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沒有接種今季季節性流感疫苗,潛伏期內沒有外遊。他的家居接觸者現時沒有出現病徵。中心正繼續調查。
資料: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724/bkn-20230724191859804-0724_00822_001.html
流感潮兒科房逼爆 酒精搓手液難擋手足口病 專家籲接種疫苗
近日天氣炎熱,流感、手足口病、合胞病毒、鼻病毒以及人類偏肺病毒等個案增加,導致公立醫院兒科病房逼爆。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今早(22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過去兩星期主流病毒,由甲型H1流感變為甲型H3流感。談及流感個案會否維持上升趨勢,關認為難以預測,預計會有不少感染個案。
關認為有家長抗拒為子女接種疫苗,認為醫生應花時間解説,避免兒童感染後出現重症。目前私家醫生亦有流感疫苗供應,有效期至下個月底,同時有助減輕公院壓力,呼籲家長盡早帶子女接種。
至於手足口病、合胞、鼻以及人類偏肺病毒方面,關日華表示有關病毒都是透過飛沫傳播,強調酒精搓手液無法預防手足口病,必須要正確洗手才可預防感染。他又指兒童若感染手足口病有機會引發腦炎,家長可特別留意子女入睡時有否抽搐,若1小時抽搐20至30次,就應盡快求醫。
資料: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722/bkn-20230722085846478-0722_00822_001.html
新冠患者易感染肺炎鏈球菌 台大醫師建議打3種疫苗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後,目前有多項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確診者同時會出現細菌感染問題,臺大雲林分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林綺英建議,要完整提升肺炎的防護,應接種新冠肺炎、肺炎鏈球菌、流行感冒等3種疫苗。
院長馬惠明院長指出,多項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病毒確診者同時會出現細菌感染問題,菌種是社區型肺炎常見的肺炎鏈球菌;民眾若感染新冠肺炎、流感、或免疫力下降時,肺炎鏈球菌就可能經由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症狀不盡相同,甚至引起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侵襲性疾病。
耳鼻喉部醫師廖俊綱表示,肺炎鏈球菌平時就潛伏於鼻腔最深處鼻咽中,呈現無症狀的帶菌狀態,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助於保護鼻咽部黏膜、降低鼻腔帶菌率,便能阻斷肺炎鏈球菌的傳播。
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林綺英也表示,若要完整提升肺炎的防護,應接種新冠肺炎、肺炎鏈球菌、流感等三種疫苗。台灣現有肺炎鏈球菌疫苗有23價多醣體疫苗、13價結合型疫苗,其中23價多醣體疫苗目前有政府補助,民眾若有任何問題,建議諮詢醫師後,選擇適當的疫苗施打。
副院長洪健清提醒,65歲以上民眾可接種一劑免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跟流行感冒疫苗一同施打,增強抵抗力,肺炎鏈球菌疫苗效力可維持5年至10年,抵抗力慢慢下降,民眾可以再注射新的疫苗。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今(18日)起至21日舉辦為期4天「神秘鼻腔透視巡迴展」,帶領民眾探索鼻腔帶菌世界,更加了解預防接種的重要性及對策,並提醒民眾持續落實勤洗手、戴口罩。
資料: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718004416-260418?chdtv
研究指50至64歲群組屬染肺炎球菌第二高危 診所推疫苗接種先導計劃冀當局同推動
政府自2009年起,資助65歲或以上市民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有研究指出,50至64歲人士為第二高危群組感染肺炎球菌,惟該年齡組別人士未獲任何政府資助接種疫苗。有診所推出疫苗接種先導計劃,免費為30位50至64歲人數接種15價結合疫苗,同時期望當局推動相關疫苗接種計劃。
肺炎是本港第二殺手,而肺炎球菌感染可導致敗血症、中耳炎和腦膜炎等併發症。2009至2019年間,本地的肺炎球菌疾病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有1.7至2.9人。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曹忠豪引述外國數據指,每10萬名50至64歲健康人士,便有2萬人因肺炎球菌感染引起肺炎,感染率僅次於65歲或以上長者。
至今已發現的血清型肺炎球菌有超過100種,當中以血清3型在港最常見。2016至2020年間,本地總人口有45%至53%的入侵性肺炎球菌由血清3型所致,死亡率更達47%。政府於2009年起,資助65歲或以上市民接種13價及23價結合疫苗,但感染血清3型的人數持續上升,曹忠豪認為反映現有疫苗對血清3型的保護力不足。
現時有新一代15價結合疫苗,研究顯示,5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15價結合疫苗後,對血清3型的免疫原性比13價結合疫苗高60%。曹忠豪提醒,各種肺炎球菌針涵蓋的保護效力和適合人士等都不同,「唔係打得多就好」,亦毋須全部現有疫苗都接種,市民應按年齡、病歷和需求等因素諮詢醫生。他認爲當局應擴大現有疫苗接種計劃資助至50歲或以上人士,以減低本港整體感染人數。
蘇浙滬醫療中心於上月推出疫苗接種計劃,免費為30位50至64歲人士接種15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醫療中心經理鄭麗芷表示,中心在社交平台公布計劃後,有超過50人報名,形容反應好熱烈。
資料: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8%81%9E/article/20230706/s00001/1688616915826/%E7%A0%94%E7%A9%B6%E6%8C%8750%E8%87%B364%E6%AD%B2%E7%BE%A4%E7%B5%84%E5%B1%AC%E6%9F%93%E8%82%BA%E7%82%8E%E7%90%83%E8%8F%8C%E7%AC%AC%E4%BA%8C%E9%AB%98%E5%8D%B1-%E8%A8%BA%E6%89%80%E6%8E%A8%E7%96%AB%E8%8B%97%E6%8E%A5%E7%A8%AE%E5%85%88%E5%B0%8E%E8%A8%88%E5%8A%83%E5%86%80%E7%95%B6%E5%B1%80%E5%90%8C%E6%8E%A8%E5%8B%95
染腦膜炎雙球菌 67歲翁命危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這疾病是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或受感染者的飛沫而傳播。個案涉及過往健康良好的67歲男子,他於7月16日開始發燒,其後於7月20日被發現失去知覺,同日送往北區醫院急症室,入院接受治療。臨床診斷為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病人情況危殆。病人的腦脊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有腦膜炎雙球菌。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潛伏期內沒有外遊。衞生防護中心正就個案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包括接觸者追蹤。病人的一名家居接觸者出現病徵,署方已安排他到北區醫院接受診治,他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主要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傳播。潛伏期由2至10日,一般為3至4日。
有關臨床病徵並不一致。當細菌入侵血液(腦膜炎雙球菌血症)或包圍腦部及脊髓的內膜(流行性腦膜炎)時,可引致嚴重病症。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一種嚴重的疾病,病人須盡快接受抗生素治療。
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的病徵包括突發性發燒、劇烈頭痛、皮膚出現瘀斑及休克,嚴重者甚至會致命。流行性腦膜炎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及嗜睡,亦會有嘔吐、畏光或皮疹等情況出現。若情況嚴重更可造成腦部損害或死亡。腦部損害可導致智力受影響、智力發展遲緩、失聰及電解質失衡。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更可引致關節炎、心肌炎、眼內炎或肺炎。
資料:https://hk.news.yahoo.com/%E6%9F%93%E8%85%A6%E8%86%9C%E7%82%8E%E9%9B%99%E7%90%83%E8%8F%8C-67%E6%AD%B2%E7%BF%81%E5%91%BD%E5%8D%B1-214500922.html
幼童殺手「腦脊髓膜炎」致死率4成?醫:一作為降低感染風險
為了解新冠肺炎對於全球疫苗接種率的衝擊,國際市調組織針對美國、英國、澳洲等8個國家,進行一項將近5,000人的疫苗接種態度調查。調查結果指出,高達81%的家長高度重視施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的重要性,相較於僅有56%的新冠肺炎疫苗,前者的施打重視度遠高於後者25%。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教授,與台大醫院附設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教授指出,諸多先進國家已將各血清型疫苗列入嬰幼兒常規疫苗接種建議,但國人對腦膜炎雙球菌預防的重視度仍有待加強。
根據全球統計,無症狀帶菌率約5-10%,根據台灣疾病管制署2001年調查,20-24歲之男性之腦膜炎雙球菌鼻咽帶菌率達 2.3%;透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喉嚨和鼻腔分泌物或飛沫即有可能感染。一旦發病,短短24小時就可能釀成嚴重健康衝擊,若未經腦脊髓膜炎症狀、直接進展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致死率可高達40%,倖存者中更有20%必須承受相關後遺症。
儘管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對嬰幼兒的健康衝擊甚鉅,但本土發生率較歐美各國少,預防的重要性容易被家長忽略,甚至有部分家長從來不曾聽過此疾病。提醒各位家長,台灣近20年每年皆有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診案例,可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從未消失,且持續威脅嬰幼兒的健康。
李秉穎教授說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源於一種好氧性的革蘭氏陰性雙球菌,可依據細菌結構進行分類,其中,較容易造成疾病的血清型為A、B、C、W、X、Y,我國又以B型為大宗,約有81%屬於此類型;且約有5-20%的個案,未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症狀,直接進展成流行性腦脊膜炎敗血症,對於智力發展與全身健康都會造成衝擊。
李秉穎教授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主要的傳染途徑為飛沫傳染,因此需要長時間處與同一個居住空間或教室的族群,容易互相傳染此菌。然而,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後,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出現臨床症狀。全球統計,健康的無症狀帶菌者約5-10%;而根據台灣疾病管制署2001年調查,20-24歲之男性之腦膜炎雙球菌鼻咽帶菌率達 2.3%。無症狀帶菌的時間可能長達數月,不難想像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個案數可能遠遠被低估。
李秉穎教授進一步說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主要發生在嬰幼兒,約三分之一的個案發生在小於4歲、尤其小於1歲的嬰兒,台灣於2005-2019年的確診個案中,約三成個案為4歲以下嬰幼兒。提及嬰兒感染的原因,李秉穎教授指出,儘管嬰兒未必經常出門,但家長在職場中或是兄姊在校園內處於群聚環境,都有可能被傳染成為無症狀帶菌者,返家後可能將細菌傳染給新生兒。
黃玉成提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後8小時以內,患者症狀極為不明顯,與感冒症狀相似,如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直到第9-15小時,才可能出現相對典型的後頸部僵硬、平衡感變差等症狀,但仍然容易被輕視且並非總是發生。倘若仍未即時就醫,在16-24小時內可能就會造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整體而言,黃金救援時間僅有短短的24-48小時,即使給予適當治療,死亡率仍有10-15%。
黃玉成進一步說明,因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源於細菌感染,臨床上以抗生素為治療主力,但治療成效仍有加強空間,患者也需要住進加護病房觀察,少數個案甚至須透過洗腎維持身體功能。就算即刻展開療程,但致死率仍然高達10%至15%,也就是每7位患者就有1人具死亡風險。
除此之外,因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會侵襲頭腦與血液,快速衝擊其功能,就算獲得妥善治療且治癒,也可能因為中樞神經感染嚴重,造成腦性麻痺、聽力喪失、智力受損、癲癇等神經學後遺症,甚至還會因為血液功能驟減需要截肢;對患者未來的人生規劃、自我實踐,無疑會帶來嚴重阻礙。
黃玉成呼籲,有鑑於嬰幼兒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風險較大,若要守護孩子的健康,為他們的人生旅途,減去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威脅,務必掌握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減少出入人流密集場所以外,接種疫苗也是預防方式之一。建議家長諮詢專業醫療人員,並遵照建議選擇適合的預防型別疫苗,及早做好預防。
資料:https://news.ebc.net.tw/news/health/374858
長期便秘嚴重脂肪肝 22歲男從小一飲食習慣惹禍 醫:30歲恐肝硬化
小心偏食會導致百病叢生!台灣醫生引述病例,一名準備當兵的22歲男子,因體檢結果不合格而被驗退。他求醫後發現患上嚴重脂肪肝,其母指,兒子自6歲起就有便秘問題,而這亦緣於一個偏食習慣有關。對此,醫生警告如不改變飲食習慣,他到30歲恐會有肝硬化;而且若不均衡飲食,長此下去更有患大腸癌的風險。後來男子作出改變後,成功在8周減掉10公斤(約22磅),肝功能更開始恢復正常。
台灣肝膽腸胃科醫生蕭敦仁近日在健康節目《健康好生活》稱,一名22歲男生剛大學畢業,做體檢準備當兵,沒想到卻被驗退。原來他的肝功能數值達到210,遠遠超過40的正常值,馬上被媽媽帶往求醫。
蕭敦仁指,身高178cm高的男生體重90公斤(約198磅),已屬肥胖,經超聲波檢查後發現有嚴重脂肪肝。蕭醫生檢視男生的飲食習慣後,得悉對方從小偏食,不吃蔬菜,連湯中用來調味的蔥或蒜頭,都一定會把它們挑出來。
男生的媽媽透露,兒子自6歲起就有便秘問題,曾半夜起床坐在馬桶上哭,直到學習游泳才有改善,但依然不吃蔬菜。蕭敦仁警告男生必須改變飲食習慣,否則到30歲就會有肝硬化。經醫生勸籲下,男生把一些味道較淡的蔬菜剁成泥狀,持續吃了8星期後成功減掉10公斤,BMI從29降至25,肝功能也慢慢恢復正常。
蕭醫生補充指,男生因長期便秘,令腸道中壞菌增多,從而引發「腸漏症」。一旦腸道吸收了毒素,首先會進入肝臟,「肝臟要解毒,結果毒素太多了解不完,肝臟就會發炎」,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脂肪肝的肝發炎。蕭醫生提醒,必須均衡飲食,否則患上腸漏症,長此下去有機會患上大腸癌。
早陣子,台灣外科專科醫生白映俞當地醫療資訊網站《照護線上》表示,不少患者都難以察覺自己患上脂肪肝,因為普遍脂肪肝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不過有部分脂肪肝患者有右上腹偶爾疼痛或容易疲憊的感覺,但這些症狀難以令人聯想患脂肪肝;相反當皮膚表面出現血管擴張、肚子有腹水、黃疸等症狀,可能已經是肝臟發炎。
本港腸胃及肝膽科專科醫生張世華早前接受《晴報》訪問,曾稱,若不想患上脂肪肝,首先要減少攝取可直接誘發脂肪肝的酒精類飲品,另外亦要養成良好飲食及生活作息。
假如不幸患上脂肪肝,應要及早進行治療,以控制病情。張醫生表示,近年有不少研究指出,嚴重的脂肪肝可導致嚴重肝臟後遺症,部分患者會出現發炎、肝炎反應,而慢性脂肪肝炎亦會引發肝臟細胞受損,導致肝臟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反應,從而令到肝功能下降;在某些嚴重個案中,這類肝臟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的病人,更可能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
資料: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71277/%E4%B8%8D%E8%89%AF%E9%A3%B2%E9%A3%9F-%E9%95%B7%E6%9C%9F%E4%BE%BF%E7%A7%98-%E5%9A%B4%E9%87%8D%E8%84%82%E8%82%AA%E8%82%9D-22%E6%AD%B2%E7%94%B7%E5%BE%9E%E5%B0%8F%E4%B8%80%E9%A3%B2%E9%A3%9F%E7%BF%92%E6%85%A3%E6%83%B9%E7%A6%8D-%E9%86%AB%E7%94%9F%E8%AD%A6%E5%91%8A-30%E6%AD%B2%E6%81%90%E8%82%9D%E7%A1%AC%E5%8C%96
睡前紅酒也不能喝!醫曝肝病癌變3步曲
每年的七月二十八日為「世界肝炎日」。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與護理部團隊二十二日舉辦衛教講座暨病友會,由洪睿勝醫師、翁銘彣醫師與營養師徐彰怡分享,包括肝炎的傳染途徑、肝病從慢性肝炎到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以及飲食控制重點等,希望與會民眾及病友可以更清楚肝病的治療與預防攻略。
根據世界肝炎聯盟統計,全球平均每十二個人就有一人罹患B型或C型肝炎,每三十秒就有一人死於肝炎相關疾病,而台灣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人是肝炎患者,盛行率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儘管台灣自1984年起已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一般成人仍有高達約15%的帶原率,國內目前約有200萬位B肝患者。
花蓮慈院肝膽腸胃科洪睿勝醫師指出,在台灣越來越多的C肝患者已被根治的情況下,B型肝炎仍然十分盛行,原因包括B型肝炎有一半是經由母子「垂直傳染」,難以預防,另一半則是經由「水平傳染」;水平傳染是指接觸到帶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而受到感染的方式,常見傳染途徑包括刺青、穿耳洞器械消毒不完全,或共用針頭、性交等。
翁銘彣醫師以「肝病三部曲」為題,向民眾說明從慢性肝病到肝硬化,最終至肝癌的發展過程。他指出,B肝、C肝雖為慢性肝病,不像猛爆性肝炎會使肝細胞在短時間全部壞死,卻會長期反覆發炎結疤,久了形成肝硬化,發生腹水、肝昏迷、胃部或食道靜脈瘤出血,嚴重時可能致病。翁醫師表示,B肝要控制好,才能降低致癌機率,患者應戒菸戒酒,避免傷肝藥物補品,低鹽飲食以控制腹水,且定期回診追蹤治療,接受抽血和腹部超音波檢查。
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飲食控制的重點,徐彰怡營養師分享肝病飲食原則以及併發症的飲食調整。她表示,吸收充足熱量並維持理想體重,對處於穩定期(恢復期)的肝病患者而言是相當重要,需攝取高生理價蛋白質,避免高油烹調或加工、發酵、醃漬類食品。徐彰怡強調,除了日常營養攝取,「戒酒」也是一大重點,對肝病患者而言,連睡前小酌紅酒都會造成身體負擔,必須徹底落實滴酒不沾。
衛生福利部於2019年提出「2025年清除C肝計畫」,肝膽腸胃科主任陳健麟於衛教講座開場表示,過去幾年在業內專家及學者多年的努力下,台灣的C型肝炎患者人數已顯著下降,期望花蓮慈院團隊能發揮偏鄉醫療的量能,透過公共衛生與社會網絡,找出尚未進入醫療體系治療的C肝病人並給予治療,加速達成目標。
資料: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725/2546979.htm
帶狀皰疹兩款疫苗怎選擇?價格、保護期、安全性都有不同
由於帶狀疱疹是水痘病毒潛伏在神經節中,只要小時候得過水痘就有可能發作,尤其當處於壓力、免疫力低下、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更容易好發。醫生提醒,高風險族群可以考慮自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遠離發病危機。
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所造成,只要患者曾經得過水痘,病毒就會潛藏在脊椎的背根神經節內,當身體免疫功能不穩定時,病毒就會活化並沿着神經跑出來。因為神經皮節是帶狀分佈,所以帶狀疱疹會沿着神經節長出帶狀水泡狀皮疹,才被稱為「生蛇」。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常以為嘴唇旁邊冒出的「唇疱疹」或手部的「汗疱疹」也是「帶狀疱疹」的一種,其實他們3個完全不一樣!
唇疱疹是一種 HSV 1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的感染,通常在顏面嘴唇黏膜發作,且多在嬰幼兒時期就被感染,只要免疫力下降時就可能出現。手部的「汗疱疹」,多發生在夏天,在中醫觀點來看,病因可能與環境及體內的濕氣過重有關,但跟帶狀皰疹沒有關係,也不會傳染。
帶狀疱疹症狀有哪些?長在「這些部位」要當心
至於帶狀疱疹發病時,通常會先出現皮膚疼痛、刺癢、痠麻等前兆,約2至3天後冒出成群的水泡,並長在紅色皮疹班塊上,有醫生形容就像「玫瑰花瓣上的露珠」。
但罹患帶狀疱疹可一點都不浪漫,一旦紅疹、水泡出現後,會合併出現癢刺電麻的疼痛感,且傷口會有灼燒感,甚至連碰到衣服或被風吹到都會痛,因此又被稱作「百痛之王」,民間舊時甚至流傳「斬生蛇」習俗,就可知這種痛有多可怕。
新竹臺大分院家庭醫學部周孜容醫生說,隨着病程發展,水泡會逐漸化膿、結痂,只要適當護理,2至4周內慢慢痊癒,不過若有幾個部位出疹,可能會影響視力、聽力、甚至排泄控制能力等後遺症,千萬不能輕忽:
●眼皮、耳朵、鼻子:眼睛失明、聽力受損、顏面神經失調
●頭頸部:嚴重可能導致腦炎、腦出血
●生殖器周圍:大小便失禁。
周孜容提醒,當紅疹變成水泡後,千萬別自行戳破,否則可能會造成傷口感染;而且在結痂前都具有傳染力,所以建議傷口處可以透過紗布覆蓋,避免他人直接接觸。
比較麻煩的是,即使水泡結痂癒合後,還是有5~10%的人會出現「疱疹後神經痛」,留下長期的抽痛、麻痺、刺癢,就像不時被電到一樣,令人痛不欲生,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周孜容解釋,若帶狀疱疹發作90天後仍有神經不適症狀,醫學便定義為「疱疹後神經痛」,影響時間短則幾個月,長則可達數年。因此會建議若皮疹退掉後仍持續疼痛可盡速就醫,並使用神經痛治療的藥物改善症狀,也可適量補充維他命B群,加速神經的修復。
高風險族群有哪些人?
臺中慈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瑞興醫生說,雖然帶狀皰疹是由潛伏在神經節中的水痘病毒所引起,但不論有無水痘或帶狀皰疹病史,季節變化或免疫功能不穩定時都應多留意。
高風險族群包括:
1. 50歲(含)以上成人
2. 癌症(血液淋巴癌或正接受化療)
3. 免疫功能低下
4. 風濕免疫患者
5. 作息不規律、生活或工作壓力大
台灣安南醫院皮膚科陳郁蓁醫生則表示,得過水痘的患者,終其一生有超過3成的機會罹患帶狀皰疹;由於台灣直到2004年才對新生兒全面施打水痘疫苗,因此2004年之前出生的人,有9成以上都得過水痘。
換言之,目前20歲以上的民眾,身上大都有潛伏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但神經修復能力與年紀有關,年紀越大,所需的修復時間就越長,且不適症狀也會更久、更嚴重,因此預防帶狀皰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建議年逾50歲、患有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者或有免疫不全疾病者,可以主動跟醫生諮詢。
2種帶狀皰疹疫苗有甚麼差異?
陳郁蓁說,目前針對帶狀皰疹有兩種疫苗,一種是活性帶狀皰疹疫苗(Zostavax®),另一種則是去年新推出的非活性重組疫苗 (Shingrix®),兩種疫苗皆適用於50歲以上成人,或18歲以上具有罹患帶狀皰疹風險較高者。
Shingri為非活性的基因重組疫苗,對免疫不全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而言,會比活性減毒的Zostavax安全,保護力也較持久。目前文獻顯示,Shingrix注射 7年後的疫苗保護力可維持91%以上,且推估可持續約19年;Zostavax注射7年後則大約只剩40%,施打後6~10年建議再追加1劑。
另外,Shingrix對80歲以上仍有高度保護力,並可和其他疫苗(如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同時接種。但Shingrix為肌肉注射,相較Zostavax為皮下注射,注射後的局部不適感較明顯,且Shingrix必須施打兩劑(間隔2~6個月),價格也較高昂。
醫生建議,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曾罹患帶狀皰疹者,可於發病1年且無相關症狀後,接種帶狀皰疹疫苗;另平常應維持健康飲食及良好生活習慣,低油低鹽低糖,保持規律運動,也是避免「打草驚蛇」、預防帶狀皰疹發生的不二良方。
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91970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生蛇|帶狀皰疹|病發時痛如火灼、刀割 50歲以上最高危
當今時代,老年病呈現年輕化趨勢,多種疾病正在迅速蔓延至年輕人中。不僅是糖尿病和高血壓,甚至像帶狀皰疹這樣的傳染性疾病也出現了年輕化趨勢!帶狀皰疹俗稱「生蛇」,這種疾病爆發時會給患者帶來如火灼燒、如電刺骨、如刀割肉般的疼痛感受,在醫學上更是和孕婦分娩的疼痛相提並論。
沒有經歷過「生蛇」的人不知道這種病疼起來多麽要命,經歷過的人都能體會到這種深入骨髓的疼痛。根據一項調查顯示,98%的帶狀皰疹患者出現過急性疼痛,其中91.8%的患者為中至重度疼痛;有患者認為帶狀皰疹疼痛的程度比術後或分娩疼痛更劇烈。更有大約10%到15%的患者在皮疹痊癒後,仍舊會遺留難以忍受的神經疼痛,即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發生後遺神經痛的患者有一半都在60歲以上,不少長者為此飽受折磨。
帶狀皰疹是什麽?
它是由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由於皮疹呈帶狀分佈,所以叫帶狀皰疹,這類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通常是幼兒時期曾患水痘的緣故,導致體內仍然會潛伏帶有水痘-帶狀皰疹的病毒,一般會隱藏在脊髓後跟神經節或顱神經感覺神經節裏面,等到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時候,病毒就有可能被再次「啟動」,引發帶狀皰疹。根據研究顯示,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感染帶狀皰疹病毒的可能性最大,年齡是帶狀皰疹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並且身體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引發病症。
紅疹不是蚊蟲叮咬?可能是帶狀皰疹典型症狀
帶狀皰疹往往開始會出現紅疹並伴有搔癢,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蚊蟲叮咬,但一般兩三天以後,就會出現非常典型的簇集性水皰。還有很多患者在發疹之前會表現出輕度乏力、低熱的症狀,患處會表現出灼熱感以及疼痛感,常見於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等部位,也就是最常見的部位是胸背部。身體的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這種症狀,如面部和眼周。
相關疼痛常集中於身體的一側,痛點部位不固定,呈閃電針紮、撕裂燒灼、觸電般疼痛。這種疼痛可以出現在皮疹之前,也可以伴隨著皮疹而出現。皮疹成簇的丘皰疹和水皰沿著單側神經支配的區域帶狀分佈,但越過身體的中線到對側。
為什麼會發生帶狀皰疹?
年齡增加導致的免疫功能下降是引起帶狀皰疹的主要誘因。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而人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經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發生水痘或呈隱性感染,病毒可長期潛伏在神經節內。當機體受到某種刺激(如創傷、疲勞等)導致抵抗力下降時,病毒被啟動,在該神經支配區域的皮膚產生水皰。
如果你經常熬夜,不注意飲食健康,免疫力下降也會增加引發「生蛇」的機會。
帶狀皰疹的病發特點
1、年幼年長都有可能發病,以成人多見且症狀較重;
2、四季皆能發病,以春秋季和潮濕天居多;
3、人體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現皰疹,以軀幹及面部最常見;
4、發病就伴有疼痛,皰疹結痂後部分患者還會延續疼痛;
5、水皰和皮損多沿某一周圍神經分佈,排列成帶狀發生於身體一側,不超過軀體中線
6、劇烈的疼痛會使患者出現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
出現帶狀皰疹該怎麽辦?
出現帶狀皰疹一定要及時就醫,保持感染區域乾淨,乾燥並且盡量暴露於空氣。不要搔癢或弄破水皰。如果因疼痛而無法入睡,試著用一條整潔乾淨的彈力繃帶捆綁該區域。有的患者皮膚上可能會出現大皰、血皰,甚至糜爛,但是不要緊張,然而只要治療得當,10天左右即可痊癒,治癒後一般不會復發。
預防帶狀皰疹最好的方法當然還是接種帶狀皰疹疫苗,俗稱「蛇針」。無論有沒有出過水痘或「生蛇」,都可以打「蛇針」,疫苗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或者19歲或以上因疾病或治療而導致或將導致免疫系統減弱的成年人接種。
不過以下幾類人不建議接種疫苗:
對疫苗敏感人士免疫力欠佳(如癌症和愛滋病患者、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人士)孕婦或準備懷孕女士,而且打蛇針星期內於可懷孕正進行化療的病人未接受治療的肺結核患者發燒5°C或以上人士,待退燒後才打蛇針。
帶狀皰疹疫苗能有效減低「生蛇」的機會,即使不幸「生蛇」,亦都可以減低發病的嚴重程度及減少出現併發症的機會,以及減輕後遺神經痛帶來的痛楚。但除了接種疫苗外,日常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忌食油膩、海鮮及蛋類,也盡量避免食用家禽,吃些清淡的食物。同時保證充足作息時間,堅持運動,定期體檢,悉心呵護自己的身體!
撰文: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李慧妍
資料: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health/501295662/%E7%94%9F%E8%9B%87%E5%B8%B6%E7%8B%80%E7%9A%B0%E7%96%B9%E7%97%85%E7%99%BC%E6%99%82%E7%97%9B%E5%A6%82%E7%81%AB%E7%81%BC%E5%88%80%E5%89%B250%E6%AD%B2%E4%BB%A5%E4%B8%8A%E6%9C%80%E9%AB%98%E5%8D%B1
HPV感染風險男性竟比女性高?醫:因缺少「1關鍵」可助預防
不分男女每個人一生中感染HPV的機率高達8成,HPV有高度傳染性,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播,子宮頸癌、口腔癌、菜花等疾病,都跟長期反覆感染HPV有重大相關;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指出,HPV最常因接觸到皮膚、黏膜而感染,且所導致的疾病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呼籲不管男女,皆應及早接種HPV疫苗預防。
根據研究統計,全球有5%癌症都跟HPV有關!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表示,人類乳突病毒(HPV)其實比想像中常見,好發於人體黏膜、皮膚等處,傳染性極高,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播。
每人一生中有8成HPV感染機率雖約9成民眾可在1年內,經由體內免疫細胞自行清除感染,但若長期反覆感染HPV,可能導致以下疾病機率:
子宮頸癌:90%因HPV感染
口咽癌/頭頸癌:37%因HPV感染;
當中口咽鱗狀細胞癌有85%是因HPV 16感染所引起
肛門癌:95%因HPV感染
外陰癌:60%因HPV感染
陰道癌:75%原發性因HPV感染
菜花:1%因HPV感染,但傳染性高達5成
黃信彰指出,HPV因感染無症狀、潛伏期可長達10年以上,因此常被大眾所忽略,但其實不分男女,每個人一生中感染HPV的機率高達8成,因此要當心「人人都是感染HPV的高風險族群」。
單一性伴侶仍有6成機率感染
針對HPV常見迷思,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理事長李龍騰表示,許多人常以為HPV感染率與「性伴侶多寡」有關,但其實單一性伴侶及維持安全性行為者,仍有6成機率感染HPV,若是累積有3至6位伴侶,感染HPV機率更提高到9成。此外,HPV病毒存在多達18種型別,感染過其中1種型別者仍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
依2020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指出,每年約有6,000人罹患HPV相關癌症,當中口腔、口咽及下咽癌的發生率,男性更高出女性10倍;子宮頸癌近年來也有年輕化趨勢,好發年齡由原本40多歲,下降至每5位子宮頸癌前病變,就有1位是20至30歲年輕女性。李龍騰特別提醒:「相較於女性可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揪出HPV,男性缺少相關檢查可做,更可能暴露於HPV無症狀感染潛伏的風險。」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也呼籲,不分性別皆應及早接種HPV疫苗,產生抗體就可以有效預防感染,更對癌症預防效果達7成。
資料:https://www.uho.com.tw/article-61168.html
單一性伴侶也難逃 6成會染HPV
全球5%的癌症都與HPV相關,包括子宮頸癌、頭頸癌、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等。不少人都會將HPV感染風險與「性伴侶多寡」畫上等號,但專家表示,即使維持單一性伴侶,仍有6成的機率感染HPV,提醒民眾應落實安全性行為、女性定期接受抹片檢查、男女依醫囑接種HPV疫苗。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理事長李龍騰說,大多數的HPV感染會自行清除,但若長期且反覆感染,可能導致子宮頸癌、口咽癌、頭頸癌、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和菜花等。儘管近年來HPV疫苗、定期抹片檢查的推廣下,子宮頸癌的數量未來將大幅降低,但感染HPV所引發的口咽癌的個案數仍在竄升中,且2020年台灣男性口腔、口咽、下咽癌發生率更比女性高出近10倍,年輕族群更是HPV口咽癌的好發族群。
每個人一生當中有8成的機率會感染HPV,目前仍有許多人將HPV的感染率與「性伴侶多寡」畫上等號。對此,李龍騰指出,性伴侶數量少並不表示可以完全脫離HPV的感染風險。根據研究,即使維持單一性伴侶,仍有6成的機率感染HPV,而若是一生中累計3至6位性伴侶,感染HPV的風險更高達9成。
此外,李龍騰也表示,HPV可能附著於身體的其他部位,就算是安全性行為,仍可能因接觸附著在器官上的HPV而造成感染,民眾更不要因為自己曾感染過HPV,或已有過性行為就認為來不及預防,感染過其中1種型別的HPV,仍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即便有過性行為也不能直接代表感染過HPV,因此人人都是感染HPV高風險族群,應落實安全性行為、女性定期接受抹片檢查、男女依醫囑接種HPV疫苗的3大關鍵。
資料: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0723000338-260114?chdtv
盛夏雨季防澇 做好這些衛生準備
中國北方進入主雨季,南海和西太平洋的颱風活動進入活躍期,部分地區發生強降雨。國家疾控局發布健康提示,若有洪澇災害發生,為保護自身健康、減少疾病,公眾應注意提前做好衛生準備,了解防病要點。
為何洪澇會增加公共衛生災害發生概率?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有關專家指,洪澇災害易引起飲水水源污染,使災區感染性腹瀉、痢疾、傷寒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爆發風險增加。另外,洪水淹沒糞池、下水道等,導致動物屍體腐壞,蚊蠅等媒介生物孳生,血吸蟲、日本腦炎等蟲媒及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發生風險會相應有所增加。
專家表示,一旦洪澇災害發生,災區群眾應注意以下防病要點,包括注意飲水衛生,不喝生水,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後洗手,生熟食物分開,食物煮熟煮透,不吃腐壞變質或污水浸泡過的食物;及時清除積水和污泥,選擇正確的方式進行消毒;做好防蠅滅蠅,防鼠滅鼠,防蟎滅蟎;及時處理動物屍體,如深埋或焚燒;發熱、腹瀉應及時就醫;不用手、尤其是髒手揉眼睛,接觸病人主動佩戴口罩;保持皮膚清潔乾燥等。
記者了解到,為及時、規範、高效開展抗洪救災衛生應急工作,全國多個省份衛生部門及疾控機構已積極制定洪澇泥石流災害衛生應急預案。四川省地形多丘陵和山區,水源較為豐富,四川省疾控中心部署及時做好環境清淤和環境消毒,修復被洪水破壞的飲用水設施。雲南省地勢多樣,是洪澇泥石流災害高發地區,《雲南省洪澇泥石流災害衛生應急預案》要求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行24小時疫情值班制度,安排專人負責疫情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對災害相關傳染病實行日報制度和零報告制度。
資料: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news.cn/health/20230726/3c69f84d53ef472ba1253bcc3eeb2f7d/c.html
美國現多宗士多啤梨相關甲型肝炎 食安中心拆解病毒傳播鏈
自二零二三年三月起,美國出現多宗與進食產自墨西哥某些農田的受污染即食急凍士多啤梨有關的甲型肝炎個案。調查發現,涉事的士多啤梨來自去年初曾導致美國發生另一次甲型肝炎爆發的供應商及農田。在此以前,與即食莓類有關的類似甲型肝炎感染個案也曾發生。
甲型肝炎的傳播途徑與病徵
甲型肝炎病毒是引致甲型肝炎的病原體,會引致肝臟發炎。輕微症狀如發燒、食慾不振、嘔心、嘔吐、腹瀉、肌肉疼痛及眼睛和皮膚變黃(黃疸)一般會在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飲品二至四星期後出現,並往往會持續一兩周。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尤其是兒童)有時會毫無病徵。一般而言,大部分患者會自行痊癒,其後產生免疫能力。在罕見的情況下,此病症可迅速導致肝臟嚴重受損甚至死亡;此情況在長者和慢性疾病患者身上較常出現。
甲型肝炎病毒的自然宿主只有人類和部分靈長目動物。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即通過進食直接或間接受感染者糞便污染的食物傳播。食物可被感染者的髒手、灌溉或洗滌用的水及(在某程度上)受污染的用具和蒼蠅等蟲害污染。在食物中,生的蔬果、貝類水產、冰塊和飲用水是甲型肝炎病毒的常見來源,只要很少量的病毒(即低至10至100個甲型肝炎病毒粒子)已經足以造成感染。甲型肝炎病毒能在本來能殺死食物中其他病毒的烹煮温度(例如攝氏75度維持30秒)、冷藏、製乾、一般家用化學品或在乾燥的表面上生存多個小時。
為何甲型肝炎病毒會污染食物?
甲型肝炎病毒能通過食物廣泛傳播。此外,若受感染的食物處理人員如廁後沒有正確洗手,便能把甲型肝炎病毒傳播至食物和他們接觸的用具。若人類排泄物處理措施不足,來自糞便的甲型肝炎病毒可能污染飲用和灌溉用水。就供生吃而又因脆弱而難以徹底清洗的莓類等農產品而言,風險則更高。當大量生產的食物批量運到世界各地,甲型肝炎病毒也能傳播到不同地方。
莓類和其他農產品在不同生產階段,例如以受污染的水灌溉、處理或清洗時,或是由沒有洗手的甲型肝炎患者處理時,均有可能受甲型肝炎病毒污染。此外,由於這些食物需要以大量食水和工序處理,這類爆發在世界各地發生不足為奇,特別是甲型肝炎發病率低的國家。
如何避免甲型肝炎病毒在食物中傳播?
用以灌溉、清潔和處理食物的水應是清潔的。農場的訪客應保持良好衞生;農場應提供足夠的手部消毒用品。
任何人士,特別是食物處理人員在如廁後、進食前、配製食物前和接觸生的食物及不潔的物品後均應正確洗手。時刻遵循食物安全五要點-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保持清潔(保持雙手、用具及工作環境清潔);生熟分開(分開生熟食物);徹底煮熟(徹底煮熟食物至更嚴格的攝氏90度,維持90秒以消滅甲型肝炎病);及安全温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温度),預防食源性疾病。
食物處理人員可考慮接種甲型肝炎疫苗以防感染。出現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徵狀的人員不應處理食物,並應立即求醫。
資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556103/%E3%80%90%E9%A3%9F%E5%AE%89%E6%96%B0%E7%84%A6%E9%BB%9E%E3%80%91%E7%BE%8E%E5%9C%8B%E7%8F%BE%E5%A4%9A%E5%AE%97%E5%A3%AB%E5%A4%9A%E5%95%A4%E6%A2%A8%E7%9B%B8%E9%97%9C%E7%94%B2%E5%9E%8B%E8%82%9D%E7%82%8E%E3%80%80%E9%A3%9F%E5%AE%89%E4%B8%AD%E5%BF%83%E6%8B%86%E8%A7%A3%E7%97%85%E6%AF%92%E5%82%B3%E6%92%AD%E9%8F%88
肝酵素過高代表什麼?
很多時候大家在例行檢查中,會有抽血檢查這個部分,而肝功能裏,我們希望看到肝酵素是否處於正常水平。肝酵素其實是肝臟細胞內一種化學物質,通常分為谷丙轉氨酶(ALT)及谷草轉氨酶(AST)兩種。若果肝酵素過高,可能代表肝臟受到損害,這些酵素便被釋放出來,在一般抽血檢查時,就會發現它過高的情況。
簡單來說,即肝臟正在發炎。
什麼原因會導致肝酵素過高呢?很多因素都有機會。所以當見到肝酵素過高時,便會進行更多詳細檢查,看看是急性或慢性肝炎引起。常見的例如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結構上引起膽汁閉塞如結石或胰臟問題等。當然肝臟本身有否腫瘤亦要被排除。另外藥物也是引致肝酵素過高的常見原因,不論中藥或西藥,如降膽固醇藥、抗生素、消炎止痛等藥物,皆會影響肝臟。不過,簡單如一般傷風感冒或者發燒的狀態下,肝臟都會受牽連,肝酵素會升高。因此,如有問題一定要找醫生跟進。
醫生通常會安排抽血檢查、超聲波或電腦掃描等影像檢驗外,同時可能會安排肝臟脂肪及纖維化掃描。會檢查一下結構上的狀況,以及會否有肝硬化問題。
很多時候肝酵素過高並沒症狀,因為除非它到達4位數水平,否則病人沒感覺,但這不代表身體沒問題,所以一定要再跟進。要因應不同病因去處理肝酵素過高。
如果有慢性肝炎如乙肝或丙肝,現在有非常有效的藥物去控制。若然是因為酒精影響,當然要戒酒。如果是脂肪肝,便要注意飲食、多做運動,情況嚴重的可能要服用一些輔助性藥物。
大家要保持肝臟健康,盡量進食經徹底煮熟的食物、避免喝酒、飲食清淡,控制體重及做適當運動。定時進行身體檢查,亦可及早處理相關問題。
資料: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3515535/%E8%82%9D%E9%85%B5%E7%B4%A0%E9%81%8E%E9%AB%98%E4%BB%A3%E8%A1%A8%E4%BB%80%E9%BA%BC%EF%BC%9F
夏季腹瀉高發 腸道健康需呵護
入夏以來,多地持續高溫。高溫天氣會導致胃腸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的發病風險增加。專家提示,夏季是腹瀉的高發季節,很多人會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起病多急驟,要預防夏季腸道傳染病,注意食物和飲用水的衛生安全。
北京市的張女士近日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時一日排便數次;重慶市的崔先生因吃了冰箱裏放置一晚的冰西瓜,開始上吐下瀉,腹部絞痛……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有利於病原菌的繁殖,食物被污染的可能性較大,容易誘發腸道傳染病,而夏季腹瀉是腸道傳染病最典型的症狀。
夏季為何腹瀉高發?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專家介紹,導致腹瀉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包括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夏季腹瀉主要以感染性腹瀉為主,感染性腹瀉的病原菌主要為細菌、病毒和寄生蟲三大類,如大腸桿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諾如病毒腸炎、輪狀病毒腸炎等。
此外,炎炎夏日裏,很多人喜歡食用生冷食物。進食生冷食物過多、過快或腹部受涼,會使本就脆弱的胃腸黏膜受到刺激,造成胃腸道的應激反應,引起腹瀉。
針對一些人喜用冰棍、冰鎮飲品解渴,專家表示,這能解口渴,卻不能止渴。過度依賴冷飲,不僅會使人體的降溫機制受到干擾,也會導致肌體自身散熱能力下降,還會對腸胃功能産生不良影響,引起腹痛、腹瀉等消化係統問題。
發生腹瀉後該如何處理?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消化科主任翟惠虹表示,針對腹瀉,常用的治療藥物主要分為口服補液鹽、止瀉藥物、抗菌藥物以及益生菌制劑等。其中,及時補充口服補液鹽或多喝水十分重要,因為腹瀉容易導致人體從腸道丟失大量液體和電解質。患者宜進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症狀好轉後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到腸道門診就診的患者,可用乾凈的小盒子或保鮮袋留取新鮮的大便標本送醫院化驗,以便醫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兒童較成人更易患腸道傳染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説,兒童發生腹瀉後,要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當兒童精神狀態良好時,可以在家飲溫開水或稀釋的鹽水,或自制口服補液鹽分次喝;當出現上吐下瀉,甚至有脫水症狀時,如出現口乾、眼窩下陷、皮膚彈性差、口渴、肢體發涼、發熱等,應立即平臥,盡量抬高雙下肢,並迅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如何預防腸道傳染病?專家建議,做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要均衡飲食,特別是增加富含水分、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的攝入,注意飲用水衛生,不吃生冷、腐壞變質和不乾凈的食物,培養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注意手部衛生;提倡分餐制,生熟刀板要分開,食具要煮沸消毒後再使用。同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居家要消滅蒼蠅、蟑螂,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
資料: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xinhuanet.com/health/20230719/a2505ffd631343ae88bd1431234c6826/c.html
腹瀉一星期還沒好?一文認清4個常見致病原因
不少民眾都有過拉肚子的經驗,例如感冒或飲食不佳,都會影響腸胃不適,甚至症狀拖到好幾個星期都未見好轉,需要小心有4個常見的原因所致。
台灣中醫師詹景琦指出,大部分的腹瀉與腸胃不適,多只要休息幾天就會恢復正常,但有些人的症狀卻會連續連續好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可能原因跟細菌、病毒、吃多、壓力大都有所關聯,透過中醫治療可以獲得很好的改善效果。
第一種腹瀉多與病毒感染有關,例如腸病毒、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腹瀉,通常會伴隨一些感冒症狀。第二種是細菌感染,常常是「吃壞肚子」造成的,特別是現代人經常外食,難免吃到不新鮮、不乾淨的食物,進而引發腸胃道細菌感染。
詹景琦表示,病毒和細菌感染造成的腹瀉,是所謂的外邪引起的,可使用「清熱解毒」藥物來消滅病原菌。另外如果有感冒症狀會加上「解表」藥物,來增強免疫力。
但不論嘔吐和腹瀉等症狀,都是腸胃功能受到影響的表現,所以中醫會使用「降胃氣」和「調理脾胃」的藥物,讓腸胃道逐漸恢復正常。
第三種腹瀉的常見原因是飲食不當造成的,例如親友聚會、慶生去吃放題,或是飲食太過刺激,例如吃太多甜食、炸物、重油重鹹的東西,也可能引發腹瀉,同時會伴隨噁心、腹痛等症狀。
詹景琦表示,通常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腹瀉,叫做「食積」,中醫可以開立一些「和胃降氣」、「消食積」的藥物就可以解決了。但要注意,還有一種常見的腹瀉,是源自因為壓力大、情緒起伏、腸道菌相不平衡、腸胃吸收不良所致。
通常因為壓力造成的腹瀉原因,會被歸類為「自律神經失調」或「腸躁症」,這是由於體質上的失衡所引起,中醫把它叫做肝鬱脾虛,採用疏肝理氣、健胃補脾藥物來解決這類問題。
詹景琦表示,如果要知道自己的腸胃狀況好不好,不一定等到腹瀉才知道,如果是健康的大便形狀,往往是呈現條狀,如但果大便拉稀、形狀軟散、軟黏或是泥狀,就中醫而言都是屬於脾虛的體質。
在大便狀況軟爛的情形維持一段時間,如果沒有好好的調理,長期下來會影響我們的氣血,氣血變虛的話,容易進一步演變為各種疾病和不舒服症狀,所以千萬不可以輕忽。
資料: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174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盧寵茂︰全港有約50萬名乙肝患者 盼加強篩查達「早發現早治療」
香港目前有約50萬名乙型肝炎病毒的帶菌者。香港乙肝基金會今舉辦「翡翠絲帶擊退乙肝2023」活動,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表示,香港在控制乙型肝炎方面相當成功,未來希望在基層醫療方面提供更大作用,包括早在35年前為初生嬰兒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減年輕一代受感染的風險;下一階段,希望在基層醫療方面提供更大保障,除醫管局外,亦向家庭醫生推廣,透過不同方案加強檢測及篩查,盼有效治療及預防慢性肝病,如肝硬化及肝癌,務求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盧寵茂表示,乙型肝炎不但只在香港,甚至在全個國家都是嚴重的健康問題,期望可消除「中國是乙肝大國」這不好的稱號。
出席同一場合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指,自1988年起,本港實施兒童普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劃,但在1988年出生人士,仍有很多人未接種肝炎疫苗及接受檢測,提醒市民有機會便做乙型肝炎檢查。香港乙肝基金會會長黎青龍則提醒乙型肝炎患者,每半年要進行一次超聲波檢查。
資料: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B0/%E7%9B%A7%E5%AF%B5%E8%8C%82-%E5%85%A8%E6%B8%AF%E6%9C%89%E7%B4%8450%E8%90%AC%E5%90%8D%E4%B9%99%E8%82%9D%E6%82%A3%E8%80%85-%E7%9B%BC%E5%8A%A0%E5%BC%B7%E7%AF%A9%E6%9F%A5%E9%81%94-%E6%97%A9%E7%99%BC%E7%8F%BE%E6%97%A9%E6%B2%BB%E7%99%82-/389777
疫後其他呼吸道病毒再現 人類偏肺病毒、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知多點
藝人黎諾懿的6歲兒子黎峰睿早前感染人類偏肺病毒與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需入院治療。兩病夾擊會特別嚴重?有沒有預防方法?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韓錦倫,解釋病毒及細菌特性、預防與治療方法。
人類偏肺病毒
人類偏肺病毒是一種呼吸道病毒。今次黎峰睿同時感染病毒及細菌,韓錦倫表示,人類偏肺病毒通常黏住其他細菌,很少「單獨行事」,因此很多時都會同時化驗出兩種病毒或細菌。人類偏肺病毒並非不常見,但又未是主流。它一般影響兒童,成年人尤其長者及抵抗力弱的人亦會受感染。
病徵
.發燒、咳嗽、鼻塞、呼吸困難或氣促
.兒童或會出現中耳炎、腹瀉、嘔吐、出疹及發燒抽筋
.引致支氣管炎或肺炎
治療及預防
.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亦沒有疫苗
.用藥物紓緩不適的病徵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是引致嚴重侵入性感染的細菌,尤其影響幼童。它不會引起流感,5歲以下幼童、年齡較大兒童受感染的風險相對較低。
病徵
.腦膜炎,發燒、頭痛、頸部僵硬,細菌入血也經常同時出現
.食慾不振、惡心、嘔吐、畏光、精神昏亂和嗜睡
.可影響身體多個部位,如肺、喉嚨的上部、關節及骨骼
治療及預防
.須盡快接受抗生素治療
.現有能夠有效預防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的疫苗
韓錦倫補充,即使同時驗出上述兩種病毒及細菌,治療也很簡單,處方抗生素已能有效治療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人類偏肺病毒則靠一般藥物控制病情,紓緩病徵。
資料:https://news.mingpao.com/ins/%e7%86%b1%e9%bb%9e/article/20230609/s00024/1686276846385/%e7%96%ab%e5%be%8c%e5%85%b6%e4%bb%96%e5%91%bc%e5%90%b8%e9%81%93%e7%97%85%e6%af%92%e5%86%8d%e7%8f%be-%e4%ba%ba%e9%a1%9e%e5%81%8f%e8%82%ba%e7%97%85%e6%af%92-%e4%b9%99%e5%9e%8b%e6%b5%81%e6%84%9f%e5%97%9c%e8%a1%80%e6%a1%bf%e8%8f%8c%e7%9f%a5%e5%a4%9a%e9%bb%9e
猴痘都會發燒加出疹 醫教1重點分辨猴痘和水痘
台灣出現兒童猴痘感染個案,病患是就讀幼兒園的新竹4歲男童,遭同住家人傳染,也是首例家庭群聚。兒童感染科權威擔憂,認為病童就讀幼兒園可能埋下一波感染風險。醫生公開3大觀察重點,發燒、淋巴結腫大與皮膚疹子,進一步說明水痘與猴痘病徵的差異。
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生黃立民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猴痘的環境傳染力沒有那麼強,雖然不必擔心會有太大規模的疫情,但擔心的是猴痘透過床單、生活用品及飛沫都可能傳染。幼兒喜歡抱抱親親、流口水等,衛生習慣較難控制,特別幼兒很容易透過玩具互相傳染,最糟的情況可能造成一波零星感染。
身為一名6歲孩童的爸爸、耳鼻喉科醫生張益豪指出,猴痘症狀有發燒、頭痛、疲倦、喉嚨痛、肌肉痛等,但這些症狀流感、新冠都會有,因此猴痘的觀察重點就是「發燒加淋巴結腫大或皮膚疹子」3警訊。
張益豪說明,臨床上流感、新冠較少引起淋巴結腫大,因此若孩童有「脖子淋巴結腫大、鼠蹊部位或者腋下有淋巴結腫大」,就要提高對猴痘的警覺性。他也建議,爸媽幫小孩洗澡時,「脖子、鼠蹊部位或者腋下都摸一摸,看看有沒有大於1公分的淋巴結」。
至於皮膚疹子部分,張益豪說看到兒童皮膚出疹子或水痘,常見有水痘、玫瑰疹、腸病毒、川崎氏症。張益豪也分享,水痘和猴痘的外觀差異,「典型猴痘的疹子有斑疹、丘疹、水泡與膿疱階段變化,會『同進同退,不會多時期表現』」,而且嚴重者可能有多達數千顆以上的疹子。
張益豪說,水痘也可能會發燒或淋巴結腫大,但皮膚的表現很有特色,「外觀很像水珠停在皮膚上的感覺」,皮膚上同時出現丘疹、水泡、膿泡、痂塊等不同階段、多樣性的皮疹和水泡變化,是水痘的特性。
資料:https://www.nownews.com/news/6164326
病毒疣大爆發!男手臂密密麻麻竟有60顆 醫:近日病患多一成
近日天氣炎熱,不只是來熱傷害,更對皮膚造成刺激。皮膚科醫生趙昭明發現,因為日曬、流汗等刺激,近期病毒疣患者也較過往高出一成。
醫生指出,他收治一名42歲男性,最近手臂兩側出現多處紅色小丘疹,有輕微微癢,忍不住用手摳,想不到丘疹整片擴散,冒出更多的扁平疣,數量多達50至60顆,十分驚人。
趙昭明醫師表示,最近一週就發現不少民眾因為身上冒出病毒疣,而到診所求診,患者以年輕人居多,特別嚴重的患者幾乎都是男性。其中一名42歲男性,最近上臂兩側冒出紅色小丘疹,男子自述丘疹有點癢,忍不住會用手去抓,想不到一抓丘疹整片往外擴散,冒出多達50至60顆的扁平疣,看起來十分驚人。
趙昭明解釋,夏日環境較為潮濕,也容易流汗,再加上皮膚容易受太陽長時間照射刺激,容易變得比較敏感。皮膚一癢,進而搔抓,就容易遭環境中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長出扁平疣。經常發汗的「背部」、「脖子」、「上臂」、「軀幹」都容易長出扁平疣。
趙昭明說,雖然替這名42歲男性一個禮拜做一次冷凍治療,但男子因為天氣熱流汗,又刺激患部造成發癢。男子雖然穿著長袖,患部會與衣服稍微摩擦,下次又來,長得更加密密麻麻。
趙昭明表示,扁平疣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其中一種,目前並沒有疫苗可以治療。民眾若不幸遭感染,務必多休息,不要太累,以提升免疫力。此外,流汗要儘量擦乾,不要造成患部摩擦,並且少曬太陽。在治療上可以塗抹A酸去角質,或以冷凍治療來讓它脫落。
趙昭明表示,許多扁平疣患者免疫力逐漸恢復,幾個月後可自行脫落,但在夏天這種環境因素無法排除的情況下,就得更加注意。另外他也建議民眾,在外游泳或到公共空間,儘量避免使用公共毛巾。最近這類患者比往年還多,增加將近1成,特別提醒不要搔抓,避免留疤。也要注意冷凍療法後可能會有黑色素沉澱的問題。
資料:https://ctinews.com/news/items/Jpnq3odDaM
美國FDA通過病毒性軟疣新藥 醫揭兒童感染最怕「這情況」
美國FDA近期通過一款病毒性軟疣用藥,以局部皮膚外用方式使用、適用於成人與2歲以上兒童,對此皮膚科醫生指出,病毒性軟疣以兒童患者為多,病灶處會出現中間有凹陷的疹子,若意外抓破,可能會造成其他部位或他人感染,因此有時會有皮膚表面多處出現患處的情況,治療方式則以冷凍治療、電燒等為多。
該病毒性軟疣用藥主成份為Cantharidin,屬處方用藥,適應症為成人和2歲及以上兒童傳染性軟疣的局部皮膚外用治療,而傳染性軟疣是一種病毒性皮膚感染,可引起白色、粉紅色或肉色的腫塊,可能單獨或成群出現在幾乎任何皮膚表面,任何年齡均可能發生,但以10歲以下的兒童最常見。
FDA規定,該藥物需由醫事人員每3週在患者有軟疣腫塊的皮膚區域塗抹一次,在 84天雙盲試驗中,使用該藥物的54%患者軟疣腫塊完全消失,安慰劑組軟疣消失比例則僅有 13%,副作用包括使用部位起水泡、疼痛、瘙癢、結痂、發紅、變色、乾燥、水腫、腫脹和皮膚糜爛等。
孩子感染最怕患處一點變多點
北榮皮膚部主診醫生、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李政源指出,病毒性軟疣發生後會形成一顆一顆中間有凹陷的疹子,其中的物質也具有傳染力,性質上與一般常聽見的病毒疣略有不同,病毒疣通常是乳突狀病毒所造成,傳染性軟疣則是痘病毒感染。
若孩童感染傳染性軟疣,李政源說,比較擔心的是孩子忍不住觸碰疹子,導致臉上、多部位都出現病灶,或是互相傳染給其他小朋友。
外用藥免除冷凍、電燒治療疼痛
李政源指出,病毒性軟疣的治療通常以冷凍治療或電燒為多,也有局部刺激免疫的藥物手段,但難免伴隨疼痛感,如果是成人患者,配合上相對比較沒有問題,但孩子在冷凍治療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疼痛感而掙扎哭鬧,一來治療受到干擾,二來家長也會感到心疼。
因此,李政源表示,該款藥物以促進局部免疫反應,達到清除傳染性軟疣的目的,並以皮膚外用方式治療,可以避免冷凍治療過程中、孩子因為疼痛而躁動的情況,也不像電燒治療那樣、需要先經過麻醉等措施後再以手術方式刮除,因此有其市場存在。
資料:https://tw.news.yahoo.com/%E7%BE%8E%E5%9C%8Bfda%E9%80%9A%E9%81%8E%E7%97%85%E6%AF%92%E6%80%A7%E8%BB%9F%E7%96%A3%E6%96%B0%E8%97%A5-%E9%86%AB%E6%8F%AD%E5%85%92%E7%AB%A5%E6%84%9F%E6%9F%93%E6%9C%80%E6%80%95-%E9%80%99%E6%83%85%E6%B3%81-093000311.html
倫敦麻疹復發 或感染數萬人
英國負責傳染病預防的機構表示,除非疫苗接種率大幅上升,否則倫敦將面臨麻疹捲土重來的風險,數萬人可能被感染,並導致數十人死亡。
英國衞生安全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7月中旬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英格蘭確診了128例麻疹病例,其中66%發生在倫敦。整個2022年,全國共有54起病例。
資料:ftchinese.com/interactive/115705?full=y&exclusive
壓力大易成生蛇原因!盤點6類生蛇戒口食物 雞肉、牛肉唔食得
近年不少人因新冠肺炎或壓力問題而導致生蛇(帶狀疱疹,生蛇英文 Herpes Zoster / Shingles ),而且亦有年輕化的趨勢,除了依靠藥物治療外,在飲食方面亦要特別注意,以防病情加劇。以下就為大家盤點6類生蛇時需戒口的食物,戒掉這些食品便可加快康復速度!
生蛇戒口食物|高激素肉類、內臟
生蛇的時候,建議少吃各種激素含量較高的肉類例如牛、雞、羊肉等,而動物內臟、豬頭、豬手等「毒性」較高的部位亦須戒口,以防令病情惡化。不過亦並非全部肉類都不可進食,豬肉(不含頭部、 四肢、 內臟) 或鴨肉屬可以在生蛇期間食用的肉類,烹煮方式應該以蒸煮為佳。
生蛇戒口食物|海鮮
海鮮屬於在進行手術後都應戒口的食物,而在生蛇時亦不例外,特別是蝦、蟹、扇貝等甲殼類海鮮更是有機會令患處痕癢、敏感或惡化,所以需要盡量避免。魚類亦建議盡量食用淡水魚,海帶、紫菜等亦需要避免進食,若果能夠全部戒掉便對康復更好。
生蛇戒口食物|高精氨酸食物
精氨酸(Arginine)會助長病毒生長,因此含有高精氨酸的食物需要在生蛇時戒口,例如大部份豆類、堅果、種子等都需要避免,而朱古力、糖果、雪糕、蛋糕等精製甜品亦有機會加劇痛症產生,盡量禁食為佳。
生蛇戒口食物|香料/調味料/醃製食品
飲食建議以清淡為佳,蔥、薑、蒜、辣椒、洋蔥、韭菜、芫荽、筍等香料類食品都需要忌口,調味的時候亦盡量避免使用海鮮豉油、蠔油、雞精、辣椒醬等重口味的調味料,以防因辛辣刺激而令病情惡化。而大部份醃製食品都加入大量防腐劑及醃料,不但重口味,而且均屬於容易誘發疾病的「發物」,因此不建議在生蛇期間食用,例如咸酸菜、腐乳等。而打邊爐、燒肉等都有機會因醃料或湯底而導致病情加劇,建議飲食盡量以清淡為主。
生蛇戒口食物|酒/濃茶/咖啡
為了讓患處更好地痊愈,各種酒類如米酒、黃酒、啤酒、白酒、紅酒等無論飲用或作為調味料都不應使用,而濃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都會影響患處的狀態,所以在生蛇期間都不應飲用。
生蛇戒口食物|熱帶水果
熱帶水果如芒果、菠蘿、荔枝等都屬於含有大量果汁的水果,一般多吃都會令身體熱氣,容易引起皮膚患處痕癢,所以生蛇期間需要戒口。建議進食一些應季的水果代替,例如蘋果、梨、提子等,同時亦可多吃蔬菜代替,蕃茄、青瓜、白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資料:https://www.am730.com.hk/%E7%94%9F%E6%B4%BB/%E7%94%9F%E8%9B%87-%E5%A3%93%E5%8A%9B%E5%A4%A7%E6%98%93%E6%88%90%E7%94%9F%E8%9B%87%E5%8E%9F%E5%9B%A0-%E7%9B%A4%E9%BB%9E6%E9%A1%9E%E7%94%9F%E8%9B%87%E6%88%92%E5%8F%A3%E9%A3%9F%E7%89%A9-%E9%9B%9E%E8%82%89-%E7%89%9B%E8%82%89%E5%94%94%E9%A3%9F%E5%BE%97-/360504
確診新冠增生蛇風險 提升免疫力及接種疫苗預防中招
雖然新冠疫情已過,有研究指出,確診新冠肺炎會增加生蛇(帶狀疱疹)風險。再者,約30%生蛇病人會出現「疱疹後遺神經痛」,如電擊或刀插的痛楚持續數月至數年,本地更有新冠康復者生蛇後,引發的後遺神經痛嚴重至需服用安眠藥才可入睡,風險不容忽視。除了增加身體免疫力,接種新一代帶狀疱疹疫苗(蛇針),亦有助預防生蛇,保障健康。
四十多歲的黃先生(化名)在廿年前曾經生蛇,當時病情輕微。怎料在新冠肺炎康復數月後再度生蛇,右邊臉部上側長出水泡,剛好長在三叉神經線,引致眼睛發炎,眼角膜也有凹凸不平的傷口,每次眨眼也劇痛,且視野模糊,需使用抗病毒眼藥水,接近五個月才消除炎症和痛楚,可是眼角膜已結疤,令眨眼不順暢。
急症科專科梁玉鸞醫生解釋,生蛇可以復發,此外新冠肺炎與生蛇有關聯,有研究指出感染新冠肺炎可令T淋巴細胞減少,亦即降低免疫力。「有外國研究顯示,需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生蛇風險高出21%。」梁醫生說。
住院患者 生蛇風險高21%
生蛇原自「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只要出過水痘,病毒便潛伏在神經線上。「當人體免疫力變差,病毒就會沿着神經線爆發,起初兩至四天感到痛楚,然後就長出水泡。」梁醫生說,由水泡出現起72小時,可服用抗病毒特效藥治療。
確診新冠成為生蛇高危因素之一,而生蛇位置無法預料,部分「蛇蹤」令患者既痛楚兼生活不便。30多歲的新冠康復者Sue(化名)陰唇疼痛,以為尿道發炎,直至長出水泡才得悉陰唇生蛇,疱疹長至臀部後方繞了身體半圈,以致每次穿褲、脫褲及如廁也紅腫熱痛,需服用抗病毒藥與抗生素,捱了一星期痛楚才消退。
梁醫生指出,即使生蛇後,皮疹和水泡消退,仍有30%病人患上疱疹後遺神經痛(PHN),因為神經線產生反應,縱使沒有傷口,也如針刺與刀插般劇痛,連走路和睡覺也受影響。痛楚延續數個月至數年不等。
後遺神經痛 痛至無法洗臉
五十多歲的新冠康復者楊小姐(化名),右邊額頭及頭皮生蛇,之後出現疱疹後遺神經痛,痛至無法用洗臉奶清洗右臉,只能用棉花球輕印清潔。平日碰上風吹即痛徹心扉,要戴上保護罩遮掩右額才能出外。嚴重時,需服用嗎啡類藥物止痛,晚上服食安眠藥才能入睡,需時半年才恢復正常生活。
梁醫生稱,除了確診新冠肺炎,五十歲或以上、免疫力較差、長期病患如糖尿、血壓高、心臟病、腎功能較差及中風等,均是生蛇高危因素。她說,要預防生蛇,需增強免疫力,包括早睡早起,減輕生活壓力,勤做運動,以及打蛇針。「即使五十歲以下,只要有長期病患高危風險,
又或曾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均建議打蛇針,預防生蛇及疱疹後遺神經痛的風險。」梁醫生解釋,萬一生蛇,服用特效藥和止痛藥也要花費不少,還要捱痛最少一星期,還是建議打疫苗比較化算。
呼籲納入疫苗資助計劃
她補充,新一代蛇針屬重組疫苗,需注射兩針,刺激的免疫抗體水平較高和持久,至少十年仍然維持高效。她又指出,治療生蛇增加社會醫療成本,希望政府考慮把蛇針納入疫苗資助計劃,讓市民受惠。
梁醫生提醒,預防及治療生蛇有多種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如有疑問,應向其主診醫生查詢。
資料: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84830/%E7%A2%BA%E8%A8%BA%E6%96%B0%E5%86%A0%E5%A2%9E%E7%94%9F%E8%9B%87%E9%A2%A8%E9%9A%AA-%E6%8F%90%E5%8D%87%E5%85%8D%E7%96%AB%E5%8A%9B%E5%8F%8A%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9%A0%90%E9%98%B2%E4%B8%AD%E6%8B%9B
脂肪肝成台灣新國病!研究曝「輕度也會罹癌」大增洗腎風險
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最新調查,台灣竟有超過半數國人罹患脂肪肝,儼然成為新國病。其中男性風險較高,每2至3位男性中就有1人有脂肪肝,也成為許多爸爸們的健康殺手,過去總認為脂肪肝嚴重才會威脅肝臟健康,但一項新研究指出,就算僅是輕度脂肪肝,也可能導致癌症與增加轉移的可能性,另一項新研究更點出「5年內恐罹腎病」,大幅增加洗腎風險。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7月23日號召全台北、中、南、東以及離島的金門、馬祖共24家醫療院所參與調查,完成4663人腹部超音波篩檢,結果發現高達53.7%的人患有脂肪肝。一般來說,男性脂肪肝比例是女性的2倍,推測應是愛吃肉、重口味飲食習慣所致,由於脂肪肝患者年齡逐漸降低,呼籲40歲後就要提高警覺。肝基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粘曉菁表示,脂肪肝並非指肝臟外面包覆一層油脂,而是肝細胞塞滿小油滴,猶如脂肪泡泡,可能導致肝炎與肝硬化,造成肝臟傷害。
許多人認為中重度脂肪肝才具有威脅性,但洛杉磯Cedars-Sinai醫學中心最新研究顯示「輕度脂肪肝也可能罹癌」!研究團隊進行小鼠實驗發現,脂肪肝會讓癌細胞更適合在肝臟生存,尤其是大腸癌患者若有脂肪肝,癌細胞更可能會轉移至肝臟,推測原因是脂肪肝會影響免疫系統,此項研究結果發表於7月《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此外,粘曉菁也提醒,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有脂肪肝、糖尿病及三酸甘油脂都高的人,更容易導致肝癌。
另外,長庚醫療體系也在日前發表一項跨院區的長期研究,追蹤1628位脂肪肝患者,結果發現5年內平均有9.3%的機率從「腎功能正常」進展到「慢性腎病」,而這些慢性腎病患者5年內平均又有17.6%的機率從「慢性腎病」進展到「晚期腎病」,恐得洗腎度過餘生。前基隆長庚醫院外科部主任、現任大里仁愛醫院副院長黃挺碩表示,許多研究顯示,脂肪肝並不只是一種局限在肝臟的疾病,而是一種系統性的代謝性疾病。
黃挺碩說,脂肪肝會伴隨體內許多代謝異常,例如肥胖、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胰島素阻抗、全身性的發炎疾病等,所以脂肪肝不僅是肝病,也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疾病,而這些代謝性疾病跟也是心肌梗塞、腦中風、慢性腎病很重要的危險因子,建議脂肪肝患者應生活規律、適度運動,避免高熱量與高膽固醇飲食,並注意體重控制。
粘曉菁表示,只要減重5至10公斤,就能有效逆轉脂肪肝,也呼籲40歲以上成人每年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脂肪肝。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提醒,減重後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持續超音波追蹤檢查,避免病情在不留意時就出現惡化。
資料: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30807900353-420501
吃蝦有助「逆轉脂肪肝」!醫曝「這營養素」可降低肝炎指數
你還在因為怕痛風不敢吃海鮮嗎?對此,葉秉威醫生表示,蝦子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健康的食材,因含有牛黃素,不僅對身體有不小的健康幫助,還有助於逆轉脂肪肝,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B群及十字花科食物補充營養素。
肝膽腸胃科醫生葉柄威在台灣節目《健康好生活》影片中分享,曾遇過一名60多歲男性患者,因本身比較肥胖,並且患有重度脂肪肝,肝炎指數非常高,因此會在每次患者回診追蹤時提醒他要減肥,但是該患者認為這樣的方法很慢又很累,平常又不能吃的開心。不料,就在有一天回診的時候,突然看見他肝指數好很多,一問之下才得知,因為之前聽別人說過吃牛磺酸好像可以改善肝指數,因此就買了一些牛磺酸的補給品,吃了兩三個月結果指數真的有降下來。
葉柄威表示,牛磺酸也許是可以改善肝炎的營養素,而根據一些研究也顯示,它甚至有機會逆轉脂肪肝,不過,想要逆轉脂肪肝,最好的方法還是乖乖減重最重要。
為此,醫生也整理了以下「4方法」有效逆轉脂肪肝:
減重
減重約7-10%的體重可以降低脂肪肝嚴重度,肝炎指數也可以改善。
運動
每星期應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飲食
控制總飲食量,細嚼慢嚥,並且減少精緻澱粉攝取、增加魚類減少肉類、減少醬料、適量攝取堅果。
不飲酒過量
過量飲酒會增加肝臟負擔,是生產脂肪肝的高風險因素。
資料:https://ctinews.com/news/items/ogxwbwvjaG
本港約40萬人患乙型肝炎 衞生署籲及早檢測及治理
衞生署表示,根據最新的本地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約6%的香港人口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即約40萬人患有乙型肝炎。約15%至40%未有接受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長遠會發展至可致命的晚期肝臟疾病,例如肝硬化和肝癌。
衞生署提醒較高風險人士可諮詢家庭醫生以進行乙型肝炎血液測試,採取適切的預防措施包括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應諮詢醫生以決定合適的治療方案,並定期接受跟進與檢查,及早察覺和治理肝臟的變化。
慢性乙型肝炎屬終身感染,患者可持續數十年沒有症狀,直至肝臟嚴重受損。較高風險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士,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員、性伴侶、注射毒品人士、男男性接觸者、性工作者及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應進行測試以確定其乙型肝炎狀況。
資料: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711037-20230728.htm
驗乙肝 救你命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病。根據最新的本地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約6%的香港人口已感染乙肝病毒,即約40萬人患有乙型肝炎。
在香港,大部份乙肝患者於嬰幼兒時期已受感染,當中母嬰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乙肝病毒亦可透過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以及性接觸而傳播。大部分嬰幼童及約5 % 成人受感染後未能清除病毒,繼而發展為終身的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可致肝癌
慢性乙肝患者可持續多年沒有症狀,直至肝臟受嚴重損害後才出現徵狀。如果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和跟進,約15 – 40% 的患者長遠會出現可致命的肝硬化或肝癌。
肝癌是本港第三大致命癌症,於2021年共有1447宗肝癌登記死亡個案。本地研究顯示,香港的肝癌病人中,約八成屬乙型肝炎患者。
較高感染風險人士應及早進行乙型肝炎測試
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員(如父母、兄弟姊妹及子女)和性伴侶感染乙肝的風險一般較高。注射毒品人士、男男性接觸者、性工作者、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工作上會接觸病人血液或體液的醫護人員等亦有較高的感染風險。
較高感染風險人士應及早進行乙型肝炎測試,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的血液測試,以分別評估乙肝感染及免疫情况;以及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包括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慢性乙肝患者須定期跟進和檢查
抗病毒藥物能有效抑制病毒複製,大大減低乙肝患者患上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的風險。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個別情況作評估及決定何時需要抗病毒藥物治療。
不論是否需要藥物治療,所有乙肝患者都應定期覆診及進行檢查,如抽血檢驗肝功能、甲胎蛋白及病毒量,及進行肝臟超聲波檢查,以及早察覺及處理肝臟的變化。
資料:https://health.mingpao.com/%E4%B9%99%E5%9E%8B%E8%82%9D%E7%82%8E-%E9%A9%97%E4%B9%99%E8%82%9D-%E6%95%91%E4%BD%A0%E5%91%BD-%E8%A1%9B%E7%94%9F%E8%99%95%E6%96%B9/
小心「超級細菌」疫後反撲!醫籲先打這支疫苗防肺炎鏈球菌助保護力
肺炎長年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每年約有1萬人死亡,而肺炎鏈球菌是社區型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佔比高達23%。目前台灣提供71歲以上長者公費接種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不過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日前透露,疾管署預計今年秋冬調整公費政策,提供65歲以上長者先打13價或15價疫苗,間隔一年再接種23價疫苗,加強對高齡族群的保護力。對此,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受訪時回應,目前正在研議中。
為了幫助防治肺炎鏈球菌,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架設衛教網站和製作衛教影片,並邀請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及交通部觀光局,攜手共同阻斷肺炎鏈球菌反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被台灣政府明訂為第四類法定的傳染疾病,肺炎鏈球菌在2017年也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抗藥性高的「超級細菌」,其抗藥性菌株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成為臨床治療的一大難題。血清型3在國際間的流行程度也不可小覷,調查顯示2017-2018年間美國65歲以上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確診個案有六成是由血清型3造成,鄰近國家如中國及香港的成人血清型3盛行率更分別高達21.7%與38.7%,國人最愛前往的日本也高達18.5%。對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建議,應在出遊前做好防疫準備,提前向醫療機構詢問旅遊目的地的疫情情況和做好預防措施。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指出,肺炎鏈球菌大部分存在上呼吸道,可能經由打噴嚏或咳嗽等行為造成飛沫傳染,肺炎鏈球菌可能進入血液循環而引發菌血症,或是侵襲肺部、腦部、骨髓等,我國疾管署已於2007年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嬰幼兒和老人都是高風險族群,尤其長者感染後死亡率高。
資料:https://tw.news.yahoo.com/%E5%B0%8F%E5%BF%83-%E8%B6%85%E7%B4%9A%E7%B4%B0%E8%8F%8C-%E7%96%AB%E5%BE%8C%E5%8F%8D%E6%92%B2-%E9%86%AB%E7%B1%B2%E5%85%88%E6%89%93%E9%80%99%E6%94%AF%E7%96%AB%E8%8B%97%E9%98%B2%E8%82%BA%E7%82%8E%E9%8F%88%E7%90%83%E8%8F%8C%E5%8A%A9%E4%BF%9D%E8%AD%B7%E5%8A%9B-055011776.html
國人熱門旅遊國家「肺炎鏈球菌」流行中!醫點名「9種人」感染風險爆增
熬過新冠疫情全球封鎖國境之後,呼吸道的另一個威脅-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卻可能反撲。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醫生指出,2016年全世界有超過110萬人死於肺炎鏈球菌感染。2019-2021年間,肺炎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三名,台灣肺炎每年死亡人數超過1萬人,而社區型肺炎中有23%的致病菌就為肺炎鏈球菌。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 這些族群感染風險加倍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醫生表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主要族群包括5歲以下的嬰幼兒和65歲以上族群,65歲以上的族群感染風險相較於18-64歲成人可達到三倍之多,但年輕族群也不能大意,相較於同齡健康成人,18-64歲吸菸者的感染風險可高達五倍,而高飲酒量的人群風險甚至可能高達八倍;對於患有氣喘、糖尿病、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病和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抵抗力相對比較低,感染風險最高可達到十倍。
血清型3能躲避人類免疫反應 感染死亡風險高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被台灣政府明訂為第四類法定的傳染疾病,肺炎鏈球菌在2017年也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抗藥性高的「超級細菌」,其抗藥性菌株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成為臨床治療的一大難題 。肺炎鏈球菌中容易造成侵襲性感染的血清型,大概有10多種,其中血清型3擁有更厚的莢膜構造,能夠躲避人類的免疫反應,使其具有頑強的特性。
台灣最新本土研究指出,2012-2021年間台灣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造成的感染中,高風險族群或65歲以上老人,其死亡風險較高,腎臟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與免疫不全等共病族群,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或提高死亡風險;衛福部調查數據顯示,血清型3是台灣65歲以上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患者中長年排名前三名的致病血清型別,且從2008年至今,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仍佔台灣成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約10%,千萬不可大意。
出遊需特別注意防護措施 這些國家高度流行中
血清型3在國際間的流行程度也不可小覷,調查顯示2017-2018年間美國65歲以上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確診個案有六成是由血清型3造成,鄰近國家如中國及香港的成人血清型3盛行率更分別高達21.7%與38.7%,台灣人最愛前往的日本也高達18.5%。
資料: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E5%9C%8B%E4%BA%BA%E7%86%B1%E9%96%80%E6%97%85%E9%81%8A%E5%9C%8B%E5%AE%B6-%E8%82%BA%E7%82%8E%E9%8F%88%E7%90%83%E8%8F%8C-%E6%B5%81%E8%A1%8C%E4%B8%AD-%E9%86%AB%E9%BB%9E%E5%90%8D-9%E7%A8%AE%E4%BA%BA-083500116.html
流感勿忽視!女中學生現恐怖後遺症須坐輪椅 醫生籲4情況早求醫
流感活躍程度持續上升,據最新數據顯示,現時流感活躍程度上升至8.64%,貼近踏入高峰期的9.21%基線水平,預料會再踏入流感高峰期,而過去數日再有1名幼童感染流感死亡,成為今年第4宗與兒童流感相關死亡個案。
台灣有醫生在專頁分享1個感染流感後出現嚴重後遺症個案,患者是1名女高中生,初時只出現咳嗽、流鼻水等輕微症狀,不過病情卻在數天內急速惡化,出現嚴重併發症急性腦炎,在深切治療住了好一段時間後,出院在家休養數個月。雖然女生幸運地存活下來,可是留下恐怖後遺症,須由母親推她坐輪椅回學校,她連翻書的力氣也沒有,上課時要母親在旁協助,才順利完成學業。醫生呼籲市民如遇呼吸道相關症狀,併發高燒、倦怠等類流感症狀,就要盡速求醫。他亦強調注射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重症最好方法。
台灣小兒科醫生柳雱邁在其facebook專頁《柳雱邁小兒科》內發文,指最近遇到母親來為孩子做流感快測,該母親因見到有其他孩子出現流感嚴重併發症死亡而特別緊張。醫生柳雩邁於是想到他開業前1個女高中生個案,指出嚴重併發症並非只出現在小孩身上。
醫生柳雩邁指該女高中生初時出現輕微流感症狀,出現咳嗽、流鼻水及輕微發燒,當時她與其他同學在嬉鬧情況仍歷歷在目,可是沒想到幾天後,傳來學校緊急電話,指她情況十分嚴重,已住進深切治療病房。
後來才知原來她求醫當晚回家後,意識開始變得混亂模糊,家人急急將她送往醫院,快測流感陽性,並經電腦掃描發現出現流感重症併發急性腦炎。
女生在醫院深切治療病房住了好一段時間才可出院,她雖與死神擦身而過,幸運地存活下來,可是卻留下非常嚴重神經學後遺症,出院後仍須在家休養數個月。
女生休養了數個月後再回到校園上學,可是她因為連翻書的力氣也沒有,更不要說走路,她要依賴母親推輪椅送她上學,並在一旁陪着她上課,好不客易才可完成學業。
柳雱邁指出,這是他從醫以來1次很慘痛經驗,因此他提醒市民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合併發高燒、酸痛及倦怠等類流感症狀,請盡早求醫。他亦強調注射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重症最好方法。
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92727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吃飯易哽親當心為肌少症!若患骨質疏鬆得病風險更高
肌少症被視為老年失能的元兇,不但會造成肌力肌力下降、行動不便,甚至可能導致步態不穩、容易跌倒,陷入臥床危機。醫生提醒,肌少症的影響不只有四肢的骨骼肌肌肉,事實上也會同時影響到控制吞嚥動作的肌肉群,產生吞嚥障礙,並引發營養不良,讓「肌少症」肌肉質量不足的狀況更惡化,形成恐怖的「惡性循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任楊蕙黛醫生指出,隨着年齡增長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導致肌肉質量的減少,發生「肌少症」。多數肌少症患者會出現體重下降、腿圍變細的情形,但也有些人體重、腿圍沒掉,卻仍有肌少症;這是因為雖然肌肉萎縮,取而代之的則是脂肪組織堆積,因而形成所謂的「肌少性肥胖」。
簡單的檢測方法,是將雙手食指與拇指合併,來測量小腿最粗的地方,如果合不起來,表示肌肉量足夠,若稍微可以圈起來或圈起來有多餘縫隙,恐怕就有肌少症的危機。
事實上,肌少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40歲以後肌肉會以每10年減少8%的速度減少,也就是每年幾乎流失1%,如果有其他疾病會流失得更快,所以中年過後就要留心預防。
而且肌少症也不僅僅影響四肢骨骼肌肌肉,其對吞嚥動作的肌肉群影響亦不可小覷。楊蕙黛解釋,由於這些肌群的質量減少,沒有足夠的肌力來完成有效咀嚼和運送等等吞嚥動作,便會產生吞嚥障礙,稱為「肌少症吞嚥困難」。而這樣的吞嚥困難,後續引發的營養不良,又會惡化了「肌少症」肌肉質量不足的狀況,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楊蕙黛說,在65歲以上年長的族群中,「肌少症吞嚥困難」的發生其實並不少見;除了吞嚥困難或嗆咳的症狀,嚴重時也可能會有聲音沙啞的現象。
對於「肌少症吞嚥困難」的處理,可藉由肢體的物理與職能治療,以及個別的吞嚥復健訓練,增進四肢骨骼肌以及吞嚥肌群的肌耐力與協調性,強化吞嚥技巧,並視情況調整進食食物的質地,給予足夠的營養補充,也可以改善吞嚥進食的能力,避免落入上述「肌少症」的惡性循環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醫學研究發現,已知有「骨質疏鬆」的患者,同時也有「肌少症」的比例比一般人更高,且「骨質疏鬆」與「肌少症」有協同以及共病之關係。假使有四肢瘦削或無力等疑似肌少症,或者合併有吞嚥困難的情況,建議可以到醫院進行相關的評估檢測,若確認診斷便可盡早進行復健治療。
楊蕙黛說,無論是「肌少症」或「肌少症吞嚥困難」,只要在復健治療後獲得不錯的進步;配合適當營養補充,包括足夠的蛋白質、鈣質、與維他命D,在經過持續運動復健治療後,多數都能有意義的增強肌力及生活功能。讓進入熟年後,依然能過着有品質的「肌」智生活。
資料: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662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每年890萬人患骨質疏鬆骨折 背痛是警號?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的骨骼新陳代謝症,當患者的骨質密度減少及骨骼組織變得稀疏,會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亦會容易引致骨折。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90萬人因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全世界50歲以上的人士當中,每3位女性就有1人會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而男性則每5人就有1人。
65歲以上港婦風險高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收集的數據顯示,香港約有一半65歲以上的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骨折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素,例如引起痛楚和影響活動能力。隨著香港人口逐漸老化,香港患上骨質疏鬆症的人數日益增多,成為需要關注的議題。
其實骨質疏鬆症可由不同原因導致,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市民可以於日常生活做好預防措施,強化骨骼,減慢骨骼裏的礦物質流失,減輕骨質疏鬆的程度,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最佳的預防方法。
無明顯病徵 背痛駝背或是警號
骨骼會因應外在的需求變化,不斷進行分解和重新組成,以代謝和重建骨質。骨質於童年及青春期急速增長,於30多歲時達至最佳,隨著年齡增長,骨質流失的速度會加快,骨質密度亦可能會逐漸減少,使骨骼變得脆弱,導致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本身並沒有任何明顯病徵。部份患者可能會出現背痛的情況,大多數患者未必能於早期發現,很多時候直到發生骨折後才會發現患上骨質疏鬆症。患者可能會因為輕微碰撞、跌倒、甚至咳嗽而導致骨折,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和前臂骨。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亦可能因為脊椎骨塌陷,令背部變得彎曲,導致駝背和變矮。
8大高危族群 缺乏運動要小心
長者及女性都是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高危族群。長者因造骨能力減弱,骨質容易變得疏鬆;更年期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降低,骨質會迅速流失,過早絕經(40歲前)、提前收經(40至45歲)或接受卵巢切除手術後的婦女亦可多加留意。
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亦是高危因素,例如:缺乏運動、長期鈣質攝取不足、吸煙和酗酒。有骨質疏鬆症家族史,體重過輕或患有部分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人士,亦會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可能會導致骨質流失,有關市民可多加留意有否患上骨質疏鬆症。
預防4大方法 宜多吃芝麻三文魚
1. 均衡的健康飲食
鈣質和維生素D對於保持骨骼強壯相當重要。市民可多選擇含豐富鈣質的食物,例如:奶類食品、深綠色的蔬菜、板豆腐、加鈣豆漿、杏仁及芝麻等。
含豐富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蛋黃、三文魚和吞拿魚。此外,減少進食含高鹽分的食物,如鹹魚和鹹味醬料等,以減少鈣質流失。
2. 恆常運動及適當的負重運動
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例如騎單車或急步行走。負重運動和抗阻運動,例如跑步、上樓梯和太極。
3. 適當曬太陽
維生素D最主要是透過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後在體內合成,而維生素D可有助吸收鈣質。但應避開中午時分的猛烈太陽,切勿曝曬,以免皮膚灼傷。
4. 戒煙和避免飲酒
骨質密度掃描可用於診斷骨質疏鬆症。醫生會就病人的年齡、性別、骨折風險和過往受傷病歷決定病者需否進行治療。
部份人士因生活習慣而容易缺乏鈣質和維生素D,可諮詢醫護人員,以決定是否需要服用口服補充劑。在使用藥物治療或口服補充劑前,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善骨質疏鬆症的情況。
此外,已經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可採取適當措施以預防骨折,例如不少長者會服食降低血壓的藥物,應多加留意血壓變化,預防頭暈及跌倒,減少骨折帶來的負面影響。
資料:https://www.stheadline.com/health-care/3259620/%E6%AF%8F%E5%B9%B4890%E8%90%AC%E4%BA%BA%E6%82%A3%E9%AA%A8%E8%B3%AA%E7%96%8F%E9%AC%86%E9%AA%A8%E6%8A%98-%E8%83%8C%E7%97%9B%E6%98%AF%E8%AD%A6%E8%99%9F%E5%B0%88%E5%AE%B6%E6%95%994%E6%8B%9B%E9%A0%90%E9%98%B2%E6%8E%A8%E4%BB%8B%E5%90%83%E4%B8%89%E6%96%87%E9%AD%9A
54歲健康良好男子突發燒及頭痛 發現患腦膜炎雙球菌血症
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54歲男子,他於八月四日開始發燒、頭痛和全身乏力。他八月五日到嘉諾撒醫院求醫,並入院接受治療。臨床診斷為腦膜炎雙球菌血症,病人現時情況穩定。病人的血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腦膜炎雙球菌呈陽性反應。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潛伏期內沒有外遊,其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衞生防護中心的調查仍在進行中。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主要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傳播。潛伏期由二至十日,一般為三至四日。有關臨床病徵並不一致。當細菌入侵血液(腦膜炎雙球菌血症)或包圍腦部及脊髓的內膜(流行性腦膜炎)時,可引致嚴重病症。
資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587324/%E3%80%90%E8%85%A6%E8%86%9C%E7%82%8E%E3%80%9154%E6%AD%B2%E5%81%A5%E5%BA%B7%E8%89%AF%E5%A5%BD%E7%94%B7%E5%AD%90%E7%AA%81%E7%99%BC%E7%87%92%E5%8F%8A%E9%A0%AD%E7%97%9B%E3%80%80%E7%99%BC%E7%8F%BE%E6%82%A3%E8%85%A6%E8%86%9C%E7%82%8E%E9%9B%99%E7%90%83%E8%8F%8C%E8%A1%80%E7%97%87
越南法國麵包害422人中毒 毒物名醫:感染輪狀病毒不尋常
台灣桃園市中壢區忠貞市場名攤「阿箴越南法國麵包」爆發大規模食品中毒案,截至今(6)日已有422人受害,16人仍住院中,醫院通報人體檢驗報告為「沙門氏桿菌、輪狀病毒」感染。對此,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部分患者驗出感染輪狀病毒,不是細菌,認為感染源有待釐清。
桃園市衛生局說明,針對8月2日、3日有買過該攤法國麵包且有症狀者發出問卷調查,共計243人填寫,經統計有229人出現身體寒顫、發燒、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潛伏期為4至63小時30分。且醫院通報人體檢驗報告為「沙門氏桿菌、輪狀病毒」感染,衛生局已採集人體、食品、環境檢體共21件送驗調查,檢驗結果最快下周出爐。
衛生局表示,沙門氏菌是造成食品中毒常見的病菌,易受汙染的食物包含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及雞蛋製品以及牛奶或乳製品,還有肉類等等,若食物保存不當,沙門氏菌易在高溫下大量繁殖也容易傳播,一般臨床症狀以急性腸胃炎為主,在感染後約6至48小時會有噁心、嘔吐及下痢等,伴隨發燒及腹部絞痛等症狀。
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感染輪狀病毒的症狀也會有嘔吐、腹痛、腹瀉,但比較常發生在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成年人則較為少見,且病毒而非細菌,認為感染源有待衛生局調查釐清。
資料: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806003092-260405?chdtv
食物中毒界排第1!如何避沙門氏桿菌?醫:熟食放久有風險、籲2小時完食
台灣桃園市中壢區忠貞市場某「越南法國麵包」排隊名攤,驚傳疑似消費者食物中毒事件,民眾食用後陸續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不適症狀。桃園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據醫院通報院方人體檢驗報告部分為沙門氏桿菌(又稱沙門氏菌,Salmonella)及輪狀病毒,統計截至今(5)日中午12時,個案人數已增至340人,其中有235人曾就醫,目前住院的13人仍有發燒腹瀉症狀;目前已經21件檢體送驗調查,檢驗結果最快下週出爐。
據悉,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污染食品。所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世界各地常居首位或第二位。毒物醫師也呼籲,但熟食放涼後食用仍有風險,食物應在兩小時內吃完,不然就要冷藏,避免溫度降溫而滋生細菌。
桃園市衛生局說明,本次可疑食品越南法國麵包之製備食材(滷鴨蛋、梅花肉、洋蔥絞肉、小黃瓜、醃蘿蔔、蛋黃醬、滷汁、辣椒),衛生局採集食品檢體6件(蛋黃醬、醃蘿蔔、洋蔥絞肉、民眾未食用之同批產品)與環境檢體4件(生熟食刀具砧板)及人體檢體11件(個案、廚工),總計21件,待下週檢驗結果將進一步後續處辦。另今日會同法務局消保官至現場查核,攤位無營業,餐點備製場所亦無食材原料,衛生局再次提醒業者環境衛生在未複查合格同意復工前,不得擅自營業,倘經查獲不遵行暫停作業者,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7條第13款規定,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根據食藥署衛教資訊顯示,沙門氏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污染食品。所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世界各地常居首位或第二位,2018年歐盟因沙門氏桿菌造成食源性疾病之比例約為三分之一,在台灣排名第4,主要是因為飲食型態不同所致。
沙門氏菌發生原因上:首先,主要中毒原因食品為受污染的畜肉、禽肉、鮮蛋、乳品、魚肉煉製品等動物性食品。其次,豆餡、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品。且可由環境媒介或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接觸食品而產生二次污染。而在2018年歐盟引起沙門氏桿菌感染主要原因,為食用「雞蛋與蛋製品」,其次為烘焙製品及複合調理食品。
而人體誤食沙門氏桿菌後,其潛伏期為6~72小時,平均為18~36小時。有些人在4~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
如何預防?食藥署列出四點:
1、 加熱:本菌不耐熱,於60℃加熱20分鐘即被殺滅,故食品應充分加熱,並立即食用。
2、 加熱後的食品應防止交叉污染,生食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注意手部衛生:處理食品之前,手部要清洗並保持潔淨。
3、 防止病媒侵入:應撲滅或防止鼠、蠅、蟑螂等病媒侵入調理場所,也不得將狗、貓、鳥等動物帶進調理場所,垃圾應加蓋並定時清除。
4、 被蒼蠅沾染、過期或腐敗等不潔食物,均應丟棄,切勿食用。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今日受訪表示,食物中毒常見的病菌包括諾羅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海鮮類容易有海洋弧菌,肉類可能有彎曲桿菌,而米飯等澱粉類可能有仙人掌桿菌。他說,儘管食物經過加熱後可殺死病毒和細菌,但熟食放涼後食用仍有風險,基本上食物應在兩小時內要吃完,不然就要冷藏,避免因溫度降溫而滋生細菌。
資料:https://tw.news.yahoo.com/%E9%A3%9F%E7%89%A9%E4%B8%AD%E6%AF%92%E7%95%8C%E6%8E%92%E7%AC%AC1-%E5%A6%82%E4%BD%95%E9%81%BF%E6%B2%99%E9%96%80%E6%B0%8F%E6%A1%BF%E8%8F%8C-%E9%86%AB-%E7%86%9F%E9%A3%9F%E6%94%BE%E4%B9%85%E6%9C%89%E9%A2%A8%E9%9A%AA-%E7%B1%B22%E5%B0%8F%E6%99%82%E5%AE%8C%E9%A3%9F-092014936.html
14歲少年遠赴外地探親 被蚊咬後發高燒腹部劇痛 送院搶救1個月命喪他鄉
去旅行如被蚊蟲叮咬,隨時有機會染上致命傳染病!意大利一名14歲少年近日跟隨媽媽遠赴巴西探親度假時,被當地蚊子叮咬後感到身體不適;送院檢查後,更發現體內有出血情況,病情嚴重,可惜最終搶救多日後不治。當地政府建議遊客在前往熱帶雨林國家前,需注射或服用抗瘧疾藥物。本港有皮膚科專科醫生解釋,在外地被蚊咬,有機會因不適應當地蚊蟲品種,有較強烈的痕癢反應。
綜合外媒報道,意大利東北部烏迪內(Udine)14歲少年Matteo Chieu在今年6月中旬放暑假時,與母親一起到巴西帕拉州(Pará)探親及度假。據悉,這次是他第二年跟隨媽媽前往熱帶地區探親。
Matteo與家人在帕拉州薩利諾波利斯區住宿期間,因被蚊子叮咬而皮膚紅腫疼痛,及後身體更感不適,開始發高燒,服食退燒藥以為會好轉,但此時腹部開始劇痛。他被緊急送院後,更發現體內出血,且有惡化跡象,病情嚴重,愛子深切的爸爸馬上由意大利趕往巴西,陪伴躺在病床上的兒子。可惜經搶救多天後,Matteo病情急轉直下,於7月28日在父母陪伴下,宣告不治。葬禮在周一(7月31日)舉行。
Matteo媽媽在社交平台上悼念兒子:「在這個非常難過和痛苦的時刻,我們感謝所有為Matteo祈禱及送上祝福的人。」學校校長Eros dal Cin也發文悼念:「我的心都碎了。他是一個有禮貌,善良的好孩子,喜歡游泳的他興趣廣泛,是一個又聰明且充滿好奇心的年輕人,是大家的好朋友。」
儘管Matteo的死因尚未公布,當局亦提醒熱帶雨林地區的蚊蟲傳染病極為流行,包括蚊子、蠅、蚤、蜱、蝨等,牠們可向人類傳播寨卡病毒、登革熱、黃熱病、瘧疾等多種疾病,呼籲遊客們應注意,小心安全。當局亦建議遊客在前往熱帶雨林國家前,需注射或服用抗瘧疾藥物。病逝的Matteo當時身處在帕拉州,該區不屬警戒區,感染風險較低。
醫生教4個蚊咬止痕妙法
本港皮膚科專科醫生林嘉雯早前也解釋,蚊會利用口器穿入皮膚,並注入唾液,防止血液凝固,而唾液中的蛋白,會使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反應,導致蚊咬位置紅腫痕癢。林醫生指,常在戶外活動或工作、抵抗力較差人士,及免疫系統未成熟的嬰幼兒,均為被蚊咬的高危人士。在外地被蚊咬,亦有機會因不適應當地蚊蟲品種,有較強烈的痕癢反應。至於止痕方法,林醫生稱可冷敷患處、以清潔液清洗患處等。
較早之前,本港「觀林蟲害」的滅蟲專家鄭國鏗(Henry)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通常雌蚊才吸血,有些蚊種嗜吸人血,而有些則嗜吸動物血;蚊屬於一種病媒,常見的蚊傳疾病有︰瘧疾(Malaria)、登革熱(Dengue Fever)、日本腦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蚊喜歡出沒在大型植物、積水、死水附近。蚊患問題視乎居住環境而受影響,如果附近有地盤、斬樹,或剪草等工程,可能會增加蚊蟲滋生,建議安裝蚊網,否則要保持門窗常關。鄭國鏗指,三帶喙庫蚊或多斑按蚊較常出現在近郊,大多數由門窗入屋;而市區出現的常見蚊子為白紋伊蚊。
資料: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83834/%E8%A2%AB%E8%9A%8A%E5%92%AC%E6%AD%BB-14%E6%AD%B2%E5%B0%91%E5%B9%B4%E9%81%A0%E8%B5%B4%E5%A4%96%E5%9C%B0%E6%8E%A2%E8%A6%AA-%E8%A2%AB%E8%9A%8A%E5%92%AC%E5%BE%8C%E7%99%BC%E9%AB%98%E7%87%92%E8%85%B9%E9%83%A8%E5%8A%87%E7%97%9B-%E9%80%81%E9%99%A2%E6%90%B6%E6%95%911%E5%80%8B%E6%9C%88%E5%91%BD%E5%96%AA%E4%BB%96%E9%84%89
登革熱成東南亞多國風土病 專家料今夏個案增 一類人士須慎防寨卡病毒
炎夏之際,蚊叮是傳播病毒一個主要途徑。疫情解封後,不少市民紛紛出外旅遊,其中東南亞國家是市民首選地點。有傳染病專家提醒市民做足防蚊叮措施,尤其提防登革熱。其實,登革熱已在部份東南亞地區,成為其中一種風土病。由於市民出外旅遊機會大增,今年感染登革熱的個案可能比較疫情期間為多。另外,有關預防登革熱的疫苗,外國已經完成審批註冊,但香港可能需再等候,屆時對市民預防登革熱可以更方便快捷。
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醫生接受《Yahoo新聞》專訪時表示,本港過往出現的登革熱個案,多屬於外地輸入,例如泰國、台灣、廣東省,又或澳門等地區。登革熱主要由蚊叮傳播,包括白紋伊蚊與埃及伊蚊。這些蚊咬了帶登革熱病毒的人後,再咬另一人,便會將有病毒的血傳播開去。病人之後可能出現頭痛、眼痛或關節痛,同時皮膚出現泛紅甚至紅疹。
登革熱疫苗外國已審批港暫未有
至於治療方法,林醫生說,現時祇可以為染上登革熱病人提供支援性治療,未有針對的藥物治療。病人一般須靠自己的抵抗力康復過來。資料顯示,初次感染登革熱多會自行康復,但再次感染,死亡率便會較高。過去數年,由於疫情,市民甚少出外,從外地感染登革熱的機會相對較低,但現時已解封,林醫生建議市民出外旅遊時要小心,尤其前往東南亞地區時做足防蚊措施。有關預防登革熱的疫苗,外國已經審批完成並註册,香港則暫時未有。
大範圍積水易滋生庫蚊
除了登革熱,日本腦炎與寨卡病毒都是經由蚊叮傳播。林醫生解釋說,日本腦炎經由庫蚊傳播,尤以三帶喙庫蚊為主。這種蚊一般是在大範圍的積水上滋生,例如一些大稻田,中招初期未必有徵狀,醫生祇同樣可以提供支援性治療。
林醫生說,香港亦曾有過日本腦炎個案。現時新界西北仍有一些豬場,豬場外同樣有大範圍積水,市民經過就要小心一點,通常庫蚊是在晚間出沒,而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則日夜都會出沒。喜歡露營的市民,選擇營地時便要留意附近環境有沒有積水。
懷孕婦女須防範寨卡病毒
至於寨卡病毒,主要是經由埃及伊蚊傳播。林醫生解釋說,寨卡病毒個案,多以輸入為主,對懷孕婦女影響最大,一旦感染,可能生下小頭症或有其他先天缺陷症的嬰兒。南美洲國家會較常出現寨卡病毒,如果有生育計劃的市民,就要特別小心。
另外,雖然寨卡病毒對男性影響不大,但病毒可以透過性行為傳播,男士也可能需要為伴侶著想,做足預防蚊患措施。
資料:https://hk.news.yahoo.com/%E7%99%BB%E9%9D%A9%E7%86%B1-%E6%9D%B1%E5%8D%97%E4%BA%9E-%E9%A2%A8%E5%9C%9F%E7%97%85-%E5%B0%88%E5%AE%B6-%E5%80%8B%E6%A1%88%E5%A2%9E-%E4%B8%80%E9%A1%9E%E4%BA%BA%E5%A3%AB-%E6%85%8E%E9%98%B2-%E5%AF%A8%E5%8D%A1%E7%97%85%E6%AF%92-%E6%97%A5%E6%9C%AC%E8%85%A6%E7%82%8E-%E7%99%BD%E7%B4%8B%E4%BC%8A%E8%9A%8A-%E5%9F%83%E5%8F%8A%E4%BC%8A%E8%9A%8A-%E5%BA%AB%E8%9A%8A-010049415.html
80%女性可能會感染HPV病毒!超過40歲疫苗還要打嗎?
在「病毒圈」,HPV(人乳頭瘤病毒)的知名度算是頗高了,它個頭雖小,但能耐卻很大。其中有14種類型與癌症有關,比如大家熟悉的HPV16和18與宮頸癌密切相關。
健康榨知機就和大家說說這難以躲避的HPV病毒。
HPV病毒只會感染女性嗎?
不是的!隨著宮頸癌疫苗的普及,宮頸癌似乎成了女孩子的專屬,而真相是:HPV可以感染任何人,沒有性別之分。
一項美國人群研究發現:在至少有一個異性伴侶的人中,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平均概率為84.6%,男性為91.3%。
HPV病毒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目前約有200多種類型,根據對人體的傷害程度分為了高危型和低危型。
其中,高危型包括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
中華預防醫學會在2019年發佈的《子宮頸癌等人乳頭瘤病毒相關疾病免疫預防專家共識》中指出,中國人的HPV感染除了廣泛流行的HPV16和18以外,HPV52和58在宮頸癌患者中的佔比明顯高於全球水平。
2019年一項納入198項研究的中國系統性綜述顯示:在25歲-45歲女性中,平均每5個人就可能有1人感染。
HVP感染一定會得癌症嗎?
別焦慮,即便感染了高危型也是有條件的!大多數HPV感染不會導致癌症,90%的情況會在2年內自行消失。
而持續的高危HPV感染才會增加癌症風險。此時身體的免疫系統無法成功「控制」HPV病毒,可能導致細胞變化,這個過程通常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會發展成癌症。並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樣,感染了HPV就等於確診了癌症。
HPV感染等於私生活混亂?
不要亂貼標籤!
即便只與一個人發生過性關係的性活躍人群,也可能被感染HPV。除了性傳播渠道之外,HPV還可以通過母嬰傳播、直接接觸傳播,比如皮膚粘膜接觸。
HPV感染是否有特效藥?
目前還沒有特效藥!
HPV感染,目前還沒有針對清除的特效藥物。隨著年齡的增加,免疫力下降會更易發生感染。疫苗接種是有效的預防方式。
已經40歲了,還需要接種疫苗嗎?
接種疫苗是為了預防,起到保護作用,但是已經感染的話,疫苗是起不到治療作用的。
WHO建議HPV疫苗適合人群:
9歲~20歲女孩接種1劑或2劑HPV疫苗,其中9~14歲女孩是疫苗接種的主要目標人群;21歲及以上女性接種2劑,接種間隔為6個月;27-45歲之間的成年人也建議接種。但是要知道的是,此年齡段接種HPV疫苗的獲益較少,大多數性活躍的成年人都已經接觸過HPV。在任何年齡,擁有新的性伴侶都是感染HPV的危險因素。已經處於長期,相互一夫一妻制關係中的人不太可能感染新的HPV。
資料:https://portal.sina.com.hk/news-china/sina/2023/08/29/493873/80%E5%A5%B3%E6%80%A7%E5%8F%AF%E8%83%BD%E6%9C%83%E6%84%9F%E6%9F%93hpv%E7%97%85%E6%AF%92%EF%BC%81%E8%B6%85%E9%81%8E40%E6%AD%B2%E7%96%AB%E8%8B%97%E9%82%84%E8%A6%81%E6%89%93%E5%97%8E%EF%BC%9F/
生蛇|神經痛似火燒?疼痛期針藥活血化瘀可止痛 戒酒戒辣可預防
臨近夏末秋初,生蛇(帶狀疱疹)的人也多了起來。生蛇最辛苦的不是初期的癢,而是遺留的神經痛。有過生蛇經歷的人都對生蛇痛記憶猶新,絕不想經歷第2次。
生蛇痛真的這樣可怕嗎?
是的,因為生蛇痛是神經痛,痛不像我們平時撞傷、碰傷的痛,而是被刀子割、被針刺,甚至像被電擊般的痛。而這種痛可以不分場合、不分晝夜地出現,甚至令人難以入眠,日常生活都大受影響。而且生得越近頭面部的越痛,年紀大的人士痛感也會比較劇烈,痛楚也比較纏綿,臨床曾見有病人曾因為生蛇痛數年,甚至十年也未能痊癒。
為什麼生蛇會痛呢?
從西醫的角度看,生蛇是水痘病毒入侵人體後(多數是幼年時出水痘),待人體免疫力低時再發作。由於它的潛伏在神經內,因此是依神經的走向呈帶狀分佈。
中醫的角度看,生蛇是因為濕邪為主。濕邪夾肝火、脾虛等原因,聚集於經絡,就會發展出癢痛並見的皮疹。故古代又稱為「蛇串瘡」、「腰纏火丹」、「纏腰火龍」等。
理論上,潛伏於神經的病毒清除後,痛楚應該會減少然後消失;可是實際上,很多時皮膚表面的皮疹及水泡消失後,神經的破壞仍沒有改善,故此留下長遠的神經痛。
而從中醫的理論來看,病人如果屬年老或體虛者,常因血虛肝旺,濕熱毒盛,氣血凝滯,令濕熱病邪留於經絡中久久不去,以致疼痛劇烈,病程遷延。臨床上,遺留生蛇痛的病人亦以中老年人為多。有數字顯示,60歲以上生蛇患者遺留神經痛的機會為50%,而在70歲以上的患者更高達75%。可見和中醫的理論十分脗合。
中醫處理生蛇痛不單是止痛鎮痛,更重要是將潛伏於經絡中的濕熱病邪清除,令經絡氣血和順而不痛。因此治療方案以活血化瘀,重鎮止痛為主。疼痛輕微者可以單純中藥治療,常用藥包括制香附、延胡索、莪朮、珍珠母、牡蠣、磁石、田七等。如果疼痛嚴重,往往要配合針灸。
正處於疼痛期的人士或是正在生蛇的人士要減輕或避免痛症,平日生活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嚴禁吃辛辣食物如辣椒、黑椒、胡椒、咖哩等
2. 嚴禁吃濕熱食物或發物如榴槤、芒果、酒、蝦蟹、鵝、牛肉、肥肉、內臟等。
3. 多飲清水。
4. 保持心情舒暢、不發怒。
5. 不熬夜,多休息。
資料: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health/501296271/%E7%94%9F%E8%9B%87%E7%A5%9E%E7%B6%93%E7%97%9B%E4%BC%BC%E7%81%AB%E7%87%92%E7%96%BC%E7%97%9B%E6%9C%9F%E9%87%9D%E8%97%A5%E6%B4%BB%E8%A1%80%E5%8C%96%E7%98%80%E5%8F%AF%E6%AD%A2%E7%97%9B-%E6%88%92%E9%85%92%E6%88%92%E8%BE%A3%E5%8F%AF%E9%A0%90%E9%98%B2
帶狀疱疹|生蛇也是新冠後遺症?提防免疫力變弱 接種疫苗可預防
新冠疫情後,皮膚科診所「生蛇」患者湧現,台灣開業皮膚科醫生趙昭明說,今年因生蛇就診的人數,與往年比起來足足增加兩成,幾乎每天都有因生蛇求診的患者。根據台灣當地內外的研究統計顯示,感染過新冠肺炎的患者,如果是染疫後輕症,罹患皮蛇的機率增加15%,重症患者則增加20%。
42歲在科技業上班的男子,6月初確診新冠肺炎,在家休息幾天,快篩很快就恢復成一條線,只是「久咳」長達一個月,但才剛擺脫「咳不停」症狀後,左眼及左臉卻時常不自覺抽動,頭皮也有痠麻感,他以為是加班太累引起的偏頭痛,3周後,眼睛開始刺痛、長水泡,頭皮出現大幅度抽搐,醫生一看診就說「你生蛇了」。
小時長水痘 復發即生蛇
根據統計,每3個人就有1人曾罹患帶狀疱疹,「生蛇」是帶狀疱疹的俗稱,帶狀疱疹的出現與小時候長過的水痘有關,水痘大多發生在12歲以下的孩童,只要感染過一次,就能終生免疫,但是水痘結痂痊癒後,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仍會潛伏在人體的神經中,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就會復發,即為生蛇。
水痘病毒潛藏的位置與未來復發的位置有絕對的關係,藏在人體第5對腦神經,未來會在眼周附近復發;第3對腦神經則反映在嘴巴;躲在腰椎神經第4條到第5條的位置,則會在大腿上復發。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診醫生黃毓惠表示,通常生蛇復發的位置都是在軀幹上,如果長在眼周周圍,較為危險,嚴重者有失明風險。
黃毓惠指出,帶狀疱疹通常發生在免疫力較差的人身上,大病初癒、染疫過後或50歲以上的長輩等。帶狀疱疹被誘發時,前驅症狀會先出現,患者會感覺胸悶、腸胃痛或是頭皮麻痛、眼周抽痛等,後續皮膚會有「被電到」的感覺,這些症狀出現大約5天左右,皮膚會開始起紅疹、刺痛,水泡也會跟着冒出來。
趙昭明說,如果能在前驅症狀時就介入治療,投藥效果會非常好,等到出現水泡再服用藥物,至少要花一個月左右,才能完全改善症狀,有些患者會留下「神經痛」症狀,恐長達半年到一年,有些患者因此失眠,需要投入更多治療。
避免生蛇 顧好免疫力
黃毓惠表示,生蛇與免疫力好不好呈現正相關,想要避免帶狀疱疹上身,要盡可能維持自身的免疫功能,不要太過疲累,不要暴飲暴食,維持規律的運動頻率,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主,能增強心肺功能,可以有助於調節免疫功能。
施打帶狀疱疹疫苗可以預防生蛇,趙昭明表示,舊款的帶狀疱疹疫苗,僅需施打一劑,有7成的保護力,效力維持7年,新款的帶狀疱疹疫苗,需施打兩劑,第一劑與第二劑間隔3個月,保護力可達9成,效力也是維持7年。
罹患過帶狀疱疹患者也可以施打疫苗,至於施打過疫苗後,帶狀疱疹還是出現,是否要再打第二次的疫苗?黃毓惠說,尚未有證據需要施打兩次帶狀疱疹疫苗,目前仍建議施打過一次疫苗即具有保護效力。
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93499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腮腺炎後 何以會不孕不育?
流行性腮腺炎是自限性疾病,通過呼吸道分泌液或唾液的傳染病,以冬、春季常見,潛伏期通常為2至3周,小童發病比較普遍,對於成年但自身免疫性機制紊亂的患者,亦會誘致復發。
睾丸炎是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見的併發症,以男性睾丸疼痛腫大,陰囊紅腫為主要症狀,可伴發熱、寒戰、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持續可產生不可逆的破壞,損害血睾屏障,使精子在產生過程中受自身系統性免疫反應,降低精子的存活率,削弱精子的活力。同時影響分泌雄激素的能力,引起睾丸纖維化和萎縮,降低男性的生殖功能,輕者造成少、弱精,重者則導致無精症,勃起障礙及走向不育。
與女性相關的不孕研究,流行性腮腺炎感染史是卵巢早衰以後,一般以月經提前,經量減少,經期縮短,其卵巢的排卵功能和內分泌功能都會隨之降低,臨床上我們多通過婦科超聲波、生殖激素六項、抗繆勒管激素來綜合判斷。患病期間要注意休息,加強口腔護理,有併發症者可採取相應中醫藥的治療。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助理講師郭小詩博士
資料: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8%85%AE%E8%85%BA%E7%82%8E%E5%BE%8C-%E4%BD%95%E4%BB%A5%E6%9C%83%E4%B8%8D%E5%AD%95%E4%B8%8D%E8%82%B2-/370141
百日咳常被輕忽! 醫:建議成人每10年打一次疫苗
小時候打過疫苗、也很少聽醫生提及,很可能以為百日咳離我們很遙遠而輕忽。對此,台灣珈一診所院長李韋辛提醒,COVID-19防疫措施一過,百日咳個案快速增加,且因感染新冠,罹患百日咳機率大增。然多數民眾往往因成人症狀不明顯、好治療、無通報,而輕忽,但其實仍有重症、死亡可能,應每10年回診施打1劑百日咳疫苗,以供保護。
李韋辛在臉書專頁「林園海邊感染醫 李韋辛醫師」指出,百日咳主要是由百日咳桿菌(Bordetella
pertussis)造成。通常症狀為咳嗽持續2週以上,且合併陣發性咳嗽、吸入性哮聲、或咳嗽後嘔吐。臨床上不易判斷,小於6個月之兒童和成人症狀較不典型。台灣2009年-2015年為高峰,平均每年超過50個案例,直到COVID-19疫情防疫,才變成零星個案。
台灣染百日咳 6個月內嬰兒比例最高
需特別注意的是,台灣百日咳個案主要集中於一歲以下兒童,其中6個月內比例最高。恐因媽媽沒有留抗體,或接種五合一疫苗的時程不完整,罹病機率大增。據資料顯示,孕婦接種百日咳疫苗比例自30-74%不等,至少有1/4以上新生兒,在出生後是無抗體對抗百日咳。再仔細想想,新生兒若都不出門,定是大人攜帶病菌回家而感染,只是大人症狀不明顯,而沒發現。
各地百日咳案例皆攀升
近5年來,可發現太平洋附近國家,百日咳個案數有爬升趨勢,其中60歲以上患者大約10%,香港18歲以上患者也升至4成,可見成人罹患百日咳不在少數。另COVID-19疫情過後,不分區域各國都逐漸爆發百日咳疫情。其中美、加最為嚴重,另南非、西班牙、波利維亞、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也都有群聚、兒童死亡個案;中國在2022年前半年,也累計24530例。
COVID-19疫情後,百日咳快速增加,除解禁是一因素外,根據研究指出,如感染新冠者發生肺炎,得到百日咳機率是未得新冠者的2.5倍,由此可見,感染新冠,對罹患百日咳有影響。
成人染百日咳常被忽略
李韋辛分析,成人症狀不明顯,很容易作一般感冒治療。通常是小孩確診,才回溯至大人。且屬於第三類法定傳染病,診所大多不會通報,容易低估。此外,若疫苗施打時間過10年,大多數成人早就失去保護力。而診所遇到成人久咳,常以黴漿菌解釋,使用日舒、紅黴素等藥物治療,當然還是會好,且太容易治療,卻不見得能找出真正病因。
疫苗非孕婦和小孩專利
不過,成人得百日咳並非無事,國外研究約仍有15-20%的老年百日咳患者住院,其中還是有少數會死亡(雖然死亡數遠低於小朋友),而肥胖、心臟病、糖尿病、氣喘、慢性肺病、抽菸等更會加重疾病的嚴重度。因此打百日咳疫苗,並不是孕婦和小孩的專利。目前依國際上「成人疫苗施打建議」,建議成年人每10年施打1劑百日咳疫苗,可以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李韋辛指出,目前自費的百日咳疫苗,多為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費用大多不超過2000元。如果以10年保護力換算,每天不到1元,同時又保護破傷風,其實很划算的,與其花大錢買肺部保養品,不如戒煙、打疫苗,CP值較高。
資料: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404185
港踏入夏季流感高峰期 葉柏強籲開學注意:有發燒、呼吸道感染徵狀勿上學
本港流感活躍程度近日上升,衛生防護中心(24日)公布,本地流感活躍程度已超越季節性基線水平,顯示本港已踏入夏季流感季節,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為甲型H3流感,並呼籲社會各界提高警覺和加強個人保護措施,以預防流感。
本周五(1日)為開學日。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牀副教授葉柏強(26日)在商台《政經星期六》指出,上月起本港流感個案尤其甲型流感明顯增加,本月起踏入夏季流感高峰期,很多幼稚園近日陸續開學,提醒學校及家長做好預防流感準備,如學童發燒及呼吸道感染徵狀,就應留家休息不要上學。
防護中心:流感活躍超越基線水平 港踏入夏季流感 病毒為甲型H3流感
本港流感活躍程度自上月起上升,衛生防護中心(24日)公布,本地流感活躍程度已超越季節性基線水平,顯示本港已踏入夏季流感季節,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為甲型H3流感,並呼籲社會各界提高警覺和加強個人保護措施,以預防流感。
衛生防護中心於《2019冠狀病毒病及流感速遞》表示,過去一周(8月13至19日)收集的呼吸道樣本中,9.83%對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較上周8.69%上升逾一個百分點,並超越9.21%基線水平;在陽性樣本中84%屬甲型H3流感、14%屬甲型H1流感,其餘2%屬乙型流感。另外,整體公立醫院流感入院率為每一萬人口0.43宗,高於前一周的0.37,並超越0.25基線水平。
9宗兒童流感嚴重或死亡個案
離世者沒打流感針
根據衛生署「2019冠狀病毒病及流感速遞」,截至本月23日,本港今年共錄得9宗兒童流感嚴重或死亡個案,其中4人死亡。
葉柏強稱,離世個案均沒打流感針,過去數月亦見一些感染流感兒童有嚴重併發症,包括嚴重肺炎、敗血病及壞死性腦炎等。
下年度流感針 9月底開始
葉稱,本年度流感接種計劃本月完結,下一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劃9月底開始,屆時會有新一批針對明年冬季流感的疫苗,呼籲家長在有新疫苗之前的空窗期盡快帶子女接種疫苗。
此外,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其中一種預防季節性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有效方法,2022/23年度接種計劃將於31日完結,下年度接種計劃則將於9月底陸續開始。防護中心表示,截至8月20日,2022/23年度共接種156萬劑季節性流感疫苗,較上年度同期增加約25%,其中年滿65歲長者疫苗覆蓋率為48%,6個月至17歲幼童和青少年疫苗覆蓋率則約四成。
翻查資料,本港上一次踏入夏季流感季節已是2017年,該次夏季流感高峰期由5月中維持至8月底。
資料:https://health.mingpao.com/%e6%b8%af%e8%b8%8f%e5%85%a5%e5%a4%8f%e5%ad%a3%e6%b5%81%e6%84%9f%e9%ab%98%e5%b3%b0%e6%9c%9f/
嚴防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 籲依醫囑施打疫苗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三年,預防新冠肺炎已經成為台灣國民運動,但反觀另一個被政府明訂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卻常被輕忽,口罩解封後民眾紛紛安排出國旅遊,因此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不僅在國內要注意,出國遊玩也需加強防範!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抗藥性高的「超級細菌」,其抗藥性菌株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成為臨床治療的一大難題。反觀台灣的現況,肺炎長年位居台灣疾病死亡人數第三位,肺炎鏈球菌也是台灣社區型肺炎中主要的致病菌,因治療困難度增加,更需要民眾及早預防!
然而肺炎鏈球菌又分成很多種血清型,民眾無法辨別也欠缺相關預防意識,為了幫助民眾建立正確觀念,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醫生陳伯彥以及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黃建賢、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預防保健暨慢性病防治委員會主委吳至行,特別針對肺炎鏈球菌做精闢的衛教解說。
Q1 :肺炎鏈球菌會造成什麼疾病?這些疾病有多嚴重?
陳伯彥:勿小看肺炎鏈球菌!嚴重恐導致菌血症、腦膜炎
引發生命危險
陳伯彥醫生表示,肺炎鏈球菌有時候比較輕微的話會造成肺部發炎、一些無菌部位感染、軟組織感染、鼻竇炎、中耳炎,但很多時候會造成侵襲性感染,就很可能導致敗血症、腦膜炎,或是腹膜炎等,或是肺部嚴重感染引發呼吸衰竭,進而引發生命危險。根據統計資料,2016年全世界有超過110萬人死於肺炎鏈球菌感染。2019-2021年間,肺炎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名,台灣肺炎每年死亡人數超過1萬人,社區型肺炎中有23%的致病菌就是肺炎鏈球菌。
Q2:肺炎鏈球菌的傳染途徑及來源?誰是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高風險族群?
黃建賢:透過飛沫傳染給其他人,幼童、年長者屬高風險,還有18-64歲有慢性病族群,如糖尿病、慢性肺病等患者感染風險高!
黃建賢醫生指出,肺炎鏈球菌會潛伏在鼻咽和喉嚨的地方,它可以透過自體傳播或是呼吸道上的飛沫傳染給其他人,因而導致各種疾病,像是老年人、小朋友,以及相對抵抗力比較弱的慢性疾病患者,都是可能受到感染的高風險族群。黃建賢進一步提到,民眾如果到人潮擁擠的地方,或是醫療院所就醫,都有可能被感染。
因此18-64歲高風險族群更應該加強預防感染的發生,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倡議組織(GOLD)建議,19-64歲成人且有慢性肺病(包括COPD、肺氣腫及氣喘)、吸菸、器官移植等情形,建議依醫囑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幫助減少肺炎的發生與惡化。美國CDC、美國糖尿病衛教協會以及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皆呼籲,糖尿病病友免疫系統較難抵抗感染,建議依醫囑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協助誘發免疫反應,達到預防疾病的較佳保護。
Q3: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是台灣重要致病血清型? 現有疫苗保護力足夠嗎?
吳至行:血清型3特性頑強須嚴防!血清型3是台灣重要致病血清型
吳至行醫生表示,肺炎鏈球菌有約92種血清型,就像是一個家族,但是最常造成人類感染的有30種左右。其中血清型3的莢膜較為特殊,比其他血清型厚,可以對抗免疫細胞的吞噬作用; 且與其他血清型相比,血清型3生長過程可釋放更多的多醣體,抑制免疫反應。
根據統計資料指出從2008年至今,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仍佔台灣成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約10%,而且是65歲以上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患者中長年排名前三名的致病血清型別。台灣最新本土研究指出,2012-2021年間台灣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造成的感染中,高風險族群或65歲以上老人,其死亡風險較高,腎臟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與免疫不全等共病族群,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或提高死亡風險,因此血清型3的預防不可輕忽,要嚴加預防!
Q4:國際旅遊復甦正逢旺季,民眾要如何做好防疫安全呢?
吳至行:搭飛機易被傳染疾病!依醫囑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再出國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關了三年的民眾,好不容易要出國去,但如果因為不小心生病,在國外就醫將會非常不方便跟掃興,吳至行醫生提醒民眾,出國搭乘飛機,密閉空間是最容易傳染疾病的途徑,所以戴口罩跟洗手等基本防疫措施千萬不能忘,出國前也應該增加自身的保護力,像是肺炎鏈球菌在國外也是很盛行,尤其日本、中國、香港等亞洲地區,歐美地區的美國和英國,也都是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常見的區域,因此呼籲民眾,不管中、老年人,都應該要依醫囑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再出國,不然因為疾病感染,影響好不容易規劃的旅程就得不償失了!
資料:https://tw.news.yahoo.com/%E5%9A%B4%E9%98%B2%E8%82%BA%E7%82%8E%E9%8F%88%E7%90%83%E8%8F%8C%E8%A1%80%E6%B8%85%E5%9E%8B3-%E7%B1%B2%E4%BE%9D%E9%86%AB%E5%9B%91%E6%96%BD%E6%89%93%E7%96%AB%E8%8B%97-064552558.html
輝瑞20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現於香港上市 適合18歲及以上成人接種
輝瑞現於香港宣佈推出20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針對由20種肺炎鏈球菌血清型引致的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和肺炎。該疫苗用作主動免疫,以應對由肺炎鏈球菌血清型1、3、4、5、6A、6B、7F、8、9V、10A、11A、12F、14、15B、18C、19A、19F、22F、23F和33F引起的肺炎球菌疾病,適合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種。此舉兌現公司一直以來的承諾,致力幫助抵禦潛在的嚴重傳染病。
20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獲准在香港上市,體現輝瑞在開發和供應創新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方面傳承超過20年的經驗,而此疫苗對減輕全球疾病負擔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新一代疫苗的上市同時響應香港醫務衛生局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全力推動香港市民將觀念從以治療爲本轉變至以預防為主,從而改善本港人口健康及生活質素。
輝瑞香港及澳門區域總經理Krishnamoorthy Sundaresan表示:「今天,20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面世,表明解決因肺炎球菌疾病不斷發展而增加的疾病負擔尤為重要。隨著香港人口快速老化,健康需求成關鍵,我們認為市民有迫切需要確保得到全面的血清型覆蓋保護。鑒於香港旅遊業和經濟活動逐漸復蘇,輝瑞將繼續致力於發揮其關鍵角色,在可能因外遊增加感染風險的情況下,助成年人應對此普遍的致命疾病。」
般而言,社區型肺炎(CAP)(即在醫療環境以外感染的肺炎)是一種對醫療系統及個人都有莫大影響的嚴重疾病。根據香港衛生署數據,肺炎是香港第三大常見的住院原因,也是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導致超過8,292人死亡。肺炎亦會為患者帶來長遠影響,如縮短壽命和增加未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有關新一代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的更多資訊,請向醫生查詢。
資料:https://portal.sina.com.hk/finance/finance-prnewswire/prnasia/2023/08/10/462491/%E8%BC%9D%E7%91%9E20%E5%83%B9%E8%82%BA%E7%82%8E%E7%90%83%E8%8F%8C%E7%B5%90%E5%90%88%E7%96%AB%E8%8B%97%E7%8F%BE%E6%96%BC%E9%A6%99%E6%B8%AF%E4%B8%8A%E5%B8%82%EF%BC%8C%E9%81%A9%E5%90%8818%E6%AD%B2/
糖尿患者小心惹乙型肝炎 免變腎病肝硬化肝癌 小心3大高危症狀
慢性腎衰竭的成因眾多,但大多數個案也與糖尿病有關。另一方面,乙型肝炎亦可引致腎小球發炎。因此若然同時出現這兩個問題,又沒有加以控制,腎衰竭風險便會增加。
小心3大乙肝症狀 疲勞也高危
未惡化至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般沒有症狀,大部分病者在出生時感染,身體無法自我清除乙肝病毒,病毒一直寄存於體內,並對肝臟造成慢性傷害。急性乙肝症狀相對明顯,可出現右上腹脹痛、疲勞和黃疸等。不少年老患者一直沒有接受身體檢查及未見乙肝症狀,很易忽略潛藏健康問題,往往直至衍生肝硬化、肝癌或腎病,有明顯症狀才知曉。若然乙肝患者於老年時出現糖尿病,更會加劇對腎臟的傷害。幸好,隨著身體檢查流行,愈來愈多人提早發現肝酵素升高,發現乙肝感染,可以及早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一樣,腎病進展緩慢,僅得部分人出現早期腎病症狀,例如膜性腎小球發炎,可出現水腫和蛋白尿。但除非蛋白尿明顯增加,尿中有泡沫,患者才較易察覺不妥並求醫。不過,並非所有腎病患者都有蛋白尿,另有些病人會出現疲勞、食欲下降和身體痕癢等無指向性的症狀,患者可能疏忽了事,以致未能及早求醫。
糖尿患者一旦感染乙肝 須早求醫
乙型肝炎患者特別是年長或同時有糖尿病或高血糖的人士,應該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包括血液和小便檢查、計算腎絲球過濾率(eGFR)等。如果乙肝病毒患者確診糖尿病或腎病,在展開乙肝治療前,首先應審視以往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如有),近期的肝、腎功能指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藥物副作用。
舊一代乙型肝炎抗病毒藥物副作用較大,有可能影響腎功能、電解質數字和導致骨質流失。新型乙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有效性高,抗藥性低,對腎臟影響不大。如果患者本身腎功能不佳,可考慮直接使用新一代抗病毒藥物。若患者一直使用舊一代藥物,而又察覺到腎功能逐漸下降,便可能需要更換新一代抗病毒藥物。因此,長期使用乙肝抗病毒藥物的患者,隨年老可能出現糖尿病和腎病併發症時,需要與主診醫生商量制定新的治療方案。
乙型肝炎患者如無肝硬化等嚴重併發症,過去亦沒有明顯的健康問題,使用糖尿病藥物的選擇便更多。醫生可根據病人糖化血紅素(HbA1c)數值得悉患者過去三個月的血糖狀況,再根據病人的舊有病歷,制訂適合患者的糖尿病藥物或人工胰島素。
維持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助控制血糖和血壓,減少對腎臟的傷害。乙型肝炎患者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包括驗血及驗尿等,向主診醫生了解腎功能的數值變化,以保護腎臟健康,及早選擇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撰文:腸胃肝臟科醫生 馮玨樑
資料:https://www.stheadline.com/health-edu/3263538/%E7%B3%96%E5%B0%BF%E6%82%A3%E8%80%85%E5%B0%8F%E5%BF%83%E6%83%B9%E4%B9%99%E5%9E%8B%E8%82%9D%E7%82%8E-%E5%85%8D%E8%AE%8A%E8%85%8E%E7%97%85%E8%82%9D%E7%A1%AC%E5%8C%96%E8%82%9D%E7%99%8C-%E5%B0%8F%E5%BF%833%E5%A4%A7%E9%AB%98%E5%8D%B1%E7%97%87%E7%8B%80
「肝腎」相照
相信大家聽過「肝膽相照」,但原來「肝腎」都可以相照。
首先,在本港常見的乙型肝炎帶菌者,除了要定期監測肝臟狀況外(因為比平常人有較高風險患上肝癌及肝硬化問題),亦要留意腎臟情況。原來乙型肝炎患者會有「腎共病」。
「共病」意思指在主要診斷的病症以外,病人同時患有由主要診斷疾病而產生的長期問題。
就乙型肝炎病人而言,香港中文大學較早前有研究顯示,在過去十多年間,乙肝共病情況有所增加,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腎病及骨質疏鬆等。
在乙型肝炎患者身上可能出現的腎病,常見包括膜性腎病變(Membranous Nephropathy)、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PGN)及結節性多動脈炎(PAN)。因此,患者要留意自己有沒有以下症狀,例如小便帶血、帶泡沫、混濁和水腫問題等,它們可能是慢性腎病的徵兆。
另外,服用治療乙肝的核苷和核酸之類藥物時,也有小部分病患腎功能有機會受到影響。所以在服用這些藥物時,醫生通常會監察腎功能。
肝腎綜合症(Hepatorenal syndrome)是一種有機會危害生命的疾病,一般在患有晚期肝病的患者中出現,尤其有嚴重肝硬化及腹部有積水的病人。
肝腎綜合症也有機會發生在暴發性肝炎或急性肝衰竭的病患中。
雖然肝腎綜合症可以在晚期肝病患者裏出現,然而,它的確切原因和發病機率仍屬未知之數。所以如患上了肝硬化,便要盡量留意,以免傷腎。
例如避免服用一些非類固醇的消炎藥、注意鹽份攝取,減輕腎臟負擔。若果有其他長期病患,如糖尿病、高血壓等,要好好控制,因為這些疾病皆會讓腎功能轉差。
作者為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資料: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3540758/%E3%80%8C%E8%82%9D%E8%85%8E%E3%80%8D%E7%9B%B8%E7%85%A7
10歲女童竟有「酒鬼肝」…醫查不出病因 她撐11年嘆:隨時可能衰竭
10歲就罹患肝硬化!據《BBC》報導,現年21歲的英國女子梅根(Megan
McGillin)11年前被診斷出非常罕見、「醫師也查不出原因」的兒童肝硬化及疤痕組織,且由於她的病程已達到「酒鬼」的不可逆程度,肝臟很可能持續損傷,最終因衰竭停止運作。
這意味著梅根必須隨時注意健康狀態,也要放棄熱愛的運動,因為肝硬化也會導致門脈高壓並引發脾臟腫大。當初診斷的醫師也提醒,梅根必須在18歲時進行肝臟移植。然而,梅根既沒有放棄運動,還在幾年後從事高強度的划船,更沒有在18歲接受移植。
梅根表示,她先是在11歲被告知18歲時必須進行移植,16歲又被明確說明需要在21歲移植,「但我就是不斷努力維持健康,所以他們取消了所有時程表」。梅根指出,雖然身體受到限制,有時會覺得極度疲倦,但絕大多數時候都與正常人無異,不主動說出,旁人根本不知道她有肝硬化。
梅根也透露,當她告訴別人10歲就有肝硬化而不能喝酒時,旁人總會露出「你以前過著什麼生活」或「你10歲前就喝酒?」表情,但事實上,她從未品嘗過酒精滋味,且就算今天身體正常,也可能在明天急轉直下,必須接受移植,因此更要把握每一天。
伯明罕婦幼醫院兒科肝臟顧問古普特(Girish Gupte)指出,雖然近幾年因技術進步,越來越多人被檢測出肝病,但兒童肝病在發病率萬分之一的英國仍是十分罕見。他推測,環境及生活方式可能是造成兒童罹患肝病原因,不過大多數都可以控制,不太有進行移植的必要。
資料:https://www.ctwant.com/article/280097
骨質疏鬆非婦女專利 醫:65歲男性也要小心
骨質疏鬆症是種沉默病變,大部分不會表現症狀,但可能造成駝背、變矮、「老倒縮」等體型的改變、不良於行、疼痛等,甚至喪失獨立自主的能力。中國附醫副院長李光申表示,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婦女患骨質疏鬆症約16%,但並非只好發停經後女性,65歲以上男性也要小心。
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的婦女人口發生骨質疏鬆症率約有16%。而因為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髖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高達 10%至25%,大約等於乳癌3期的死亡率,不可等閒視之。
中國醫藥大學骨科學科特聘教授、中國附醫副院長李光申表示,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臨床併發症是骨折,大部分發生於髖部、脊椎及手腕部,其中,髖部骨折是很嚴重的疾病,約有25%在一年內無法行走;40%以上存活下來的病人恐不良於行,甚至造成永久的行動不便;脊椎骨的骨折則會造成疼痛、畸形及長期的衰弱與不良於行。
李光申說,至今仍沒有一種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能使骨質疏鬆的骨頭再恢復,所以,預防骨質疏鬆極為重要,即使是停經後婦女或65以上男性永遠不嫌晚。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李光申表示,在飲食方面,應注意鈣、維生素、蛋白質的平衡攝取;在生活方面要戒菸、不酗酒及養成規律運動。
李光申指出,運動可增強骨質的密度,最好是選擇戶外輕度日曬或抗壓負重性的項目,例如慢跑步、快走、走路、跳舞、騎腳踏車等。運動可以鍛鍊肌肉力量,使維生素 D 活化以促進體內對鈣的吸收,有益骨頭代謝,並建議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每次運動的時間至少要持續30分鐘才有較佳的效果。
「跌倒而造成的骨折,通常發生在家中!」李光申說,老年人比較容易跌倒,浴室廁所及樓梯是較容易跌倒之處,需有充足的照明,保持地面乾燥,必要時可舖防滑墊或加裝扶手設備。
李光申指出,為了維持正常的骨骼,必要適量攝取鈣,建議成年女性每天攝取鈣 1000 毫克;停經後婦女為1500毫克;25至65 歲男性為1000 毫克;65 歲以上男性為1500 毫克。
資料: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829004927-260418?chdtv
嚴重脊柱側彎︱女生罹患風險高 8 倍 研究證先天患者骨質密度偏低
踏入開學季節,不少家長都擔心子女書包過重導致脊柱側彎、「高低膊」、盤骨傾側等問題,但原來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與書包負重無關?脊柱側彎至今成因不明,醫學界普遍相信遺傳因素是影響之一。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研究發現,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患者的骨質密度普遍較低,增加日後骨質疏鬆風險,呼籲家長讓子女參與衞生署為全港學生進行的免費脊柱側彎篩查。
5% 港青少年患病
本港目前約有5%的青少年患上原發性脊柱側彎,多數在10至15歲時確診,主要是經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檢查發現。署方自 1995 年起為小五、中一、中三學生提供免費脊柱評估,目的是在青少年上述的脊柱重要發展階段,及早發現異常個案。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矯形外科及創傷學專業應用教授(禮任)羅尚尉接受《Yahoo 新聞》專訪時表示,脊柱側彎是指脊骨向一邊傾斜,出現「C」或「S」形,多數在青春期出現,因為身體被衣服遮蓋,加上沒有其他徵狀,因此早期脊柱側彎難以察覺。他指近年家長著重學生學業成績,願意報名參加衛生署健康評估人數較以往低,有機會錯過最佳矯正時機。
羅表示,目前醫學界對於原發性脊柱側彎沒有確定的成因,只知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而女性患上嚴重脊柱側彎的風險較男性高 8 倍。大眾經常認為的提重物、背太重書包等行為,未有證據證明與原發性脊柱側彎有關,亦未有證據證實靠運動、飲食、物理治療或矯正不良姿勢等可以預防或改善此症。
脊柱側彎患者骨質密度偏低
中大早前有研究證實,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與骨質密度存有關聯,超過30%的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患者,其骨質密度相較同輩為低,而異常的骨質密度多與遺傳及內分泌因素有關。羅指部門目前正研究補充維他命D等營養素,會否可減慢這些患者的骨質密度流失或日後患上骨質疏鬆風險。維他命D有助鈣質吸收,一般建議要接觸適量的陽光令皮膚產生維他命D,維持骨骼健康。
籲參與篩查及早矯正
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無法預防,羅呼籲家長要讓子女參加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下的脊柱側彎篩查,可及早發現子女是否有潛在風險。他指,脊柱側彎可以在短時間內惡化,而青少年仍處於長高的黃金期,當發現脊柱異常,應立即矯正。輕微的原發性脊柱側彎未必需要治療,只需定期觀察及覆診,直到骨骼發展成熟。情況較嚴重者,可能會建議佩戴矯形腰架,當脊柱側彎超過 40 度,可能要考慮進行手術。
雖然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未必可預防或改善脊柱側彎,但為了保持骨骼健康,羅建議要維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鈣質,包括牛奶或豆類製品,另要適量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無論是兒童或成人,都應該進行適量運動,這些都有助預防骨骼變得脆弱,防止骨質疏鬆找上門。
資料:https://hk.sports.yahoo.com/news/%E5%9A%B4%E9%87%8D-%E8%84%8A%E6%9F%B1%E5%81%B4%E5%BD%8E-%E5%A5%B3%E7%94%9F-%E7%BD%B9%E6%82%A3%E9%A2%A8%E9%9A%AA-%E7%94%B7%E7%94%9F-8-%E5%80%8D-%E5%85%88%E5%A4%A9%E6%82%A3%E8%80%85-%E9%AA%A8%E8%B3%AA%E5%AF%86%E5%BA%A6-%E5%81%8F%E4%BD%8E-%E4%B8%AD%E5%A4%A7-%E5%B9%BC%E7%AB%A5-%E7%AF%A9%E6%9F%A5-%E7%9F%AF%E6%AD%A3-010010241.html
尿液變這色小心感染甲型肝炎!預防3重點病毒最怕1件事
較早前台灣美式賣場販售的進口綜合莓和冷凍藍莓,被驗出甲肝病毒,引發民眾恐慌;若染上甲型肝炎,可能出現的症狀有發燒、頭痛、倦怠、噁心嘔吐或茶色尿等。醫師提醒,甲型肝炎病毒有「怕熱」的特性,建議食物或飲水一定要完全煮沸。
感染甲型肝炎有哪些症狀?
台灣嘉義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陳詩典表示,甲型肝炎的致死率約千分之三,造成死亡的情形多半為猛爆性肝炎,通常發生於老年患者或有慢性肝病患者。台灣輔大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許書華也指出,若感染甲型肝炎,可能出現的症狀有:發燒、頭痛、倦怠、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或右上腹痛,伴隨黃疸和肝脾腫大、茶色尿、灰白色便等。
甲型肝炎從感染到發病,潛伏期約為15~50天(平均為28~30天),若有症狀要儘速就醫檢查。許書華提到,甲型肝炎治療上沒有抗病毒藥,通常是支持性治療,如多休息、營養均衡、不喝酒或任何傷肝的藥,靠免疫力讓身體自行恢復。
預防甲肝你該注意的事
想預防甲型肝炎,可以從以下3個地方著手:
1. 注重飲食及飲水衛生
陳詩典強調,由於甲型肝炎是經由腸胃道傳染,在飲食上多加注意,是預防甲型肝炎的最好方法,如:切勿生飲、生食,由於甲型肝炎病毒有「怕熱」的特性,建議食物或飲水一定要完全煮沸,才能使病毒失去活性。
2. 良好衛生習慣
經常洗手、注意環境衛生。許書華也提醒,甲肝病患及照顧者在排便、換尿布或處理衛生廢棄物後,都要徹底洗手,也可使用家庭用消毒水消毒環境。甲型肝炎病患的餐具也應分開使用。
3. 注射甲型肝炎疫苗
陳詩典說,抽血檢驗若發現本身沒有保護性的IgG anti-HAV抗體,建議注射甲型肝炎疫苗。年輕人多未曾施打疫苗,無抵抗力,應多加小心,尤其是要前往甲型肝炎的疫區時,可自費施打疫苗提升保護力。完整的甲型肝炎疫苗注射為2劑,第1劑注射完後,需間隔6個月再注射第2劑。
許書華補充,如果是經常世界走跳到處旅行的人,難免會到飲食飲水較有疑慮的地方,建議就打甲肝疫苗,2劑打完可獲得近20年的免疫力,是安全健康旅遊良伴。
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90141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藥到病除:急性腹瀉容易脫水 胡亂服藥加劇病情
近來假期很多人都會出外旅遊,有些人在旅遊期間有機會水土不服,特別是在吃過不清潔的食物或飲品後,會有急性腹瀉的情況。急性腹瀉有機會是不同的細菌和病毒導致,例如沙門氏菌、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等。急性腹瀉的成因一般是沒有注意個人衞生而從受污染的手和食物當中受到感染。急性腹瀉的症狀除了頻密和稀爛甚至水狀的大便外,可能還伴隨嘔吐和發燒。
一般而言,急性腹瀉會自行痊愈,但情況嚴重亦有機會導致脫水而有生命危險,所以最重要的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依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患者應飲用礦物鹽補充劑(Oral Rehydration Salt),預防脫水的情況出現。礦物鹽補充劑一般可在藥房購買,根據包裝上指示加入清水溶解和稀釋至適當的濃度內飲用。
另一種藥物為思密達®(Smecta®),當中的蒙脫石散(Diosmectite)能夠覆蓋及保護消化道的黏膜,防止細菌和病毒黏附在消化道上導致感染。
在旅行期間很多人或會希望腹瀉盡快停止而服用止瀉藥洛哌丁胺(Loperamide),但是這類藥物會減慢腸道蠕動,有機會令細菌和病毒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排走,延誤痊愈時間。因此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應徵詢醫生或藥劑師的意見,以避免病情惡化。如果患者出現脫水的症狀例如口乾、小便頻率減低、疲倦、頭暈等等,應立即前往急症室求醫,以免延誤治療而出現生命危險。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資料:https://hk.sports.yahoo.com/news/%E9%86%AB%E5%81%A5-%E8%97%A5%E5%88%B0%E7%97%85%E9%99%A4-%E6%80%A5%E6%80%A7%E8%85%B9%E7%80%89%E5%AE%B9%E6%98%93%E8%84%AB%E6%B0%B4-%E8%83%A1%E4%BA%82%E6%9C%8D%E8%97%A5%E5%8A%A0%E5%8A%87%E7%97%85%E6%83%85-214500195.html
屙與嘔
不知為何引起腸胃炎的病毒大多生命力頑強,上篇說到的諾如病毒如是,今篇要說的輪狀病毒也如是。一堆來自感染者的糞便可以有數以「兆」計的病毒量,這些病毒能在體外環境存活一段時間,且僅需低至十個病毒已足夠構成感染。一般清潔劑無法把它們殺滅,也沒有直接對付它們的特效藥。可能正因如此高強,它們才能構成「腸道(人體)→糞便(環境)→再由口腔進入另一人的腸道」的傳播鏈,千百年來在人類世界安然存在。
輪狀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看起來真如同小車輪的樣子,在攝氏20度左右的溫度最為活躍,所以爆發時間往往不是大家以為的夏天,而是春天和秋天。小朋友比較會受到影響,隨著年紀漸長和感染次數積累,病徵會愈來愈輕,不過仍然可以被借為繼續傳播的媒介。
過去一百年世界曾發生過多次大流行,甚至一度成為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有可能發生中至高熱,期間出現嘔吐和嚴重水瀉,導致身體缺水和電解質失平衡。這情況在發展中國家可以致命,即使在香港,仍有可能令小朋友需要住院接受監察和控制。
資料: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5%B1%99%E8%88%87%E5%98%94-%E5%9B%9B-/396614
護肝不求人
肝臟是身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驚人的修復與再生能力。即使切除多至六成肝臟進行移植,餘下的四成也能在數個月內重生,逐漸恢復正常功能。然而,肝臟強大的背後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尤其是當它受到慢性肝臟炎症或疾病攻擊。
目前常見的慢性肝臟疾病有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以及由藥物引起的肝炎等。患病初期通常只會引致輕微的肝炎,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沒有症狀並不代表無後顧之憂,當炎症持續使肝臟細胞嚴重受損,可以引致肝纖維化。早期的肝纖維化或有機會修復,但如情況持續惡化,就會進展成肝硬化。
別以為肝硬化只是中老年人專屬的疾病,曾有三十多歲、患有乙型肝炎的女病人,因排黑便及吐血入院治療。進行初步內視鏡檢查後,發現她有食道靜脈曲張,這是肝硬化的併發症之一。進一步的檢查發現,她的肝臟體積縮小,反映肝硬化已處於很晚期。若非她缺乏護肝意識,忽視監察及治療乙肝的重要性,病況就不會惡化至一個難以逆轉的地步。
事實上,我們從小就應該養成對自己健康負責的態度,建立「護肝」的良好生活及飲食習慣,包括:注意食物安全、飲食均衡清淡、避免喝酒、運動適量、謹慎使用藥物、接種甲型及乙型肝炎疫苗,以及定期身體檢查等。此外,保持理想體重,避免中央肥胖。大肚腩是脂肪肝常見的警號,因脂肪除了積聚在腹部,還會積累在肝臟內,對肝臟健康不利。
如需消脂減重,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因為某些極速減重的方法或會誘發肝炎。若減少食量及做運動的效果都未如理想,醫生會視乎病人情況,或建議他進行縮胃手術。這種手術在西方較為普遍,被視為是治療脂肪肝的終極方案。
對於不希望或不適合做手術的人士,可考慮服用草本保健品,以加強護肝的效果。護肝保健品主要在脂肪肝、酗酒、長期勞累或壓力大的病人身上發揮較大作用,它或有助加快肝臟修復,減輕其受損程度。然而,對於乙肝患者來說,這些保健品並不能完全治癒疾病,只能作為輔助治療的一部分。而曾接受肝臟移植或關注肝臟健康人士,也可以在日常服用保健品護肝。最後,謹記在選擇和服用任何保健品前,應先向醫生查詢,確保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
資料: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96244/%E8%8B%A5%E5%96%84%E5%81%A5%E8%AB%87-%E8%AD%B7%E8%82%9D%E4%B8%8D%E6%B1%82%E4%BA%BA
日本腦炎愛注「疫」 接種疫苗更安心
台灣本土登革熱疫情傳播風險仍在上升中,而現在也進入了日本腦炎流行高峰期,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統計,截至8月8日止,全台日本腦炎病例共計20例,皆為本土案例,而每年5月~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期,與登革熱同樣具社區傳播風險,民眾除關注登革熱疫情,也須留意其他病媒蚊預防措施。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局長陳南松表示,日本腦炎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病媒蚊吸血高峰為黃昏及黎明時段,請民眾儘量避免於高峰時段在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患者大多無明顯症狀,僅少數可能出現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倘民眾有上述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向醫師告知旅遊活動史,防範社區疫情蔓延。
陳南松再次呼籲,預防日本腦炎除注意避開高風險環境、使用衣物藥物防蚊,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資料:https://www.thehubnews.net/archives/262975
出國旅遊留意腦膜炎雙球菌疾病!進展快速、致死率高,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
如果有出國旅遊的計畫,記得和醫生討論是否需要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疫苗。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醫務部暨社區醫學中心主任詹欣隆醫生指出,世界各國持續都有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案例發生,遠離疾病最好要預作準備。
「曾經遇過一位青少年和家人到中國旅遊,幾天後開始發燒、頭痛。原本以為是感冒,但狀況快速惡化,出現噁心、嘔吐、頸部僵硬等症狀,最後確診為腦膜炎雙球菌疾病。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進展速度相當快,可能快速進展成敗血症,死亡率可能高達 40%,相當危險。」詹欣隆醫生說,「幸好在接受適當抗生素治療後,狀況才穩定下來,算是撿回一條命。」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主要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詹欣隆醫生指出,腦膜炎雙球菌屬於革蘭氏陰性雙球菌,能夠存在人體的鼻腔、咽部。帶菌者可能沒有症狀,但是已具有傳染力,能夠經由飛沫傳染病菌。根據統計,在健康者中約有 5至20%可能呈現鼻咽部位帶菌,也因為檢測不易,盛行率可能被嚴重低估。
腦膜炎雙球菌已經超過有二十多種血清型,其中常見的血清群為A、B、C、W、X、Y,在台灣,80% 都是B型感染,每年大概會有數名至十數名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個案。詹欣隆醫生說,世界各國持續都有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案例,造成流行的血清型也不太一樣。民眾如果有出國留學或旅遊需求,建議可在出國前一個月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進展速度相當快,死亡率可高達40%,且存活者中有20% 產生相關後遺症。世界各國都會藉由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來預防。詹欣隆醫生指出,目前流腦疫苗有兩種,有針對A、C、W、Y 型的疫苗,也有針對B型的疫苗,在出國旅遊前,可至旅遊醫學門診,醫生會依照目的地,選擇合適的疫苗。
各年齡層都可能出現腦膜炎雙球菌疾病,較好發的族群包括嬰幼兒、青少年及老年等。詹欣隆醫生也提醒,免疫功能不全、補體缺乏、脾臟切除、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族群也有較高的罹病風險。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初期的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與一般感冒症狀雷同。詹欣隆醫生說,隨著病情進展,頭痛會越來越劇烈,合併噁心、嘔吐、畏光、頸部僵直、譫妄(精神錯亂)等,身體診察會出現典型克尼格氏徵象(Kernig’s Sign)或布里金斯基徵象(Brudzinski Sign),皮膚上可能出現瘀斑,嚴重會導致休克、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很高。
因為腦膜炎雙球菌疾病的進展速度相當快,若延誤就醫,可能導致死亡。存活者高達20%可能有神經學後遺症,如智力受損、聽力受損、癲癇等,部分病人也可能因為嚴重栓塞導致後續肢體截肢,對患者與家屬造成極大的衝擊。
針對腦膜炎雙球菌,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治療,詹欣隆醫生表示,適時接種疫苗、及早確定診斷、及早介入治療,才能夠降低死亡率,減少嚴重後遺症的發生。除了接種疫苗之外,戴口罩、勤洗手也有助於預防透過飛沫傳染的疾病,詹欣隆醫生提醒,面對進展快速、死亡率高的腦膜炎雙球菌疾病,預防永遠勝於治療。
貼心小提醒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是腦膜炎雙球菌所造成的疾病,能夠經由飛沫傳染。腦膜炎雙球菌會存在人體鼻咽,帶菌者可能沒有症狀,但已具有傳染力。詹欣隆醫生再次叮嚀腦膜炎雙球菌疾病進展快速、死亡率很高,且存活者常有神經學後遺症。
腦膜炎雙球菌疾病在各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尤其是嬰幼兒、青少年、老年人要特別注意,如果有出國的計畫,一定要留意當地疫情,並事先做好準備,接種合適的疫苗,提升保護力!
資料:https://pansci.asia/archives/369089
有機會出第二次!專科醫生解答水痘3大症狀+預防及治療方法
水痘多發於小朋友,不少成人小時候都經歷過,水痘傳染力高又劇癢無比。但原來出水痘並非一生人一次,病毒可潛伏於體內,數年後再引致帶狀疱疹!今次Cosmo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兒科專科醫生張錦流醫生,講解水痘症狀、預防及治療方法。
水痘症狀:初期低燒
原發性水痘多發於孩童,會於出水痘前一兩天出現低燒、無力、頭痛、疲倦等症狀,之後開始出現紅疹、水疱。「水痘的潛伏期比較長,從接觸水痘病毒到出水痘,約有10至21日的潛伏期。」
水痘症狀:水疱由頭及四肢開始
水痘出現時會由頭、面部開始延伸至身體中間,而四肢的水痘則會由外向著心臟方向延伸,伴隨劇癢,有些甚至會於口腔等黏膜處出疹。
水痘症狀:或會化膿
張醫生指,一些水痘或會化膿,當中皰液會由透明慢慢變得混濁,甚至呈現膿皰樣外觀。不過之後逐漸收水、結痂並癒合,大約需時3至5日。小朋友應該避免抓癢,可以用熱痱水或止痕藥以減少細菌感染。
水痘發病多久才能痊癒?
一般免疫力較好的孩童出水痘後約一星期至兩星期便會痊癒,待最後一粒水痘結痂後便不會再具傳染力;低燒、疲倦、喉嚨痛等情況亦會消退。
水痘併發症
張醫生提醒,免疫力較低的孩童要留心出現併發症。例如有機會出現出血性疱疹,或會引致腦炎、肺炎等嚴重併發症。
成年人如果免疫力較低或曾接受過化療的癌症患者等,亦有機會出現肺炎併發症。水痘所引致的肺炎非常嚴重,或會出現呼吸衰竭,需要深切治療。
另外,如果水痘不慎破裂亦會容易引致細菌感染,例如鏈球菌及金黃葡萄球菌感染會造成皮膚潰瘍、留疤,嚴重者甚至會休克。
出水痘注意事項:多喝水及多休息
出水痘時亦會出現低燒、無力和疲倦等症狀,患者需要多補充水份,也可同步服用退燒藥紓緩發燒不適,及後需要多休息,加快痊癒過程。
出水痘注意事項:保持皮膚清潔
雖然水痘的劇癢令人難以忍受,但也記得不要抓破,否則容易引致細菌感染。可以用清水輕力清洗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及後再塗上消炎藥物。
出水痘注意事項:留意有否出現併發症
出水痘過程中要留意身體有沒有出現其他不適,例如高燒持續不退、昏迷、抽搐、氣促、胸痛或呼吸困難等都有機會是肺炎或腦炎的症狀。
水痘治療:抗病毒藥物
一般而言,水痘不需特別治療便可自動痊癒,有些人亦會針對發燒、頭痛、肌肉酸痛等症狀,服用止痛退燒藥來緩解不適。不過高危人士(免疫力較差、長期病患、孕婦、沒有注射過水痘疫苗的人士)亦可選擇服用抗病毒藥物,以避免出現嚴重併發症。
水痘預防:注射四痘混合疫苗(MMRV)
建議孩童可以注射兩針水痘疫苗,或是四痘混合疫苗(MMRV),後者能夠有效預防水痘、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4種傳染病。
張醫生特別提醒,現時大部分水痘疫苗都可有效減低水痘傳播,所以非常建議小朋友注射水痘疫苗,可以大大減低患水痘的風險,及將來「生蛇」的機會。
水痘只會出一次?
水痘並不會只出一次,不管大人或是小朋友都有機會出第二次水痘,只是可能症狀比較輕微,未必會察覺到。「水痘病毒非常聰明,原發性水痘發作後,其病毒可潛伏於體內神經線,數十年後或會引致帶狀疱疹,即是我們俗稱的『生蛇』。」
資料:https://www.cosmopolitan.com.hk/cosmobody/chickenpox-symptoms
頭頸癌 | 研究:7成感染與HPV相關 一文了解頭頸癌/肛門癌/陰道癌/外陰癌症狀及高危群組
近期大力宣傳男士也要及早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或HPV疫苗),更找來人氣男團Mirror成員姜濤拍攝相關廣告。不少人疑問,HPV疫苗不是專門給女性接種的嗎?
為什麼男性要接種HPV疫苗?除了可以預防子宮頸癌外,疫苗還可以預防哪類癌症?本期專欄將為大家逐一解構。
認識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資料, 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可引起多種癌症,包括肛門癌、陰道癌、外陰癌,以及頭頸癌等。目前市面上的合資格HPV疫苗最多可預防多達9種HPV病毒類型,研究證實能有效減低患上上述癌症的機會。
1. 頭頸癌症狀及高危群組
先講近期姜濤廣告中的重點宣傳字眼——頭頸癌。一般而言,除腦部、眼部及甲狀腺外,頭頸部位(包括鼻咽、鼻竇、口腔、口咽、下咽和喉部等)出現的惡性腫瘤都歸類為頭頸癌。醫學界以往一般認為此症由吸煙、酗酒引起,惟近年研究發現,約 70% 的頭頸癌與HPV感染有關。
根據最新的2020年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頭頸癌的新症數目中,約佔三分之二的患者為男性,這亦是近年大力呼籲男性接種HPV疫苗的一大原因!以較為人熟悉的鼻咽癌為例,男性一年新症數目超過500宗,位列男性常見癌症的第八位。
患上頭頸癌可能出現喉嚨痛、口腔出血或疼痛、頸部腫脹、吞嚥困難等症狀,早期患者較難察覺病徵。若不幸患病,需視乎腫瘤部位、嚴重程度及患者情況,接受放射治療和外科手術等。惟治療有機會對部分患者造成長期副作用,包括語言障礙、影響進食等。
2. 肛門癌症狀及高危群組
至於肛門癌,本港雖沒有確切的個案統計數字,但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直腸癌與肛門癌2020年的新症數目合共有接近1900宗。直腸與肛門位置相鄰,惟兩者癌變的原因卻不相同,前者多由不良生活習慣而起,如低纖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等;後者90%以上皆由HPV感染導致,曾進行肛交或多於一位性伴侶亦有較高風險。
肛門癌病徵與痔瘡相似,包括肛門流血、痕癢,及排便困難等。早期患者多採用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盡量避免影響肛門功能運作,但放射治療有機會影響患者生育能力;至於病情嚴重者,可能需要接受肛門切除手術,並需額外開一個永久性的造口排便,對患者日常生活打擊甚大。
3. 陰道癌和外陰癌症狀及高危群組
陰道癌和外陰癌則是較罕見的女性生殖系統癌症。陰道癌最顯著的病徵為陰道異常出血,而外陰癌患者則可能出現外陰潰瘍、疼痛或痕癢等症狀,由HPV感染引致的個案分別佔大約75%和70%。另外50歲以上、有婦科癌症病史(尤其是子宮頸癌)、患有愛滋病等女士亦有較高風險。
治療方面,醫生將視乎情況,安排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或切除手術等等,惟因應不同的治療方法,可能引起腸胃不適、陰道潰瘍或感染等副作用。
值得注意,感染HPV病毒除會增加患上各類疾病乃至癌症的風險,亦可能禍及伴侶,而準備生育的婦女更有機會於生產過程中將病毒傳染給初生嬰兒。由於HPV 疫苗在未受HPV病毒感染前的保護效用最强,故無論男女也可考慮及早接種疫苗,為保護自己和家人踏出重要一步!
資料:https://www.healthyd.com/articles/expert-blog/%E9%A0%AD%E9%A0%B8%E7%99%8C-hpv%E6%84%9F%E6%9F%93-%E6%88%90%E5%9B%A0-%E7%97%87%E7%8B%80-%E9%AB%98%E5%8D%B1%E7%BE%A4%E7%B5%84-cancercare-hk
專家指生蛇或引發多種併發症 疫苗昂貴礙預防 議員促政府資助
很多人受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困擾。據研究顯示,50歲以上將有超過100萬名帶狀疱疹患者,當中30萬患者或會有持續後遺神經痛楚,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併發症,如神經系統、腦血管及心血管的併發症等,惟帶狀疱疹疫苗費用昂貴,普通市民難以負擔,有議員建議政府應盡快為50歲以上香港市民提供免費帶狀疱疹疫苗接種。
據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一人一生中最少會患一次帶狀疱疹,50歲以上人士每7人便有2人帶狀疮疹,每20名患者便有1人會出現後遺神經痛,部分患者會因供發症需要人院治療;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講座教授孔繁毅也指約四分一因帶狀疱疹而入院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供發症,如神經系統、腦血管及心血管的併發症,嚴重可導致急性病毒性腦炎、中風及帶狀疱疹上眼等問題,他又稱,新冠期間,治療的藥物很多帶有類固醇、影響免疫系統的藥,導致抑壓免疫系統,可誘發生蛇機會。
帶狀疱疹影響甚大,而相關疫苗動輒數千元,基層市民難以負擔,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指,針對成人的疫苗資助計劃自2018年10月後便沒有再更新;而梁熙建議政府分階段帶狀疱疹疫苗納人現行成人疫苗資助計劃,首階段先為 65 歲以上及免疫力低群組提供免費接種,並逐步將計劃擴展至50歲以上市民,配合政府推動「以預防為重」的基層醫療策略。
孔也引述研究表示現時每位帶狀疱疹患者平均醫療開支門診為約2,400港元,而住院約需23,000至38,000港元,因此長遠而言,注射疫苗也可減輕公營醫療負擔。
此外,梁熙指社會對帶狀疱疹的認知和了解不足,建議醫管局公布每年因生蛇及其相關併發症而需人院的人數、住院日數的數據,日後按每季度定期公布有關數字,提高大眾對生蛇的了解。他又建議當局利用地區康健中心、衞生防護中心網上資源等途徑,加強教育和宣傳工作。
資料: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903/bkn-20230903153515899-0903_00822_001.html
西方宛如回到19世紀!?麻疹、痲瘋、梅毒等上世紀流行病復燃
根據歐洲政治新聞網Politico.eu報導,由於兒童的疫苗接種率滑落、新型態人際往來與飲食改變、病菌抗藥性日增與氣候等因素匯聚,一些19世紀流行的舊日疾病如痲瘋病、麻疹、梅毒等如今似在西方捲土重來。
痲瘋病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有成為地方流行之勢,倫敦則有出現數以萬計麻疹病例之憂,另在愛爾蘭與葡萄牙,都出現梅毒病例增加50%的情況。這些宛如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場景,如今在2023年的西方重現。
● 痲瘋病
由麻風桿菌等病菌引起的痲瘋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會在神經系統、呼吸道、皮膚與眼部出現肉芽腫,導致患處失去痛覺感知,常造成四肢反覆損傷而需截肢,也可能出現虛弱與視力變差等。 早年處理痲瘋病是把患者送到偏遠處隔離,如今靠多種藥物可在幾個月內治癒,及早發現也能避免因病殘疾。
歐洲目前雖幾無痲瘋病,但美國佛州卻有在地流行的態勢,當地的痲瘋病例過去10年增加不只1倍。雖然不健康生活方式被認為是元凶,但研究人員指出這與佛州疏於應對不無關係。
● 麻疹
在「現代疫苗之父」恩德斯(John Franklin Enders)研發出疫苗並於1963年核准上市展開廣泛接種後,人類終於找到對付麻疹這個過去動輒奪命數以萬計、被視為其中一種最具傳染性疾病的辦法。但在今日尚有地方未普遍達標群體免疫之際,麻疹在歐洲似乎又開始蠢蠢欲動。英國、希臘、捷克、阿爾巴尼亞近年相繼「零麻疹」破功,2023年頭兩個月歐洲就有約900例麻疹,比2022全年還多。
荷蘭警告國內疫苗覆蓋率下降恐使麻疹捲土重來;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今年7月表示,由於多年來疫苗接種率偏低再加上COVID-19疫情,倫敦恐有出現數以萬計麻疹病例之虞。
● 梅毒
18世紀晚期,倫敦估計30多歲年齡層超過五分之一感染過梅毒,如今英國衛生安全局又再次看到病例激增的隱憂。英國2022年出現8692例梅毒患者,成為1948年以來最高的年份。不只英國,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ECDC)最新的年度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無論是歐盟或歐洲經濟區(EEA),梅毒病例都呈上升曲線,以愛爾蘭最高、地中海島國馬爾他次之。
拜約會app普及與嗑藥性愛流行之賜,露水姻緣比過去更容易是促成梅毒病例增加的主因;部分歐洲國家地區削減性病防治經費也是禍首之一,像英格蘭先前就刪減10億英鎊相關經費。
● 痛風
痛風舊日因大多與皇室酷愛紅肉與飲酒有關而有「國王病」之稱,如今因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以及糖分、酒精攝取偏高而成為當代文明病。其中以美國、加拿大在1990至2017年間痛風患病率增幅最高。
隨肥胖比率在歐洲也不見趨緩,痛風似乎很快也會讓更多歐洲人聞之色變。
● 瘧疾
儘管瘧疾在歐洲仍僅止於少數在地病例,但登革熱和西尼羅病毒等由病媒蚊傳播的疾病增加是一大警訊。
與聯合國有關的「全球對抗愛滋病、肺結核和瘧疾基金會」(GFATM)指出,隨極端天候在歐洲益趨頻繁,不能排除瘧疾有死灰復燃的可能。
資料:https://tw.news.yahoo.com/%E8%A5%BF%E6%96%B9%E5%AE%9B%E5%A6%82%E5%9B%9E%E5%88%B019%E4%B8%96%E7%B4%80-%E9%BA%BB%E7%96%B9-%E7%97%B2%E7%98%8B-%E6%A2%85%E6%AF%92%E7%AD%89%E4%B8%8A%E4%B8%96%E7%B4%80%E6%B5%81%E8%A1%8C%E7%97%85%E5%BE%A9%E7%87%83-030259467.html
2023/24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即將展開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九月六日)宣布,2023/24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資助計劃」將於九月二十八日展開,而「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免費)計劃」及「院舍防疫注射計劃」則會於十月五日開始。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說:「接種疫苗是預防季節性流感及其併發症最有效方法之一,市民應踴躍接種。」
在「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免費)計劃」下,外展隊會到參與學校為學童免費接種流感疫苗。現時約有710間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及幼兒中心、約450間小學及約230間中學報名參加計劃。衞生署會提供外展接種的疫苗,並為醫生提供接種每劑疫苗資助額105元。至於不參與上述外展計劃的學校,可透過「疫苗資助學校外展(可額外收費)」計劃,按照衞生防護中心網站公布在「疫苗資助計劃」下提供外展疫苗接種的醫生名單,邀請醫生到校提供接種服務。
對於不會透過學校外展接種流感疫苗的合資格兒童,可在參與「疫苗資助計劃」的私家醫生診所接種資助的流感疫苗。
另外,在「院舍防疫注射計劃」下,衞生署會免費提供和運送疫苗到院舍,並由院舍自行邀請已參與此計劃的到診註冊醫生負責為合資格人士接種疫苗,每劑疫苗資助額為105元。
在新一年度「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免費接種)及「疫苗資助計劃」(資助接種)下,接種流感疫苗的合資格群組與去年相同(詳情見附件一及二)。
衞生署已就新一年度「疫苗資助計劃」的安排通知參與的醫生和提醒他們早作準備和適時訂購疫苗,每劑疫苗資助額為260元。
另外,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科學委員會)建議2023/24年度流感季節採用的疫苗組合應與世界衞生組織的最新建議相符。有關2023/24年度北半球流感季節採用以雞胚生產或以重組技術生產的四價流感疫苗病毒株,可參閱科學委員會建議。
滅活流感疫苗、減活噴鼻式流感疫苗和重組流感疫苗均獲科學委員會建議在香港使用。視乎個別疫苗品牌,大部分滅活流感疫苗適用於六個月或以上人士,包括健康人士、懷孕婦女和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減活噴鼻式流感疫苗適用於兩歲至49歲人士(懷孕、免疫力低或有其他禁忌症的人士則除外)。重組流感疫苗適用於18歲或以上的人士。
各項疫苗接種計劃上年度整體共接種約1 560 000劑季節性流感疫苗,較2021/22年度增加約25.3%,當中50至64歲人士的接種劑數較2021/22年度增加約61.2%。
發言人強調:「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其中一種最有效預防季節性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方法,亦可減低因流感而入院留醫和死亡的個案。同時患上流感與2019冠狀病毒病會有較大機會出現嚴重疾病及死亡,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入院留醫的機會和住院時間。接種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同樣重要。流感疫苗安全有效,所有年滿六個月或以上人士,除有已知禁忌症外,均應接種流感疫苗,保障個人健康。根據過往流行病學情況,冬季流感季節一般會在每年一月初開始,但來臨的確實時間不能預測。由於人體在接種疫苗後需約兩星期產生抗體,市民應及早接種流感疫苗,預防季節性流感。」
發言人表示,在知情同意下,新冠疫苗可與季節性流感疫苗同時或分開時間接種。如果接種人士欲分開時間接種新冠疫苗和減活流感疫苗,相隔14日即可。
衞生防護中心一直為醫護界、社區夥伴和教育界等不同持份者舉辦會議及簡介會,介紹新一年度的疫苗接種安排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市民如欲了解更多詳情,可致電衞生防護中心電話(2125 2125)或參閱疫苗接種計劃專頁。
資料: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09/06/P2023090500733.htm
本港調查:逾半中老年人不認識肺炎球菌疫苗而沒有接種 醫社齊呼籲關注肺炎球菌威脅 加強高危人士防護意識
具致命性的肺炎球菌感染可透過接種疫苗有效預防,惟本港疫苗接種率未如理想,根據本港最新調查顯示,逾半中老年人士竟由於不認識肺炎球菌疫苗而沒有接種。最近,覆蓋血清型較廣的新一代炎球菌疫苗在港註冊,外國的疫苗接種指引也隨之更新。香港的醫學界及社福界代表藉此一同呼籲社會大眾關注肺炎球菌的威脅,提升高危人士預防感染的意識。
肺炎球菌乃本港肺炎元凶之一 長者為高風險人士但接種情況極不理想
肺炎是本港第二大致死原因,而肺炎球菌是其中一種常見致病原。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數字顯示,自放寛防疫措施後,因感染肺炎球菌而出現嚴重疾病的情況已上升至疫前水平。香港老人科醫學會主席、老人科專科醫生譚鉅富醫生指出,長者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群組,他們因肺炎球菌肺炎而入院的機會較18-49歲群組高出逾10倍,如患有慢性疾病更會增加出現重症及入院機會。香港呼吸科護理學院副主席周文俊先生也認同長者感染肺炎球菌後,可對身體機能帶來嚴重傷害:「不少因感染肺炎球菌而入院的長者,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並倚靠機械呼吸,出院後身體仍有不少後遺症,出現肺功能下降的情況。」
目前,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是有效預防感染及重症的方法,惟長者接種率只有四成,情況極不理想。有見及此,香港病人組織聯盟與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合作,透過90名已接受培訓的長者健康大使進行問卷調查,邀請50歲或以上人士,回答有關對肺炎球菌的認知及接種疫苗的態度的問題。目前已成功收集逾2,000份問卷,結果如下:
1) 一般人對肺炎球菌感染認識不深 忽略肺炎球菌可引致嚴重後果
- 較少人留意耳痛、精神昏亂、頸部僵硬都是感染肺炎球菌時可能出現的徵狀,大多只集中於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情況
- 此外,較少人知道肺炎球菌也可引致腦膜炎、敗血病等嚴重疾病
2) 接種疫苗人數不多,主因對疫苗缺乏認識
- 儘管絕大部分人知道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方法,但約一半受訪者並沒有接種疫苗
- 而沒有接種疫苗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 不清楚有「肺炎球菌」疫苗」,此外「沒有足夠疫苗資訊」、「擔心疫苗副作用」等都是令他們沒有接種疫苗的常見原因
- 此外,約一半人不知道哪裏可以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也不知道65歲或以上人士獲政府資助甚至免費接種
3) 一劑疫苗提供足夠保護可增接種意慾
- 逾八成受訪者表示,如只需接種一劑疫苗便獲得足夠保護,可增強接種意慾
- 保護力持久、能夠免費接種、高安全性是受訪者認為理想疫苗的最重要條件
負責是次研究的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研究)及教授梁綺雯教授表示:「從調查結果顯示,提高長者疫苗接種率的方法除了要加強疾病敎育,也要在傳遞有關疫苗訊息上更具針對性,簡單易明。」
新一代疫苗面世 覆蓋率更廣 CDC已更新國民肺炎球菌疫苗接種指引
政府現時提供13價及23價肺炎球菌疫苗接種,前者屬於結合性疫苗,保護力較持久,惟只覆蓋13 種血清類型;後者雖可覆蓋較多血清類型,卻屬於多醣型疫苗,保護力較短。近年,肺炎球菌疫苗出現突破性發展,先後出現15價及20價肺炎球菌疫苗,並已於香港衛生署完成註冊。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講座教授、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孔繁毅教授指出,15價及20價肺炎球菌疫苗均屬於結合性疫苗,保護力持久,所覆蓋的血清類型也較傳統13價結合型疫苗廣闊。以20價肺炎球菌疫苗為例,它的覆蓋率較13價疫苗多13.4%,並同時涵蓋了國外較流行的血清類型。由於香港屬開放型城市,人口經常流動,容易接觸其他血清類型的肺炎球菌,故此具廣闊血清類型覆蓋率的疫苗對香港尤其重要。孔繁毅教授表示:「新一代疫苗覆蓋更多血清類型,建議政府儘快更新疫苗接種建議,及資助老年人士免費接種最新疫苗,讓本港高危人士得到更多保護。」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也就新一代肺炎球菌疫苗更新了接種建議,指出65歲以上,或19-64歲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而從來沒有接種肺炎球菌疫苗的:
● 注射15價疫苗後,需於一年後再補打23價疫苗;
● 注射20價疫苗後,毋須再接種其他肺炎球菌疫苗。
引入新一代肺炎球菌疫苗 簡化疫苗政策增加長者接種誘因
現時政府雖為65歲或以上人士提供肺炎球菌疫苗資助計劃,惟所施打的疫苗劑型及劑量需根據長者的病歷來決定,且分為高風險及低風險兩個群組,其接種的安排及劑量也有所不同。香港藥劑專科學院院長、註冊藥劑師鄭綺雯女士認為複雜的疫苗措施令大眾不容易理解,也增加醫護人員講解的難度,打擊長者接種肺炎球菌疫苗的意慾,故此建議政府儘快引入新一代肺炎球菌疫苗,以擴闊血清型覆蓋率,提高群體免疫效應,並簡化疫苗接種政策以增加長者接種疫苗的誘因。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先生也促請政府加強肺炎球菌公眾教育,做好預防工作,其中包括降低疫苗資助門檻,例如考慮所有65歲以上人士,不分高低風險都可免費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另外,由於慢性疾病會增加出現重症及入院的機會,因此也建議為50-64歲的長期病患者提供資助,讓更多高危人士獲得疫苗的保護。
資料: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87/7429669
上班族每天1杯手搖腹超一照「肝臟一片白」! 醫曝原因:「與4成分」脫離不了關係
中年男子依靠外食、手搖,外加長時間久坐,近期他到醫院健康檢查,抽血報告血脂檢驗呈現一片滿江紅,其中三酸甘油脂超標,腹部超音波肝臟一片白,已是中重度脂肪肝。
為他解說的醫師指出除了有脂肪肝問題之外,葉先生也已有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三高、心臟疾病、腦中風的機會都較一般人高,醫師隨即警告他一定要改善飲食問題。
脂肪肝為慢性肝病元兇 嚴重恐變成癌
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表示,過去聽到脂肪肝,大多數人對於認知都會認為沒關係啦!但如今發現脂肪肝已成為現今全世界慢性肝病的主要元兇,長期下來不僅會對肝臟造成傷害,也會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於肝癌;在2020年各國的肝膽科專家經過多次討論,正式提出以「代謝性脂肪肝病」取代原本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其病因與脂質、醣類代謝異常、肥胖有直接的關係。
高果糖玉米糖漿 僅能代謝成脂肪及尿酸
梁程超解釋,脂肪肝的形成與攝取糖、澱粉、酒精及過多熱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特別是飲用果汁或含糖手搖飲料,特別是手搖飲料所添加的糖都是「高果糖玉米糖漿」,因為它含大量果糖,這些果糖只有肝臟能處理把它代謝成脂肪及尿酸;另外,過剩的熱量也不可輕忽,若沒有控制減少攝取,時間一久,肝臟細胞也會被養的油油亮亮,於是就形成了脂肪肝。
代謝症候群5危險因子 符合其中3項代表中鏢
根據近期衛福部公布,近5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至64歲接受服務的民眾中近3成2有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有5項危險因子, 5項中符合其中3項則代表有代謝症候群,包含:
1、腹部脂肪堆積(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
2、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
3、好的高密度膽固醇(HDL-C)偏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4、三酸甘油脂(TG)偏高(≧150 mg/dl)
5、空腹血糖值偏高(血糖值≧100mg/dL)
罹病幾乎無不適症狀 日常這樣做為上策
梁程超也提醒,脂肪肝、血壓、血糖、血脂異常幾乎完全沒有不適症狀,唯有日常應保持三低一高飲食(低油、低糖、低鹽、高纖)健康飲食型態、培養運動習慣、避免菸酒,以及定期健康檢查,才能幫助自己遠離慢性病及癌症的健康威脅。
資料:
https://tw.news.yahoo.com/%E4%B8%8A%E7%8F%AD%E6%97%8F%E6%AF%8F%E5%A4%A91%E6%9D%AF%E6%89%8B%E6%90%96%E8%85%B9%E8%B6%85-%E7%85%A7-%E8%82%9D%E8%87%9F-%E7%89%87%E7%99%BD-%E9%86%AB%E6%9B%9D%E5%8E%9F%E5%9B%A0-013904999.html
多喝牛奶不一定能長高!醫揭影響身高原因
許多家長都希望家中孩子能長高,因此會讓孩子多喝牛奶、補充鈣質,不過真的這樣就能長高了嗎?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侯家瑋表示,「缺鈣」的確會長不高,但影響長高的因素有很多,已攝取足夠的鈣質,甚至更多的鈣都有可能不會再長更高。
補鈣不一定會直接增加身高 「這些」都會影響長高
侯家瑋醫師提到,自己常在診間碰到家長問「希望孩子長高,是不是要吃鈣片?」,但其實影響長高的因素不只有鈣,包含睡眠、運動、飲食、遺傳、足夠的生長激素與甲狀腺素等都會影響身高。
此外,即使吃下足夠的鈣質也不一定會對身高產生直接的影響,侯家瑋醫師表示,補充鈣質或許有助於骨質密度的增加,但是單純補充鈣質卻不會直接增加身高。
侯家瑋醫師提醒,如果一天的鈣攝取量超過2500毫克,可能就會過量,如果長期過量攝取鈣,不僅可能便秘,嚴重的話還可能發生尿路結石,除非是先天或遺傳性疾病嚴重缺少鈣或維他命D導致佝僂症引起的身材矮小,不然一般是不需要額外補充鈣片及維生素 D的。
缺鈣仍是影響骨骼發育的因素 如何避免缺鈣?
不過,缺鈣仍會影響骨骼發育,兒童、青少年還有要預防骨質疏鬆的老年人都應留意鈣質的攝取。侯家瑋醫師表示,鈣質成分來源包含磷酸鈣、碳酸鈣、乳酸鈣、檸檬酸鈣等,磷酸鈣、碳酸鈣的鈣含量及鈣吸收率較高,而磷酸鈣更是最接近骨骼的鈣質成分,但不適合腎功能不全者。
但是侯家瑋醫師提醒,鈣的攝取還是從天然飲食攝取最好,其中乳製品可說是首選,像牛奶、優酪乳、起士都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如果孩童有乳糖不耐症或過敏的問題,建議考慮菠菜、花椰菜、芥藍菜、蛋黃、豆製品等作為替代品,而坊間廣告高鈣產品可能會幫助鈣吸收,但對長高並無直接助益。
另外,維生素D可以促進小腸壁吸收鈣質,是身體吸收鈣所必需的要素,因此侯家瑋醫師建議,與其一次吃500單位的鈣,不如每天從食物中攝取鈣多、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肝臟、蛋黃、菇類等),像每天至少攝取1至2份乳製品,並搭配高鈣食物,再加上豆製品便是完美的組合。
除了飲食外,陽光也可促使皮膚自行合成維生素D提供給身體做使用。另外,也要注意「磷」對鈣的影響,侯家瑋醫師表示,當食物中的磷過高時,會增加鈣質的流失,尤其碳酸飲料如汽水、可樂等,含有磷酸會降低人體對鈣的吸收,喝多了也會造成缺鈣。
資料:
https://tw.news.yahoo.com/%E5%A4%9A%E5%96%9D%E7%89%9B%E5%A5%B6%E4%B8%8D-%E5%AE%9A%E8%83%BD%E9%95%B7%E9%AB%98-%E9%86%AB%E6%8F%AD%E5%BD%B1%E9%9F%BF%E8%BA%AB%E9%AB%98%E5%8E%9F%E5%9B%A0-060000287.html
把握136黃金期 讓新生兒擁抱新聲命
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一一一年出生的寶寶有十三萬九二二二人接受聽力篩檢,篩檢率達九十八‧七%,其中共發現七六八位有聽力損失,均及時予以轉介後續療育服務。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台灣大約每一千個新生兒就有三至四人為先天性聽損兒,若能在出生「一個月內」完成篩檢、「三個月內」完成確診,並於「六個月大前」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幫助孩子回到有「有聲勝無聲」世界,「聽見」美妙的聲音,將來就可達到正常的語言、身心及社會人際發展。
由於輕、中度聽障的孩子不容易被發現,加上年幼的孩子自己不會表達,又無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很容易被忽略,造成日後的遺憾。如果是聽力損失之高危險群,包括有聽障家族史、母親懷孕期間前三個月內曾感染過德國麻疹或其他病毒性的疾病、服用或注射耳毒性藥物、出生體重小於一千五百克早產兒、出生時缺氧、出生後曾住加護病房、出生後細菌性腦膜炎、頭頸部先天畸形(如小耳症)等,更需要注意早期篩檢、確診及介入療育。目前全國總共有二五七家醫療院所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其中有六十一家提供新生兒聽力確診服務,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家長,一定要把握寶貝聽語發展的一三六黃金期,完成一篩檢、二確診、三療育的步驟,讓孩子擁抱新「聲」命。
當孩子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並不代表終生沒有問題,部分孩子在發育過程中,會因為遲發性聽損、中耳炎、外傷、腦膜炎、感染及藥物使用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因此家長在平常生活中,仍要多留意孩子聽力狀況,平日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的「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檢視及觀察孩子的聽力情形,例如寶寶在三至六個月大時,是否會對環境中的聲音表現興趣;七至十二個月大時,喜歡玩會發出聲音的玩具;一至二歲大時,可以說簡單的單字(如爸爸、媽媽)。
另外,如發現家中三至四歲小孩有講話慢、發音不標準,或對父母的呼叫若有若無的反應,家長應盡快帶孩子至醫院,尋求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是否有聽力問題,避免錯失學習語言的先機,早期發現並予以治療及復健,才能降低聽力障礙的負面影響,讓孩子可以正常快樂學習與成長。
資料:
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E6%8A%8A%E6%8F%A1136%E9%BB%83%E9%87%91%E6%9C%9F-%E8%AE%93%E6%96%B0%E7%94%9F%E5%85%92%E6%93%81%E6%8A%B1%E6%96%B0%E8%81%B2%E5%91%BD-123910545.html
40歲女不菸不酒,連加工肉品也不吃,仍罹大腸癌!醫揪出「NG飲食習慣」很多人都常吃
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超過40年,其中大腸癌更是連續15年居十大癌症排行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下稱國健署)2022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近17000例的大腸癌新發生個案。許多人認為大腸癌的發生可能與民眾習慣食用加工食品、喝酒、抽菸等壞習慣有關。不過,日前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分享,一名個案婦女平常飲食清淡,亦無抽菸、喝酒,但年僅40餘歲就罹患大腸癌第四期,「會這樣子是和患者平時的生活習慣有關係。」
身兼營養醫學專家的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在健康談話節目《健康2.0》上透露,該患者就診時,本想做和營養治療、營養調理相關的項目,沒想到卻突告知「自己已罹患大腸癌第四期」,且目前開始接受治療中。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這名女患者想不透的是,平時不太會吃紅肉及加工肉類製品,也沒有抽菸、飲酒等壞習慣的他,根本不知道罹癌的關鍵因素為何。
對此,陳欣湄在問診後,確認女患者的生活習慣中,稍微較不健康的一項為「每天一定會喝1至2杯的含糖飲料」。
陳欣湄解釋,代謝症候群有眾多成因,包含吃大量的肉類、高糖也有可能造成此情況,且糖與癌症是否有關聯性,學界已探討數年,陳欣湄表示「在我們過度使用精製糖時,可能會讓我們身體潛在的癌症問題會爆發。」陳欣湄進一步指出,若是大量攝取精製糖,容易讓血糖過度增大,出現胰島素阻抗的問題,而該情況也跟癌症有關連,這是第一種機轉;第二種機轉則為長期吃非常高糖的製品,會造成脂肪堆積,當脂肪大量堆積後,就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這也與癌症有關。
根據國健署的官網資料顯示,代謝症候群若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變成慢性病病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罹患慢性病每年造成全球4100萬人死亡,相當於全球死亡人數的71%,建議從控制吸菸、增加運動、健康飲食及適度飲酒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著手。
最後,陳欣湄建議,女患者可從「糖量」開始著手,把原本習慣的甜度向下減少2成,「慢慢克服這個問題,就能減少其他風險。」
資料: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877335
45歲三孩媽患乳癌復發惡化至第4期 哭訴:我到底做錯了甚麼?|拆解5大病徵
女士要特別注意提防乳癌!台灣一名45歲三孩媽媽8年前患上三陰性乳癌,經化療和手術治療後卻兩度復發,甚至發生轉移,病情在去年演變為第4期。對此,她擔心無法陪伴3名年幼孩子成長,「我到底做錯了甚麼?」
45歲媽乳癌復發 惡化至第4期
綜合台媒報道,台灣一名45歲康姓女子於2015年、37歲時確診三陰性乳癌,當時其二女才剛滿4個月。她一邊照顧孩子,一邊進行化療、手術和放射治療,撐過治療期1年多後,另一邊乳房卻又發現三陰性乳癌。康女好不容易捱過3年的治療和復發高峰期,還誕下了三女兒;惟2022年2月卻再次復發,甚至發生轉移,病程進展至第4期。她接受訪問時哭訴:「我到底做錯了甚麼,才會罹患三陰性乳癌......」
她透露,不斷復發的三陰性乳癌宛如夢魘,而且傳統化療容易產生抗藥性,如再復發有很大機會會遇上無法治療的窘境,而最讓她擔心的是:「擔心無法陪伴3個年幼的孩子長大,希望有活下去的機會。」
三陰性乳癌5年存活率奇低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醫學中心協同主任陳守棟指出,乳癌為當地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其中三陰性乳癌僅佔乳癌總體的15%,但有著高抗藥性、高復發與高轉移的特性,導致5年存活率僅剩11.5%,他直言:「許多患者確診就如同被判處死刑。」
陳守棟指出,三陰性乳癌缺乏治療標靶,無法針對癌細胞進行精準治療,使其治療選擇少,存活期亦較其他類型的乳癌來的更短,例如乳癌治療常用的荷爾蒙療法,對三陰性乳癌患者就無效;大多三陰性乳癌患者主要採用化療、再化療,但傳統化療藥物容易產生抗藥性,隨著更換化療藥物的次數增多,藥效持續時間也越來越短,最後患者將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
乳癌5大症狀
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網站資料,乳癌成因暫時成疑,但年齡增長、家族病史、高齡首次懷孕、沒有子女、不曾哺乳、更年期後肥胖、缺乏運動及酗酒等,均會增加患上乳癌的風險。以下為乳癌的5大症狀:
1.乳房皮膚變厚或出現硬塊
2.乳房出現皺紋、凹陷或皮疹
3.乳房或腋下出現持續的不適或疼痛
4.乳房形狀或大小有所改變
5.乳頭形狀改變、出現分泌物或皮疹
自我乳房檢查方法
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資料,自我乳房檢查的目的是提高對自己乳房的認識及對乳房疾病的警覺性,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在自我檢查時發現。自我檢查應在乳房並無疼痛或腫脹的情況、如經期後進行;停經後的婦女則可在任何時候進行。任何女性一旦發現乳房腫塊,應盡早找醫生檢查,獲取專業的意見和診斷。
資料: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621716/%E5%81%A5%E5%BA%B7%E6%96%B0%E5%A5%B3%E6%80%A7-45%E6%AD%B2%E4%B8%89%E5%AD%A9%E5%AA%BD%E6%82%A3%E4%B9%B3%E7%99%8C%E5%BE%A9%E7%99%BC%E6%83%A1%E5%8C%96%E8%87%B3%E7%AC%AC4%E6%9C%9F-%E5%93%AD%E8%A8%B4-%E6%88%91%E5%88%B0%E5%BA%95%E5%81%9A%E9%8C%AF%E4%BA%86%E7%94%9A%E9%BA%BC-%E6%8B%86%E8%A7%A35%E5%A4%A7%E7%97%85%E5%BE%B5
老是腹脹竟罹「無聲癌」 悄長7公分腫瘤!醫曝5大高危險群
一名52歲女子因已邁入更年期,體重快速增加,且老感覺肚子脹,某次健檢意外發現,竟罹患卵巢癌。醫師表示,卵巢癌被稱為「寧靜殺手」,因為初期症狀無特異性,常是腫瘤長大壓迫到鄰近器官,出現腹痛、腹脹等症狀才會發現。醫師提醒,卵巢癌好發於停經後婦女、肥胖、有家族史等5類族群,這類人都必須定期健檢,以便及早發現、治療。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上述女子去年已完全停經,邁入更年期後最大改變就是迅速肥胖,不到一年就胖了10幾公斤,老感覺肚子脹,近日進行健檢,透過骨盆腔磁振造影檢查,意外發現左側卵巢有大約7公分的腫瘤,到婦科做進一步檢查確認罹患卵巢癌。
錢政平表示,卵巢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是腫瘤長大壓迫到鄰近器官,才會發生輕微症狀,如腹部脹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便秘、頻尿等,即使感覺不舒服也常被誤會是腸胃疾病,容易延誤救治時間。
錢政平表示,卵巢癌雖死亡率高,但早期發現都有不錯的存活率表現,第一期存活率可達93%、第二期存活率可達70%。所幸該女子及早發現,病灶只發生在一側,也未有腹水發生、未擴散轉移。
他表示,人在50歲後,會因為老化及生活不良習慣導致腫瘤發生率明顯提升,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婦女,因為身體失去荷爾蒙的保護,若未控制生活作息、飲食,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肥胖,肥胖是常見癌症的背後危險因子。
他表示,婦女卵巢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有逐年攀升現象,卵巢癌好發於停經後或55~75歲間的婦女,除了肥胖為危險致病因子,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過卵巢癌、一等親有乳癌家族病史(母親、姊妹、女兒)、30歲以後生第一胎或不曾哺乳或生育、初經在12歲前發生或55歲後停經」都屬於高危險族群,應積極定期健檢。
資料: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929002030-260418?chdtv
遺傳變異基因 32歲南京女18年相繼患5種癌症:家人讓我重拾信心
身患癌症對於許多人來說是非常艱難的經歷,不過南京一名32歲的女子,卻從14歲開始幾乎每5年確診一種癌症,截至目前已確診5種癌症,引起關注。
14歲患骨癌 24歲患乳腺癌進行左右側全切手術
今年32歲的王夢琳,14歲時確診骨肉瘤,醫生曾認為她需要截肢,後來經過化療和手術,保住了左臂,不過切除了一根尺骨。好在經過化療和修復手術,2010年,王夢琳平安度過了5年危險期,成功實現了骨肉瘤的臨床治癒。
2015年厄運再次降臨到王夢琳身上,她在體檢中被查出左側乳腺有腫塊,醫生懷疑是腫瘤。手術中,醫生髮現其右側纖維瘤下方還有一個小腫塊,屬於雙側乳腺癌。當時,母親為正在手術麻醉中的王夢琳做了左右側全切的決定。
王夢琳稱,手術出來發現自己兩側乳房全切後,情緒瞬間爆發淚流不止。 「閨蜜告訴我,母親做過決定後就在手術室前哭了,但也是沒有辦法。」
患肺癌後發現為「基因問題」 遺傳TP53變異基因
在家人、朋友以及愛人的安慰下,王夢琳逐漸接受現實,並接受乳房重建手術,生活也漸漸恢復平靜。然而,健康的日子僅過了5年,2021年,王夢琳在醫院的一次復查中發現肺部有一個結節,較之前明顯增大,醫生懷疑是早期肺癌。
此時,王夢琳反思自己無熬夜喝酒等習慣,唯一的可能就是「基因問題」。王夢琳並非家中唯一的癌症患者,她父親曾因患胃癌、肺癌及軟組織腫瘤在2018年離世,年僅56歲。
一間基因公司曾為她與父親、爺爺做遺傳基因檢測,發現她的爺爺基因正常,但她遺傳了父親的TP53基因變異。
據悉,TP53基因是人類體內的抑癌基因,也被稱為「守護基因」或「基因組的守門人」,在細胞中起到監測和調控基因組穩定性的作用。TP53基因的突變或變異可能會導致失去對腫瘤細胞的抑制能力,增加患癌風險。
最終,王夢琳入院進行手術,切除了左上肺的一片肺葉,病理結果顯示為早期肺腺癌。2022年9月初,王夢琳到醫院複查時發現肺上有新增結節,並且大於10個;2022年10月底,她重做CT檢查時發現肺部結節有增大,之前發現的左側腎上腺的結節也有所增大。
肺癌好轉後肝胃、腦部再出腫塊結節
2023年2月初,王夢琳再次做CT檢查,提示肺部結節增大。她入院檢查後,病理結果顯示為肺腺癌。在服用標靶藥後,發現肺部結節有所減小。
但好景不長,今年8月30日,王夢琳再次去複查,竟然發現肝胃間隙有一個3厘米的腫塊,腦部也有一個0.7厘米的結節,有可能是轉移。經過腹部腫塊穿刺,病理報告指出為間葉源性腫瘤,傾向低度惡性,可能是新的原發癌。最近,她已前往上海復旦腫瘤醫院病理科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已經與癌症抗爭了18年,王夢琳說:「和這些腫瘤相愛相抗了18年,我再也不是當初那個膽小的自己了。有老公、家人、朋友的支持和鼓勵,讓我能夠重拾信心。」王夢琳希望能找到全面性的治療方案,想要讓體內不那麼容易癌變。「希望有經驗的專家、病友、癌症患者家屬能給我們一些建議和幫助。」
有專家表示,王夢琳可能患的是李-佛美尼症候群(Li-Fraumeni syndrome),罹患癌症的風險顯著高於一般人群。據介紹,李-佛美尼症候群是以兩位醫生Frederick Pei Li和Joseph F. Fraumeni, Jr的名字命名,這兩位醫生通過查閱648名兒童橫紋肌肉瘤患者的醫療記錄以及死亡證明等相關資料首次提出了李-佛美尼症候群。
研究表明,李-佛美尼症候群能夠增加兒童和中青年患上多種類型的癌症的風險,包括軟組織肉瘤、乳腺癌、骨肉瘤、白血病、腎上腺皮質瘤等。
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94204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癌症家族】一家4人5年内罹癌病逝 揭患同種罕見遺傳病僅留媽媽獨自一人
巴西一戶家庭因遺傳病發生悲劇,一家5人中有4人罹患罕見遺傳疾病「李法美尼症候群」(Li-Fraumeni syndrome,LFS),4人均在5年内先後患癌病逝,遺留媽媽獨自一人。
根據《每日郵報》報道,來自巴西53歲的Régis Feitosa Mota於2016年因發燒、頸部腫脹和肌肉無力前往就診,結果確診「李法美尼症候群」,隨後在2016年得知,他的3個孩子同樣患上該病。
Régis和妻子育有2女1子,10歲的幼女Beatriz在2018年死於血癌;2020年,22歲兒子Pedro因罹患腦腫瘤病逝;而25歲的大女Anna Carolina也被診斷患有腦腫瘤,於2022年病逝。
他曾表示,大女Anna在2009年僅12歲時便罹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接受了3年的化療後戰勝病魔。但2016年,兒子Rogério也被診斷出血癌、骨癌,讓他開始覺得「不可能是巧合」,最後進行基因檢測後才知道他們都同樣患有「李法美尼症候群」。
「李法美尼症候群」是一種罕見遺傳病,男性患者一生罹癌風險70%,女性患者則高達90%。這個病症可以從父母遺傳給子女,若父母其中一方有病,子女便有百分之50的機會患上同樣的病,同時還大大增加了形成惡性腫瘤機率。
不過爸爸Régis的父母,即孩子們的祖父母並未患病。祖父母表示,他們從未將患癌的責任歸咎於他,認為父親也是受害者。2016年,Régis確診「李法美尼症候群」,同時還被醫生首次診斷罹患「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lymphocytic leukemia);2021年,他被診斷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今年,他再次被診斷患有第三種癌症,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今年7月底,Régis被送往醫院等待接受骨髓移植,未料,他最終還是在8月13日的巴西父親節當天去世,一家人只剩下他的妻子Mariella Pompeu。
資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594661/%E3%80%90%E7%99%8C%E7%97%87%E5%AE%B6%E6%97%8F%E3%80%91%E4%B8%80%E5%AE%B64%E4%BA%BA5%E5%B9%B4%E5%86%85%E7%BD%B9%E7%99%8C%E7%97%85%E9%80%9D%E3%80%80%E6%8F%AD%E6%82%A3%E5%90%8C%E7%A8%AE%E7%BD%95%E8%A6%8B%E9%81%BA%E5%82%B3%E7%97%85%E5%83%85%E7%95%99%E5%AA%BD%E5%AA%BD%E7%8D%A8%E8%87%AA%E4%B8%80%E4%BA%BA
大腸癌蟬聯癌王15年! 「兩城市做這事」罹腸癌機率低22%
毛賢婷是一位大腸直腸癌患者,她的飲食選擇受到極大的限制,只能進食營養品和流質食物,而且每次進食的份量極為有限。她形容自己只能品嚐食物的味道,然後再將其吐出,因為吃下去會腹痛如絞。
然而,賢婷不因這些困難而屈服,她以樂觀和幽默的態度面對生活。每天,她需要服用上百顆藥丸和保健食品,她形容這些多彩的藥物反映了她多采多姿的人生。
對於賢婷來說,進食是一項挑戰,她的大腸已被完全切除,而小腸的部分也受到了影響,因此她現在幾乎只能進食流質食物。
抗癌之路並不容易,從她確診大腸直腸癌到現在已經12年,期間經歷了10次手術,包括在腹部開人工造口(人工肛門)。在接受訪問時,她真性情地展示了腸造口袋,她希望社會大眾不要對病患有異樣的眼光,因為這可能會讓病友害怕尋求治療。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指出,在大腸癌的衛教中,症狀並不是強調的重點,因為多數情況下,當症狀出現時,疾病可能已經進展到第二或第三期,情況相對嚴重。他提到,早期的大腸癌(零期或一期)通常可以根治,但這些病例中,有90%以上是沒有明顯症狀的。而有症狀前來就醫的病患中,有20%已經處於第四期。
邱瀚模特別強調篩檢的重要性,因為大腸癌已成為台灣的新國病,影響各個年齡層的健康。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癌已連續15年成為台灣新增癌症病例的第一名,並且在癌症死亡人數中排名第三。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20年,大腸癌的發生率在全球排名第一的是匈牙利,其次是斯洛伐克、挪威、荷蘭、丹麥、斯洛維尼亞等國,而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高達40.5%,在全球排名第六、亞洲排名第一。
基隆市和台南市在20年前開始提供免費糞便潛血檢查,並持續追蹤20年,發現在40歲就開始篩檢的人,其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降低了22%,這有力的本土實證支持了下修篩檢年齡的必要性。
癌症篩檢是長期投資,必須從長遠效益的角度來看待,目標不僅是讓病患活著,更重要的是提早發現,治療效果更佳,這不僅能減輕健保醫療費用的負擔,還可以讓患者盡快回到工作崗位,穩定勞動力。
資料:https://tw.news.yahoo.com/%E5%A4%A7%E8%85%B8%E7%99%8C%E8%9F%AC%E8%81%AF%E7%99%8C%E7%8E%8B15%E5%B9%B4-%E5%85%A9%E5%9F%8E%E5%B8%82%E5%81%9A%E9%80%99%E4%BA%8B-%E7%BD%B9%E8%85%B8%E7%99%8C%E6%A9%9F%E7%8E%87%E4%BD%8E22-141603885.html
吃飯勿吃這種魚!醫生警告:這時吃鼻咽癌風險高七倍 5症狀求醫
【鼻咽癌/症狀】幼童身心發展尤其需要注重飲食,台灣有醫生提醒,如果年幼時經常食用1類魚,成長後罹患鼻咽癌機率將比正常人高七倍。鼻咽癌是常見癌症之一,如果出現聽力減退、持久鼻塞等5項常見徵症,就要及早求醫了。
綜合台媒報道,台大醫學院耳鼻喉科教授婁培人於節目《健康2.0》指出,「基因遺傳」、「EB病毒(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感染」、「醃漬食物」是出現「鼻咽癌」3大主因,當中「醃漬食物」需要注意飲食。
婁培人舉例,除了醬菜、菜脯、泡菜、榨菜、醃蘿蔔,還有鹹魚等,如果經常及大量食用,患上鼻咽癌機率會增加非常多。他引述研究表示,,如果在年幼時食用大量鹹魚等「醃漬食物」,長大後患鼻咽癌風險會較一般人高七倍;若成年後才常吃醃漬物,影響鼻咽癌機率則較小,呼籲家長們避免讓孩童吃過量醃漬食物。
鼻咽癌5項常見症狀要注意
根據本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鼻咽癌是鼻咽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患者以男性居多,較常見於中國南部,特別是廣東人士,常見症狀包括以下5項。
鼻咽癌5大症狀:
1)頸部出現無痛腫塊
2)鼻及喉分泌帶血
3)聽力減退或局部失聰,耳鳴
4)經常復發的中耳炎
5)持久鼻塞
中心又提醒,可透過避免進食鹹魚或煙薰食品,以及不吸煙來保護鼻腔及喉部,以預防患上鼻咽癌。
資料:https://www.hk01.com/%E7%86%B1%E7%88%86%E8%A9%B1%E9%A1%8C/939474/%E5%90%83%E9%A3%AF%E5%8B%BF%E5%90%83%E9%80%99%E7%A8%AE%E9%AD%9A-%E9%86%AB%E7%94%9F%E8%AD%A6%E5%91%8A-%E9%80%99%E6%99%82%E5%90%83%E9%BC%BB%E5%92%BD%E7%99%8C%E9%A2%A8%E9%9A%AA%E9%AB%98%E4%B8%83%E5%80%8D-5%E7%97%87%E7%8B%80%E6%B1%82%E9%86%AB
38歲男性單側耳悶 竟是鼻咽癌第2期
一名38歲男子就醫,自述左耳耳悶一週。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診所醫師張弘指出,此患者理學檢查結果為「中耳積水」,近一步詢問病史,無游泳、潛水,卻在此年紀發生單側中耳積水並不尋常,安排他做鼻咽內視鏡檢查,後續竟診斷出鼻咽癌第2期,接受化療。
張弘在臉書粉專「耳鼻喉科 張弘醫師」及個人網站發文指出,檢查畫面可見,鼻咽部左側有明顯的腫瘤,腫瘤大到阻塞耳咽管開口,造成中耳積水。病患無抽菸、無鼻咽癌家族病史,後續切片化驗才得知。好在患者警覺性高,耳部悶塞一週即就醫,診斷為鼻咽癌第2期,後續化學放射線治療。
張弘指出,鼻咽癌好發於亞洲人,和基因遺傳、鼻咽病毒感染、飲食(富含亞硝酸鹽的食物,如香腸臘肉)及抽菸有關。根據台灣癌登資料庫,每年約有1500多位新診斷的鼻咽癌病人,鼻咽腔有一定的空間讓腫瘤生長,症狀不明顯,不易早期發現,往往發現時已偏末期:第3-4期。
鼻咽癌最常見症狀有3類:頸部腫塊(最常見);流鼻血、鼻塞、鼻涕倒流、鼻音增加;耳部症狀。據研究統計,約有30%新診斷的鼻咽癌患者,有合併中耳積水,因此成年人的中耳積水,需考慮鼻咽癌。此外,約有8-12%病人因鼻咽癌侵犯腦神經而出現「腦神經學症狀」,最常見為第6對腦神經(可能導致複視)。單側耳悶持續未改善,建議儘快就醫檢查,排除嚴重問題,也避免耽誤治療。
資料: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445116
養和話你知|煙酒不沾都可感染頭頸癌 預防HPV事不宜遲
近年在政府大力宣傳下,普羅大眾對HPV這個名字已不再陌生,但原來感染HPV除了會引致子宮頸癌和生殖器疣,頭頸癌亦與其息息相關。據香港癌症註冊處2020年數據顯示,每年每10萬香港人當中便有13人患頭頸癌,新症數字亦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有見及此,本文請來養和醫院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頌偉醫生,講解頭頸癌的主要成因、預防以及治療方法。
什麼是HPV(人類乳頭瘤病毒 )?為何會感染?
何醫生指,HPV (人類乳頭瘤病毒) 是一種常見的病毒,可經直接接觸受感染的皮膚、黏膜或體液傳播,如共用個人衛生用品,或經性接觸傳播,包括陰道、肛門或口腔性行為。HPV有不同型別,其中一些型別與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
感染HPV的機率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個人的性行為、性伴侶數目、使用安全措施(如避孕套)及免疫系統狀況。有研究指出,大多數性生活活躍的人都會感染HPV,但大部份都不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因免疫系統通常能夠清除感染。
HPV感染可以引發癌症?
HPV感染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包括:
子宮頸癌:HPV感染是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當中HPV 16和HPV 18是增加患上子宮頸癌的高風險型別。
頭頸癌:HPV感染也會引致頭頸癌(如口咽癌、咽喉癌等),特別是HPV 16型的相關感染。
何醫生解釋,HPV引發頭頸癌的具體機制尚待釐清,但有研究證實HPV感染會導致細胞異常增生而演變成癌症。此外,吸煙和酗酒等其他因素也可能與HPV感染出現相互作用,增加頭頸癌的風險。
市面上HPV疫苗眾多,應如何選擇?
目前市場上有三種主要的HPV疫苗:
HPV二價疫苗:可以預防會增加子宮頸癌風險的HPV 16和HPV 18型。
HPV四價疫苗:可以預防HPV 6、11、16和18型,適用於預防子宮頸癌及與生殖器疣有關的HPV感染。
HPV九價疫苗:可以預防HPV 6、11、16、18、31、33、45、52和58型,包括會增加癌症風險的型別。提供更廣泛的保護。
何醫生表示,以上的疫苗都可以有效預防某類型的頭頸癌,因口咽癌中最常見的是HPV 16。另有研究指出,接種HPV疫苗可以將HPV 16和HPV 18型的口腔感染率降低約70%至90%。由此可見,接種HPV疫苗對於預防口腔癌和其他與HPV感染相關的口腔疾病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
由於HPV九價疫苗可以預防更多增加癌症風險的HPV型別,故在預防頭頸癌方面更為全面。
4類人士應及早接種HPV疫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以下人士應及早接種HPV疫苗:
女性:子宮頸癌是目前為止與感染HPV有關的最常見癌症,因此女性是主要的接種對象;
男性:HPV感染也會增加頭頸癌和其他癌症的風險,因此男性也應接種HPV疫苗;
年輕人:建議在性活躍開始之前接種疫苗,確保在感染HPV之前獲得保護;
曾發生性行為的人:接種HPV疫苗對已經發生性行為的人士仍有保護作用,但若接種前已經感染了某些HPV型別,疫苗所發揮的效果可能會有所減退。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小學階段(通常是9至13歲)開始接種HPV疫苗,何醫生解釋是因為這個年齡處於性活躍之前,接種疫苗可以提供最佳的保護;越早接種疫苗,免疫效果便越好。
HPV感染類別的頭頸癌治療效果
患上頭頸癌的治療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幾種:
手術:透過切除腫瘤和相鄰的淋巴結,為最常見的治療方法;
放射療法:使用高能X射線或其他輻射來摧毀癌細胞,適合單獨使用,或用作術前或術後的輔助治療;
化學療法:利用抗癌藥物來殺死癌細胞,適合單獨使用,或配合手術或放射療法。
何醫生指,HPV感染的頭頸癌的治療方案與其他原因引起的頭頸癌相似。有研究顯示,此類型癌症對放射療法和化學療法的敏感性較高,因此可能不需要進行高劑量的治療,這意味著某些HPV相關的頭頸癌可能對治療的反應更好,且有較好的預後,然而醫生還是會按患者的個別情況和病情而制定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原文網址: 養和話你知|煙酒不沾都可感染頭頸癌 預防HPV事不宜遲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47376?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資源來自
https://www.hk01.com/%E5%81%A5%E5%BA%B7Easy/947376/%E9%A4%8A%E5%92%8C%E8%A9%B1%E4%BD%A0%E7%9F%A5-%E7%85%99%E9%85%92%E4%B8%8D%E6%B2%BE%E9%83%BD%E5%8F%AF%E6%84%9F%E6%9F%93%E9%A0%AD%E9%A0%B8%E7%99%8C-%E9%A0%90%E9%98%B2hpv%E4%BA%8B%E4%B8%8D%E5%AE%9C%E9%81%B2
【生蛇治療】生蛇後遺神經痛恐痛至10年 醫生解構迷思及黃金診治72小時
皮膚病中「生蛇」總帶著神秘色彩。以「蛇」為名,病發時水泡會密集長成一長串,通常繞在腰間,感覺就像蛇一樣——快、急、狠。都市傳聞當環繞的「蛇頭」和「蛇尾」連接成一圈時,就會有生命危險。現代醫學來說,「生蛇」是一種帶狀病毒引起的帶狀疱疹(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不會直接造成死亡。
生在身 痛在心
帶狀疱疹通常以胸部、臉部、腰部、頸部較常見。初期會長出小紅丘疹、有痕癢或灼熱感,約4至5天之後皮膚出現水泡,伴隨而來的就是椎心刺骨的劇痛,如電擊般。
生蛇是老年病?
如果童年時期患過水痘,那麼這病毒可能會潛伏在神經細胞中。臨床統計,中過水痘的病人,一生約有1/3機會再罹患帶狀疱疹。曾經有個近30歲的病人,因為親人剛剛去世,所以壓力、疲勞使他的免疫系統處於虛弱狀態,導致病毒再次活躍起來,造成生蛇的症狀。
生蛇之後會免疫了?
病毒會永遠潛伏在神經線中,就算治療好了之後,仍然會病發。建議病人,生蛇治愈後應該接種疫苗。而且當皮疹癒合後,可能會出現「生蛇」後遺神經痛及皮膚持續性疼痛的徵狀(可長達3個月至1年以上)。這些痛楚於10級痛楚中最少達3級痛,並且持續達至或出現於發疹的90天後,有機會直至10年之久。
如果能夠在出現紅疹後首72小時果斷求醫,服用抗病毒藥物,例如阿昔洛韋(Acyclovir)、泛昔洛韋(Famciclovir)、伐昔洛韋(Valaciclovir),可抑壓病毒、控制紅疹生長;使用特殊的貼片或凝膠,貼在患處可有舒緩疼痛的成效;使用維他命B有助修復,減少急性期時的早期症狀、皮疹與痛楚的神經痛的風險。
標題經TOPick編輯修改,原題為《治療生蛇的黃金72小時》
撰文 : 林漢先醫生 註冊西醫(皮膚學碩士)
資源來自: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587921/%E3%80%90%E7%94%9F%E8%9B%87%E6%B2%BB%E7%99%82%E3%80%91%E7%94%9F%E8%9B%87%E5%BE%8C%E9%81%BA%E7%A5%9E%E7%B6%93%E7%97%9B%E6%81%90%E7%97%9B%E8%87%B310%E5%B9%B4%E3%80%80%E9%86%AB%E7%94%9F%E8%A7%A3%E6%A7%8B%E8%BF%B7%E6%80%9D%E5%8F%8A%E9%BB%83%E9%87%91%E8%A8%BA%E6%B2%BB72%E5%B0%8F%E6%99%82
防奪命肺炎球菌 僅4成長者打針
東方日報
2023年9月11日
團體建議盡早引入新一代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是本港第二大殺手,而肺炎鏈球菌是常見致病原之一。有病人組織昨公布一項調查發現,本港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率未如理想,屬高危群組的長者接種率僅四成。逾半中老年人士因不認識疫苗而無接種。團體提醒,超過65歲的長者因肺炎鏈球菌肺炎而入院的風險,較18至49歲人士高出逾10倍。隨着近年相關疫苗出現突破性發展,並已於香港衞生署完成註冊,政府應盡快更新疫苗接種建議,保護高危群組。
半數50歲以上受訪者不知疫苗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與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早前訪問逾2,000名50歲或以上人士,發現約一半受訪者沒有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主要原因包括「不知道」或「不清楚」有疫苗、「沒有足夠疫苗資訊」及「擔心疫苗副作用」等;約一半人更不知道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途徑,甚至不知道65歲或以上人士可獲政府資助或免費接種。
調查同時發現,受訪者認為理想疫苗的最重要條件,分別是保護力持久、能夠免費接種、高安全性。超過八成受訪者期望,只需接種一劑疫苗便獲得足夠保護。此外,受訪者對肺炎鏈球菌認識不深,較少人留意耳痛、精神昏亂、頸部僵硬等,都是感染時可能出現的徵狀,而較少人知道肺炎鏈球菌可引致腦膜炎、敗血病等嚴重疾病。
政府現時提供13價及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前者屬於結合性疫苗,保護力較持久,惟只覆蓋13種血清類型;後者屬於多醣型疫苗,可覆蓋較多血清類型,但保護力較短。香港大學醫學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孔繁毅表示,近年15價及20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已於香港衞生署完成註冊。他指,兩款疫苗屬於結合性疫苗,保護力持久,所覆蓋的血清類型亦較廣闊,建議政府盡快更新疫苗接種建議,及資助老年人士免費接種最新疫苗,加強保障高危人士。
倡降資助門檻 增誘因簡化接種
香港藥劑專科學院院長、註冊藥劑師鄭綺雯表示,現時為65歲或以上長者而設的肺炎鏈球菌疫苗資助計劃,長者按病歷而分為高風險及低風險兩個群組,所接種疫苗劑型及劑量有不同。她認為,目前安排複雜,公眾難以理解,建議引入新一代疫苗時,可簡化疫苗接種政策,增加長者接種誘因。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促請政府加強肺炎鏈球菌公眾教育,做好預防工作,包括降低疫苗資助門檻,例如考慮所有65歲以上人士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甚至降低年齡門檻,建議為50至64歲有長期病患人士提供資助。
調查指逾半中老年人士因不認識疫苗而無接種。
資源來自:
https://hk.news.yahoo.com/%E9%98%B2%E5%A5%AA%E5%91%BD%E8%82%BA%E7%82%8E%E7%90%83%E8%8F%8C-%E5%83%854%E6%88%90%E9%95%B7%E8%80%85%E6%89%93%E9%87%9D-214500739.html
風癩|皮膚劇烈痕癢、腫脹發紅?或是蕁麻疹作怪!醫生拆解風癩種類、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皮膚上突然出現大小不一、微微凸起而且非常痕癢的紅色腫塊,可能是患上了俗稱「風癩」的蕁麻疹。蕁麻疹(Urticaria)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任何年齡人士均有可能患上。數據顯示,每五人中便有一人在一生中至少患過一次相當嚴重的蕁麻疹。蕁麻疹的發作速度極快,紅色的丘疹或斑塊會在短時間內出現,使患者非常痕癢。這些症狀通常是暫時性的,急性蕁麻疹多在數小時或數天內消失,而且不會留下印痕,不會有色素沉澱的問題。但亦有小部分患者會出現面腫、嘴唇或四肢腫脹、甚至呼吸困難,這些屬於急症個案,須緊急送院治理。急性蕁麻疹一般兩至三天內便會自行痊癒,若病情持續多於六星期並反覆反作,便屬於慢性蕁麻疹。
風癩成因|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蕁麻疹
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患上蕁麻疹,當中以嬰幼兒、青春期兒童、孕婦及更年期女性的發病患較高。其中嬰幼兒的發病可能與注射疫苗或病毒感染有關;孕婦與更年期女士則可能與荷爾蒙變化及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引致風癩的常見原因包括:
過敏反應:蕁麻疹最常見的成因之一是過敏反應。人體對某些物質或刺激物過敏,如食物、藥物、昆蟲叮咬、花粉、塵蟎等,可能引起蕁麻疹發作。
免疫系統異常:免疫系統的異常活動也可能導致蕁麻疹。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或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失調都可能引起蕁麻疹。
物理刺激:某些物理刺激,如寒冷、熱、壓力、摩擦、陽光曝曬等,可觸發蕁麻疹發作,稱為物理性蕁麻疹。
感染:某些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蕁麻疹。例如,病毒性感染(如感冒或流感)或細菌感染(如喉嚨感染)可能導致蕁麻疹發作。
藥物反應:某些藥物可能導致過敏反應或藥物過敏性蕁麻疹,如水楊酸(亞士匹靈)、非類固醇止痛消炎、抗生素。這種反應可能是對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物的免疫反應。
壓力和情緒因素:壓力和情緒變化可能誘發或加劇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可能與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有關。
風癩徵狀|甚麼是膨疹、血管性水腫?
風癩是皮膚中的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及其他化學物質而導致的一種突發性皮膚反應,一般有兩大徵狀﹕膨疹和血管性水腫。
膨疹(hives or wheals)是指皮膚上突然出現的紅色或粉紅色凸起斑塊,通常呈不規則形狀,大小可以從幾毫米至幾厘米不等。這些膨疹通常會發劇烈的癢癢感,有時可能伴隨著灼熱感。膨疹可能在皮膚上隨機分佈,並且可以在幾小時或幾天內消失或移動到其他部位,消退後一般不會留下疤痕或出現色素沉澱。若皮膚出現不尋常的斑塊或腫塊便屬於不正常情況,求醫時須要和醫生清楚說明。
血管性水腫是蕁麻疹另一個常見症狀,通常出現在皮膚的淺層組織,可能會導致局部部位的腫脹,例如臉部、嘴唇或眼睛周圍。這種水腫通常與蕁麻疹的膨疹一起出現。相較於膨疹,血管性水腫徵狀持續的時間較長,且較常引致疼痛。若氣道或喉嚨腫脹,可能引起喘鳴和呼吸困難。若情況嚴重,應立即就醫。
典型症狀
1.膨疹可以在全身各處出現
2.患處出現嚴重痕癢
3.膨疹在短時間內消退,並不留疤痕,但可能很快又再出現
4.膨疹形狀大小不一、並會游走於身體不同部位
風癩治療|了解治療蕁麻疹藥物!
抗組織胺藥物如Cetirizine、Loratadine、Fexofenadine和Desloratadine等,是治療蕁麻疹的一線藥物,大部分患者均有正面的治療效果。對於較嚴重或持續的個案,醫生或會處方消炎藥物(如白三烯素受體阻斷劑)或類固醇,以減輕炎症反應和紅腫。
此外,對於輕度的蕁麻疹症狀,非藥物治療方法也可以考慮,如冷敷、避免過敏原、避免過度擦抓皮膚等。然而,如果症狀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尋求醫生的評估和建議,以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資源來自:
https://www.healthyd.com/articles/expert-blog/%E9%A2%A8%E7%99%A9-%E8%95%81%E9%BA%BB%E7%96%B9-%E7%A8%AE%E9%A1%9E-%E6%88%90%E5%9B%A0-%E7%97%87%E7%8B%80-%E6%B2%BB%E7%99%82%E6%96%B9%E6%B3%95-%E4%BD%95%E5%AD%B8%E5%B7%A5%E9%86%AB%E7%94%9F
孕婦流感百日咳重症恐失胎兒 孕期打疫苗增母子保護力
後新冠疫情時代,民眾逐漸脫下口罩回到正常生活,但其他呼吸道疾病感染人數卻直線上升,尤其免疫力較低的孕婦族群,若罹患流感或百日咳等傳染力強的呼吸道疾病,可能影響胎兒,嚴重甚至恐導致流產。婦產科專家呼籲,懷孕女性都應藉由疫苗接種降低感染風險,還能透過胎盤輸將抗體送給胎兒,守護寶貝健康。當然最好的狀況是全家都接種疫苗,避免將疾病傳染給孕婦或新生兒。
懷孕免疫力下降 染呼吸道疾病重症機率增恐胎死腹中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詹德富表示,當女性懷胎時,身體會調整荷爾蒙降低免疫力,以免出現「排斥」胎兒的現象,但也會增加病菌入侵風險,發生重症風險也相對提高。
詹醫師強調,據疾管署統計,懷孕女性罹患流感,重症率高出一般女性2.68倍;一旦孕婦遭到感染,除了可能引發孕婦肺炎等嚴重併發症,同時也可能因高燒導致新生兒痙攣、腦性麻痺,嚴重者可能致腹中小生命早產或流產。而另一個具高傳染力、且好發全年齡層的百日咳,雖然在成人症狀輕微,但是如果新生兒不幸感染則容易引發新生兒嚴重肺炎住院甚或死亡。因此門診建議每位懷孕女性施打相關疫苗,提升抵抗力同時保護自己與孩子。
孕婦打疫苗降低感染與重症危險 協助孩子應對「百日咳抗體空窗期」
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任崔冠濠醫師表示,美國婦產科協會建議孕婦應採用主動免疫方式,降低高傳染性上呼吸道疾病如流感、百日咳等感染風險;研究證實,孕婦在接種流感或百日咳等疫苗約兩週後會產生抗體,且同時藉由胎盤直接輸送給胎兒,讓孩子出生前就有百日咳保護力,可應對出生後的「抗體空窗期」。
何謂「抗體空窗期」? 崔醫師說明,按衛福部疾管署規畫,嬰兒出生滿2個月才能接種第1劑百日咳疫苗,出生六個月後接種流感疫苗,因此出生頭幾個月體內並無抗體保護,百日咳又好發6個月內新生兒,若此時不幸感染,經常誘發肺炎、腦病變等重症,甚至死亡,因此懷孕期間接種百日咳疫苗,才可讓寶寶在有保護抗體的環境中長大。
母體百日咳抗體能藉胎盤直送胎兒 寶寶周圍成人應築起防疫城牆
詹醫師指出,準媽媽如果能在孕期28至32周,也就是生產前2到3個月,接種1劑百日咳疫苗,在孩子出生前後抗體濃度會達到最高,且出生後也能透過母乳餵養補充百日咳抗體。
崔醫師提醒,雖然許多人小時候都曾打過百日咳疫苗,但抗體濃度僅約維持10年就開始下降,成年後能說幾乎沒有抵抗力,因此家中有幼兒的成人皆建議施打百日咳疫苗,除了降低自身百日咳感染機率,也能減少傳染百日咳給小孩。
流感百日咳疫苗安全性高 同時保護媽媽與孩子健康
崔醫師提到,門診會有少數媽媽會擔心疫苗會不會傷害到胎兒?事實上,國內長期使用的流感疫苗及百日咳疫苗皆為不活化疫苗,接種效益與安全性無虞,每年都有許多孕婦施打,鮮少有危險個案傳出,且兩者亦可同時施打,總體上不會對媽媽與孩子造成傷害。
詹德富補充,每年政府都會宣導民眾接種流感疫苗,民眾也多會主動採取預防措施,相較之下,百日咳症狀容易被誤會成感冒而被輕忽,甚至傳染給家中寶貝而不自知,因此鼓勵家有幼兒的成人及懷孕媽媽,除了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也可與醫師充分討論,接種百日咳疫苗,不僅保障自身健康,也能保護腹中胎兒,讓孩子遠離百日咳威脅。
原文網址: 孕婦流感百日咳重症恐失胎兒 孕期打疫苗增母子保護力 | ETtoday健康雲 | ETtoday新聞雲
資源來自: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578432#ixzz8GfIAY6KS
盧寵茂稱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方法籲盡早接種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夏季流感至今已有13宗涉及小朋友的流感嚴重個案,一人死亡。而今年年初至今,已有21宗小朋友流感嚴重個案,5人死亡,嚴重個案中,有七成半是沒有接種流感疫苗。
他指出,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呼籲在冬季流感高峰期來臨之前,大家正視這個問題,特別是去年,家長帶小童接種流感疫苗的情況並不理想,目前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已經開始,呼籲大家為保護自己保護家人,盡早接種流感疫苗。
資源來自: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723505-20231017.htm
世界骨質疏鬆日 補鈣要趁早 營養師推薦護骨飲食攻略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0月20日定為世界骨質疏鬆日,旨在提高大家對骨質疏鬆症的認識。不少人誤以為長者才會患上骨質疏鬆症便掉以輕心,然而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新陳代謝病症,註冊營養師Vivian Chu建議30歲前盡量攝取鈣質,有助把骨質密度提升,即使是30歲之後,補鈣充足亦有助減慢鈣質的流失,以保持骨骼有足夠的強度。要保持骨質健康,Vivian特別分享補鈣的飲食攻略,助大家建立良好的護骨飲食習慣。
Q︰何謂攝取足夠的鈣質?哪些食物可以吸收到較多的鈣質?
Vivian︰成年人一日的鈣質建議攝取量:
年齡 男士 女士
19-50歲 1,000毫克 1,000毫克
51-70歲 1,000毫克 1,300毫克
>70歲 1,300毫克 1,300毫克
資料來源: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ference Council, 2006
一日三餐增強鈣質餐單
早餐︰一湯匙黑芝麻粉(220毫克),加六湯匙麥皮,配一杯高鈣豆漿(300毫克)
午餐︰茄汁沙甸魚長通粉(240毫克)+ 一碗西蘭花 (63毫克)
下午茶︰低脂乳酪1杯 (200毫克)
晚餐︰1/2磚硬豆腐(150毫克)煮肉碎,一碗芥蘭(100毫克),一碗糙米飯
總鈣質︰約1,273毫克*
*鈣質含量只供參考
5大高鈣食物推薦
1. 高鈣低脂牛奶(1杯250毫升)–300毫克
2. 深綠色蔬菜(1碗熟芥蘭)–100毫克
3. 罐頭沙甸魚(連骨)–1罐300毫克
4. 硬豆腐100克–320毫克
5. 芝麻粉3茶匙–220毫克
資料來源:食物安全中心
Q︰相反,哪些飲食習慣或食物會阻礙鈣質的吸收呢?
Vivian︰都市人經常飲用咖啡和濃茶等含用咖啡因的飲品,若然與鈣質一同進食會令鈣質較難吸收,影響鈣質吸收。另外,高鈉質食物例如經加工或醃製食品、即食麵、醬料及零食等,會加快骨質的鈣質流失。吸收適量的蛋白質亦有助骨骼健康,但過量蛋白質會增加體內鈣質流失,經尿液排出體外。
Q︰挑選鈣片或其他補鈣奶粉時,有甚麼需要留意的地方?
Vivian︰建議先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鈣質,因為食物中的鈣質最易被人體吸收,同時亦含有其他營養素。在購買鈣質補充劑前,可先了解鈣質補充劑產品細項及標籤並諮詢註冊營養師或醫生意見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產品。至於在購買奶粉產品時也須留意其有否添加糖分,應留意成分標籤,盡量避免選購含有玉米糖漿固體、蔗糖、葡萄糖漿等成分的奶粉,並留意每日飲用分量,以免因攝入過多糖分而增加蛀牙機會及影響健康。
如正在服用抗生素、甲狀腺素等藥物的人士,應盡量分隔服藥及飲用長者奶粉的時間,大概半小時至6小時不等,以減少相互作用的影響。
資源來自:
https://hk.news.yahoo.com/%E4%B8%96%E7%95%8C%E9%AA%A8%E8%B3%AA%E7%96%8F%E9%AC%86%E6%97%A5-%E8%A3%9C%E9%88%A3%E8%A6%81%E8%B6%81%E6%97%A9-%E7%87%9F%E9%A4%8A%E5%B8%AB%E6%8E%A8%E8%96%A6%E8%AD%B7%E9%AA%A8%E9%A3%B2%E9%A3%9F%E6%94%BB%E7%95%A5-203055250.html
脂肪肝|4旬男肝臟長期發炎患重度肝纖維化 靠8護肝方法找回健康
台灣1名40歲的科技新貴在員工健檢時發現中度脂肪肝,且有重度肝纖維化現象,經醫師細問才知,該名男子多年前便知道自己有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的問題,但因為身體無異狀,並未定期追蹤,未料肝臟長期發炎,導致肝纖維化也跟著上身。
台灣聯安診所超聲波室主任楊建華表示,肝臟是勤奮卻沉默的器官,因異狀發現病情時大多為時已晚,因此民眾千萬別忽視肝臟長期反覆發炎的狀況,除了可能造成肝細胞受損,形成纖維組織,更可能惡化成肝硬化或肝癌。
台灣肝纖維化病人常見2大病因 初期難查需檢測評估
肝纖維化是肝炎到肝硬化的過渡期,楊建華指出,病理上可分成F0至F4共5期,F0是正常肝臟,F1是輕微纖維化,F2是中度纖維化,F3是重度纖維化,F4則表示已經患有肝硬化了。在台灣,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是常見造成肝纖維化的病因,但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自體免疫性肝病,或者是藥物性肝炎,以及罕見的寄生蟲感染造成的肝炎其實也都可能是造成肝纖維化的原因。
楊建華提到,早期肝纖維化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即使有症狀也是非特異性的,例如乏力、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脹氣、便秘,或是肝臟部位(上腹或右上腹)有疼痛感等,與很多腸胃道疾病的常見症狀相通,因此很難只以症狀評估是否患有肝纖維化,只有透過客觀檢測,才能正確評估與診斷。
肝纖維化的檢測方法,可分侵入性與非侵入性2種,楊建華說明,侵入性檢查正是指肝切片,但因不少人擔心出血風險或疼痛,接受度不高。非侵入性檢測方法則可分成腹部超聲波檢查、肝纖維化指數FIB-4、肝纖維化掃描(Transient elastography , TE)、肝纖維化及脂肪肝量化分析4種:
▸1. 腹部超聲波檢查:可觀察到肝臟的表面及內部的質地,進而判斷出肝臟是否有纖維化、肝硬化的可能,但也因易隨醫師主觀看法而會產生判斷差異性。
▸2. 肝纖維化指數FIB-4:透過抽血得出肝功能(GOT、GPT)、血小板,以及年齡,以此計算出肝纖維化程度,準確率約7至8成,但計算結果會受到肝臟急性發炎導致的肝功能異常影響。
▸3. 肝纖維化掃描(Transient elastography , TE):利用特製的超聲波探頭釋放出輕微的衝擊波,來測量肝臟的硬度,但不會有超聲波影像,且過於肥胖、腹水、肝腫瘤及肋間隙過小者不易測量,準確率約9成。
▸4. 肝纖維化及脂肪肝量化分析:使用高頻超聲波(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 ARFI)或剪力波(shear wave elastography)加以診斷,兼具肝纖維掃描優點的同時,較能避開腹水、腫瘤、血管影響,且能對應病理分類的F0-F4,藉由它的壓力換算出肝臟纖維化的程度,準確率約9成。
醫師教你8大護肝方法 患者嚴格執行找回健康
關於這名科技新貴的治療,楊建華透露,由於患者擔心治療影響日後工作狀況,也害怕身體健康惡化,因此先鼓勵他積極面對,並建議接受飲食控制、運動、減重以及抗病毒藥物治療。而這名個案也很配合,不只運動做到531 (每周運動5天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心跳110以上),更嚴格執行飲食控制、不喝酒, 經過3年的治療與追蹤,不只體重回到正常值,且脂肪肝狀況改善不少,肝纖維化的程度更由重度變為輕度,終於換來健康人生。
▸1. 定期體檢與追蹤:建議每年定期追蹤肝臟狀況,若檢測異常,輕度肝纖維化者建議半年至1年追蹤1次,中、重度纖維化者則建議3個月至6個月追蹤1次。
▸2. 避免不當用藥:針對少數有傷肝疑慮的藥物,使用時應根據醫囑正確用藥,並定期檢測肝臟功能。
▸3. 規律運動:有氧運動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避免脂肪肝上身。
▸4. 控制體重:根據文獻證實,減重可改善肝發炎、肝纖維化。
▸5. 避免長期飲酒:其實最好別喝酒,因為酒精經過肝臟代謝後,會加重肝臟負擔。
▸6. 控制飲食:避免高油脂、高糖、高膽固醇飲食,盡量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且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
▸7. 避免熬夜、充足睡眠:熬夜會影響晝夜節律,可能會連帶影響肝功能運作與身體免疫力。
▸8. 護肝保健食品:針對非酒精性肝炎者,也許有些保健食品能夠增加肝臟抗氧化、抗發炎能力,如含有朝鮮薊、桃仁、柴胡湯、丹參等成分的保健食品。但建議選擇前最好諮詢醫師、營養師建議!
最後,楊建華提醒民眾,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定期檢查肝臟狀況是保肝的不二法門,一旦發現有肝纖維化、肝硬化或肝癌的情況,也不要放棄,反而要更積極與醫護人員配合,找出最適當治療方式,才能讓肝臟長長久久,不讓人生由彩色變黑白。
原文網址: 脂肪肝|4旬男肝臟長期發炎患重度肝纖維化 靠8護肝方法找回健康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2502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早產兒染輪狀病毒體重掉 500 克!輪狀病毒疫苗接種時程緊湊,家長應注意接種時機
全球每年高達近 2 百萬人因輪狀病毒感染而住院,感染輪狀病毒是 5 歲以下幼兒腸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2021 年國內就有 6000 多名 0~4 歲嬰幼兒因嚴重腹瀉而住院,雖然腹瀉導致住院案例並非全數因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但若孩子感染輪狀病毒可能引發發燒、嘔吐、水瀉等症狀,甚至可能會進一步影響腎臟、腸道等器官,家長千萬不能輕忽。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黃玉成理事長提醒新生兒家長,應積極做好孩子的輪狀病毒預防,尤其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接種時程緊湊,須在出生後 6 到 8 個月內完成至多三劑疫苗的接種,寶寶超過年齡即無法接種、必須把握時間及早依醫囑接種。也呼籲懷孕中及新生兒的家長務必要提前主動諮詢醫師,並讓寶寶按時依醫囑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感染輪狀病毒,年齡越小越嚴重,家有早產兒要更小心
彰化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蕭建洲分享,一名 20 幾週出生,體重只有 1000 公克的早產兒,住院養護約四個月後,出院才短短一個月,就因感染輪狀病毒出現上吐下瀉,甚至一天腹瀉超過十次,體重馬上從 4000 克掉到 3500 克,出現嚴重脫水、立即安排住院打點滴治療,早產兒血管細、針很難打,看到寶寶挨針全家相當心疼;後來住院四、五天才恢復,父母相當心疼與不捨。蕭建洲主任也特別提醒早產兒要小心,由於感染輪狀病毒沒有特效藥 ,早產兒萬一不小心感染,務必趕快就醫,若需要時進一步住院打點滴以防脫水、維持電解值平衡。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也分享,過往門診遇到早產兒因嚴重輪狀病毒感染出現血便的案例,所幸現在大家對疫苗比較有正確認知,接種意願越來越高,而醫師也會在接種常規疫苗時特別提醒新手爸媽,及早做好輪狀病毒預防。
嚴重脫水可能影響嬰幼兒腎臟、腸道健康
感染輪狀病毒常見發燒、嘔吐、水瀉、食慾不振等症狀,蕭建洲主任表示,因幼兒不會表達,若不慎感染輪狀病毒,剛開始寶寶可能出現精神變差、食量減少的現象。接著才會出現明顯發燒、嘔吐和腹瀉的症狀,若出現嚴重腹瀉可能一天拉一、二十次,甚至導致脫水。蕭建洲主任說明過往也有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後因嚴重脫水導致腎衰竭,或是腸子發炎使腸內絨毛萎縮,阻礙腸道吸收的案例。
江明洲主任則強調,有些家長曾抱怨沒帶孩子出門怎麼會感染,然而大人或比較大的小朋友,感染後可能無症狀或只有輕微腹瀉,若沒有警覺很容易將病毒帶回家,提醒家長確實做好防範措施,除做好環境清潔、消毒,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之一就是依醫囑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大孩子也可能感染輪狀病毒 ! 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有年紀限制,家長要特別留意
江明洲主任更提醒,不只嬰幼兒要小心輪狀病毒,巴西研究發現,6~18 歲兒童及青少年也是輪狀病毒感染的主要族群,而根據澳洲研究發現,感染輪狀病毒年齡中位數從以往的 3.9 歲,延後到現在的 7.1 歲,可見年紀較大的小朋友也要注意輪狀病毒預防。然而輪狀病毒疫苗的接種時程很緊湊,稍未注意可能錯過出生起 6 到 8 個月的接種時機。江明洲主任表示,過往大家對口服輪狀病毒疫苗還不是很了解,家長也曾抱怨之前的醫師未提醒,而錯過疫苗接種時程,讓孩子承受病程中的痛苦。
目前台灣核可的輪狀病毒疫苗包括單價 (二劑)、五價 (三劑) 兩種,兩種輪狀病毒疫苗都可配合常規多合一疫苗一起接種,兩劑型輪狀病毒疫苗可在出生滿 2、4 個月接種,最後一劑要在出生滿 6 個月前完成。三劑型輪狀病毒疫苗可在出生滿 2、4、6 個月接種,最後一劑需在出生滿 8 個月前完成,兩種輪狀病毒疫苗兩劑之間都要間隔至少 4 週。蕭建洲主任提醒,感染輪狀病毒後還是有可能再次感染,因此及早做好輪狀病毒預防非常重要。
資源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E6%97%A9%E7%94%A2%E5%85%92%E6%9F%93%E8%BC%AA%E7%8B%80%E7%97%85%E6%AF%92%E9%AB%94%E9%87%8D%E6%8E%89-500-%E5%85%8B-%E8%BC%AA%E7%8B%80%E7%97%85%E6%AF%92%E7%96%AB%E8%8B%97%E6%8E%A5%E7%A8%AE%E6%99%82%E7%A8%8B%E7%B7%8A%E6%B9%8A-%E5%AE%B6%E9%95%B7%E6%87%89%E6%B3%A8%E6%84%8F%E6%8E%A5%E7%A8%AE%E6%99%82%E6%A9%9F-113000988.html
致死率達 2 至 3 成!六、七月日本腦炎高峰期 醫籲適齡幼兒當接種疫苗
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約有小於 1% 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急性腦炎。由於各個年齡層都有感染日本腦炎的風險,因此須提高警覺。而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其中幼兒也是施打對象。
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 6 月 13 日,今年共有 3 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分別為高雄市 2 例及花蓮縣 1 例。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東區副指揮官、花蓮慈濟醫院重症加護內科主任陳逸婷表示,根據疾管署統計,每年 5 至 10 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 6 至 7 月為流行高峰,而且日本腦炎的致死率約 20 至 30%,存活病例中,約 30% 至 50%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呼籲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防範。
臨床症狀不明顯 幼兒施打疫苗防嚴重後遺症
陳逸婷表示,第 3 例個案是五十多歲的男性,從急診就醫時就開始出現有發燒、頭痛、說話說不清楚、意識改變等腦炎、腦膜炎的症狀,問診時發現,病人住家附近有水稻田及溝渠等高風險場所,而且常有許多蚊蟲,在初步排除 COVID-19、流感等可能性後,醫療團隊在病人的腦脊髓液檢查中,發現有病毒性腦炎的感染,再進一步檢驗,確定是罹患了日本腦炎。
大部分感染日本腦炎的病人,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所以,增加了醫療診斷及民眾自覺的困難度。陳逸婷主任提醒,各個年齡層都有感染日本腦炎的風險,請大家要提高警覺,如果發現有發燒、頭痛、甚至痛到嘔吐、講話邏輯混亂的時候,就要盡快就醫,而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幼兒常規接種時程為出生滿 15 個月接種第 1 劑,間隔 12 個月接種第 2 劑。陳逸婷主任呼籲,請家長帶家中適齡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
清晨和黃昏是叮咬高峰期 穿著淺色衣褲加防蚊液保護
日本腦炎是感染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腦膜腦炎,受損部位包括腦、脊髓及腦膜。日本腦炎的傳播須經由具有感染力的病媒蚊叮咬,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病媒蚊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清晨和黃昏的時候。
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農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落實防蚊,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配合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尤其在清晨與黃昏等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期,請儘量避免到病媒蚊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果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也可以到醫院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資源來自:
https://kids.heho.com.tw/archives/165832
水痘|專科醫生解答3大症狀+預防及治療方法:水痘有機會出第二次!
水痘多發於小朋友,不少成人小時候都經歷過,水痘傳染力高又劇癢無比。但原來出水痘並非一生人一次,病毒可潛伏於體內,數年後再引致帶狀疱疹!今次Cosmo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兒科專科醫生張錦流醫生,講解水痘症狀、預防及治療方法。
水痘症狀1:初期低燒
原發性水痘多發於孩童,會於出水痘前一兩天出現低燒、無力、頭痛、疲倦等症狀,之後開始出現紅疹、水疱。
「水痘的潛伏期比較長,從接觸水痘病毒到出水痘,約有10至21日的潛伏期。」
水痘症狀2:水疱由頭及四肢開始
水痘出現時會由頭、面部開始延伸至身體中間,而四肢的水痘則會由外向著心臟方向延伸,伴隨劇癢,有些甚至會於口腔等黏膜處出疹。
水痘症狀3:或會化膿
張醫生指,一些水痘或會化膿,當中皰液會由透明慢慢變得混濁,甚至呈現膿皰樣外觀。不過之後逐漸收水、結痂並癒合,大約需時3至5日。小朋友應該避免抓癢,可以用熱痱水或止痕藥以減少細菌感染。
水痘發病多久才能痊癒?
一般免疫力較好的孩童出水痘後約一星期至兩星期便會痊癒,待最後一粒水痘結痂後便不會再具傳染力;低燒、疲倦、喉嚨痛等情況亦會消退。
水痘併發症
張醫生提醒,免疫力較低的孩童要留心出現併發症。例如有機會出現出血性疱疹,或會引致腦炎、肺炎等嚴重併發症。
成年人如果免疫力較低或曾接受過化療的癌症患者等,亦有機會出現肺炎併發症。水痘所引致的肺炎非常嚴重,或會出現呼吸衰竭,需要深切治療。
另外,如果水痘不慎破裂亦會容易引致細菌感染,例如鏈球菌及金黃葡萄球菌感染會造成皮膚潰瘍、留疤,嚴重者甚至會休克。
出水痘注意事項:
1.多喝水及多休息
出水痘時亦會出現低燒、無力和疲倦等症狀,患者需要多補充水份,也可同步服用退燒藥紓緩發燒不適,及後需要多休息,加快痊癒過程。
2.保持皮膚清潔
雖然水痘的劇癢令人難以忍受,但也記得不要抓破,否則容易引致細菌感染。可以用清水輕力清洗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及後再塗上消炎藥物。
3.留意有否出現併發症
出水痘過程中要留意身體有沒有出現其他不適,例如高燒持續不退、昏迷、抽搐、氣促、胸痛或呼吸困難等都有機會是肺炎或腦炎的症狀。
水痘治療:抗病毒藥物
一般而言,水痘不需特別治療便可自動痊癒,有些人亦會針對發燒、頭痛、肌肉酸痛等症狀,服用止痛退燒藥來緩解不適。不過高危人士(免疫力較差、長期病患、孕婦、沒有注射過水痘疫苗的人士)亦可選擇服用抗病毒藥物,以避免出現嚴重併發症。
水痘預防:注射四痘混合疫苗(MMRV)
水痘|專科醫生解答3大症狀+預防及治療方法:水痘有機會出第二次!
建議孩童可以注射兩針水痘疫苗,或是四痘混合疫苗(MMRV),後者能夠有效預防水痘、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4種傳染病。
張醫生特別提醒,現時大部分水痘疫苗都可有效減低水痘傳播,所以非常建議小朋友注射水痘疫苗,可以大大減低患水痘的風險,及將來「生蛇」的機會。
水痘只會出一次?
水痘並不會只出一次,不管大人或是小朋友都有機會出第二次水痘,只是可能症狀比較輕微,未必會察覺到。「水痘病毒非常聰明,原發性水痘發作後,其病毒可潛伏於體內神經線,數十年後或會引致帶狀疱疹,即是我們俗稱的『生蛇』。」
資源來自:
張錦流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兒科專科醫生
https://www.cosmopolitan.com.hk/cosmobody/chickenpox-symptoms
預防疫苗-由BB打起
城中熱門新疫苗
衛生署於2007年2月引進「DTaP-IPV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的四合一混合疫苗」,令香港政府防疫又邁入一新紀元。採用這疫苗主要是因「口服小兒麻痺疫苗」是活苗,可引致併發症和癱瘓。新疫苗改為滅活疫苗,十分安全。此外「百日咳」部份亦改作“無細胞”,因此減少了注射引起的腫痛、發燒和高熱性痙攣。除此以外,更新疫苗已接踵而來,如雨後春旬,下列幾種為最多父母關注的。
「五合一」及「六合一」疫苗
「五合一疫苗」是指除「四合一」外,另加「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HiB)」。Hib並不是流感,而是微菌,只因首次于流感後被發現,因以其名。這菌多發於5歲前幼童,入侵及破壞性很強,可引起腦膜炎、肺炎、會厭炎及中耳炎(其併發症見圖表四),導致永久傷殘,甚至死亡。在香港,每10萬名5歲以下幼童,就有2.7個患上乙型流感嗜血桿菌,要預防此病便需到私家診所接種。
「六合一」指以一針過的形式,在「五合一」外,另加上乙型肝炎。其優點是減少打針次數,亦因而減少嬰兒因接種引致的痛苦和發燒。Hib 疫苗引起反應很少,因此現今不少父母選擇以「五合一」或「六合一」取代政府的免費服務,因既可以少打幾針,又能提高孩子對肺炎及腦膜炎的預防能力。
資源來自:
http://www.hksma.org.hk/portal/content.do?path=/zh/mediaC/publicInfoC/healthInfoC/Pediatrics
腦膜炎|23歲澳女外遊染惡菌致腦膜炎亡 醫生建議接種疫苗防中招
外遊想玩得開心盡興,最好當然不要出現任何「頭暈身㷫」;傷風鼻塞事小,萬一染上惡菌,更有機會引發嚴重後果!23歲澳洲女大生Bella Fidler與友人到峇里島畢業旅行,豈料回國後一周突然開始發燒,最初以為只是患上流感,但情況竟急速惡化,詳細檢查後被診斷出感染「B型腦膜炎雙球菌」,由病發到去世不足一日。到底甚麼是腦膜炎?哪類人又是高危群組?本文特意請來兒科專科鄧秀碩醫生為大家拆解其成因、症狀、感染風險,以及預防方法。腦膜炎雙球菌可傳播?醫生:病徵不易察覺、嚴重或致死
腦膜炎雙球菌是一種因細菌感染導致的疾病,主要由其中6種最常見的血清群,包括A、B、C、W、X及Y型所引起,可透過打噴嚏、咳嗽的飛沫、密切的身體接觸如親吻,以及共享食物和飲品傳播,潛伏期約為3至4天。全球大概有十分之一人口是長期帶菌者,當中以嬰幼兒、青少年和較年輕的成年人比例最高。
鄧醫生指出,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初期,患者或會出現發燒、頭痛、嘔吐、頸部僵硬、肌肉酸痛等,與一般感冒的病徵相似,所以不易被察覺;及後可能會出現紅色或紫色的皮疹。一旦細菌入血則會隨著血液破壞身體器官,甚至「壞腦」,身體狀況有機會於24小時內急轉直下並引致神智不清,若不及時醫治,有機會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初期病徵,與一般感冒相似。(圖片:Shutterstock)
據統計,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當中,每10個就有一個死於此疾病;而每5個患者就有一個可能有永久殘疾,包括:腦部損害、失聰、肝臟或腎臟衰竭,以及截肢。本港病例逾半屬B型 嬰幼兒染病風險最高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2019年香港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發病數字創十年新高,達14宗,當中有一半個案都屬於B型。而有研究報告更指出,2016年上海的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佔比更錄得63.2%,數字近年更持續上升。
而任何人都有機會腦膜炎雙球菌,但嬰兒、5歲以下的幼童為高危族群;因為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而且失去母親抗體,加上腦部血管保護層未完全發育,所以發病率為最高。另外,青少年、60歲以上的長者、患有慢性病或免疫系統疾病人士也較高風險。在澳洲,嬰兒感染腦膜炎雙球菌的發病率超過2成。(資料來源:https://bbvaccine.com)
腦膜炎雙球菌在英美澳及中東等地區的發病率遠高於香港,所以打算到外遊、海外升學或移民的人士,絕對不能忽視潛在風險,應事先做好準備,保障個人健康。疫苗提供安全保護 有效預防腦膜炎雙球菌
鄧醫生表示,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保持良好衛生及接種疫苗是最有效預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方法。平日勤洗手,不適時需要帶上口罩,更要保持家居環境清潔。
而目前市場上提供的疫苗分為兩種,包括:ACWY型4價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和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家長們要留意的是,現時並沒有單一疫苗可預防所有類型的腦膜炎雙球菌;而視乎疫苗品牌,注射的時間及劑數均有不同,最早可在出生6週後接種;須合共接種2-4針,才能全面發揮疫苗保護作用。注射疫苗是目前最有效預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方法,2個月以上的嬰兒已可接種。(圖片:Shutterstock)
部分國家如英國、澳洲、新西蘭、美國及台灣都強烈推薦嬰兒、青少年、遊客和高危人士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並且為特定群組提供資助。英、美、澳洲政府有提供免費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資料來源:https://bbvaccine.com)
本港診所早已有腦膜炎雙球菌型疫苗供應,數據顯示保護率可達95%至100%,惟沒有加入於政府兒童疫苗資助計劃內,因此家長需要自費為嬰幼兒接種。注射疫苗後,或會出現輕微不適反應,如:針口疼痛、疲倦等,症狀很快消退。
23歲澳女因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死亡的個案,針對B型已於7個國家及地區被列為必要接種疫苗,包括:美國、葡萄牙、英國、意大利、立陶宛、安多拉及南澳。而在美國,超過350間大學更規定學生在入讀前必須接種「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以減少大型傳播的機會。7個必要接種B型腦膜炎雙球菌的地區。(資料來源:https://bbvaccine.com)
雖然本港每年感染腦膜炎雙球菌的個案並不多,但數據顯示仍有上升的趨勢。一旦中招後果可大可小,建議家中有幼童或同住親友需經常往返世界各地,不妨考慮接種腦膜炎雙球菌型疫苗保障健康,詳細請向醫生徵詢專業意見。
兒科專科—鄧秀碩醫生
原文網址: 腦膜炎|23歲澳女外遊染惡菌致腦膜炎亡 醫生建議接種疫苗防中招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9730?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侵入性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十月十九日)正調查一宗侵入性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個案,並呼籲市民保持良好個人衞生,特別是手部衞生。
個案涉及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四歲女童。病人於十月十一日起發燒、嘔吐和食慾不振,其後亦出現頸部僵硬症狀。她於十月十三日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診,同日入院接受治療,現時情況穩定。
她的血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呈陽性反應。她的臨床診斷為腦膜炎及敗血症。
病人最近沒有外遊,她的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調查仍在繼續。
侵入性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自二○○八年七月起列為法定須呈報傳染病,最常見的臨床病徵為腦膜炎,細菌入血也經常同時出現。這種疾病亦可影響身體多個部位,例如肺、會厭(喉嚨的上部)、關節及骨骼。病人需盡快接受抗生素治療。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說:「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可透過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若出現持續發燒、舉動異常和情況惡化,或對病情有懷疑,應立即求診。」
市民應注意個人衞生,並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的方法潔手;
-
雙手被呼吸道分泌物弄污後(例如打噴嚏或咳嗽後)應立即洗手;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並妥善清理鼻水和痰涎;
-
不要與別人共用餐具。餐具用後必須徹底清洗乾淨;
-
如有不適,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及
-
現時有可有效預防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的疫苗,市民可徵詢醫護人員,保障個人健康。
市民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侵入性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專頁,了解更多資料。
完
資源來自: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0/19/P2023101900480.htm
有什麼方法可預防寶寶感染百日咳呢?
Q2.為什麼新生兒會感染百日咳啊?嚴重嗎?
A:根據疾管署的統計顯示,國內大多數的百日咳確診案例為小於1歲以下的嬰兒,且大部分嚴重的百日咳案例發生在年紀小於2個月的新生兒。因為缺少來自父母的抗體,加上尚未完成疫苗接種,免疫力正處於空窗期,一旦家人感染百日咳,很難不被傳染。偏偏成人感染百日咳,症狀多半輕微,除非有明顯症狀,才會懷疑是百日咳,因此,未診斷出的個案可能很多,成為隱藏的風險!
嬰兒感染百日咳,由於症狀與感冒相似,很容易被忽略,往往是出現陣發性的咳嗽而受到注意,有時會咳到臉發黑,甚至因此停止呼吸。所以,不只有較高的死亡率,出現後遺症機率也高,尤其是小於三個月的寶寶,致死率約1%。比起其他年齡層的患者,嬰兒受影響程度可說是最為嚴重。
Q3.有什麼方法可預防寶寶感染百日咳呢?
A:預防感染百日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接種疫苗!為了保護寶寶,凡是孕婦與會接觸孩子的成員都應接種疫苗。孕婦接種後產生抗體,經由胎盤傳給胎兒,抗體的保護效力可撐到寶寶出生後兩個月,之後,寶寶開始接種五合一疫苗,自行產生抗體。
當然,最佳狀況是所有會接觸寶寶的成員都接種百日咳疫苗,給寶寶更完善的防護,降低感染的機會。
資料:https://www.mombaby.com.tw/videos/658
打六合一疫苗除了可少打一針外,還有其他好處嗎?
Q8.打六合一疫苗除了可少打一針外,還有其他好處嗎?
A:少挨一針,可讓寶寶少點哭聲,也少了父母對寶貝的心疼感。還有減少因就醫而頻繁出入醫療院所的次數、掛號費、就醫的等待時間與感染風險,雙薪父母也不必為了帶孩子打預防針,得在這段時間經常請假。父母按照疫苗接種時程帶寶寶打預防針,是提升幼兒疫苗覆蓋率的重要助力。
事實上,打六合一疫苗還有你所不知道的好處。就是六合一疫苗採用Ready to use(隨拆即用)的設計,打開包裝就能接種,在準備疫苗的流程上,可減少時間與過程中出錯的機會,進而降低接種的風險,確保疫苗接種的效果。特別是在醫護人員忙碌的時候,更能顯現出以上好處的價值,讓家長對於預防接種的品質感到滿意。
一歲半以六合一取代五合一 ,可以提高B型肝炎抗體保護力, 減少孩子到十二歲以上青少年成人因為缺乏B型肝炎抗體而必須自費補接種三劑的情況。
資料:https://www.mombaby.com.tw/videos/658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傳播途徑、病徵 今年首宗兒童感染 出現腦膜炎及敗血症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傳播途徑、病徵 今年首宗兒童感染 出現腦膜炎及敗血症
20/10/2023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經接觸鼻喉分泌物傳播 4歲女童患腦膜炎及敗血症
持續發燒、舉動異常應立即求醫
夏季流感活躍程度仍處基線水平 專家籲盡快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可引致嚴重侵入性感染,多見於5歲以下幼童。衛生防護中心19日公布,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4歲女童感染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為今年第三宗個案,及今年首宗兒童感染。該女童臨牀診斷為腦膜炎及敗血症,現時情况穩定。(編按: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可透過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需接受抗生素治療。防護中心稱,若出現持續發燒、舉動異常和情况惡化,應立即求診。)
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經接觸鼻喉分泌物傳播 4歲女童患腦膜炎及敗血症
該名女童上周三(11日)起發燒、嘔吐和食慾不振,其後亦出現頸部僵硬症狀,兩日後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診並入院,其血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呈陽性反應。她最近沒有外遊,其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
持續發燒、舉動異常應立即求醫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並不會引起流感,可透過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最常見病徵為腦膜炎和細菌入血,可影響身體多個部位,例如肺、會厭(喉嚨上部)、關節及骨骼,需盡快接受抗生素治療。防護中心稱,若出現持續發燒、舉動異常和情况惡化,或對病情有懷疑,應立即求診。
夏季流感活躍程度仍處基線水平 專家籲盡快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
此外,衛生防護中心19日表示,衛生防護中心最新一期《2019冠狀病毒病及流感速遞》顯示,本港過去一周(10月8日至14日)流感陽性率跌至9.52%,跌近基線水平的9.21%,按周下跌3.78個百分點;入院率則為每一萬人口0.43宗,較前一周0.78宗下跌,仍高於0.25宗的基線水平。本港過去一周亦無新增兒童流感嚴重或死亡個案。
新冠病毒方面,數據顯示過去一周新冠活躍度維持平穩,陽性率和污水監測病毒量均較前一周稍為下跌。
香港兒科醫學會等12個醫護組織發表聯署,指北半球今年冬季流感季節將至,預計將對沒有免疫力的人群造成大範圍嚴重感染,而本港和澳門近日流感和新冠呈上升趨勢,惟未滿3歲幼兒新冠疫苗接種率仍「強差人意」,呼籲幼童、孕婦、餵哺母乳的婦女、長者和長期病患者,盡快同時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預防冬季流感和新冠同時來襲導致的重症、死亡和後遺症。
資料:https://health.mingpao.com/%e4%b9%99%e5%9e%8b%e6%b5%81%e6%84%9f%e5%97%9c%e8%a1%80%e6%a1%bf%e8%8f%8c-%e5%82%b3%e6%92%ad%e9%80%94%e5%be%91-%e7%97%85%e5%be%b5/
XBB疫苗下月初到港 孔繁毅料下月新冠高峰
XBB疫苗下月初到港 孔繁毅料下月新冠高峰
【明報專訊】現時本港新冠病毒主要流行Omicron XBB譜系變異病毒株。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主席許樹昌昨向本報稱,據他了解復必泰XBB疫苗下月初會到港,莫德納XBB疫苗因較遲交申請,當局仍在審批。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委員、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兼臨牀教授孔繁毅預計,本港下月會踏入新冠高峰期,建議長者及高危者接種XBB疫苗。政府發言人表示,將優先安排較高風險者如院舍長者接種首批疫苗,詳情稍後公布。
政府發言人昨回覆查詢稱,有XBB疫苗本月初(7日)已獲批在港註冊,預期會有疫苗短時間內到港。翻查資料,獲批註冊的為復必泰XBB.1.5疫苗,證書持有人為復星醫藥。
高危者優先安排接種
政府發言人又提醒,高風險群組市民應在可能出現的冬季高峰期來臨前盡早接種新冠疫苗,不應等待XBB疫苗。孔繁毅昨日表示,預計新冠病毒及流感將「梅花間竹」爆發,下月為新冠高峰期,農曆新年後則為冬季流感高峰,預料會維持兩三個月,惟估計因年初已有很多人感染流感,有一定抗體,相信冬季流感爆發不會像之前般嚴重。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委員林永和稱,上月開始接種新冠疫苗人數增加,估計或與早前有指今月起或爆新冠有關,其診所有提供科興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最近每日約有5至10人同時接種兩款疫苗。
手足口病個案增 學者籲做好衛生
另外,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牀副教授關日華昨在商台《政經星期六》稱,近兩周乙型流感個案增加,相信未來乙型流感有可能在港爆發,呼籲盡快接種疫苗。
關又稱,前線病房近日仍有很多兒童感染各種病毒,包括手足口病,本港與全球趨勢一樣,今年爆發的手足口病毒以A6血清類型為主,會引致皮膚問題,濕疹者影響更大,手腳水疱會較嚴重,嚴重時或潰爛至「體無完膚」。關說,兒童或成年人均可能感染,水疱會維持約一個月,暫未有針對A6血清型的手足口病疫苗,呼籲市民做好個人衛生,避免接觸到患者分泌物,感染後不要上班上學。
資源來自: 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6%81%e8%81%9e/article/20231119/s00001/1700332180093/xbb%e7%96%ab%e8%8b%97%e4%b8%8b%e6%9c%88%e5%88%9d%e5%88%b0%e6%b8%af-%e5%ad%94%e7%b9%81%e6%af%85%e6%96%99%e4%b8%8b%e6%9c%88%e6%96%b0%e5%86%a0%e9%ab%98%e5%b3%b0
糖尿患者小心惹乙型肝炎 免變腎病肝硬化肝癌 小心3大高危症狀
糖尿患者小心惹乙型肝炎 免變腎病肝硬化肝癌 小心3大高危症狀
慢性腎衰竭的成因眾多,但大多數個案也與糖尿病有關。另一方面,乙型肝炎亦可引致腎小球發炎。因此若然同時出現這兩個問題,又沒有加以控制,腎衰竭風險便會增加。
乙型肝炎|小心3大乙肝症狀 疲勞也高危!
未惡化至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般沒有症狀,大部分病者在出生時感染,身體無法自我清除乙肝病毒,病毒一直寄存於體內,並對肝臟造成慢性傷害。急性乙肝症狀相對明顯,可出現右上腹脹痛、疲勞和黃疸等。不少年老患者一直沒有接受身體檢查及未見乙肝症狀,很易忽略潛藏健康問題,往往直至衍生肝硬化、肝癌或腎病,有明顯症狀才知曉。若然乙肝患者於老年時出現糖尿病,更會加劇對腎臟的傷害。幸好,隨著身體檢查流行,愈來愈多人提早發現肝酵素升高,發現乙肝感染,可以及早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一樣,腎病進展緩慢,僅得部分人出現早期腎病症狀,例如膜性腎小球發炎,可出現水腫和蛋白尿。但除非蛋白尿明顯增加,尿中有泡沫,患者才較易察覺不妥並求醫。不過,並非所有腎病患者都有蛋白尿,另有些病人會出現疲勞、食欲下降和身體痕癢等無指向性的症狀,患者可能疏忽了事,以致未能及早求醫。
乙型肝炎|糖尿患者一旦感染乙肝 須早求醫
乙型肝炎患者特別是年長或同時有糖尿病或高血糖的人士,應該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包括血液和小便檢查、計算腎絲球過濾率(eGFR)等。如果乙肝病毒患者確診糖尿病或腎病,在展開乙肝治療前,首先應審視以往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如有),近期的肝、腎功能指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藥物副作用。
舊一代乙型肝炎抗病毒藥物副作用較大,有可能影響腎功能、電解質數字和導致骨質流失。新型乙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有效性高,抗藥性低,對腎臟影響不大。如果患者本身腎功能不佳,可考慮直接使用新一代抗病毒藥物。若患者一直使用舊一代藥物,而又察覺到腎功能逐漸下降,便可能需要更換新一代抗病毒藥物。因此,長期使用乙肝抗病毒藥物的患者,隨年老可能出現糖尿病和腎病併發症時,需要與主診醫生商量制定新的治療方案。
乙型肝炎患者如無肝硬化等嚴重併發症,過去亦沒有明顯的健康問題,使用糖尿病藥物的選擇便更多。醫生可根據病人糖化血紅素(HbA1c)數值得悉患者過去三個月的血糖狀況,再根據病人的舊有病歷,制訂適合患者的糖尿病藥物或人工胰島素。
維持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助控制血糖和血壓,減少對腎臟的傷害。乙型肝炎患者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包括驗血及驗尿等,向主診醫生了解腎功能的數值變化,以保護腎臟健康,及早選擇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撰文:腸胃肝臟科醫生 馮玨樑
資料:
https://www.singtao.ca/6350985/2023-08-23/news-%E7%B3%96%E5%B0%BF%E6%82%A3%E8%80%85%E5%B0%8F%E5%BF%83%E6%83%B9%E4%B9%99%E5%9E%8B%E8%82%9D%E7%82%8E+%E5%85%8D%E8%AE%8A%E8%85%8E%E7%97%85%E8%82%9D%E7%A1%AC%E5%8C%96%E8%82%9D%E7%99%8C+%E5%B0%8F%E5%BF%833%E5%A4%A7%E9%AB%98%E5%8D%B1%E7%97%87%E7%8B%80/?variant=zh-hk
嬰幼兒體型小 免疫力弱 感染肺炎球菌易出現併發症 及早接種疫苗減感染防重症
嬰幼兒體型小 免疫力弱 感染肺炎球菌易出現併發症 及早接種疫苗減感染防重症
發佈時間:09:00 2023-06-06
由於肺炎球菌並不常見,容易產生許多謬誤,如毋須擔心肺炎球菌感染?年紀太小不適合接種疫苗?醫學界指出這些說法並不成立,認為這些謬誤會阻礙家長為子女提供最佳保護,令年幼兒童暴露於感染風險之下,有機會因併發侵入性肺炎球菌病而帶來永久傷害。
侵入性肺炎球菌病 可造成永久傷害
倘若幼兒感染了肺炎球菌,有機會引發嚴重疾病。兒科專科醫生劉成志醫生指出,在肺炎球菌疫苗接種尚未普及之前,不時有感染肺炎球菌的兒童患者,由最初出現咳嗽、打噴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然後併發中耳炎、肺炎甚至腦膜炎等侵入性肺炎球菌病:「有些感染了肺炎球菌的兒童確診時,肺部已經積聚膿液,需要以導管或手術把膿液從身體移走,並同時以靜脈輸注抗生素二至三星期才能康復。」侵入性肺炎球菌病更有機會對器官及組織帶來永久傷害,造成失聰、手腳行動不便或智力障礙等。
劉成志醫生提醒前往外國升學的青少年,留意當地的疫苗要求,有機會需要在出發前補打肺炎球菌疫苗。
劉成志醫生提醒前往外國升學的青少年,留意當地的疫苗要求,有機會需要在出發前補打肺炎球菌疫苗。
群體免疫的錯覺
自從香港引入肺炎球菌疫苗,幼兒可以免費在母嬰健康院接種後,兒童感染肺炎球菌及出現侵入性肺炎球菌病的情況已經大大減少。然而,正正由於近年肺炎球菌感染個案不多,讓人開始忽視其嚴重性,部份家長甚至拒絕為孩子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劉成志醫生表示:「香港幼童的肺炎球菌疫苗接種率超逾九成,能夠產生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即是大部份小朋友能夠對抗肺炎球菌感染,成功截斷了肺炎球菌在小朋友之間的傳播鏈,間接讓沒有接種肺炎球菌疫苗的兒童也得到保護。然而,當這些沒有接種疫苗的兒童,前往肺炎球菌疫苗接種率較低的國家或地區時,便會失去群體免疫的保護傘,暴露於肺炎球菌之下,感染及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便隨之大大提高。」
滿兩個月大嬰兒可接種13價肺炎球菌疫苗
根據衞生署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滿兩個月大的嬰兒,便可以接種第一劑13價肺炎球菌疫苗,到了四個月大便接種第二劑,然後滿一歲時再接種加強劑。有些家長或會擔心給嬰兒過早接種疫苗,會否對身體帶來不良影響。劉成志醫生指出,現時在香港註冊的肺炎球菌疫苗具有高安全性,包括被列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13價結合型肺炎球菌疫苗,已在香港安全使用了十多年,並涵蓋了經常導致感染的血清型,在體內產生的抗體亦可維持長時間。
劉成志醫生補充:「對年紀越小的幼兒而言,肺炎球菌的威脅越大。由於他們的體型細小,即使身體器官或組織只是出現小範圍的細菌感染,也已足以影響運作,例如小部份的肺部發炎,便可影響呼吸,繼而造成其他器官衰竭。因此,家長應按照政府建議的時間表為嬰幼兒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以帶來足夠的保護。」
劉成志醫生特別提及,自從口罩令解除後,兒童上呼吸道感染個案有上升趨勢。儘管當中大部份都是病毒感染,但足以削弱呼吸道黏膜的保護力,容易被細菌包括肺炎球菌乘虛而入,進入下呼吸道引致支氣管炎、肺炎等等,故此提醒家長要為子女做好保護措施,而接種疫苗便是預防肺炎球菌感染及重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資料:
https://www.stheadline.com/health-edu/3239420/%E5%AC%B0%E5%B9%BC%E5%85%92%E9%AB%94%E5%9E%8B%E5%B0%8F-%E5%85%8D%E7%96%AB%E5%8A%9B%E5%BC%B1-%E6%84%9F%E6%9F%93%E8%82%BA%E7%82%8E%E7%90%83%E8%8F%8C%E6%98%93%E5%87%BA%E7%8F%BE%E4%BD%B5%E7%99%BC%E7%97%87-%E5%8F%8A%E6%97%A9%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6%B8%9B%E6%84%9F%E6%9F%93%E9%98%B2%E9%87%8D%E7%97%87
一天拉20次!輪狀病毒傳染力強勿輕忽,按時口服疫苗才能遠離對幼兒威脅
一天拉20次!輪狀病毒傳染力強勿輕忽,按時口服疫苗才能遠離對幼兒威脅
2023-03-23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輪狀病毒疫苗接種時程緊湊,需要在黃金8個月內接種完畢,要及早主動諮詢醫師了解更多輪狀病毒疫苗接種相關資訊
寶寶一出現發燒、腹瀉,家長就會驚覺不妙,萬一感染輪狀病毒造成水瀉、嘔吐、發燒、食慾不振,甚至脫水 ,更讓家長心慌。輪狀病毒傳染力很強,兒童5歲以前幾乎至少會感染一次 ,一旦感染,病程比一般腸胃炎更久 ,而且目前還沒有對抗輪狀病毒的藥物,要降低病毒對嬰幼兒的威脅,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
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嚴重腹瀉恐導致脫水
一名出生3個月嬰兒,因發燒加上一天接近20次水瀉而被送來急診,父母表示除了發燒、腹瀉之外,寶寶食慾變很差,奶量不到原本一半,活動力也不好,經診斷有嚴重脫水現象,緊急住院打點滴,5~7天症狀才獲得改善。
惠心婦產小兒科診所兒科主任黃耀毅表示,家長千萬不能輕忽輪狀病毒對嬰幼兒的威脅,輪狀病毒是造成全世界兒童嚴重脫水性腹瀉,以及5歲以下幼兒腸胃炎最普遍的原因之一,5歲以前兒童幾乎至少會感染一次輪狀病毒,甚至3~4次也很常見。感染輪狀病毒病程會比一般腸胃炎更久,症狀更嚴重,包括嘔吐、腹瀉、發燒、腹痛、食慾不振等,甚至導致嚴重脫水而必須住院打點滴。
病毒傳染力強,按時接種疫苗,降低對嬰幼兒威脅
要特別注意的是輪狀病毒生命力很強,在乾燥表面可存活超過 10 天之久 ,且傳染力驚人,受感染兒童每公克的糞便可排出高達10億隻病毒,但只需要10個病毒顆粒就會造成傳染 ,病毒主要透過糞口傳染 , ,寶寶一旦接觸受汙染的食物、水或環境表面,就可能受感染。所以在預防部分,一定要勤洗手、以漂白水消毒環境或器物表面,而母奶哺餵能提高嬰幼兒免疫力 ,也能降低感染風險,當然最保險且有效方式,就是讓寶寶按時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
黃耀毅主任強調,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可減少寶寶感染輪狀病毒的風險,而即使同樣感染輪狀病毒,有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的嬰幼兒,腹瀉次數明顯減少,未接種疫苗的寶寶,很可能如前述案例一樣,每天腹瀉多達10次以上,且住院天數較長,很多家長就是輕忽輪狀病毒對嬰幼兒的威脅,以致感染後不但寶寶受苦,父母心疼,而且要付出相當時間及心力。
完整口服三劑輪狀病毒疫苗,保護力長達7年
台灣目前核可的輪狀病毒疫苗有單價(二劑)和五價(三劑)兩種,保護力都能到九成以上 ,其中五價疫苗同時帶有多個免疫原,能產生更廣泛的保護力,防治更多種病毒株。更有研究顯示,完整口服三劑輪狀病毒疫苗的保護力可長達7年。出生滿6週寶寶就可以開始接種,兩劑最短接種間隔為4週,兩種疫苗都可與其他常規疫苗(如五合一疫苗)同時接種,家長不需另外安排時間 。
單價輪狀病毒疫苗口服兩次,建議寶寶出生滿2、4個月依醫囑接種,最後一劑需在出生滿6個月前完成。五價輪狀疫苗建議出生滿2、4、6個月依醫囑接種,共接種三劑,最後一劑需在出生滿8個月前接種完成。如果錯過滿2個月的第一劑輪狀病毒疫苗接種也不用擔心,疾管署建議輪狀病毒疫苗接種每劑間隔時間最短為4週,因此最晚寶寶滿四個月(單價疫苗)或五個月(五價疫苗)時依醫囑接種第一劑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