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09.2025
已經確診腫瘤類型,還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在腫瘤的診斷與治療過程中,確診腫瘤類型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然而,隨着醫學科技的進步,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僅僅知道腫瘤的類型是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通過基因檢測來確定可行且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1. 揭示腫瘤的分子特徵,指導個體化治療
雖然同類型的腫瘤在宏觀上可能相似,但在微觀的分子層面上,它們可能存在巨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由基因突變、基因融合、拷貝數變異等遺傳改變引起。基因檢測能夠深入揭示這些分子特徵,為醫生提供關於腫瘤更全面的信息。
個體化治療是腫瘤治療的重要發展方向。不同的患者,即使患有相同類型的腫瘤,也可能對同一種治療藥物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這種差異往往與患者的基因特徵密切相關。通過基因檢測,醫生可以瞭解患者腫瘤的遺傳背景,從而選擇最適合患者的靶向藥物或免疫治療藥物。例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EGFR基因突變能夠使患者對EGFR抑制劑產生更好的反應。如果沒有基因檢測,醫生可能無法準確判斷患者是否適合這種治療,從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2. 評估預後,制定更合理的治療策略
腫瘤的預後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基因突變的類型和數量是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基因檢測,醫生可以評估患者的復發風險和生存時間,為制定後續治療計劃提供重要參考。
以BRAF突變陽性的黑色素瘤患者為例,他們通常面臨較高的復發風險。通過基因檢測識別出這一突變後,醫生可以更加密切地隨訪患者,並在必要時採取早期干預措施,以降低復發風險。此外,基因檢測還能幫助篩選出與預後相關的生物標誌物,如乳腺癌患者中的HER2基因擴增。對於HER2陽性的患者,醫生通常會採取更為積極的治療策略,以改善患者的預後。
3.識別耐藥機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耐藥是腫瘤治療中的一大挑戰。隨着治療的進行,腫瘤細胞常常會發展出新的耐藥機制。這些耐藥機制往往與特定的基因突變密切相關。通過基因檢測,醫生可以及時識別這些耐藥突變,從而為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
例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接受EGFR抑制劑治療時,可能會出現T790M突變,導致腫瘤對藥物產生耐藥性。通過基因檢測發現這一突變後,醫生可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如換用第三代EGFR抑制劑,以繼續有效控制腫瘤。
4.監測治療後復發與轉移,提供早期預警
腫瘤治療後,監測復發、轉移及耐藥性是確保治療持續有效的關鍵。傳統的影像學檢查往往只能在腫瘤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才能發現異常。而基因檢測則能夠提供比傳統影像學檢查更加敏感和精確的信息。
通過監測血液中的循環腫瘤DNA(ctDNA)或腫瘤特異性基因突變的變化,基因檢測可以幫助醫生及時發現微小殘留病變(MRD),為判斷腫瘤是否復發或轉移提供重要依據。這使得醫生能夠在腫瘤復發或轉移的早期階段就採取干預措施,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5.評估遺傳性癌症風險,指導預防措施
某些腫瘤具有遺傳性,攜帶特定基因突變的人羣患癌風險顯著增加。通過基因檢測,醫生可以早期發現這些高風險基因,從而幫助確定哪些人羣可能存在較高的患癌風險。
對於這些高風險人羣,基因檢測不僅可以為他們提供早期篩查的依據,還能夠指導患者採取更為積極的預防措施。例如,對於攜帶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的女性,醫生可能會建議她們進行定期的乳腺和卵巢檢查,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進行預防性手術,以降低患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