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二類疫苗都要打?這七種再窮也要打

05.17.2024

是不是所有二類疫苗都要打?這七種再窮也要打

是不是所有二類疫苗都要打?這七種再窮也要打

流感疫苗(每年接種)

推薦原因:免疫力低下人群如兒童、孕婦、老人以及存在心肺基礎疾病的患者等,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容易引起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此外,近年我國多地陸續啟動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工作,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

接種年齡:6個月以上人群。

② 肺炎疫苗

推薦理由:據《柳葉刀(Lancet)》2018年報告估計,每年全球因肺炎鏈球菌性感染而死亡的5歲以下兒童高達29.4萬例。而在世界衛生組織立場文件中提到,在極高度優先接種疫苗中首選肺炎鏈球菌疫苗。

接種年齡:目前針對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預防疫苗主要有13價肺炎疫苗15價肺炎疫苗23價肺炎疫苗。其中13和15價肺炎疫苗屬於結合疫苗,適合6周齡以上人群接種;而23價肺炎疫苗屬於多糖疫苗,僅適合2歲以上人群接種。

* 值得注意的是,15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尚未在內地推出市場,有需要注意者可諮詢香港時代醫療相關接種事項,以給予嬰幼兒更全面的保護,最大程度降低肺炎鏈球菌所帶來的傷害,詳情可瀏覽:https://cn.medtimes.com.hk/pcv

③ Hib疫苗

推薦原因:在世界衛生組織立場文件中提到,Hib疫苗同樣在極高度優先接種疫苗中的範疇。B型流感嗜血桿菌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染,5歲兒童(尤其是2歲以下的兒童)一旦感染流感嗜血桿菌,容易引起肺炎、腦膜炎、會厭炎、骨髓炎、菌血症、敗血症、蜂窩組織炎、心包炎等嚴重感染,且病情十分兇險。

接種年齡:6周齡開始接種。

④ EV71手足口疫苗

推薦原因: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其中包括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等20多種病毒,且同型別之間無交叉免疫。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國各地全年均有發生,發病率為37.01/10萬~205.06/10萬,且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為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

接種年齡:6月齡-5歲嬰幼兒。(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

流腦疫苗

推薦原因: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瘀點,以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嚴重者可有敗血症休克和腦實質損害。人類感染流腦雙球菌後,雖不一定會發病,但發病後癥狀比其他傳染病更加嚴重,如不及時治療,最快可在24小時內致命。即便保住性命,也很大幾率預後不良,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接種年齡:6周齡開始接種。(由於流腦疫苗種類較多,建議諮詢醫生後再決定具體接種方案)

輪狀病毒疫苗

推薦原因:腹瀉病是全球5歲以下兒童的第二大死因,其中輪狀病毒是引起兒童重症腹瀉的首要病原,幾乎所有5歲以內兒童都曾感染過此病毒,其中6月齡~2歲是輪狀病毒腹瀉高發年齡。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5歲以下兒童腹瀉約82萬例,報告發病率從2005年的84/10萬上升至2018年的1781/10萬。

接種年齡:6周齡開始接種。(目前國內外已上市的輪狀病毒疫苗較多,建議諮詢醫生後再決定具體接種方案)

⑦ HPV疫苗

推薦原因: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宮頸癌都與高危型HPV感染相關。此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新發宮頸癌病例約56.9萬例,死亡病例約31.1萬例,其中84%的病例發生於經濟欠發達的國家。

接種年齡:9歲-45歲。(現時我國已上市的HPV疫苗主要有五款三種類型,不同疫苗的接種劑次及預防範圍各不相同,建議各位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疫苗接種方案)

事實上,無論是一類疫苗還是二類疫苗,對守護孩子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和孩子身體條件許可下,建議都應該遵醫囑接種疫苗。

分享健康: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