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接種HPV疫苗還會得宮頸癌?「鼓吹HPV疫苗」難道是一場騙局

近日一則關於「接種HPV疫苗3年後查出宮頸癌」的話題突然登上熱搜,連帶着「疫苗無用論」、「疫苗有害論」的錯誤說法也再次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

為什麼接種HPV疫苗還會得宮頸癌?政府、醫學界一直鼓吹大家接種HPV疫苗,到底是不是一場騙局?下面,就讓香港健康體檢中心為大家詳細解說。

1.HPV疫苗接種有用嗎?有用,但不代表百分百有用

要探討一款疫苗有沒有用,單憑專家們及相關人員的「一面之詞」是毫無意義的,還需要用大樣本說明「效果好」,這款疫苗才能獲得批准上市並推廣普及。

HPV疫苗從研發試驗階段再到上市後的真實世界觀察,已經有無數研究及數據證明

「HPV疫苗接種後,對預防初次HPV感染及其相關疾病具有積極作用」。比如:

《國際醫學學術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曾發佈的一份報告稱:美國推出HPV疫苗接種計劃的12年,疫苗所涵蓋的致癌HPV毒株總體流行率,在總體女性中下降了85%,在接種疫苗的女性中下降了90%,而在未接種疫苗的女性中下降了74%。

此外,2021年發表在《柳葉刀》的一項來自英國跟蹤了13年的真實世界研究結果顯示,16-18歲接種HPV疫苗的女性,預防宮頸癌的有效率為34%,預防重度宮頸癌上皮上皮瘤變(CIN3)的有39%;如果是12~13歲接種的,這兩個數據分別高達87%和97%。值得注意的是,英國HPV疫苗接種計劃幾乎消除了1995年9月1日後出生的英國女性宮頸癌。

由此可見,「疫苗無用論」的錯誤說法早已過時,女性朋友應該儘早將「HPV疫苗接種」提上日程,這才是對自己健康負責的重要體現。

HPV疫苗接種有用嗎?有用,但不代表百分百有用

2.為什麼接種HPV疫苗還會得宮頸癌?

雖然關於「HPV疫苗接種後還會得宮頸癌」的新聞時有發生,但這並不能說明疫苗無用或者失效。因為從HPV感染到宮頸癌發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如果女性在接種疫苗前就已經感染HPV,便有機會被宮頸癌盯上。

香港健康體檢中心表示,HPV是一種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且以人作唯一自然宿主的病毒,其中性接觸是最主要的HPV傳播途徑,其他還有直接和間接接觸傳播、母嬰垂直傳播等。

有研究顯示,人一生中感染HPV的幾率在80%左右,但這並不代表感染HPV就一定會發病。事實上,在感染HPV以後,超過90%的病毒會被人體免疫系統清除,只有少數高危型HPV持續感染者會發生癌前病變或宮頸癌。

從臨床數據來看,HPV感染到發展成宮頸癌往往需要5-10年甚至更久,但有20%的宮頸癌進展很快也是事實,而這主要與個體免疫功能有關。因此,關於「HPV疫苗接種後還會得宮頸癌」的新聞,更多可能是在接種疫苗前就已經被感染了。畢竟,HPV疫苗只是一款預防疫苗,無法做到清除機體內的既有病毒,這自然是無法怪罪到疫苗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可能是:導致患者患宮頸癌的高危亞型並不屬於疫苗保護範圍內。

目前醫學界已發現的HPV亞型超過200多種,根據致癌性可將其分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

在2015年11月26日國家食品葯監局發佈的《人乳頭瘤病毒(HPV)核酸檢測及基因分型、試劑技術審查指導原則》中,明確我國HPV檢測的型別範圍:

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HPV68共13種基因型為高危型;HPV26、HPV53、HPV66、HPV73、HPV82共5種基因型列為中等風險型,臨床針對這18種宮頸癌相關預期用途的基因型核酸進行檢測。

換句話說,即便覆蓋範圍更為廣泛的9價HPV疫苗,也不能100%覆蓋所有與宮頸癌相關的HPV致癌型別。

基於上述兩種理由,我們很容易得出「接種HPV疫苗有用,但並非100%有用」的結論。因此,大家在正確理解及重視HPV疫苗接種的同時,還應該定期進行規範的宮頸癌篩查、杜絕高危性行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以提高免疫力等,以最大程度降低HPV感染風險,提高免疫系統對病毒的清除效率。

為什麼接種HPV疫苗還會得宮頸癌?

立即測試骨質疏鬆風險

完成測試後,有機會獲免費骨質密度檢查 (DEXA) 乙次骨質密度檢查優惠券乙張

閣下資料將會用作此推廣活動聯絡用途,如因資料有誤而未能聯絡閣下,本公司一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action success
×

web design by Inspirr